乐文网>作文大全>读后感>《老子》读书心得

《老子》读书心得

时间:2023-07-11 07:14:1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老子》读书心得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子》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分享。

《老子》读书心得

《老子》读书心得1

  老子说过:“水利万物而不争”,所以做人就要有水的柔。在现实社会中,人总是逃避不了竞争,只要人不断的向上攀爬,就会遇到与你争锋的对手。而“柔和”,就是需要我们在接人待物的的时候,谦卑而乐于助人,求同存异。因此,“柔”是一种策略,是为了克刚而柔。

  “上善若水”就是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一种修德必备境界,一种养生之术。我们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我们离道就更近一层,更能体会到人生的终极哲理。

  老子认为的“净”,是万物都处于自然和谐的'状态中,一切事物都毫不遮掩地表现出其本质的真实。《道德经》上说:“净能躁君’,也就是说净能克服一个人身上的躁气。可以说,净是安定、思虑和有所得的基础。如果一个人无法净下心来,就无法深入思考,无法做出正确的决定。因此,学习如何一个人独处,使自己领悟“净”的奥秘,是一个人成长的必修课,这样为人处世才不会急躁、轻浮。

《老子》读书心得2

  老子,道家思想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聃。传说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关隐世时,被守关官员拦住,老子于是连夜写就五千言,成了《道德经》,开创了道家学派。

  儒家是以人为本,参透了人性,认为人的价值实现在于进入人类社会,实践人与人之间适当关系。"天人合德",向善,择善到至善,尊重帮助别人,让人类社会可以永续发展,强调以政治或教育手段来改革社会。强调论理,重视道德修养,强调社会担当,齐家,治国,平天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有"舍我其谁"的伟大胸怀。

  道家显然目光要比儒家高许多,儒家最主存在是"天","天之未丧斯文也","天将降大任"。道家认为宇宙最后要源是"道"。"道"孕育万物,是一切的起始与归宿。而"天"与"地"则主要指自然界。老子强调"孜虑极,守静笃",人要与道合一,成为有道者行道者,因为道存在于万物,却又超越万物,"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去悟道,显然,如果人觉悟了"道",人的生命境界会更上一层楼。

  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支柱,儒家强调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的立身之本,而道家强调人的智慧的觉悟,提高人的思想境界,提升人的智慧。

  说实话,读《道德经》,对"道"的理解,我还是一知半解。"道,可道,非常道."就能把我搞晕,真是"玄之又玄"呀。好在傅佩荣先生给我们深入浅出,又结合东西方哲学解释了"道"。这样才略悟一二。

  "道"是什么?道是宇宙万物变化的根源,宇宙万物会消失,道却永远存在。"有物混生,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充分体现了古人至高的哲学智慧。所以傅佩荣先生说,如果站在"道"的高度,人的生命只有一个月的,就是活着的时候,好好珍惜生命,开发智慧潜能,觉悟什么是"道",觉悟到生命是有一个根源和基础,应该"与道合一",我们的生命就像一滴水融进大海,永远不会干涸。我们应学道家从"道"的角度看待宇宙人生。人生的痛苦在于执着,一定要怎么样怎么样。"道"是整体,以整体来看,人世间的各种遭遇,都不应该执着,尽量顺其自然地生活,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心胸开阔,痛苦和烦恼自然会减少。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的智慧博大精深,让我们认真参悟,掌握道家思想的核心,迈向人类智慧的最高境界吧。国学精髓慢慢品味。

《老子》读书心得3

  有人说: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神奇的时代,涌现了那么多伟大的思想家,而且一下子就奠定了中国人的思想基础,光是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就影响了中国人两千多年延续至今,此后的人们只能不断地加以诠释而没有更多的创新。老子就是其中一位伟人。

  孔子曾说“老子其犹龙乎”,这是孔子对老子的评价。他还这样赞美老子:鸟会飞我明白;鱼会游水我明白;曾很走我明白;但是龙它在去端在天上无法捉摸深不可测李聃就像龙一样啊!可见,老子是伟大的。

  老子所处的时代就应在西周晚期,王道不行,群雄四起,民心不古,争强好货,危机四伏,百姓苦不堪言。他把当时种种乱象都归结到一个原因,即阴阳之道失衡。他经过类比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再到治世者(圣人)和被治者(民众)之间的平衡关系,冀期望于透过在政治上调节相对应的阴、阳以平衡世道。

  老子期望看到一个他想象中的和谐世界,他把以前的太平盛世和当时的乱世进行比较,发现问题都出在统治者(圣人)身上,他理想中的圣人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和天道一样,生化万物而不占有,大有作为而不居功自傲,功成身退的人。而民众则该是心虚无欲、不争名、不夺利、身体好,有吃有住有田种并能安份守己的民夫。

  老子说:“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意思就是说:邻国很近,彼此能够互相望见,鸡鸣犬吠之声也互相能听到,但是大家彼此直至老死也不相往来。很多人都认为老子的这种想法很封闭,对于这天的社会来说,这显然是消极的思想。当今的世界主张开放交流,老子的这一思想就好比我国清朝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后果则是使我国落后挨打。所以不相往来的思想在这天是行不通的`。

  但是,老子的这一思想是在乱世中提出的。所以我们就应从用心意思上去理解这一思想。我们就应理解为老子是在强调人与人之间相互独立,精神上各得其所的一种理想社会状况。老子主张在平衡、长远的基础上,构建人类和谐社会,让国民健康、快乐、幸福、自由的生活。所以我们就应把“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翻译为让国民热爱自己的家园,愿意在自己家园生活至老死,不愿离开自己的家园而迁居他国,也就是爱国思想。这样就应是对这一思想更用心的理解。

《老子》读书心得4

  前几天,我读了《老子》这本书。这本书讲的是老子一生中经历的一些事。

  老子,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71―477年间,原名李耳,字聃,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他写的《道德经》虽然文辞简炼,所蕴含的道理却至深至远,千百年来不知启蒙了多少人的心智。可见,老子对人们影响深远啊!

  书中的老子多次提到水,而《道德经》中也不乏对水的.赞扬:“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我觉得,水的精神是可贵的,水的力量看似柔弱而又十分刚强。正如老子所说:“真正强大的不是刚强而是柔弱啊!”

  因为水很柔弱,它没有争斗的心愿,所以它能够滋润万物,使万物茁壮成长。它从不轻视低的地方,总是往低处流。难道这种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波澜壮阔的大海是由无数的水滴汇成的,滴水还可穿石,这是水的力量。海上的波浪永不厌倦地拍打着礁石,无私的水永远滋润着万物,这是水的精神。

  水从不争强好胜,它能忍让一切。石头挡住了它的去路,它会绕开,继续奔流。它又是那样谦虚,总是往低处流,从而汇成了江河湖泊。然而水又是那样的刚强有力,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乃万物之根本。没有了水,也就没有了生命。水虽然无形无色,但它看似柔弱的力量却超越了一切。水使我明白了厚德载物,雅量容人的道理。能容天下之人才能为天下人所容。同时也使我认识到,在学习上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为学日益。我们才能精进有为,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

  当今社会中,又有多少像水一样谦虚而又默默奉献的人呢?又有多少人为了名利、金钱而落得个臭名昭着、遗臭万年呢?水是伟大的,它的精神会让人们有所感悟。

《老子》读书心得5

  荣格分析心理学有个重要的概念——自性(Self),它是心灵的核心,又是心灵的整体;它与生俱来,然后在生命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性在生命早期实现的结果就是自我的形成,在生命中后期展现的结果就是人格的整合,自性完全的实现就是个体化(inpiduation)的完成。人的心灵最根本的目标就是追求自性的实现。

  自性显然是荣格分析心理学一个重要的概念,但是自性又是一个很难理解的概念。最近读《老子》,刚开始,读到他关于“道”的论述,颇受启发,我倒是觉得我们老子所讲的“道”的特点很可以用来帮助我们理解自性的特性。甚至可以说,自性就是人心灵中的道。

  按照陈鼓应先生《老子今注今译》总结,《老子》一书中的“道”有四种意思用法:1.构成宇宙的根本(实体)。2.创造宇宙的动力。3.促使万物运动的规律。4.人类行为准则。

  “道”有其一般意义的用法,比如“言说”、“道路”等一些意义。老子所用“道”却是一个专有名词,是不同于其他一般用法的一个独有概念。老子所讲“道”的特点是真实存在但又虚而不见,道是永恒的又是运动变化的;道的运动变化创生万事万物,同时万事万物又内化了道。这类似于女娲造人,但是这些人又都蕴含了女娲的“气”、女娲的特点。西方上帝造人中也是类似,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用地上的尘土造出了一个人,往他的鼻孔里吹了一口气,有了灵,人就活了,能说话,能行走,其实也是说人其实蕴含了上帝的气。

  道的变化运动创生宇宙,宇宙又蕴含着道。道本来是看不到的,是“无”;道创生宇宙,宇宙含有道,因而道又是“有”的。“无”和“有”是道的两种状态,“无”是道无形质的状态,是形而上的;“有”是道落实到有形质的状态,是形而下。“无”是道,“有”也是道。

  老子还给处于“有”的状态的道起了个名字,叫“德”。德者,得也。百度百科解释“德”:古人认为万物因“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花有花的“德”,狗有狗的“德”,人有人的“德”。孟子所讲“心”、阳明先生所讲“良知”就是人的“德”,也就是人所得到的道的部分。

  于是,道一般就专指了“无”,德就指“有”。“无”和“有”都是道,“道”和“德”也都是道。《道德经》其实就是《道经》。

  但是,道的有的状态却也有不同的。北宋周敦颐《太极图说》(这个曾被卡尔夫引用来说明人格发展的规律)这样说: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后面还有一些话,我们主要看看这个部分。“无极”应该是道之“无”的状态,它落实到有形质,就成了“太极”,是初“有”。太极也是道,道根本特性就是运动,太极动就生了阳;动到一定程度就静,静而生阴,这个生阴生阳的过程是这个“有”的实现、分化、丰富的过程,五行表示比较丰富的状态,五行互相作用,化生万物,就更丰富、更分化。

  以上这些内容颇有助于我们理解荣格的自性这个概念。自性就是人的“德”,是人类从“道”那里获得的特性。孩子一出生,便是人,便具有了人的“德”,只不过这个“德”还是初有,是周敦颐先生所讲之“太极”。因为初从“道”中化生为“德”,所以它还很具有道浑然一体的特点,“太极”便是浑然一体的,所以周敦颐先生用一个圆圈表示,而不是用我们熟知的阴阳鱼的太极图。婴儿初生,即有人之“德”,便是自性,不过此时的自性还处在混沌初开而未开,还没有分化。所以婴儿的心理是毫无分裂的,也没有任何矛盾的。

  心灵初生,犹如道之初有的太极,道的根本特点之一就是永恒运动,所以太极也是要运动,所以孩子的心灵也是要运动。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婴儿心灵动而生意识,静而生无意识。自性动而生自我,静而进入无意识形成无意识自性。

  《老子》第二章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大家有了美的观念,丑的观念便随之而生;大家都有了善的观念,不善的观念便随之而生。心灵的运作有了意识,无意识便随之而生。心灵的分化就是如此的。

  过去我们理解自性,觉得自性是无意识的,似乎是“无”的状态,至少如道之“无”是隐着的状态。但是现在思考一下,相比于道的“无”,自性是道的“有”,自性本来就是有的.状态。而且自性一直在我们的心灵发展过程中起作用,不是到了三十多岁自我发展足够强大了才发挥作用。

  自性在初生时是一体的,它向外产生自我,向内沉淀为我们原来讲的自性——无意识的、不被觉察的自性。这个有点像道的特点了,道向无形质就是“无”,向有形质就是“有”(德)。道包含了“无”和“有”,但是我们习惯把到之“无”称为“道1”,把道之“有”称为“德”。其实“德”也是道,“道1”也是道。同理,自性向看的见的部分发展成自我,沉淀在无意识中的部分叫自性1,所以自性包含自我和自性1,自我也是自性的表现、也是自性。

  虽然有点乱,但是我觉得我说明白了,至少我自己明白了。

  周敦颐先生所讲太极图说,还说万物复归于无极。就是化生出的万事万物又回归于道的最高形式的状态。人的心灵亦是如此。自我发展到一定水平,这个自性之“有”的部分就会回归到最根本的、无意识的自性之中,二者实现合一,这个过程就是个体化。

  不过荣格的个体化的理论与这个过程似乎也有一些不同之处。第一,自我要去整合自性,而不是回归自性。这个过程如果没有强大的自我,自性反噬自我,会造成疯癫,那些天天觉得自己没有任何烦恼的人就可能是自性吞噬自我。第二,荣格个体化不是让自我回归到无的状态,反而是要把自性全部现实化,所以又叫自性实现。荣格个体化的结果似乎也不是回归到无的永恒之中去,而是进入一个无限丰富的有中去。

  荣格和周敦颐为什么会有不同?一是境界不同吧。二是研究对象不同。三是文化差异。四是可能是因为我还没理解透彻。

《老子》读书心得6

  今年暑假我读了《老子》。《老子》有81章,第1章——第62章讲述以“道”为中心的宇宙观,“道”是天地万物的`本质和本原,表现了老子崇尚自然、效法自然、讲究“天人合一”返朴归真的主张。第63章——第81章讲述以“德”为中心的人生观,“德”构成了人们思想、言论、行为的准则,教你在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学会做人。

  妈妈收到了一条短信:“上善若水,心底一片纯净,厚德载物,万事大肚能容,自然本真,天助幸福一生。”“上善若水”这不是我才读的《老子》中的话吗?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处中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老子》读书心得7

  《老子》世称《道德经》,《老子道德经》等,它的作者就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老子,他是河南鹿邑县人,大约生活于战国春秋时期。

  《老子》已经流传两千多年,两千多年来学习和研究〈老子〉的人古今中外不计其数,诸家百言,对于《老子》的理解各不相同。有人认为它是东方文化的代表,中国哲学的主根,有认为它是一篇长篇哲理诗,还有人认为它是一本讲帝王之学的政治书,更有人认为它是一本讲智谋奇术的兵书。在我看来〈老子道德经〉就是一本生活大百科全书,其内容既飘渺又实际,不同的人读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而且常读常新。

  托尔斯泰年轻的时候曾在他的日记里写到:“没有孔子和老子,《福音书》就会完全不同了。而没有《福音书》他们却可以过得去。”这是西方教育背景下的'大思想家对主宰中国社会几千年的 两个大思想泰斗的客观评价。从他的话里我们不难看出,《福音书》里缺少的是老子和孔子的思想精髓,而在老子和孔子的思想会合出却从没缺少《福音书》里的任何内容。我从没有读过《福音书》,无从知道它到底有那些优势和不足。但是我在读《老子》的过程当中却感到了老子的博大精深。每每拿起《老子道德经》,读上几遍,就仿佛看到白发须颜的老子骑着青牛在我眼前出现,向我讲述他的智慧与修养。

  二清静无为是一种心态上面讲了“有所为有所不为”,有写消极的意味。有人回提出疑问;要是都这样,这个社会还会进步吗?其实不然。清静无为是一种心态,一种思想的境界。它要求人们不追求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平静的心态来看待世界,看人生,看自己,努力完善自己的人生。清静无为的人新中无过都的名利,虚荣。因此他不回利欲熏心,不回因为虚荣而蒙蔽了自己的双眼。当然我说的只是我的观点,究竟《老子道德经》有没有什么好处,道是否适合你,这些都需要你自己去体会。所以为什么不试着读读《老子道德经》?经过了真正的学习和体会我相信你一定回得到不小的收获!

《老子》读书心得8

  老子,这位哲学的圣者,生活的智者,他在漫漫的岁月轮回里传递着不变的真理,留下五千言却给人类带来了无限的哲思。他那一双犀利的明眸洞穿了人世间的是是非非,渴望着宁静与恬适的生存方式,力图避开现实的纷纷扰扰,追求那一份纯真的心灵自由,这种超乎其然的生活态度,为后人指明了一条新路,令人神往,令人渴望。

  跟孩子们一起读这本书,不但有经典阅读的影响,也有此书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老子用一个“道”字,就把世上万物万象归于自然。在我看来,道的.内涵就是一种客观规律,虽看不见,摸不着,而世间的每个细微之处都存在着道的本真。做人之道,为学之道,谋事之道,道道相关,处处都是智慧,都需要我们去发现和领悟。每个人都必须生活,做人为学谋事之道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颇为重要,道德有无,道德高低,决定着你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方式和成效。《老子》教我们的是修身之法,以来提高精神境界,让我们学会生活。每个人都渴望着自由与快乐,而烦恼无处不在,坎坷接踵而至,若要从中解脱,主动权在自己手上。“有勇气去改变能改变的,有肚量去接受不能改变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有这样,方可身心自由,才能有更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老子》短短五千言,字字精炼,句句精髓,篇篇精华,渗透着一丝丝美妙的让人敬佩的大智。我想用平静的心态,慢慢地品,读,看,听,思,悟,像老子一样,坦然地生活!

《老子》读书心得9

  《老子》又称《道德经》,一书言辞简短,略为晦涩难懂。他第一次提出了“道法自然”的概念,经过后人不断发展延伸成为我国本土的第一门宗教——道教。也是因此,道家的学说更偏重于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更加注重个人而不像儒家“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所谓“仙风道骨”也正是由此而来吧。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辅相成的,所以看问题要辩证地看待。正所谓福祸相依,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应该抱着一种平常心,顺其自然。更进一步来讲,

  要将生活中的每一次遭遇都看成生命成长的历程,将遭遇中的精神、能量转化为自身生命的体验中来。

  记得高中老师曾经讲过,说青年时期尽量要少的接触《老子》,毕竟它的内容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并不适合情绪应该激昂向上的年轻人,如果看得太多影响过深可能会缺少应有的朝气。但我想这并不和了解它的精髓相冲突,当我深入了解了《老子》这本书之后,发现其中许多道理对于当今社会人们的精神生活有很多好处。如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却越来越忽视精神财富的积累,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面对存在的各种诱惑?千年前的老子或许能够给出答案: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生的三个不同心态层次。

  静心,静安人生坐标。

  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静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静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净心,净处人生方向。

  老子《道德经》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我们可以看出“宠辱若惊”的根源就在于“为吾有身”,“为吾有身”就在于人的心性不能清净如水,清澈透明,把个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处世,致虚守静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何来“贵大患若身”呢?由此,净心能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检束自己的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净心是保持清醒认识的源泉。

  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我觉得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只有“不妄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而有为则指的是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责任,就是“有作为”。

  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时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老子》读书心得10

  所为,有所不为,是我读完《老子》后的最大感受。辩证的“祸福相依”同样出于此部经典伟著《道德经》,另有许多的哲理成语,诸如“和光同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皆由此道中来。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在老子之前,人们以为宇宙间的万物都有神在统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称天帝。这种观念,到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时期才开始了变化。老子就是较早的从哲学方面有意识地、明确地否认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道论”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说,“道”是万物之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就是说,作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远存在的。道的运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规律而运行。天地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它是宇宙的母体。

  致虚守静----平淡处世《道德经》十六章有言:“致虚极,守静笃。”这句话强调了致虚守静的工夫修养和复归之理。我理解,所谓“致虚极”,就是“致极虚”;“守静笃”,就是“笃守静”。我想,这是修道的基本方法。“致虚极”是说,自己如果想修道的话,要努力使自己达到极端空虚的境界。极虚指心灵一尘不染,近于真空,就是要去除世俗的妄念杂欲。“笃”是敦厚,笃守就是坚守。“守静笃”就是坚守静寂

  一个事物的发展至极点,必然会向其反面发展变化。所以要能维持它的发展而不至于变为它的反面,就必然要先了解它的反面,在发展过程中不让其到达极点。 “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自居于弱势、静态而保持一种弹性,促使敌对一方向膨胀、夸张发展以至成为脆弱,即产生盛衰的对转,这确实是看得很深。

  老子提出了一个不分善恶美丑的观点,让我们不用好和坏,美和丑去评价别人,他认为美是因为丑的存在才有了美,善是因为恶的存在才有了善。所以美只是一面,还有丑的一面,善也只是一面,还有恶的一面。不仅如此,还认为困难与容易,长与短,高与低是相互比较而形成的,音与声相互谐和,前与后相互追随。这些都是永恒的道理,我们不应该太去在乎它。只有这样我们看事物才能更为全面。

  老子觉得学道的人应该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低一些,柔弱一些,弯曲一些。出门做事就好像在别人家坐客一样,与人说话就像对待自己的上级那样,行走在外看起来毫不起眼。他举例说大海之所以成其大海是因为自己所在的位置比别的地方都低,所以所有的水都汇聚到了海里。他更要求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高台以土垒之。只有这样才可以接近道,接近道的方向。

  老子强调“不盈”、“不争”、“致虚极,守静笃”,“柔弱胜刚强”。老子的这一原则叫做“无为而无不为”,即不特意去作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顺其自然地去做。

  有的人觉得老子的不争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竞争。其实并不是这样,老子只是用了另一种方法进行竞争;不但如此,他的方法还可以帮助你在竞争的同时处理好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与人和善是方法。老子随时在提醒我们自己应该做什么,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换句话说就是在人生、社会中的定位是什么。只有明白自己的定位,才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之德是最近于圣人之德的`。而理想中的潮湿的地方。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水有其种种美德堪比圣人,堪谓之“道”。

  “上善若水”,就是一种开朗乐观的人生态度。一种修德的必备境界,一种养身之术。我们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我们离道就更近一层,更能体会到人生的本质。

  每本书都有其局限之所在,有其不可理喻之处。如《论语》中的迂腐世故的君子主义,《庄子》的虚幻不切实际。《道德经》中也有其消极避世的一面。但我们不能否认古典的经、史、子、集历年历代给中国人以智慧的启迪,以心灵的释然,以生活的动力,以处于天地之间行动的规则。每一种道理也总不能囊括世间万物,合众人脾胃。因此才有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宴,与不同世界观的人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老子》读书心得1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释、道文化更是传承千年,堪称中华民族思想之结晶,而《道德经》一书便是道家文化的集中总结。

  《道德经》又名《老子》,是老子西出函谷关时所作。全篇5000余言,分为道篇和德篇,其中的好多话语早已广为人知。

  在此,我想强调一点:知识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深越好,而是要与驾御知识的潜力相匹配。说实话,我真的不敢对《道德经》妄加评论,只是喜欢读、喜欢抄、喜欢背。下面我想分享一下自己在读完《道德经》后的一些感受,望与君共勉!

  “道可道,十分道”。相信大家都听过这句话,这是《道德经》开篇的一句话,似乎老子什么也不想说了,因为能够说出来的道不是恒常大道。是呀!语言在描述很多高深事物的时候总显得捉襟见肘,而老子开篇就告诉我们:不要局限于文字和语言。正如佛语所言:教外别物,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老子在文中几次提到了“婴儿”,比如:“为天下奚,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老子告诉我们要学习婴儿,而好多人却不愿意向比自己资历低的.人学习,其实这是对资源的一大浪费。婴儿不会有任何的定势,所以什么东西都学得最快。学外语的最快方式就是模仿,而婴儿恰恰就是这样做的;我们平时总是说“空杯心态”,而这恰恰又被婴儿做到了。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好多的时候,我感觉老子的智慧与常人的思维是相悖逆的,但细细品味,却蕴藏着深厚的哲理。我们常说:做人要能屈能伸,韩信做到了。只有每一天把自己放得很低,才能够学到东西。这就如佛语所言:空才能有,放下才能承担。好多的时候,我们无法做出选取,因为能够选取的太多,就像电视的频道太多了,以至于我们很少能完整地看完一个节目。选取太多往往会使人迷惑,以至最后一事无成。太多的时候后,我们需要有项羽那种破釜沉舟的勇气,其实人生就如白驹过隙,少一些选取往往是件好事。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道德经》中几次说到水,比如“上善若水”、“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乃生命之源,造福万物却不求回报。“水滴石穿”的智慧让我们明白何为“柔弱胜刚强”。水本无形,但把水放到什么容器,它就会变成什么形状,所以水的无形是至形,李小龙截拳道中的“以无法胜有法,以无限胜有限”正好与此殊途同归。所以老子告诉我们要学习水的智慧。

  一句“自知者智,自胜者强”蕴含了无尽的深意。《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人贵有自知之明,而事实却是:太多的人螳臂当车或是妄自菲薄,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所扮演的主角恰恰就是自己最厌恶的那个人!所以每一天都要不断的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正如《易经》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所以真正的强者是战胜自己的人。

  读书之中充满了乐趣,而读《道德经》这本充满哲理的书更是乐趣无穷。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等身之书,可抵百万雄师”,而我觉得,读书要有选取性,同时要能够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感同身受。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使用知识的主体是人,因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最后我想说的是:读书是一种交流,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

《老子》读书心得12

  自然之道,存于万物之中,一切都为自然本色,人为的造作将会破坏道的特性,其中人性的变化,社会的变化就体现了这样的规律,还指出无为的妙用,要坚持如此行动,那样才是遵循事物的发展,现实生活总会被欲望充斥,受物欲影响,出现许多作为举动,总想自己能超越自然,造成对社会产生危害,对自然进行破坏,也就会产生灾难。

  人性变得躁动,有许多浮躁的举动,社会也有一些不稳定的表现,而人们还乐此不疲,不知收敛,有人说这是智慧,有人则说是阴谋,心机荡漾,大家都去玩这样的'游戏,满足自己的需要,也许暂时还那样的兴奋,后面究竟会如何,依道之法则,凡事适度,遵循规律,清心寡欲,会是较好的选择。

《老子》读书心得13

  今年春,忘了是几月几日,先生拿出三个紫砂杯,让我从中选一个,说是在文化城那边买的。我一眼看上其中一个上有“修心养性”字样的杯,盖上还有一个小“太极”。由喜读《道德经》到偏爱与“道”有关的书和物,这就是“爱屋及乌”吧。

  《老子》第二十八章我觉得对“修心养性”是有帮助的,他教人顺乎自然、安守清静、无为、不争之心、为天下式。二十八章曰: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如要解释这段话,就是说:

  知道要用雄(刚强)的手段保护自己,可却不与人争雄,反而甘心守雌(柔顺),这样,就会如天下溪流归注,得到天下人的归服,最高的不变的德不离散,他更能回返原有的童心(赤子心),达到纯真的境界。所以有“小儿是神的肯定”之说。

  知道要显露表现自己,使人知道自己光明的一面,却不与人争表现,而甘愿隐伏,甘居黑暗。这样的人能成为天下人的榜样和典范,其最高的不变的德不会出差错和过失,而能返朴归真,回归于纯天然而与道合一(无极乃太极之母)。

  知道光荣和富贵的一面,却不与人争光荣与富贵,而甘居耻辱和平常。这样的人心胸开阔,得天下人的归服,其最高的不变的德是充足的,更能复归于万物的本来,朴是至真至纯的。

  朴被破坏,朴散成为具体的器物。圣人在朴被破坏的'基础上,以浑朴的原则建立管理和领导,所以,善治和完美的管理是顺天道,使万物各遂其性而行,也就是依从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主张顺乎自然,一切不要勉强。人工有损自然,因为天地也是受大自然的驱迫,而不自主的在那里不停的工作。大自然是什么?便是万能的天道。所以人当服从天道,不能自作主张。庄子说:“吾在天地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也就是看到人与自然的关系。

  老子主张清静无为为人道之极轨,守不争之德,守住清静、柔弱、抱一、寡欲之心,遵循自然、玄妙的法则修行。我们凡人如照此修心养性,对身心健康是大有好处的。

  今天中午听一位医生谈某文章上说,把病人分两组:一组服药,一组学《道德经》,几个月后,学《道德径》这组的疗效好过另一组;我想,这可能就是人们说的,心病(烦恼心)还需心药治。人回归于自然之心,也就无所谓心病了;这也就是佛法讲的清净无染之本性,本性清净无染,何来心病?

《老子》读书心得14

  《老子》世称《道德经》,《老子道德经》等,它的作者就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老子,他是河南鹿邑县人,大约生活于战国春秋时期。

  《老子》已经流传两千多年,两千多年来学习和研究〈老子〉的人古今中外不计其数,诸家百言,对于《老子》的理解各不相同。有人认为它是东方文化的代表,中国哲学的主根,有认为它是一篇长篇哲理诗,还有人认为它是一本讲帝王之学的政治书,更有人认为它是一本讲智谋奇术的兵书。在我看来〈老子道德经〉就是一本生活大百科全书,其内容既飘渺又实际,不同的人读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而且常读常新。

  托尔斯泰年轻的.时候曾在他的日记里写到:“没有孔子和老子,《福音书》就会完全不同了。而没有《福音书》他们却可以过得去。”这是西方教育背景下的大思想家对主宰中国社会几千年的两个大思想泰斗的客观评价。从他的话里我们不难看出,《福音书》里缺少的是老子和孔子的思想精髓,而在老子和孔子的思想会合出却从没缺少《福音书》里的任何内容。我从没有读过《福音书》,无从知道它到底有那些优势和不足。但是我在读《老子》的过程当中却感到了老子的博大精深。每每拿起《老子道德经》,读上几遍,就仿佛看到白发须颜的老子骑着青牛在我眼前出现,向我讲述他的智慧与修养。

  清静无为是一种心态上面讲了“有所为有所不为”,有写消极的意味。有人回提出疑问;要是都这样,这个社会还会进步吗?其实不然。清静无为是一种心态,一种思想的境界。它要求人们不追求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平静的心态来看待世界,看人生,看自己,努力完善自己的人生。清静无为的人新中无过都的名利,虚荣。因此他不回利欲熏心,不回因为虚荣而蒙蔽了自己的双眼。

  当然我说的只是我的观点,究竟《老子道德经》有没有什么好处,道是否适合你,这些都需要你自己去体会。所以为什么不试着读读《老子道德经》?经过了真正的学习和体会我相信你一定回得到不小的收获!

《老子》读书心得15

  现在,当你走进书店时,你会发现到处都是关于如何面对挫折和如何与人打交道的书。这些叫做鸡汤的书迎合了当今复杂社会人们的口味,给了人们必要的理解和必要的精神慰藉。我在这方面读了很多书,但我总是觉得空虚无聊,直到我读了于丹的《庄子经历》。

  这本书,这本书是于丹读完《庄子》一书后的感受。她仔细研究了庄子。通过解读庄子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结合现代社会的各种现象,她逐步引导我们用庄子的思想指导生活。她认为生活中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大的境界:感知自己的心,冷漠的心态,符合自然,超越自己的名声和自己,自由自在。这是一个超理想的境界,需要我们不断反思自己的内心,需要大的意识去体会。于丹的《庄子的经历》简单迷人。在享受阅读过程的同时,我也思考了自己的生活,这真是对心灵的洗礼。

  于丹在书中向我们展示了庄子的境界和眼光,教我们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中,要以心灵、感悟、逍遥、开放的心态面对生活,这样才能超脱和释然。但是现在的人,包括我自己,谁能有这样的心态呢?我们经常被名利所束缚。我们不知道我们真正需要什么。我们感到困惑,渴望快速的成功和即时的好处。忙碌了一天之后,即使我们终于得到了我们想要的东西,我们的内心世界仍然是空虚的,感觉不到任何幸福。在工作和生活中,他们经常被小事困住,不可避免地会与周围的人产生一些小疙瘩和摩擦。但仔细想想,原因无非是为了一些蝇头小利,有时甚至只是为了一时之快。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问自己的心,是否真的有必要强迫自己做一些不愿意,不快乐的事情?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自己的心,重新认识和审视自己,不要与他人比较,不要遵循他人的行为,不要盲目地遵循流行,试着用庄的大领域来指导自己,超越所有的名声和财富,感受生活的最高领域,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态度和幸福的生活状态。

  余丹还在书中提到了一个动态平衡的问题。如果自行车静止在那里,它必须依靠汽车支架才能站起来。两个轮子站不住。但是骑完之后,两个轮子就可以行驶了,为什么呢?因为它在动态上保持平衡。动态平衡对我们的生活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当世界在前进,我们在原地不动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失去心理平衡,尤其是在应对各种挑战的时候。如果我们继续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那么这种平衡就很容易实现。我们可以多读书,多接受新信息,保持与时俱进的步伐,发展和提高自己,开阔视野,更好地理解和培养自己。这样,也许更容易获得庄子的大境界。

  读完于丹的《庄子的经历》后,心中仿佛注入了一股清泉,感觉收获颇丰。只要我们坚持自己内心的气质,不随波逐流,尽力激发自己的潜能到最佳状态,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取得超越自己的成功!

【《老子》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老子》读后感01-06

老子读后感01-06

《老子是癞蛤蟆》读后感04-12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01-19

读书心得03-24

世界读书日读书心得04-06

《童年》读书心得06-18

童年的读书心得06-14

背影读书心得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