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黄直录读后感
黄直录读后感1
| 正文 |
黄以方问:“先生‘格致’之说,随时格物以致其知,则知是一节之知,非全体之知也。何以到得‘溥博如天,渊泉如渊’地位?”
先生曰:“人心是天、渊。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只为私欲窒塞,则渊之本体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
乃指天以示之曰:“比如面前见天,是昭昭之天;四外见天,也只是昭昭之天。只为许多房子墙壁遮蔽,便不见天之全体。若撤去房子墙壁,总是一个天矣。不可道眼前天是昭昭之天,外面又不是昭昭之天也。于此便见一节之知,即全体之知;全体之知,即一节之知。总是一个本体。”
——摘自《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原文版·黄直录47.1》
| 读后感 |
心只有一颗。孝敬父母的.那颗心,也是尊敬兄长的那颗心,也是对待朋友,对待客户的那颗心。对待客户不是一颗诚心,对待父母的心也未必是诚心。
深刻地自我反省,如果发现有任何地方心有未尽,就是这颗心还有蒙尘,就要老老实实下功夫。
黄直录读后感
黄直录读后感2
| 正文 |
问《修道说》言,“率性之谓道”,属圣人分上事;“修道之谓教”,属贤人分上事。
先生曰:“众人亦‘率性’也。但率性在圣人分上较多,故‘率性之谓道’属圣人事;圣人亦‘修道’也,但修道在贤人分上多,故‘修道之谓教’属贤人事。”
又曰:“《中庸》一书,大抵皆是说‘修道’的事。故后面凡说君子,说颜渊,说子路,皆是能修道的;说小人,说贤、知、愚、不肖,说庶民,皆是不能修道的;其他言舜、文、周公、仲尼至诚至圣之类,则又圣人之自能修道者也。”
——摘自《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原文版·黄直录47.9》
| 读后感 |
何谓“修道”?心是道的源泉,有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道,就有什么样的德,就能成就什么样的`事业。心上的成就,才是真正的成就;心上的成就,是一切成就的源泉。
如何修道?修道就是修心,就是通过“明心”、“净心”并进,让自己心灵品质得以提升。明心,就是明两个基本的真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种什么因,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结什么果。净心,就是通过观照、反省、引导,在心灵深处建设心灵品质,也就是在道上垂直攀登。
黄直录读后感3
读完《黄直录》这篇文章以后我深刻体会到刻意寻求宁静,就愈加不能宁静,妄心是动的,良知之心不动。恒照就能恒动恒静,这正是天地永恒运动的原因所在。照心固然是明亮的,妄心也是明亮的。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息天道精纯唯一,化生万物却无以数计,从不停歇只要有片刻的停息,就会死亡,也就不是至诚无息的学问,良知也有起点的地方,也许你没有仔细阅读,良知是心的本体,也就是前面说到的恒照。心的本体,无所谓有否有起点之说。即使妄念产生了,良知依然存在。然而,人若不知存养,有时就会放失了。就是人昏庸闭塞到极点,但良知仍旧存在。但是,人如果不知体察,则有时会被蒙蔽。即使有时放失了,良知的本体未尝不在,只是存起来而已。即使有时被蒙蔽,良知的本体仍旧光明,此时只要体察也就够了。如果说良知也有起点,那么,良知就有时就不会存在,良知就不为心之本体了。其次就是精一,精一的精字是从理上说的,精神的精是从气上说的。理为气的条理,气为理的运用。没有条理就不能运用,没有运用就无法看到所谓的条理。精,即能精,即能明,即能一,即能神,即能诚。一,即能精,即能明,即能神,即能诚。精与一原本就不能当两件事看。但是,后世的儒者的学说与养生的学说各执一词,偏于一端,所以不能彼此取长补短。前段时间我所认为的“精一”,虽然是为了你能爱护保养精神才说的.,然而,作成圣人的工夫,其实也不过如此。元神、元气、元精,各自一定有隐藏寄生之处。又有所谓的真阴之精,真阳之气,等等。良知只有一个。就它的妙用而言为神,就它的流行而言为气,就它的凝聚而言为精。能否从形象、方位、场所上求得良知呢?真阴之精,亦即真阴之气的母体。真阳之气,亦即真阴之精的父体。阴生于阳,阳生于阴,阴阳不可分割为二。如果理解了我的良知主张,那么,只要是与此类似的,都可以不言自明。如同你来信所述的三关、七返、九还之类,还会有无穷无尽的疑问之处,致良知才是集天地万物于一体之人,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都是致良知的过程。
【黄直录读后感】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教案《直直的筷子》07-26
黄奶奶作文07-05
录课日记04-22
沉思录读后感03-16
沉思录读后感07-25
《沉思录》读后感06-12
沉思录读后感06-25
《飘扬的黄哈达》读后感07-03
《传习录》读后感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