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作文大全>读后感>文化苦旅读后感

文化苦旅读后感

时间:2023-08-01 08:17:4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文化苦旅读后感(汇编8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文化苦旅读后感(汇编8篇)

文化苦旅读后感1

  “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题记

  潇潇洒洒地走了回天涯,让山山水水留下了点自己的足迹。你说它苦,它苦中有乐;你说它乐,它乐中带苦。用旅程修饰笔下的文字;用时间磨砺人生的沧桑;用回忆勾勒出最完美的篇章。他说希望笔墨留下的痕迹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他希望如此,可却说这实在已是一种奢望。于是,行走在陆地、江海,怀揣着一个缱绻的梦想,诚惶诚恐地开始踏访着一个个或新颖或陈旧的梦境。

  像那海滩上一地的细沙,风过,沙动。潮退后,依旧是原来的样子,可留下的,还有海的味道。从敦煌行至阳关,从邈远的四川平原旅至古色古香的苏州。有过在宁静的三峡下苦苦地冥想,有过在神秘的洞庭湖畔低低地自语,更有过行走在苏堤、白堤之上,驻足于雷峰塔废墟之中。他常常笑语,这是欠西湖的一笔宿债,或许,又是还了他儿时的一个陈旧的`梦境。走走停停,歇歇走走,走的又黑又瘦,让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洗去了最后一点少年英气,或者是疲倦的伏在旅店的小桌子上涂涂抹抹。他不得不承认他无法不老,但是至少曾经还像这般年轻的大胆。无论是他笔尖之下那扬扬洒洒,绚丽多彩的文字,还是他嘴中不太愉快又略带苦涩的旅途,对我来说,都充满着无尽的好奇和幻想,我尊重他,我想,不仅仅是我一个。

  再美的景色也需要有历史的沉淀,和文人的裹卷,正是如此,才能吞吐千年。也许百转千回中,对历史的多情,总会让自己的人生增加更多的负重。也许那是苦的,但历史的沧桑感总会给人更多,更珍贵的回忆,就是那种苦涩后的回味,在身体里缠绵了千年,只为等那一瞬间,然后无无尽的延绵……也许这整一个,都只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那个小小的缩影,伴着人的苦,人的思,人的忆,人的记,而后,散发出它无法遮掩的光彩。或宁静,或喧闹,或婉约,或大气。也许浪漫安详是你所爱,又或者高贵浮华才是你所钟情,那又有什么干系呢?你可以坐在莽莽大地之上,站在高山河流之旁,甚至,只需停驻于那些流转了千年的文化之中,静静地听他诉说,诉说这千百年来的滴滴点点。

  当你真正融入这山水画、人文画般的大自然之中,你会迷恋上她千种万种的风情。阳关苍茫的白雪,庐山迷蒙的雾霭,苏州精雅的林园,吴江凄冷的落叶,你与它们交融在一起,然后发现自己会无端的动容。交织着老屋的回忆,夹杂着对风景无限的感怀,也许再当你靠在残破的古老城墙之上,你内心里,会少一些对着残垣断壁的悲凉,更多的是,对久远历史的赞叹和对古老文化的敬仰,甚至,是膜拜。

  思绪是不止的,我看出来了。每一次临别时的不舍,全都精巧地隐藏在那一句句精短的皆为之中,他是怕再写下去,便很难再收手了吧。一本薄薄的书,怎够抒发他无穷的感怀。我亦知,那些跋涉于山水中的记忆,早已盖过他口中所说,所叹的苦涩。他定亦想像他所欣赏的理查德教授一样,像顽童一样举着双手,引吭高歌。于是,文化的精魂,和着风,和着阳,和着脚印足迹,释放出它无比耀眼的光芒。

  文化苦旅,苦了人,甜了心。

  有些记忆,从不曾老去……

文化苦旅读后感2

  初读《文化苦旅》你会觉得这不就是平平常常的游记而已嘛,为什么总有人念念不忘余秋雨,又念念不忘这部《文化苦旅》呢?到底是余秋雨成就了《文化苦旅》,还是《文化苦旅》点缀了余秋雨呢?它的苦到底来源于何方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同步入这次文化的苦旅吧。经过慢慢品味,才发现每个角落中总藏着中华的历史,中华民族的文化也在这里不断地呈现,也许正因为此次的旅途涉及了大量的文化历史而称之为文化的旅程。至于文化苦旅中的苦的来处,也许这正如余秋雨自己所说的那样“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吧。

  《文化苦旅》介绍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但是,在那一处处古迹的的背后却使我看到了作者的文化底蕴,妙笔生花,给我心灵的“震撼”是巨大的。

  有人评价过余秋雨:余秋雨以历史文化散文而名世。凭借自己丰厚的文史知识功底,美丽的文辞,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明长河之中。余秋雨的艺术理论著作,也备受学术界重视和尊崇。例如他在1983年出版的《戏剧理论史稿》,是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戏剧思想发展的史论著作。有评论家誉之为:左手写散文,不流之于浅薄;右手撰述艺术理论,也不失其丰赡高深。

  再美的景色也需要有历史的沉淀,和文人的裹卷,正是如此,才能吞吐千年。也许百转千回中,对历史的多情,总会让自己的人生增加更多的负重。也许那是苦的,但历史的沧桑感总会给人更多,更珍贵的回忆,就是那种苦涩后的回味,在身体里缠绵了千年,只为等那一瞬间,然后无无尽的`延绵……也许这整一个,都只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那个小小的缩影,伴着人的苦,人的思,人的忆,人的记,而后,散发出它无法遮掩的光彩。或宁静,或喧闹,或婉约,或大气。也许浪漫安详是你所爱,又或者高贵浮华才是你所钟情,那又有什么干系呢?你可以坐在莽莽大地之上,站在高山河流之旁,甚至,只需停驻于那些流转了千年的文化之中,静静地听他诉说,诉说这千百年来的滴滴点点。

  曾在网上看过这样一句评论:余秋雨以历史文化散文而名世。余秋雨先生凭借自己丰富的文史知识功底,优美的文辞,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化长河中。是的,他的这本著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个读者的脑海里。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星光灿烂,而《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其中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力量。有人称他是本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是开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这些话道出了我的心声。我之所以要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是想要表达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展现给我们那一处处古迹背后的辛酸和沉痛以唤醒我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让铭记我们历史的教训!

  中国灿烂的文明正在被时光磨灭,不知在角落里边回味心酸史边唾骂历史罪人的人们是否真曾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我一直以来欣赏懂史且敢于评论批判历史的学者,而也同时认为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的余秋雨先生是无数学者中的豪杰,他的《文化苦旅》是万千部文史学散文著作中最为出色的上品。

文化苦旅读后感3

  文化苦旅,顾名思义即是余秋雨先生对中国历史文化探究的一场艰苦的旅行。在本书中,余秋雨先生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向我们讲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故事,历代文人艰难的故事,我从中受益匪浅,感触颇深。其中最令我影响深刻的是《道士塔》和《风雨天一阁》

  《道士塔》,余秋雨先生将这篇文章小说化,而表达的内容只用三个字即可说明,那便是那带着琼瑶阿姨泪腔而仿佛在那几卷古书面前,对着死朽者的尸骨却无力回天的哀怨叹恨道:“我好恨。”我仿佛看到作者像一匹狼在黑夜中哀嚎却无奈。

  在本文中王道士是一个没知识没文化的人,只因巧合以敦煌窟为家成为了道士,在这段期间王道士对莫高窟进行粉饰,绘上了西游记的故事,这看上去美妙但却是对中古历史文物的一种亵渎。王道士的作为也的确反映出当时的教育落后,也为后来的损失埋下伏笔。不就王道是发现了这莫高窟里的经书,并视其为珍宝。后来英国的考古学家斯坦因知道这件事便前来,这里,余秋雨又为我们引出了一个桥梁似得人物,那边是湖南人蒋孝婉。在历史的长河中,这类桥梁似得人物往往被掩盖,但它却往往是最重要的。在文中蒋晓婉帮助英国人用仅仅30英镑换回了那几卷古书。可是蒋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是我阅读时发出的疑问。但我想可能是当时的社会背景所迫吧,毕竟那是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身为一个不被重用的普通中国文人也只有到异国他乡谋出路了。

  当王道士听到斯坦因提出的要求时,他的第一反应是警惕、闪躲、拒绝。这说明当时的他还算有点良知,但后来他却又同意了,这也就是因为他之前的经历,那三十磅大洋可比他平时一年化缘化来的钱多得多。而且他本也是出于善意希望中国文化能在各国展览,但却是这一念之差酿成终生遗憾。

  作者曾幻想在斯因坦走的路上拦住他,但后来却又放弃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怕官兵私藏呢?还是怕军阀混战搞得古书葬身于战场呢?原因数不胜数,最终让它在异国展览可能还会完整吧。

  这便是《道士塔》,讲述了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流血的故事。警示我们年轻人在面对祖国文化遭受侵略时要勇于站出来维护,不像王道士那样愚昧软弱。同时也在呼吁保护历史文物。

  “二百年的.积存,可散于一朝;三千里的搜集,可焚之于一夕”说的便是位于宁波的天一阁。

  本文中提出了“健全的人格”这一可笑的词,后来这个可笑的词又被献给康熙帝。古人好讲“健全”“圆满”,也擅长把这些完美的修饰词留给自己的掌权人。然而健全的人格包括“禁止妇女登楼”的封建族规。是一个酷爱书籍的女子最终抑郁而终。这也反映当时在既缺少人文气息有无婚姻自由的年代,一女子想借着婚姻多读一点书,其实是在以自己的脆弱生命与自己的文化渴求周旋。她失败了,却让我很感动。《天一阁》的真谛大约是叫我们坚持文化的积累,沉淀出浓郁的民族情节。

  《文化苦旅》使我懂得中华民族文化来之不易,且行且珍惜。也许如秋雨先生所言“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老庭院里厮磨,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的方式。”也罢,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碟躞,以此为归。

文化苦旅读后感4

  时长一个月之久,把这本历史气息浓厚的散文读完了。《文化苦旅》介绍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也描述了平生几位好友的坎坷一生。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大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支深思这一古老民族久远的底蕴,用心思细腻的笔触描慕华夏文明。读着读着,我就已经被其中的民族意识唤醒后的沉重与悲哀压得喘不过气来。在我们潜心欣赏历史留给我们有形的古迹时,谁又会潜心探究这一处处潜藏着的不为人知的秘密?而余先生恰恰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运其妙笔,给人们的心灵留下”震撼“二字……

  虽然不能完全体会其中悲壮,但《风雨天一阁》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一个家族背负着艰守一座藏书楼的命运。范钦,一个拥有强烈爱国情怀和责任感的藏书家,让中国留下了一座具有文化气息的古楼,这其中靠的便是他的正义和意志力。他曾顶撞过巨大权势的皇亲,而屡次遭到仗打,这样的重刑,但他豪不畏惧,始终毫不顾惜坚持自己的.信仰,相信真理。最后谁都奈何不了他,这就是一个古代藏书家,一个真正称职的藏书家所表现出来的超越常人的道德品质。我们是否也该反思一下,在这个物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又有多少人能像范钦那样不忘自己的初心,坚持自己的信仰,不湮灭在人流之中呢?读书人不能为自己而读书,而应为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而读书,奉献自己微薄之力,去创造美好未来。

  其次为《道士塔》初悟,我还以为这是为纪念某位伟人而写的文章,但读后却有着和作者一样的痛恨之情!狠在何处?此塔是敦煌罪人王圆箓的葬身之处,他本是到处都可以可见的一个平民,却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转折,不幸由他把莫高窟当成了家,把持着中国几千年来最为灿烂的文化。王道士手中一串钥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却任其流落在外族人手中,而中华子孙却也将之弃而不顾,那一马车,一马车的文物向外输送,痛的是人们劳苦坚守的心。不仅如此,王道士对洞窟里的壁画不太满意,为了亮堂一点,他找了两个帮手,拎着石灰桶,拿着草刷子,开始了他的粉刷计划。才几下,婀娜多姿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为泥团。可悲可悲!作者用文笔丑陋的批判了一个历史的罪人,也不解作者的一句“我好恨!”。一个个文化遗址都是对“荣耀”与“耻辱”的诠释。让我们铭记住该记住的,让敦煌的悲鸣停止吧!

  《文化苦旅》所描写的景观之雄伟,不是其他书可比拟的。跟随作者走进生命中,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跟随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洞察力和洞悉力去感受古老中华民族的人文山水,领悟的我们的祖先的精神。

  余秋雨的文字正如其名,以一种细雨纷纷之势,润人间万物于无声,在我们心中播下美与文化的种子,孕育出更加灿烂的文明。

  合上书卷,走向窗前,看着流动的车潮及人群,哪一处不是深埋文化的故土呢?真的应该去辽阔的地方走走,释放自己那涌动的感动。

文化苦旅读后感5

  路为纸,地成册;行为笔,心当墨。

  ——题记

  乘一只纸舟,踏一路荒芜,把历史的尘埃变幻出沧桑的色泽。走走停停,品味苦涩,俯首取一勺秋水,自万代浮生多少悲欢,酿成一盅文化醇香。

  他从敦煌走来,在大漠孤烟间远眺落日下的莫高窟,感叹磨蚀了风华的阳关,乘一叶扁舟南下,路过壮美的三峡,品白发苏州。他是文化的苦行者,用笔记录那文化长流曾经留下的印记。

  通过他文字,我们看到中国好些曾经的辉煌,仅仅是敦煌的璀璨足以让中国在久远的世纪里于世界文明史上闪耀。而一代又一代的文人,他们用笔尖刻画、用生命堆砌出的不朽成就,让后人惊艳,让中国直到千年后的今天仍然为之骄傲。上天不仅赐予中国人聪慧而富有有哲理的头脑,更给予了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美景,用庐山的云雾点染诗意,用西湖的秀美增添柔情,用狼山的巍峨平添豪气,用山山水水孕育了独一无二的中华文明缓缓流淌。

  而作者不止步于华丽的表面,一路风尘仆仆,踏遍千山万水,他在山水中解读历史,在历史里解读文化。那双锐利的双眼,更看到落日中的道士塔,歪扭着被映照出血红色,好像一个可笑的标志,藏着屈辱的历史。难道泱泱大国就容不下几本书吗?难道所有人的双眼都被利益蒙住了吗?难道现在能做的,只能是看着本国的文化被放进他国的博物馆,无奈地买回缩微胶卷埋头研究了吗?

  他看到天一阁的层层围墙,围住文化传承的凄苦悲怆,小小的书阁承载的历史的重量太沉、太重。世代的族人,用严苛的族法守护着祖辈遗留的珍贵遗产。世上多少藏书,或流失于海外,或杳无音信。岁月将古拙的裂痕爬上旧时的.木窗。风过纸颤,徒留一声叹息

  没有人,可以永远活在曾经,终有一天,一切都会变得荒芜,历史的尘埃是留不住的。多少学者沉浸在凭吊的误伤里,永远无法正视现实,从废墟中走出来。而作者从历史的风云中走过,用宽大的胸怀、宁静的心境和严谨的态度坦然看待这一切,触摸废墟,感叹曾经的华美,静静思考,人、文化、历史、天地自然的关系。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只有真正读懂了历史的人,才能有勇气眺望未来前进的方向。

  他从上海外白渡桥的影子里经过,和外滩上遗留的近找西方建筑们对视,终于走进浦东,走上盘旋的高架桥,走进上海蜂捅的人群中,抓住时代的潮流,去感受、去体验这个飞速发展的中国形成的崭新的文化,欣赏文化的天空中那独树一帜的全新色彩。

  他从古老的驼玲声里走来,向高楼大厦间走去。

  他从小桥流水间走来,向车笛喧嚣中走去。

  行者,永不止步;文化,永不停息。脚步已超越时空的限制,由心灵做一次历史的漫游、文化的苦旅。

  也曾害怕没什么能阻挡文明的终将流逝,不过幸好,有人以行为笔,以心当墨,写下一篇篇发人深省的感悟,唤醒了人们沉睡的文化灵魂。

  我们应当感激,曾经还有这样一个人,在文化的长河畔且行且呤,空谷传响,歌声嘹亮。

文化苦旅读后感6

  带着几分思考,随着余先生匆匆的步伐,奔赴阳关。

  余先生说,他是冲着王维的《渭城曲》而去寻阳关的。正如文中老者所说,阳关没什么好看的。那里沙丘纵横,有的只是一望无际的沙滩。虽然不解但我能了解这份执着,就像我欢喜《傲慢与偏见》而去看遍简奥斯汀的著作和所有续集。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江南姑娘,对水乡自是情有独钟,说实在的对西北荒漠真真是没什么兴趣。余先生的执着也让我对阳关提起了一丝兴趣,今日且随着他去一瞧。

  之前随余先生的见识了莫高窟的圣洁和玄秘,但是同处西北的阳关给我的只有沧桑和悲壮。茫茫一片的雪白,什么也没有,除了空旷还是空旷。这里的雪没有中原内地的柔美,显得凄迷和厚重。历史的车轮在这里碾过,赋予了它特有的沧桑与悲壮,就连胡笳和羌笛,也悲凉,成了士兵们的心头哀音。那地上凹凸的沙堆铺陈的有点令人惊骇,这都是古战场留下来的坟堆啊!余先生在文中问道:“这繁星般的沙堆,不知有没有换来史官们的半行墨迹?”自然是没有,厚厚的二十五史只是沉埋了这土堆。这土堆下的人啊,都是艰苦守卫边疆、抗御外侮的英雄啊,在腥风血雨中,在战士来不及回望一眼故乡而化作沙坟一座,没有人立碑,没有人祭拜,甚至没有人记住他们。

  站在这样一个西北风呼啸着迎面扑来的荒原上,看着这铺天盖地的'沙堆,余先生有点踉跄,冷的牙齿打颤,鼻子通红,更别提我一个见惯了山清水秀、温润的江南的女子了。其实寒得是身也更是心。但就是这样一个阳关,王维却能望着客舍外的青柳,温厚地举着酒杯而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来到阳关的文人墨客大多是遭贬谪至此的,王维也不例外。但是他们大多自信豁达,沉着安详的,带着唐人的那份风范。

  他们才华横溢却不受当权者的重用,像王维这种诗画皆称一绝的文人,也只能在长安的宫殿中制造点娱乐供王公贵族消遣,并不会得到重用,更甚者最后惨遭贬谪。唐朝可以说是中国最鼎盛的时候,不管是经济还是文化,像李白、杜甫这种男女老少都耳熟能详的伟大人物在唐朝都没有的得到重用,郁郁不得志,惨惨淡淡度过余生。当唐朝在赵氏王朝的兴起之时轰然倒地的时候,阳关见证了历史的一切。纵然才情万丈的文人比比皆是,中国的文化,在保守腐朽的封建王朝是得不到传承和发扬光大的。再看,欧洲的文艺复兴开始闹腾的时候,不知是在唐朝的多少年之后了,但是今天的欧洲文化发展的是何其灿烂,光一幅《蒙娜丽莎的微笑》就震慑了海内外多少人。而中国呢,本应该为中国文化的灿烂添砖加瓦的文人骚客却流落至凄迷的阳关。阳关依旧是阳关,但终因那么多的哀怨而在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倒塌。这里有过人生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弘广,但终究被人们隐在心底。

  阳关,气魄壮丽,夺人心魄,在历史中继续沉默下去,背负着沧桑与哀怨。

文化苦旅读后感7

  全书的主题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余秋雨先生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去深思着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写本书。写出了因为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那苦苦的味道,为这本记录中国千年文化的书,多写了一道滋味。

  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有这种感觉,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作者余秋雨先生认为:“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我想,这个原因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同样适合。

  我们去某一个地方参观旅游,都总会不自觉地回想那里的一切,主人是谁,修建的目的,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何许人也曾经到过这里等等。这样,就在这一瞬间,把人、历史、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历史的沧桑感与人生的沧桑感便笼罩在每一位参观者的全身,历史古迹所蕴藏着的精神与文化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使每一位参观者都好像亲身经历过一定的历史事件,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

  譬如说,我们路过汨罗江,总会在百感交集之中挤出一声来源久远的喟叹。既羡慕沉睡江底的闲散,又恨楚国忠臣的轻生;既有感于物换星移的短促,又兴幸楚臣的精神没有随流水而长逝;既叹惜滔滔江水的无情,又因身为炎黄子孙而骄傲……这众多的感慨,全是因为楚臣遇到了汨罗。我们看到了汨罗,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爱国精神与浪漫诗篇。

  又如,我们去参观长城。长城,之所以能成为我国的象征,就是因为它一直肩负起了保家卫国的责任。走在长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觉到无数英灵在抗击匈奴时的勇猛,倒下前转过头给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亘古不变的黑色的眼睛。“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一口号的提出,大概也是来自一个简单的愿望:把中华民族的精神历代相存。而不懂得这一切,长城,中国的长城,只不过是一条长长的土堆儿而已。

  大概,每一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需要一些历史事件才能得以丰富,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古迹,陈年的石头和木块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迹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与人类精神感悟出来。因此,文人也是丰富历史古迹的内涵的要素。没有了历史事件与人物,人们对于无论有着任何意义的景观都只会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与技术多高啊!”之类单纯的赞叹,而永远也不会有更层次的感慨。旅游的更高层次,就是要领悟我们祖先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传统精神。

  在这儿,已超过了时空的限制,它是一次艰难的旅行。正如在茫茫沙漠中旅行。它更是一次历史的漫游,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对那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的默认。读它,让我受到了灵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礼,心灵的升华。

  人生,其实也是一种苦难旅行。

文化苦旅读后感8

  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自己这么多年一直执着于类似盗墓笔记类手机电子小说,阅读过程热闹,读完确无积淀,从没有静下心来阅读纸质书籍,恰逢处室举行“书香飘一线,文化进班组”读书活动,于家中询问上大学的孩子读书建议,孩子从他的书架上抽出了这本《文化苦旅》递给了我,看到书名的那一刻,疑问突现,文化还苦?目光落在一个“苦”字上:人生可以困苦,文化何为苦?为何苦?

  带着疑问开始阅读,开篇的《牌坊》《寺庙》,只立足于童年旧事,并未写远游。既无远游,又何来“苦旅”一说?读了第三篇《我的山河》,方才豁然开朗。先前看似偏题的文章,实则阐明了作者作“苦旅”的缘由。作者本是山河之子,女教师的到来使冰封的村庄解了冻,也把家乡的山河拉进了书本。他便从解了冻的乡村走向城市,博览众书,却蓦然醒悟:人,应当回归山河;文本文化,应当回归生态文化。

  “文化苦旅”的第一部分是中国之旅。从莫高窟到道士塔,从荒无人烟的西域到人间天堂苏杭,作者的足迹遍布了大半个中国。

  作者余先生喜欢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体现出一种俯仰天地古今的历史感和沧桑感,因而饱含深切的民族和文化忧患意识。作者在开篇写自己游白帝城、黄鹤楼、寒山寺的经历,由己及人,写出了当今人们骨子里对“诗”的追寻,归根溯源,便是人们的历史文化情结。于是,在第七段中,作者带着这份情结、冲着王维的《渭城曲》,去寻阳关了。这儿,作者第一次提到了雪,这雪是苍凉悲壮的;也第一次提到了“苦”,这苦则是因为天寒路远,却孤身前行。

  作者是极喜欢对比的,从《寺庙》中的寺庙与学校、冷与热、新与旧,到《沙洲隐泉》中的巅峰与低谷、粗犷与明丽的.,对比过后知无一不去向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体。此处则构成了一系列更为宏大的对比,在对比中更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从中华文明中更深入了解其他文明。

  此为“苦”的第一层。

  面对这一望无垠的天地,作者感叹自身如侏儒般的渺小之余,又将思绪投影到了历史的长河中,由寻阳关的经过转为对阳关的直接凭吊。

  在用寒风、苇草、群山、白雪、烽火台等景物描绘出阳关的苍凉后,终于姗姗点出了那首《渭城曲》,也带出了“唐人风范”。可惜,唐王朝并没有将此延续久远。

  因而阳关坍塌了,成了废墟,作者为之惋惜;阳关坍塌的背后,是一个民族精神疆域的坍塌;苦,亦一种是对封建统治阶级对文化的轻视、对本该傲立于世的中国文化的摧残的无奈。此为“苦”之第二层。

  然而,旅途仍没有停下,步履依然向前。正如前文所说,这是一场探索文化的本质、生命的意义的旅途,因而免不了踽踽独行、苦苦求索。

  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读到了这里,“苦”的第三层还未曾探及,待读完后分享。通过阅读以上部分内容,感觉作者想借山水古迹探寻中国文人艰辛跋涉的脚印,在作者心中,山水仿佛都有了灵性,成了一个充满智慧的哲理老人,作者不仅仅是用眼睛来欣赏景物,而且把对历史的深刻感悟融入其中,反观自己,每每去到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地方,只是观景观物,没有更深层次的思索,犹感自身文化素养之低,知识匮乏,少了很多意境。

【文化苦旅读后感】相关文章:

《文化苦旅》读后感02-14

文化苦旅读后感02-10

文化苦旅读后感10-03

《文化苦旅》读后感08-17

文化苦旅读后感03-24

《文化苦旅》读后感【精选】07-30

文化苦旅的读后感04-05

文化苦旅读后感范文02-02

《文化苦旅》读后感【荐】07-26

《文化苦旅》读后感范文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