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作文大全>读后感>教师读书心得

教师读书心得

时间:2023-08-06 12:15:1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教师读书心得锦集(15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分享。

教师读书心得锦集(15篇)

教师读书心得1

  没错我也差点没弄懂作者的脑回路,一下子讲乡村教师,一下子又是讲什么宇宙什么星球,愣是啥都没看懂。不过越到结尾感觉越是恍然大悟。文中的有一句话我觉得很可悲。他们说教师是一个早已消失的太古文明词汇,很生僻,在一般的古词汇数据库中都查不到。在地球上在那个星球上唯独只有那位乡村教师还在坚持着。真是感谢他在多少的艰难困苦下,在病痛的`折磨下却还在坚持住。他有着地球人很可贵的品质,他在坚持他认为对的事“文明”,在他身体里,最后的那点烛光消失时,他还是希望孩子们可以好好读书。

  读完整本书才发现除了书中那两个孩子外,好像其他人都是没有姓名的。

  然后呢我觉得孩子们可能会永远记住牛顿的那三条定律吧。

  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变。

  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

  当一个物体对第二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第二个物体也会对第一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教师读书心得2

  教师的伟大,人们往往归结为:奉献和牺牲。我们都渴望自己变得“伟大”起来,都希望被肯定,被赞赏。但我们的内心却非常抵触一味地奉献和牺牲,因为我们不是神仙,我们生活在真实的土地上而不是虚无缥缈的精神领域,我们有寻找幸福的权利。

  教育归根结底是人和人之间发生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直接给学生的生命带来不同。教师的生命价值、人生意义在于,我们不仅仅把教师当做谋生的职业,还用自己的生命去影响着别人的生命。在从教生活中,我们需要寻找一个了不起的好老师符号,赋予自己一个自由心灵的躯体,勇敢、大胆地带着智慧去面对困难和挑战。简言之,教师的幸福感首先来自于信仰。

  《曼德拉传》塑造了一个人类共同的英雄——曼德拉。朱永新老师说:“曼德拉就是一本教科书,就是一位好老师。”受过27年的牢狱之灾,历尽磨难成为南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曼德拉说:“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然在狱中。”这样强大的心灵的形成离不开苦难和痛苦中的挣扎,更离开不了对生命执着的'爱。

  爱,不论在何时总比恨来得更加自然。教师这个职业的底色依旧是她。有了爱,教师才能有能力欣赏这条道路上的沿途风景,才能攀登更多的山峰,才能拥有强有力的武器去改变世界。有了爱的信仰,才可能不徘徊,不犹豫,不后悔,才可能真正拥有梦想。

  爱是一种信仰,把教师带到幸福的身旁。

  我们继续探寻,以教师的现实生活为基。我们看到一部分教师:生活太平淡,没有刺激;生活太机械,没有情调;生活太繁杂,没有成就感......昨天这个孩子逃学了,今天这个孩子打架了;昨天省厅领导来检查,今天市区领导来检查。我们在担惊受怕、啰嗦累赘、手忙脚乱中渐渐地对教师工作失去了信心。我们继续探寻,我们也看到另外一部分教师:生活美好,精彩纷呈,富有生命,乐此不疲,魅力无限,乐商十足。原来,他们把生活中遭遇的困难和瓶颈当做获取巨大快乐的垫石,他们努力地挖掘教师职业的内在美,把教师当做事业来做,全身心投入。他们一直相信:穿越艰辛,自然收获美丽。

教师读书心得3

  本学期我读了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让我明白了许多有着教育爱和爱中的教育的故事。

  《爱的教育》一书中描述了一群充满活力,用心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我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那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应对我们的教育,爱就应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读《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非常多东西,的确是这样又不仅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明白,"爱"是没有限制的。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

  透过安利柯的描述,我了解到什么样的师爱才最让学生感到温暖,把学生当亲人的老师。当安利柯的先生说道:"你们以外,我没有别的家属在世界上,除了你们,我没有可爱的人!你们是我的儿子,我爱你们,请你们也欢喜我!我一个都不愿责罚你们,请将你们的真心给我看看!请你们全班成为一家,给我慰藉,给我荣耀!"先生的这些话,让所有的学生都信服与他。虽然我无法做到这位先生的如此坦诚,但想想,我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学生了。两个学生同时犯了错误,有时,我会凭我直觉决定,然后毫不留情的批评那个我心目中的差生。却不知,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学生在暗自垂泪,也许在他们的眼里,我不再是个好老师。宽容和尊重学生,"只要你们有勇气承认自我的错误,我绝不会责怪你们",这是安利柯的先生们给的我另一个启示。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学生,我们的目的是教育学生,只要目的到达,又何必在意学生是否理解了惩罚。

  爱是一种感受,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追求,是无法用准确的文字形容爱的定义,但是我明白,拥有爱的人,付出爱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实而无憾的。同样,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时,学生会不仅仅把我们当教师,更会把我们当作朋友,兄弟,父母。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是无从谈起,感情当然不能代替教育,但教育务必充满感情。

  总之,爱的教育是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被爱的人才懂得去爱人,爱给人力量,给人温馨,也给人美丽的心灵和情感。让孩子们心中拥有爱,非常多问题都可能在爱的暖流里溶解。书中给我的启示是,做一个温柔的严师,用充满爱意的语言来严格要求我们的学生。

教师读书心得4

  一次无聊时,随手拿起《给教师的101条建议》随便翻翻。看了一会以后,不禁后悔起来。后悔的是:一本这么好的书天天在我脸前摆着,我却没有去看。书中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最新的教育改革理念,更没有泛泛而谈的教育理论。它通过实际的例子来阐述解决问题的技巧和建议。本书的101条建议体现出作者注重教学的实用性和人性化,注重在与学生的接触中融入他们的情感世界,并强调情感教学与创造性教学手段的结合的教学理念。书中的建议简单易学、易于实践。

  读了“优秀教师的态度和行为”这一章,使我明白了,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他们自己的思维和评价,我们不能一味地按照自己个人的意愿去设计他们的未来,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每天都要围绕着“究竟为了谁?”来反思自己。孔子告诫我们一日要三省,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更应该日日反思,做到自我批评。

  当我读到“永不消散的教师魅力”这一章时,我恍然大悟,教师的时间应该从读书中来。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读着读着,顿觉眼前一亮,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像应彩云那些特级教师,课堂上总是那么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不管学生出现什么状况,他们都能及时巧妙地做出引导,让课堂因生成而焕发精彩,给听课教师一种艺术的魅力和朴素的享受。原来是“读书”给他们的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课堂展示出最本真的美丽。只有不断从书中汲取教育教学养料,积淀自己的内涵,才能在课堂上源源不断地传授给学生知识,课堂才会有效。

  《给教师的101条建议》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这本书为我提供了最好的学习和实践机会。

教师读书心得5

  《简·爱》(Jane Eyre)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讲述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小说引人入胜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歌颂了摆脱一切旧习俗和偏见,成功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

  《简爱》记叙了一个出身卑微、父母双亡的孤女成长的历程,而其中有又插入了精彩的爱情故事。喜欢这部作品有两个原因:

  第一,如同作品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别开生面一样,书中对爱情故事的描写也与众不同,没有任何露骨、低俗的刻画,而是让男女主人公谈了一场纯净、动人心弦、至高无上的恋爱。他们的爱超越了外貌、地位、金钱、年龄,完全建立在精神平等的基础之上,是需要用心细细品读才能体会的。

  第二,简·爱迷人的品格与气质不仅赢得了罗切斯特的爱和其他人的尊重,也赢得了我的心。相信每一位读者心情都会跟着小说情节的发展而时起时伏。

  《简爱》就像是现实生活中的“灰姑娘”的奋斗史,简爱坚强的面对困难,挫折,她还追求男女间的平等,穷人与富人之间的平等。正如她所说的那样:“我跟你有一样的灵魂,有一样的心。”

  读完此书,我完全被简·爱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那丰富、明确、坚定的追求女性社会上的.独立与尊严的个性所深深的震撼。我也为海伦的爱心、真诚、智慧所感动,是的,虽然她在人世间的生命是短暂的,可她的一生却绽放出流星般的光芒。我还为罗切斯特先生的热情奔放、敢作敢为,、敢爱敢恨、有同情心而感到敬佩。

教师读书心得6

  童年时,读书如看云。

  童年是等待的童年,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假日,等待着过节常常在企盼、在幻想,歪着头凝望天上缓缓飘过的浮云盼望着长大,盼望着流浪,盼望着去看山那边的那片海。

  世界上最亮的那双眼睛,是属于童年的。

  童年时看云是看世界。在孩子的眼睛里,世界是童话的世界,一切都是那么奇异精彩。譬如看云,有时如山峦壮,群峰叠翠;有时如棉花状,絮团锦簇;有时如水纹状,烟波浩渺;有时如玛瑙状,瑰丽多彩;有时又作轻纱状、烟状、兽状真是变幻无穷,奥缈莫测。云为孩子们打开了一片千姿百态的世界。而书则引领孩子们走进了一个千姿百态的地下迷宫。小孩读书是凭着一种好奇的天性和发自内心的原始活力,毛手毛脚地一头扎进《西游记》、《水浒》、《三国》、《说唐》等古今名著,一路看下去,一路东张西望,沿途引发许多奇思妙想,找到了许多成年人无法体悟得到的乐趣。

  童年是属于梦幻的。生活在梦幻里的小孩子读书,是用一双纯真、澈净如琥珀的双眼去打量书里的.精彩世界,亦如看云,只能看个大概。那种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的恬淡,小孩是读不出来的。原本识字不多,只好一目数行,蹦蹦跳跳地看下去。于是,读书成了尝书,浅偿辄止,也就尝个半分,因为冷不丁碰上艰涩的文字就啃不动了,刚尝出点新奇味,就乏了,歪在书页上,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脸上还漾着浅笑,也许是同书里的主人公碰上面了呢。小孩读书是趴着读,趴在书上翻呀翻的。然而,正是这趴着看个大概,尝个半分,一本好书,就深深烙在了孩子的脑子里,伴其一生,甚至影响其一辈子。因为,以孩子们浑朴、天然的好恶和纯洁的心态去看、去尝书,看到的或尝到的恰恰就是最美好纯真的东西。

  青年人读书是在吞书。青年人血气正盛,精力喷薄,满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以其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的毅力,毫无顾忌,横冲直撞,取舍由我,进退自如,在知识的汪洋大海里自由邀游,随意攫取。年青人读书不带丝毫的功利性,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如饥似渴地吞,不讲章法地吞,以其奇异之思想、敏锐之直觉,径直叩开文学、经济、哲学、历史等许多学科的大门,几乎到了肆无忌惮,毫无节制的地步。海是博大、深遂的。海是一本大书,是一本从古到今历经无数人翻读却没有一个人能够尽读的大书。而书浩如烟海,包罗万象,贯通三界。为读懂海的雄伟、海的神奇、海的深奥,年青人以其充沛的精力,精锐挺进,孜孜不倦,如攻城略地,吸纳精华,在书海里纵横捭阖,势如鹰击长空,其于知识信息、资料的吸收,俱兼收并蓄,来者不拒吞之,以求其广博。然而得之精华何其艰难?即便吭哧吭哧地阅遍《四书》、通读《五经》,也因黑灯瞎火,不辨门径,乱走一气,何窥堂奥?只能是得之玑羽,失之鹏鲸了。于是,好读书的年青人总因不求甚解,难免掩卷了无得,心中时怏怏。然而,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要从实地行,直造光明域,唯有拿出悬梁锥股的意志,锲而不舍,方能融会贯通,正所谓埋头读书,抬头做人。前者要的是一股吞的虔诚与韧性,后者讲的是一种挺直脊梁的骨气。意即读书如做人,应当自信不迷信,活读群书,敢于批评征服,勇于超越自我,以启发心智,陶冶性情。倘若是一味地顶礼慕拜,毫无取舍,为书所役,沦为书的奴隶,则尽信书不如无书了。

  但海永远是宽容的海。她一味慈爱地接纳和包含着惟知跃进、惟知雄飞的好读书的年青人,以其极富营养的风、浪和阳光,滋养和温润着年青人的羽翼。

教师读书心得7

  我利用假期的时间细细品读了《儿童发展心理学》这本书,从中受益匪浅,或多或少给我一点点启发,它让我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我的小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建构了理论基础。

  本书主要介绍了20世纪20年代以来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地位不断的强化用心理机能形成的过程来说明心理机能的涵义,使心理学的发展从描述性阶段向说明性阶段过渡,儿童发展心理学能够为此提供说明性的控制论模型。儿童是人生起点时期,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生命力的时期,也是人类个体心理发生发展、撒播智慧种子的播种季节。本书不仅让读者对儿童发展心理学有了比较直观的基本认识,同时也为下两篇有关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具体内容作了铺垫。例如: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社会角色发生重大转变,开始承担“学生”的责任,核心活动由“游戏”变为“学习”。学习环境和作息习惯的改变,导致了一部分学生生活上的不习惯,儿童发展年龄阶段任务的不同,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心理上的不适应。一年级学生虽然对学习充满好奇,但持久性不强,自控能力较差。学前教育的差异,会给学生带来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差异。学生对师长的依赖性特别强。伙伴间交往以“玩”为主题,在接触群体规范,学生经常会出现“违规”和“告状”现象。三年级开始,学生从儿童期转入少年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要求明显增强,各方面能力发展较快。学科学习的难度和强度的增大,造成了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生活的不适应,作业拖拉,成绩退步。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分化,学科偏爱的形成,也促进了其个性和爱好的逐步显现。三年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增强,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学生的好奇心进一步增强。

  心理健康干预指在确诊的'基础上,采用一系列适合学生的心理治疗方法对学生心理问题及行为进行矫正的过程。对于不同层面的心理问题,可以采取不同的干预方法。。如果能细心观察,并提前发现一些普遍性、可能导致学生们心理问题发生的事,我们完全可以对此进行集体的预防性干预。心理健康教育越早越好,别等问题严重了才想办法。例如:我校设立了“心理广播站”,每周三对全校进行各方面的心理辅导,开展了主题教育“我是最棒的”,挖掘学生“分数”以外的能力,使其重拾信心。学校又开展主题教育“调整心态迎接考试”对学生考前心态调整进行干预指导。指导学生正确对待E时代可能造成的一些不良的心理

  健康隐患,开展了集体指导讲座“沉溺网络的危害”,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进行学习交流等,而不是沉溺于网络游戏虚度年华,指导家长改变错误的教育观念与教养方式。这些不同的主题教育都是根据学生不同时段可能发生的不同问题进行有意识的集体预防性干预途径,这些特定的集体干预内容,可以在不同时段疏导学生的心理,防范于未然,则能大大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

  教育部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目标中强调的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达成目标,我们教师除了要从态度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外,还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

教师读书心得8

  近日有幸阅读了《现代教师读本》(教育卷)这本书,对于“要保持水源的的清洁”一节颇有感触。

  文中用“水源”来形容人的心灵和思想,用清洁的水源来说明纯净的心灵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我想,教师的.心灵正如泉源,而学生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而昼夜不息。我们可以想像,如果泉源污浊,那么涓涓的小溪怎么可能清澈,而如果是无比清澈的泉源呢?那是一种惬意,一种难以言语的温馨。正如心灵的纯洁,会激起高尚的行为,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和生活动力。教师和学生正如泉源和溪水,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

  文中苏霍姆林斯基用朴实的语言描述了一位19岁的青年,在公园一条狭小的路上相遇一位素不相识的16岁青年,仅仅由于对方不愿让路,他竟动了刀子,把对方杀死,继而捅伤了急速奔过来的16岁青年的母亲。而更令苏霍姆林斯基倍感震惊的是,当他读着这位19岁青年写来的信时,信中流露出的竟然只有慌乱和恐惧,没有忏悔,更没有对罪行的认识。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导致青少年犯罪的是他们内心的“精神空虚”。他说:“可怕的精神空虚,不懂得生命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教师读书心得9

  随着课堂教学的进一步的深化改革,每一位教师都在寻找、积累和建构自己的有效教学的经验,力求低投入,高产出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使学生获得最大长进、发展。笔者认为当前的阅读教学要着眼于几个点来优化教学。

  一、把握本文的基点

  各篇课文的基点各异,教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要能准确地把握课文的基点,准确把握课文的价值取向。虽说一千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毕竟还是哈姆雷特,而不会变成孙悟空。因此准确解读文本是课堂教学的前提。

  二、找准课堂切入点

  就教学来说,找到个性化教学的视角,这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因为这样可以使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学生学得相对透彻。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关键的词语、文眼、警句、过渡段、文题,等等。在正确把握文本的基础上,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教材中掏出极宝贵的可教因素,通过二度创作,精心设计,突破一点,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的思维的触角深入到文本的内核,从而让课堂成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场所。比如有位老师上的《天鹅的故事》,紧紧抓住感动一词,让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感动老天鹅,感动天鹅群,感动老人,最后感动读者,感动所有的人,让人们懂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体会到天鹅的顽强和团结精神。

  三、捕捉情感兴奋点

  有效的教学在于能够了解学生的需要以及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学生的需要和差异往往并不限于知识水平,而在于求知热情。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考虑我应该讲什么知识,还要考虑我应该如何让他对这些知识有热情,善于培植学生的'兴奋点,不断地激发和引导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质疑、讨论、争辩和探索。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就表现在如何合理而有效地点击到学生愿意兴奋、能够兴奋的关键点和关节点上,从而不断推动学生智力和思维水平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四、创设思维生成点

  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寻求知识生成、知识扩展的发散点,善于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释放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沉睡的潜能。寻求发散点,并有效进行思维的发散,要求教师具有开放的思维方式和广阔的知识背景。在具体的操作上,可以利用课文所留出的空白点,开展创造性阅读活动;可以利用课文主题的相似点,开展拓展性阅读活动;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未知领域,抓住知识盲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热情,指导他们进行研究性阅读活动;可以找到与其他学科、与社会生活的交叉点,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等。如在教学《特殊的葬礼》一课时,联系课文内容,让学生试试写写菲格雷总统饱含深情,动人心弦的演讲稿。一是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情感,同时也对学生的语言进行了训练,实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效统一。

教师读书心得10

  我是怀着一名初中老师的情绪看完《这就是教师》的。这不是一本书,是篇文章,但我把它当书一样的看了一篇又一篇。

  本书的核心思想:

  这篇文章是以一位初中教师用自己的心态写出了自己对工作的一些想法。一共十一点写出了初中教师方方面面。有工作上的,有生活上的'等。

  1、整天有写不完的案头工作;

  2、工作强度大,活儿忙不完;

  3、工作时刻长,报酬少;

  4、工作上的比赛无休止;

  5、初中老师的安全职责大;

  6、在社会,没有谁能瞧得上初中老师;

  7、每一天都在初中的吵嚷声中度过;

  8、每一天和孩子嘻嘻哈哈,在一些人眼中就如疯子般。

  9、为了布置区域什么垃圾物品都要。

  10、家长工作有难度;

  11、当孩子们长大了,认识儿时的老师几乎是零等等

  几点心得:

  看了这篇文章以后,我觉得这位作者用反写方法,突出了初中教师的伟大。初中老师虽然在一些人的眼中很小很小,但却能把家中的小霸王教育的懂事。比如:“当新生初中才入园时,二三直个孩子一齐哭,抱完这个哄那个,哄完那个又抱这个,老师常常是骗一个,哄一个,抱一个,拉一个后头还跟着好几个!要是遇到几个感情脆弱的家长,孩子哭,她也哭,那就又得哄家长。

  于是大人小孩一齐哭,那场面那家伙那整个一人间练狱啊!哭还算小事,此刻的孩子普遍奥特曼看多了,特暴力,那是又打又闹又踢又咬死活不好上初中园,因此老师身上留点小伤那是常事。”就从这点上,就看出了初中老师的不一样一般。

  一开始看到这篇文章时,觉得这作者真的写出了老师的心里话,一些不平。但多看了几篇后,才知作者的含意――初中老师的不简单!我作为一名普通初中教师感到真快乐。正因我看到了我们的伟大,正因我看到了我们的高尚,正因我看到了我们初中老师在人家眼里的不一样。虽没有初中老师、中学老师、初中老师那么的高级,但我们却能把一个不懂事的孩儿学会懂事,未来的才子们都是从我们手中开始起步的!

教师读书心得11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有人说:“一本教育杂志,也应当是一所学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切实、具体的能够给读者以启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务……”而《初中数学教师》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实用,可读性强,资料实在,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如今,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更加期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忙,《初中数学教师》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她的教学点评中肯,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初中数学教改的冲锋号。

  在轰轰烈烈的`教改之风中,《初中数学教师》宣扬对学生做为“人”的尊重;宣扬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赏识;宣扬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们用心灵感受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开启智慧。

  所以,每当我竭尽所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却看到学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时,我都能从《初中数学教师》中再次找寻到信心的起点;每当遇到教学中我自我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识时,《初中数学教师》为我解决了燃眉之急;每当我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时,都是《初中数学教师》为我导航,让我有所创想,寻找到教学的“亮点”。

  闲暇时翻看一下里面的资料,总是对自我教学的一个充电。学记》曰:“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明白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当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愚以为,教师不仅仅要有一桶水,并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

  所以,在教学中,书本是无言的教师,读书是我教学中最大的乐趣。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径。教师今日的学习主要不是记忆很多的知识,而是掌握学习的方法——明白为何学习从哪里学习怎样学习如果一个教师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即使他教的门门功课都很优异,他仍然是一个失败的学习者。因为这对于处在终身学习时代的人来说,不啻是一个致命的缺陷。学习型社会为全体社会成员供给了充裕的学习资源。

  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在知识经济大潮中,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当认准自我的人生坐标,找准自我的价值空间。教书的生活虽然清贫,但一本好书会使我爱不释手,一首好诗会使我如痴如醉,一篇美文会使我百读不厌。我深深地明白,仅有乐学的教师,才能成为乐教的教师;仅有教者乐学,才能变成为教者乐教。

教师读书心得12

  作家林清玄如是说:“清欢是生命的减法,在我们舍弃了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绑,回到最单纯的欢喜,是生命里最有滋味的情境。”当我们端坐于像今天这样的阴雨天,听一首轻音乐,读一本喜欢的书,慢品一口清茶,我们的生活是清欢的。

  《新时代的教师》把目光聚焦在教室复杂的现实职业生活。每天我走进课堂,去上各种各样的课:好上的课,不好上的课;传统的课,课改的课;校长光临的常规听课,新苗杯精心准备的展示课,还有自己很理解的课和自己也不怎么清楚的课……每天走进,备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找学生谈话,被学生感动,或者被学生气得半死……

  在纷繁复杂的生活和改革的面前,我一路狂奔似乎无法停止,但在狂奔过后,通常会感到迷茫。去哪里享受教育的清欢?

  这本书,将教育和“人”结合起来,直击教师的“教育力”,像老师发问:我是谁?我需要什么?教育需要什么?

  校长说:“萝卜炖萝卜”,没有骨头,这锅汤永远是萝卜味。《新时代的教师》里说,这个时代的教师,如同新瓶装新酒一样,扮演者创造学校和课堂中新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开拓者。读完这本书,我也在思考:我还可以做什么?

  我可以不放弃每一个孩子,去寻找和孩子们相处时的清欢。现在的孩子自尊心越来越强,个性鲜明五花八门,所以要求老师不不仅能站在讲台上保持教师的威严,还要求我们走下讲台的时候,能够打开学生的心灵。

  袁嘉骏,我们班每个任课老师都不喜欢他,每个孩子也都不喜欢他。因为他真的太吵,上课时他在教室里自由自在地走来走去,从我们班教室里,经常能听到老师无法忍受他而发出的咆哮;下课时,校园就是他恶作剧的乐园,学校里每一棵花草树木都惨遭“蹂躏”,连下水井盖也没有被放过……

  就是这样一个孩子,这个学期却在我们年级办公室圈了不少粉丝,更有老师觉得他是我们班最帅、最可爱的孩子。因为“学共体”改变了他,因为“学共体”营造安心安全的氛围改变了他。孩子之间并不存在真正的讨厌,他们之中蕴含的是心心相印、关怀备至的潜能力。所以当袁嘉骏在小组里显示出了学习的意愿、显示了他天性中善良可爱的那一面,所有孩子都接受了他。他仍然是那么调皮和不服管教,但是他在课堂上,用妙语连珠的'回复俘获了老师的心。课后,他也不再去折腾画画草草,而是默默地打扫卫生,帮我分发水果……

  所以,我想说,在温暖的师生关系中能享受到教育的清欢。

  我还可以让自己沉浸在单纯的教学里,真理至上,去寻找教育的清欢。我们行走在课堂里,我们尝试着把课堂回到“最单纯的欢喜”,去理解、去倾听、去感受与接受,这就是课堂的“清欢”。

  “学共体”课堂,仍然记得学生的这些话语:

  ——老师,你不忙讲,让我们再思考一会儿。

  ——老师,数学课我们可以自己搞定了。

  ——老师,这节课我收获太大了,那道题我之前只会一种方法,现在我会三种方法。

  ——老师,刚才我分享的时候,有一点点紧张,不过感觉很好。

  ——老师,我要把今天学的内容和爸爸分享。

  ……

  聆听学生生命成长的清欢,只有用心的人才能享用。

  只有真正沉浸下去,将老师的对教育的喜欢放进去,才能享受到这份来自自身成长的清欢,与名利无关,与世俗无关。

  林清玄还说:“清欢是一种生活姿态,是一种寻找自我的方式,是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它并非来自别处,而是来自我们对平静、疏淡、简朴生活的追求和热爱。”是的,我们课堂的清欢也并非来自别处,而是来自我们对学生、课堂、教育的追求和热爱,更来自身边那些“享课堂清欢”的同道中人。愿我们在这个美丽的秋天,都能“享课堂清欢”!

教师读书心得13

  为了丰富业务知识,提高教学水平,我选择了《走进名师课堂——初中生物》这本书,翻开这本书,里面的内容吸引了我,一篇篇精彩的教学设计,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新颖的教学方法让人望尘莫及。读着这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她偱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这本书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名师们如何把握新课程的理念并落实在课堂实践中,展示了他们如何理解、把握和处理生物学科新课程教学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为广大初中生物教师提供一个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的引领和示范。我如饥似渴,贪婪地读了一篇又一篇,感受颇深。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的构建,他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的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新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对知识的分享理解。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些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正体现了新课改的这种新理念。

  一篇篇精彩的教学设计生动的`诠释着新课标下的新课型,每一篇又不失个人风格、特色,亮点很多,如繁星闪烁,令我赞叹、钦佩。我的心中也荡漾着做老师的幸福,那就是在课堂上与孩子们“心灵感应”般的真情对话,呈现出和谐的、焕发生命光彩的课堂,产生着令人震撼的课堂生命力。我深深的感悟到在21世纪要如何做老师,如何做合格的老师,如何做优秀的老师,要走很长的路。

  老师们的教学设计没有精心预设的场景演练,没有精美课件的渲染衬托,更没有支离破碎的分析问答,他们大多凭借引导孩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孩子的自学能力、合作意识以及创新精神,从而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一般来说,一节课中,通常有三个容易走神的“关键时期”:一是刚开始上课时。这时,学生因为课间活动,心理和情绪往往处于兴奋或不稳定状态;二是一堂课大约进行到一半时,学生的神经处于相对抑制状态,注意力难以集中;三是临近下课的几分钟,学生注意力分散,精神比较疲惫。

  为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特别注意抓好这三个“关键时期”,设法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在每节课前,教师要提前一两分钟在教室门口“候课”,暗示学生马上就要上课了,学生会赶紧进入教室,做好上课的准备;上课开始,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尽量用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的话语导入新课,力争开好头,尽快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当一节课进行到一半时,教师再通过新颖的、有趣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使学生处于相对抑制状态的神经再次兴奋起来,从而实现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临近下课的时候,教师还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创设新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形成新的刺激,在其大脑中形成新的兴奋点,使教学活动又一次活跃起来。

  有爱才有教育,教育不能没有爱,一个不能去爱自己学生的老师,任其有多么渊博的学识和超强的能力,也不能成为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好老师的。老师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受到无数人的尊敬和爱戴的老师,除了他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精湛的专业水平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老师心中有爱,有着对自己的学生无私而博大的爱,这也是老师高尚的人格魅力所在。

  新课程强调“面向学生”,这包含四层含义,一是强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二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要求,获得成功;三是强调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四是课程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关注、关照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体验、感觉、困惑、疑难等。这些理念,只有通过教师在实践中的全面贯彻,才能得以落实。从这些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出,这些新理念都能融入其中。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使学生成了课堂的真正主人。从而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并注意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最后,我要做的就是赶紧行动起来,更认真的搞好教学工作,并努力创造各种条件进行教研和教改活动,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我会尽我所能,取这些优秀教师之所长,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读书心得14

  真就是受益匪浅。只感觉自我教学的心旅又多了一份坚定和从容。读完此书,如沐春风,豁然开朗。做教师若不学孔子乃就是一种缺憾。孔子不仅仅就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理论家,而且就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曾被评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所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构成的博大精深、独具风采的教育思想,就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

  我有幸读了《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这本书,深受启发,真就是受益匪浅。只感觉自我教学的心旅又多了一份坚定和从容。读完此书,如沐春风,豁然开朗。做教师若不学孔子乃就是一种缺憾。孔子不仅仅就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理论家,而且就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曾被评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所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构成的博大精深、独具风采的教育思想,就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

  孔子的教育思想十分广泛而全面:从教育理念到治学理念,从治学原则到教学目的,从教学态度到教学方法,从教师修养到教育手段,构成一套他独创的、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这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思想源泉。

  透过读《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这本书,我觉得在今后生活、教学工作中就应像孔子一样诚实守信、以身作则、像孔子一样约之以礼、重视自省、做到终身学习、不断进取。像孔子一样诲人不倦,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关爱每一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像孔子一样学思并重,因材施教。像孔子一样教学相长、重视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用心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在简单愉快的学习中学到知识,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取其精华融于现代教育的实践中,这就是保证我们的教育,个性就是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教师读书心得15

  今年暑假,学校安排我们读一本书:《做卓越的教师》。打开书,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做幸福的教师”、“做会育人的教师”、“做会上课的教师”、“做会写作的教师”等每一个题目都让我想尽快了解里面的内容,于是静下心来,慢慢翻阅、品味。上次读《教师阅读地图》自己感觉吃力不少,有的地方读四、五遍才弄明白是什么意思,而读这本书就如同听一位富有思想又极其有演讲水平的朋友的演讲,一会儿激情澎湃,一会儿娓娓细语,一会儿谆谆教诲,一会儿促膝谈心,深入浅出,浅显易懂,是近几年读专业书读得最快的一本书,并且从中吸取到不少自己所需要的营养,受益匪浅。

  也许是年龄的原因,本书最吸引我、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辑“做幸福的教师”。作者用轻松活泼的笔调,生动流畅的语言,巧妙地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融入其中,告诉我们如何进行心理健康的调适,如何学做幸福的教师。如:“不是你面对的东西决定你的幸福,而是你面对的方式决定你的幸福”。学会阳光思考,学会人际交往,学会开心工作,学会开心生活,尤其是如何学会开心地工作对我的指导意义重大。作为一名教师,我每天重复着许多相同的工作,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难免有些枯燥乏味。但是,如果自己将本职工作当做一门艺术去研究,去追求,就会觉得生活是那么的美好,工作是那么的快乐!回想自己从教26年的经历,虽然羡慕有的职业那么光鲜自在,也曾多次抱怨工作的辛苦,但我始终没有离开教育岗位,而且一直奋战在教学一线,凭的是什么?还不就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是啊!既然不能“选我所爱”,那就干脆“爱我所选”,因为“教师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变得更美好的职业;是一种不仅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社会价值,而且具有内在的尊严与欢乐的职业。”在工作中要学会承受冷落,学会历经磨难,学会创新工作,自己就能体会“工作着是快乐的!”的。今后,我将一如既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直到自己职业生涯的结束,用自己的方式决定自己的幸福。

  “腹有诗书气自华”,是金海岸小学教师的语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精神及其丰富的人,他们才能成为幸福的人”。作为一名教师,生活中除了适当的休闲和积极的运动以外,恐怕只有读书能使我最开心和最充实了。本书中也写道:“读一本好书,是与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人只有一生,但只有一生是不够的,我们要在优秀的作品中再活一次,甚至再活十次,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读书使我今天比昨天更有智慧,今天比昨天更慈悲,今天比昨天更懂得宽容,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爱,境界提高了,胸怀宽广了,在快乐工作的同时开心的生活着。

  本书中一些精彩语言,如“对一名教师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尊重、信任、理解、是每一个孩子精神生命所必需的阳光、空气和水,是孩子心灵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的感情也会消融。”“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浮。”等等,我都细细品味,反复咀嚼,如沐春风之中。

  总之,我很喜爱此书,以后还会细细品读,不断汲取养分,促进自己健康的成长,提高教育涵养。

  于走向教育工作者的我,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了解到作为一名教师,有良好的教育素质是很重要的,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所需要的,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征,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但是,良好的教育方法对于教育学生也是很重要的。当我接触了这本书后,心中发出深深的感叹:魏书生老师不是一个一般的教育家,他异乎寻常的迷上教育,立志献身这一崇高事业,有一种忘我精神,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也不是一般教育家所能做好的。他把自己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宗教学等学科的知识,有意识地,不断地渗透到学生中去,从而使他的教改远远超出了语文教改的范畴。那么,他又是如何改变他们、转化他们的呢?他的教育方法又有什么特色呢?

  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耐心的职业,没有耐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师的。学生有时候做错了事情,老师可能会平心静气地指导他,但是有些时候,学生一错再错,老师的脾气也没有那么好商量了,毕竟,老师也是一个平常人,也会有发脾气的时候,尽管努力克制不好的情绪,但想到自己教育了学生这么多,而学生还是犯同样的错误,心中的怒气就难以平息了。而魏书生老师就做到了避免发脾气,即使是在批评学生,他也不是厉声恶语。尽管有时要发脾气,但也都在他选的一位控制自己发怒的学生提醒下压下去了,他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克制了人人都可能犯的发火和极大的耐心与学生进沟通,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他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能更好”、“我们必须坚信我们会做好的”等等,让学生感觉到老师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他是老师的助手。

  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师的。魏书生爱自己,爱家人,爱他人,尤其是爱学生。魏书生爱学生,尤其是爱那些差生。魏书生认为差生最不容易。每天课听不懂,还要硬着头皮听,不懂装懂,装模作样,天天如此,日日如此,年年如此,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因此给他们一些关爱和耐心,帮助他们进步也应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再有,教师做差生的转化工作如同医生诊病一样,医生只有在治疗疑难杂症中才能提高医疗水平,教师只有在教育差生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魏老师的这一认识应该说是非常独特、耐人寻味、给人启示的。书中的“尊人者,人尊之”,“能受委屈的人才是强者”,“坚持道德长跑——写日记”,“每天点燃一盏思想的明灯”这些内容让我震撼。他的教改确确实实地在育人。

  教书先育人,育人先做人,他的教改,他的思,他的班级管理,他的一切,都是真真切切地从学生怎样做人开始的。教会了学生怎样做人,筑好了思想教育这一“地下工程”,知识之树也就根深叶茂,硕果累累了,也就水到渠成了。魏书生老师那深邃的哲学气质和深厚的文化素养,让人仰视,让人望尘莫及,但这并不妨碍我认真地去做,学着他去做,让自己在未来的教育工作方面做得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