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棚屋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棚屋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棚屋读后感1
《棚屋》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小说。是的,它写了一桩耸人听闻的虐杀女童案,但是那只是打开棚屋的一扇门。如果你觉得这本书的文学性艺术性都不是特别强,那或许因为作者威廉·扬不是一个作家。曾就读于神学院的他,更像一位传教士。在宗教被人们不理解甚至摈弃的当今,在人类日益浮躁的当今,作者和他的《棚屋》试图构建一座桥梁,将人们重新拉回到上帝身边。
在《棚屋》中出现的上帝,不是我在《圣经》中读到的上帝。千百年来,白种人,特别是白种男人,因自己跟上帝肤色形象相似而自命高人一等。而那样的上帝似乎也只属于西方世界。但是《棚屋》的上帝不同,他可以是男人,也可以是女人;他可以是白种人,也可以是非洲人或亚洲人。他是你所希望的任何模样。因为全人类都是他的孩子。
三位一体的上帝本就不属于我们所在的三维空间。若上帝真的存在,他一定是来自多维空间的,所以无论我们从哪个角度去看,看到的他都是有限的。他远比我们看到的、感觉到的和想到的更加伟大,无所不在。西方人把上帝描绘成白种男人,一方面是固然因为坐井观天,另外一方面是人类一旦有了秩序,便试图利用上帝。而上帝终是爱我们的,就像做父母的,即使孩子犯了再大的错误,父母对于子女的爱也不会因此减少。倒是人类总是站在自己受到局限的三维世界里观察上帝,是以无法理解上帝。
上帝从来不制定规则。伊甸园是个没有规则的地方。上帝创造万物,所以万物存在即合理。这种思想也和我从《圣经》中读到的不同。《圣经》中的上帝更加固执,更加喜欢告诉人类什么事不要做(当然,是人类编纂的)。《棚屋》的上帝更像中国的老子所谓的道。上帝不让人明辨善恶,因为善恶从来不是绝对概念。吃了智慧树上的苹果,“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并不透彻,却擅长断言事物的'好坏”,从此善恶是主观判断,而无关对事物本质的探寻、了解。瞧瞧吧,全球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多是人类主观判断善恶的结果。人类认为自己是可以独立思考的,却使得整个地球濒临毁灭。而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地球应该是像电影“阿凡达”中的潘多拉星球那样。那时的人类并不懂善恶,要做的,只是在了解每一件事物本质之后,使自己能以最好最适合的状态与他们相处。那是我们曾有过的家园。“让我们祈求人类绝不要逃离地球,去别的地方传播邪恶。”
上帝从不制定规矩,他只传播爱。他从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类,因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才是真正的爱的方式。责任不是爱,期许不是爱。当夫妻之间、亲人之间、朋友之间的关系要靠责任和期许维持的时候,那恰恰是因为爱的缺失。(每当从电视剧里看到妻子责骂出轨的丈夫不负责任时,我就觉得凄凉。)三从四德不是爱,圣坛前的宣誓不是爱。当爱缺失之后,秩序和制度便会趁机滋生泛滥,让我们背上负担,越来越远离真正的爱。因为“一旦废黜了上帝,政府就变成了上帝”。黑暗只有在光明消失的时候才会出现。
当我们陷入自己的悲伤,就会看不到别人的痛苦,而当我们只看到自己的痛苦时,上帝就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了。所以要想时刻与上帝在一起,就要放下自己的痛苦和悲伤,而要放下痛苦悲伤,便要放下自己对事物的善恶判断。譬如一颗毒草,它的本质就是一颗毒草,与善恶无关。我们只需要小心与它相处甚至远离它以保护自己。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学会去原谅和包容。而学会了饶恕,便远离了悲伤,与其说解放了他人,其实首先解放的是自己。这就是《棚屋》所要告诉我们的:从今天起,放弃自己的标准,重新学着爱和饶恕,重新认识世界。以上帝眼睛看世界。
棚屋读后感2
《棚屋》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小说。是的,它写了一桩耸人听闻的虐杀女童案,但是那只是打开棚屋的一扇门。如果你觉得这本书的文学性艺术性都不是特别强,那或许因为作者威廉·扬不是一个作家。曾就读于神学院的他,更像一位传教士。在宗教被人们不理解甚至摈弃的当今,在人类日益浮躁的当今,作者和他的《棚屋》试图构建一座桥梁,将人们重新拉回到上帝身边。
在《棚屋》中出现的上帝,不是我在《圣经》中读到的上帝。千百年来,白种人,特别是白种男人,因自己跟上帝肤色形象相似而自命高人一等。而那样的上帝似乎也只属于西方世界。但是《棚屋》的上帝不同,他可以是男人,也可以是女人;他可以是白种人,也可以是非洲人或亚洲人。他是你所希望的任何模样。因为全人类都是他的孩子。
三位一体的上帝本就不属于我们所在的三维空间。若上帝真的存在,他一定是来自多维空间的,所以无论我们从哪个角度去看,看到的他都是有限的。他远比我们看到的、感觉到的和想到的更加伟大,无所不在。西方人把上帝描绘成白种男人,一方面是固然因为坐井观天,另外一方面是人类一旦有了秩序,便试图利用上帝。而上帝终是爱我们的,就像做父母的,即使孩子犯了再大的错误,父母对于子女的爱也不会因此减少。倒是人类总是站在自己受到局限的三维世界里观察上帝,是以无法理解上帝。
上帝从来不制定规则。伊甸园是个没有规则的地方。上帝创造万物,所以万物存在即合理。这种思想也和我从《圣经》中读到的不同。《圣经》中的上帝更加固执,更加喜欢告诉人类什么事不要做(当然,是人类编纂的)。《棚屋》的上帝更像中国的老子所谓的道。上帝不让人明辨善恶,因为善恶从来不是绝对概念。吃了智慧树上的苹果,“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并不透彻,却擅长断言事物的好坏”,从此善恶是主观判断,而无关对事物本质的探寻、了解。瞧瞧吧,全球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多是人类主观判断善恶的结果。人类认为自己是可以独立思考的,却使得整个地球濒临毁灭。而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地球应该是像电影“阿凡达”中的潘多拉星球那样。那时的人类并不懂善恶,要做的,只是在了解每一件事物本质之后,使自己能以最好最适合的状态与他们相处。那是我们曾有过的家园。“让我们祈求人类绝不要逃离地球,去别的地方传播邪恶。”
上帝从不制定规矩,他只传播爱。他从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类,因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才是真正的爱的方式。责任不是爱,期许不是爱。当夫妻之间、亲人之间、朋友之间的关系要靠责任和期许维持的时候,那恰恰是因为爱的'缺失。(每当从电视剧里看到妻子责骂出轨的丈夫不负责任时,我就觉得凄凉。)三从四德不是爱,圣坛前的宣誓不是爱。当爱缺失之后,秩序和制度便会趁机滋生泛滥,让我们背上负担,越来越远离真正的爱。因为“一旦废黜了上帝,政府就变成了上帝”。黑暗只有在光明消失的时候才会出现。
当我们陷入自己的悲伤,就会看不到别人的痛苦,而当我们只看到自己的痛苦时,上帝就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了。所以要想时刻与上帝在一起,就要放下自己的痛苦和悲伤,而要放下痛苦悲伤,便要放下自己对事物的善恶判断。譬如一颗毒草,它的本质就是一颗毒草,与善恶无关。我们只需要小心与它相处甚至远离它以保护自己。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学会去原谅和包容。而学会了饶恕,便远离了悲伤,与其说解放了他人,其实首先解放的是自己。这就是《棚屋》所要告诉我们的:从今天起,放弃自己的标准,重新学着爱和饶恕,重新认识世界。以上帝眼睛看世界。
【棚屋读后感】相关文章:
定位读后感_读后感11-04
青鸟读后感青鸟的读后感12-11
读看见读后感_读后感作文09-13
《泰戈尔诗集》读后感范文_读后感09-19
《史记》的读后感8篇(史记读后感)06-09
《林徽因传》读后感 林徽因传读后感11-27
读后感大全:《狼王梦》读后感10-30
读后感05-01
读后感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