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很多善于反思的人会在生活中发现一些耐人寻味的现象:科学家们的收入和影响力远远逊色于流量明星;问卷调查显示,大量中小学生的梦想是成为网红和明星;在几乎任何一个场景中,人们和自己的智能手机难舍难离;每个人都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但极少有人会打开书本。当然,多数人对此早已司空见惯,因为我们正身处一个娱乐时代。
人类拥有智慧和美德,从远古时期披荆斩棘一路前行来到今天,我相信人类不是自甘堕落的。那么,我们是在被什么左右呢?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这本书也许告诉了我们其中的一些答案。
《娱乐至死》初版于1985年,他的书名几乎准确预言了今天的世界的特点,一个娱乐的时代。书的前言部分提到了奥威尔和赫胥黎的预言。奥威尔预言我们会因外来压迫和奴役而失去自由,赫胥黎则预言我们会受制于工业技术,在享乐中失去自由。尼尔·波兹曼认为后者的预言可能会成为现实:“西方民主社会将莺歌燕舞、醉生梦死地消亡,而不是戴着镣铐一路哀歌”。
这本书探讨了印刷术没落,电视技术兴起后对人和社会的影响——使人纵情娱乐、失去思考的能力,使新闻、政治、宗教、教育等都不可避免地娱乐化。也许有人会说,从印刷机到电视机,只不过是媒介形式发生了变化而已。但不要以为新媒介只是旧媒介的延伸和扩展,波兹曼在本书中告诉我们“媒介的形式偏好某些特殊的内容,从而能最终控制文化”。这种变化使得我们的文化从以文字为中心转向以形象为中心。
印刷术的倾向就是被用作语言媒介,印刷文字是有语义、可释义,有逻辑的,所以阅读能够促进人的理性思维。印刷机时代偏重抽象概念,“推崇客观和理性的思维,同时鼓励严肃、有序和具有逻辑性的公众话语”。
电视展示的是动感的画面,这个特点决定了“它必须舍弃思想,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适应娱乐业的发展”。它的问题“不在于为我们展示具有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性的方式表现出来”。
在电视的影响下,我们不再关注思想,而是关注图像,看中外表。有了电视竞选,政客们展示出观众想要的形象,而不是真实的形象。有了电视广告,企业生产使消费者感觉好的产品,而不是真正好的产品。电视还是反思考和反交流的,你只需要盯着源源不断的图像,被动接受海量信息的轰炸。你以为你获得了很多信息,其实那只是你的错觉,你看到的只是虚假的事实,你也学不到真正的知识。电视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支离破碎、语无伦次的世界,而我们已经麻木不仁、乐此不疲。让人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当然,本书决不是为了一味反对和批评电视而作,电视是工业技术进步的结果,也能起到娱乐和情感慰藉的作用,作者想指出的是其产生的负面影响。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什么呢?波兹曼认为不是关掉电视,也不是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而是找到看电视的方法。“只有深刻而持久地意识到信息的结构和效应,消除对媒介的神秘感,我们才能有可能对电视、对电脑,或任何其它媒介获得某种程度的控制”。要培养这种媒介意识,波兹曼认为只能依靠我们的学校,学校应该设置课程指导学生学会疏远某些信息形式。
但是,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使得大多数学校目前思考的问题还停留在“我们应该怎样利用电视(或电脑)来控制教育”,而不是“怎样利用教育来控制电视(或电脑)”。但令人欣慰的是,很多教育专家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这些设想付诸实践之前,我们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鼓励我们的教师、家长们读读波兹曼先生的这本书,让自己在更加迅猛发展的技术和媒介面前学会保持理性和审慎的态度,指导孩子们更好地利用这些媒介。
今天我们所处的已不再是电视时代,而是互联网时代。新的技术和媒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我们对其弊端的认识显然还不够。今天的娱乐方式更具便捷性和多样化,整个社会显示出比电视时代程度更深的娱乐性,和波兹曼先生的预见如出一辙。如果我们不能扬起理性的风帆,放任地在娱乐的海洋里浮沉,等待我们的命运会是什么?尼尔·波兹曼的这本书名也许是一种答案,那就是娱乐至死。这不是诅咒,而是一种警示。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正在成为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