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江城》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江城》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江城》读后感1
还记得第一次见你时,那一年你十五岁,而我十八岁,在你家的花园,众多年轻才俊一展才华,我只是其中之一,我不知厅内帘后还有一个你,你是否是在寻找中意的人。后来你从我身边匆匆而过,衣袂飘飘,那时没来得及看见你的眼眉,只觉得这个女子似曾相识,再一次回头却不见你。再后来从别处听说那日在你家花园,你和我对你家水池的命名竟完全一致,这使我第一次想去见一个陌生的女子,好奇她是什么模样,怎么会和我心有灵犀。终于在一个春日见到了你,你含首低眉,脸上一丝红晕,乌发如云,温婉含蓄,不是惊鸿之美,却让我深深记住了你。
上天眷顾我吧,你和我又一次次相遇,那松林中留下你我的足迹,月亮见证了我的真情,风儿陪伴你的深意,很多时候都是我说你听,你只是低头笑语,两情相悦的我们好幸福,也使许下“不仕不婚”之诺的我第一次有了成家的想法,双方父母都极欢喜,那一日你终于成了我的妻,你十六岁,我十九岁。你是个好妻子,尽贤妻良母的`责任;你是个好媳妇,孝敬长辈尽本分。年轻的我为问仕途,每夜读书,有你红袖添香,当我冥思苦想,陷入困境,你只一句,便使我豁然开朗,你是多么聪明的女子啊!只知苦读的我不晓人间冷暖,是是非非,只是一颗诚心对人,你常在我身边提醒,叫我莫盲目信任,时间证明了我的妻,你说的一切都对,你是多么富于智慧!进京赶考时,你对我左叮咛右嘱咐,少说话,做真人,听父命,问兄弟,你说我此行必中,你等我衣锦还乡。
京城繁华之地,歌舞升平,烟花柳巷,虽然一举功名得中,我却无心沉醉,只想着能够早日回乡见到你。回乡之路遥远,我心却早已回到眉山,不知此时的你是否收到了我的喜讯,是否已然开始对镜梳妆,等待我的归期。一路写下无数诗篇,却不曾为你留下一句,因为我知道,对你我言辞拙笨。见到你时,你一如当初我们初相遇时的微笑,只是我读懂了那个眼神,含着千种关切,万般问询,我对你一笑,相信你明白你的夫君,放宽心。我的妻,从此之后,你将随我奔波各地,有你我时时处处安心。
你我相伴十年,不长,太短。你在我不知道时患病,我却不曾对你嘘寒问暖,只是你在关心着我的一切,当你我阴阳两隔,我才知造化弄人,知音难觅,再也找不回昔日的贴尽人。我醉酒心碎:纵使身边再有红颜,又有哪一个是你?没有了你的日子,无人警醒我的言行,更无人为我指点迷津,仕途之上一再被贬,我再没有你相伴的快乐容颜。
多少次期盼你入我梦来,我好向你倾诉内心的苦闷;又多少次你似曾来过,只一笑便翩然逝去。今天我已不惑之年,而你离别我也已十年,终于在昨夜你入我心来,还是那间房,那轩窗,你晨起正梳妆,我去牵你的手,你却只看着我,泪水何止千行,我想对你说千言万语,却唯有泪眼相对,一片迷茫!不想醒来,却又醒来,唯有泪痕依然在脸庞。想必你此时还是当年模样,而我却是鬓发如霜,纵使真正相逢,你是否还认得我的模样?
人在仕途,身不由己,自送你回到家乡,我再没能去看你一眼,当年为你坟茔旁种下的万棵松树是否还在,这多年是否已青满山坡,是否伴你时时刻刻如我在旁不寂寞?不敢想你我的过往,不敢想明月夜下短松岗上的知音唱和,那是此生此世让我断肠的地方。何时我才能品尽这份悲伤,何时我会回到你的身旁?
附:《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1]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读后感2
世界之大,一个人即便周游世界,也难免盲人摸象,更何况,这世界上很多地方在快速地变化着。所以,每个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都是主观的,也是各不相同。在近代的中国,社会发展神速,转眼间大家会发现眼前的周围不再是我们熟悉的那个环境了。所以,我们可以透过另一个人的视角来观察这个世界,尤其是观察一个过去的世界,会有机会获得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这本书就是《江城》。
《江城》的作者彼得海思勒,美国记者,1969年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主修英文和写作,后获得英国牛津大学文学硕士。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国家地理》杂志、《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等媒体的长期撰稿人,1997年曾在重庆市涪陵区担任教师。海斯勒曾游历欧洲三十国,毕业后从捷克布拉格出发,由水陆两路横越俄罗斯、中国到泰国,跑完半个地球,也由此开启了旅游文学写作之路。海斯勒著有中国纪实三部曲,其它散文数度获得美国最佳旅游写作奖。海斯勒本人亦被《华尔街日报》赞为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
作者上世纪90年代初在四川担任教师的时候,对中国人的习惯有了很深的了解,还学会了一口地道的四川话。为了融入中国社会,他为自己起一个中国名字,叫“何伟”。所谓江城,就是重庆下的城市涪陵,也是作者何伟在中国任教的地点,江城描绘的就是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社会。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随着计划经济逐步解体,社会的观念也在快速的变化,在文化修养和谈吐举止上,整个社会对男性的期望值并不高,但在赚钱上,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又过高。那些举止粗鲁言谈出格的土豪成为众人追捧对象,他们在酒桌上吵吵嚷嚷表现粗鲁野蛮,但在上一代的成年人眼里,这是“吃得开”的象征。作者何伟对中国酒桌上的劝酒文化极其反感,每个人都花言巧语,两杯酒一下肚就是兄弟,当面勾肩搭背,背后刀光剑影。以把别人灌倒为荣,以自己醉酒倒地为耻。许多成年男人会把好酒量当做有面子的象征,于是每一场酒宴都要以东倒西歪,胡言乱语的状态结束。在这种现象的背后,作者何伟道出了背后的.真相,在信息相对闭塞的时代,人们接触的圈子都很小,因此他们非常重视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在那个年代,中国人总会从群体出发去思考问题,从而为群体的观念所裹挟,最后丢掉自我的意识,因为普通人并没有充分话语权来表达自己,于是人们大多选择了盲从。
作者描绘的时代,是上个世纪90年代,涪陵居民们生活状态的一个缩影。1996年8月底一个温热而清朗的夜晚,作者从重庆出发,乘慢船顺江而下来到涪陵。那时候的涪陵没有铁路,公路也非常糟糕,是四川省的贫困地区。但如今20年过去了,我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观念早已今非昔比,在这个时代,传统媒体的影响力逐步下降,普通人的话语权越来越强,人们的自我意识也在逐渐提升。作者摒弃那种高高在上的猎奇写法,而是试图以中国人的心态来适应中国社会,朴实的文字背后蕴藏着他的包容与理解之心,这才是这本书真正的精华所在。
20xx年,这本书在美国出版的时候,一条通往重庆的高速公路通车了,一条铁路也正在修建之中,基本上再也没有人坐船去涪陵了,而重庆也已经不是四川的重庆,重庆附近的长江三峡已经彻底变了模样,这座城市也在飞速发展着。20xx年,三峡大坝一期完工后,不断上涨的江水将陆续淹没那些江畔之城,这多少令我有些伤感。这并不是一本关于中国的书,它只涉及一小段特定时期内中国的某个小地方。正如作者所说的:“在1996年至1998年间,我学会了热爱涪陵。能再次回到长江上的感觉真好,哪怕它的旧时激流只存于我的记忆之中。”
《江城》读后感3
{一}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知不觉,就独自度过了十年。孤独的滋味,侵蚀着他的身心。一向豪放的他,也无法摆脱相思之苦。故人已去,只有在默默的怀念与心伤中,汲取心灵的慰藉。
可是过去的事,是无法忘记的。那些片段萦绕在他的心头。是啊,谁会那么轻易地就将一段很重要的时光忘记呢?于是,他只有将绵绵愁绪浸入泪洒过的诗篇。也许有句话说得对,“灵感总是在意志消沉时到来”。可是这一切的一切又怎能将已失去的一切挽回?
往事如烟,盘绕在他的心上。字字句句蕴含着撕心裂肺的痛。于是,读过,我的心也隐隐地痛。这是怎样一种悲惨的境界啊?读过这首词的不在少数,可是把它记住的有几人,能体会那种心境的又有几人呢?
往事如烟,无法消散。唯一能够做的,或许只有铭记。用尽心力去铭记。
{二}纵使相逢应不识
相遇,只是一瞬间,那么的短暂。可是又有谁能告诉我,接下来,事情将会怎样发展?是擦肩而过的失落?是蓦然回首的惊喜?是泪眼望穿天边的顾盼?是忧伤涌上心头的苦痛?是在流连忘返中沉醉?是在缠绵悱恻中铿锵?还是,简简单单的相识?
而分隔数十年后的再次相遇,谁又能认出彼此呢?都已是白发苍苍,正所谓“尘满面,鬓如霜”,早已失去了原来的面貌。谁,又能认出彼此呢?但,即使变得像陌生人一样,即使夫妻一场却因多年不见而形同陌路,擦肩而过……不悔……
至少,还曾有过一段美好的时光。还曾一同分享过盛夏的'阳光,初冬的太阳。还曾一起在寂静的夜晚数星星,望月亮。还曾拥有过这些浪漫的时刻。
虽然那些美好的一切一如昨日烟雾,沙滩上的玫瑰,风一吹就散了。虽然那些曾经离幻境只差一步。虽然,这一切的一切都只能成为回忆……
但至少我们拥有过……
这就足够了。
{三}夜来幽梦忽还乡
夜晚,寂静得听得见自己的心跳。数着心跳的节拍,渐渐进入梦乡。
梦见,回到家乡,那一切,一点都没有变。
还梦见,你坐在窗边,静静地梳妆打扮。
梦中的你还是那么美。
多想回到从前,可是一切的一切除了回忆,就只能在梦中出现了。可我不要,我要你的陪伴,我愿拥你入眠。可我不要,我不同意你的离去,你怎么就这样走了呢?
如果还能回到从前,我一定好好地珍惜你。我一定每天温柔地对你耳语。我一定会写很多为你而作的词。我一定,要让你感受到,我对你的爱。
可是,回不去了,回不去从前了。
就只有遗忘。于是就遗忘吧。或许最好的解脱方式,就是遗忘了。
往事如烟,填满了他的梦境。于是,在惆怅中释怀,在痛苦中坚强。
往事如烟,无法消散,唯一能够做的,或许只有遗忘,用尽心力去遗忘。
{四}料得年年肠断处
痛哭流泪到天明,伤心到断肠。
每一年你的忌日,我都会在你坟前默默凝视。我的心早已碎了。明月夜,夜凄凉。短松冈,立着你的孤坟。
每当想起你,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每年的这个时候,是我最痛苦的时刻。
可是,既然失去了不能再挽回,也就只有接受。接受上天对我的折磨,我宁愿把它们当做挑战。
{五}后记
词人对妻子的爱,真,也很深。
我不止一次地感动于这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爱。我只知道,每读一遍这首词,我的心就要痛一次,泪就要纵横一次,心情就要波澜起伏一次。
我是个容易被感动的孩子。小时候听妈妈讲《丑小鸭》的故事,我哭了,哭得很伤心;在学校听同学讲一个关于白熊的故事,我又哭了,哭到岔气;在家里闲来无事,看书,看到一个讲父爱的故事,我哭了,哭到胃痛;假期看《红楼梦》,我哭了,哭得很悲痛。
如今,读《江城子》,我哭了,但这一次的哭不同于之前的哭。这一次,是发自内心的,被感动得,哭。我想,最真的情莫过于此了,苏轼的所有词中,我最认同的就是这一首了。因为他让我看到了文豪苏轼脆弱的一面。人人都有脆弱的一面。这样才显得更真实。
我,很想说,苏轼,其实你和我们一样,有脆弱的权利。
《江城》读后感4
我没看过《寻路中国》,听说那本书是何伟的“集大成”作。遇见《江城》是个意外,工作的地方有读书会,每四个月要去一次,我希望自己是有所得以后才分享出去。
何伟是个很有意思的美国人,关于他的人生经历网上都能搜到。看完以后我更愿意称他为何伟,而不是他的原名彼得·海斯勒。
很难说清楚《江城》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它看上去像一本回忆录,中间还掺杂一些旅行记录,何伟还会耗费一整章篇幅去描绘记忆中的某一个细节。《江城》在我看来更像一个记事本,里面有何伟在涪陵的所有记忆,少有为炫技而修剪,保持了文字上的粗糙感,反而特别珍贵。
当我短期内第二次阅读全书时,《江城》这本书再一次让我意识到它吸引我的地方———即便是个一直待在中国的人,何伟笔下的中国让我感觉到陌生。陌生不是因为我没在小城镇生活过,而是熟视无睹所带来的陌生。就算此刻我回到小城镇工作生活,当我看着周围的建筑、街道上的人群,一切都和之前没什么区别。所有的城镇都是一个城镇,都会有超市、写字楼、饭馆,甚至人们的表情也没什么不同,可以从他们的着装一眼就辨认出他们所处的阶层和从事的职业。我不会像何伟一样对一个中国的小城镇产生如此浓烈的兴趣,反而因为太过熟悉,让我难以停下脚步,仔细观察,更不用说为发生在眼前的事投入感情,并得到感悟。何伟做到了。
一个外国人写一本在中国的记事本,本来就容易失败。要么写成充满异域风情的文章,满足本国人对东方的想象;要么恪守外来者的本分,不带任何情绪记录所见所闻。何伟避开了这两种可能,他只是作为一个普通人,凭着淳朴天性和正直品格,让涪陵变成他的江城。所以他才能在中文版序的最后写上涪陵是他在中国的家乡。
而对于我这种去过无数小城镇的读者来说,何伟的描写依然激起了我对这座重庆小城的向往。准确地说,是对涪陵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兴趣。即便《江城》里明确告诉我,涪陵是一个长江边上的小城,早就因为城市化进程和过去大相庭径。对于被时代重压压得气喘吁吁的你我,何伟奇妙的地方在于他的写作会让我对自身的生活产生兴趣,并且在心理上重新和他人建立联系———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最近我更愿意和大家聊天。
这并非是因为书太有趣,何伟的叙述其实并不会让人感到轻松。无论是临毕业因流产而被开除的女学生,还是那个因为婚外恋意识到爱情却婚姻破碎的中年人,涪陵过去发生的事一点也不轻松。对此,你只能在看完叙述后感叹:没有办法。何伟的书能让人恢复一种很罕有的能力:关切。读者会对书里的人物产生关切之情,没有人会在读完以后感叹“涪陵原来是这样”,而是被何伟带入到那里的日日夜夜,看到他人流血的伤口,突然感觉到自己身上麻木的伤疤在跳动。
每一个读过《江城》的人都会有类似的感受,涪陵城里有个和自己非常相似的背影。但是,我们中很少有人能像何伟一样用键盘把时代变迁中的你我诚实的记录下来,不单单是某个个体的命运起伏,还有山川、农田、街道,作为一个整体记录下来。同时,何伟自始至终都在努力理解发生在眼前的`事件,而不是求同存异,他的做法使得这本书具备一种温柔的力量。如同他不厌其烦描写长江水一样,有博大的包容,也有温柔的怜悯。因此,《江城》超越了是与否,喜欢或憎恨,让何伟如同一个土生土长的涪陵人一样,重新梳理自己在这座城市正经历着的生活。
我们都处于疲于奔命而无暇思考的状态,《江城》提供了一种彼此理解的可能。原本我们在对方的眼里不复存在,如同黑暗中看不见的面孔,无价值也无意义。但是《江城》让每一张面孔重新显现出来,我们因此能看到对方,感觉站在同一片土地上。如果有更多人愿意去读一下这本书,或许我们会更加宽容,也更加耐心。如同长江水一样,我们的面孔清晰可见。
最后补一句,译后记非常有趣,翻译者李雪顺先生是何伟在涪陵的好朋友。我看过很多译后记,少有翻译者能在作者的文字以外把自己的风格立起来,这篇做到了。
我想是时候把《寻路中国》也找来看看。
《江城》读后感5
开始看彼得·海斯勒的《江城》是因为十点读书会。我喜欢海斯勒平静的叙述方式,喜欢他眼中看到的甚至中国人都未曾“看到”过的中国。
在《大坝》这一章里,海斯勒提到他在教学生写作时碰到的令人头疼的问题。在学到经典的句式时,大部分同学都会在自己的文章里引用这一句式,这令海斯勒很是无奈。
原文中这样写到“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变成积习难改的文抄公。全校上下的学生得到的教诲就是模仿范文、抄抄写写,不加质疑地接受。”
身为中国式教育下的产物的我们对此也是深有体会。在我们的学生时代,经典的文章段落往往是需要我们背诵的`,完成背诵任务的标志就是我们能一字不差地默写出需要背诵的段落。上到作文课,如果有同学巧妙地运用了课文中的句式或描写,常常会受到老师的表扬,那么更多的同学就会依样画葫芦。我难以去评价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好是坏,因为我们大多是从这样的教育里一步步走过来的。我觉得,有时候背诵优秀经典的文章是有必要的,因为这会培养我们写作的方法与灵感。但任何学习都不能只是死记硬背、不加质疑地接受,我们需要的是冷静分析、灵活运用,学习更多的应该是方式方法而不是照本宣科。
海斯勒在书的前言中提到自己在中国所扮演的两种角色:有时候是一个观察者,另一些时候又深深融入当地的生活。一方面,他旁观着人们对三峡大坝的壮观兴奋不已,却对以后即将被淹没的城镇(自己生长居住的地方)、历史古迹无动于衷。假期的时候,他乘船顺流而下或者徒步沿着乌江去到远一些的地方,看看沿河而居的人们的日常生活,了解长江沿岸丰富的历史。另一方面,他在涪陵这座小城生活、工作、学习。为了学习汉语,他每周在同一个时间去同一个地方,慢慢地一些人就对他熟悉起来,常常同他聊天。出于对外国人的好奇心,许多人会主动接近海斯勒,就这样,整座城市都在教他说汉语。乘公交车遭遇小偷时,他对中国人的看客心态感到懊恼和无奈。而参加比赛时,他又对中国人把纯粹的体育竞技变成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战场”感到无比苦恼。
这本书里记录了海斯勒在涪陵的见闻和经历,然而这又不仅仅是生活记叙的书,它反映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面临着的困惑和变化,是九十年代的中国缩影。海斯勒对很多问题进行了自己的探索和思考。比如,修建三峡大坝之后,白鹤梁将会被淹没在江水里,许多历史古迹也都将永远淹没在江水之下,无数的城镇也将被淹没、永远消失,这些会造成江水的污染,许多江里的珍稀物种将面临灭绝,……
修建三峡大坝的利弊得失无法衡量,而在此居住的人们对与自己息息相关的这项工程几乎漠不关心。对公共事务的疏离也到了令人不解的地步。在我的老家农村,很多道路都是泥土路,高低不平,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天泥泞不堪,几乎无法行走。去年很早的时候,住户们集资让村里给修水泥路、修桥,可是直到今天路也没有修好,前段时间正值农忙,家家户户忙着收割小麦,村里用挖土机把路挖开,铺上了碎石砖,可是依然没有开始修。农民们抱怨不已,但也没有人去向村里抗议。我想,过去人们不关心公共事务或许是因为不明白那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多少大的变化,在只能管好温饱的生活里,大家关心的只是这些变化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切身利益。况且在中国,我们一直以来的经验告诉大家“枪打出头鸟”,于是几乎没有人愿意第一个站出来,大家习惯了观望。
很多事情对错我觉得无法衡量,从不同的角度得到的答案都是不一样的。但我认为,我们应该多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学会独立去思考一些事情,与我们有关的、无关的。毕竟我们生活在大千世界里,每天接触大量的信息,有了网络了之后,信息更是泛滥。不思考的话,我们的大脑就会退化,终将无法分辨是非。
【《江城》读后感】相关文章: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反思02-19
草房子读后感读后感读后感01-17
定位读后感_读后感11-04
青鸟读后感青鸟的读后感12-11
读后感: 《爱上浪漫》读后感02-06
边城以内读后感_读后感01-10
朝花夕拾读后感 读后感03-04
路遥《人生》读后感 读后感03-04
《时代广场的蟋蟀》读后感-读后感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