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 篇1
从第一次在新浪博客上拜读肖培东老师的文章到现在,一晃五年多了。虽未见其人,也未闻其声,但心中对他的崇拜之情不曾削减。对于我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乡村教师来说,能身临其境地聆听肖老师的讲课也许只是此生的奢望,幸好有网络,可以让我足不出户也能目睹大师的风采,感受榜样的力量。这不,从肖老师的博客中得之他的新作《教育的美好姿态》,与大家见面了,我知道这个假期的我注定是充实而快乐的。
肖培东,浙江省永嘉县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永嘉县上塘中学副校长,先后在永嘉县桥头镇中学、永嘉中学、永嘉第十一中学任教。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温州市享受教授级待遇的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教坛新秀,温州市首届名师模范班主任,教育硕士,中语会课堂优化策略研究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分会理事,“国培计划”教育讲座专家,浙江省首批“名师名校长”导师资源库人选,《语文学习》杂志“镜头”栏目主持人。光这些头衔,就足以让人佩服,也可以看出肖老师是一位实实在在搞语文的研究型教师专家。肖老师的博客访问总量40多万人次,关注人气三万多,如此受欢迎,肖老师那超卓的魅力何在?细读《教育的美好姿态》,你就会感知:不外乎他的真实与才华。
《教育的美好姿态》是肖培东老师的教育随笔集。他对课堂、教研、听课、育儿中遇到的各种教育问题进行反思、剖析,引导教师、学生、家长等体味教育的美好和人生的真谛。文笔清新,感情细腻,娓娓道来,充分体现了一位具有人文情怀的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美好追求。书中还告诉我们语文老师:语文课是一门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语文,就是让学生习得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让学生获得表达的乐趣。这就要求我们回归语文教学本质,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学语文,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切实得到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从而全面提升语文素养。这是每一位语文老师必须意识到并去努力实践的。
给我印象最深的《教学,是彼此都要珍惜的缘分》这篇随笔,在一节大型的公开课上,肖老师提问了一个女孩,被提问的女孩站在那一直不说话,也许是不会,也许是胆怯,肖老师没有因为那是一节公开课怕耽误时间,而去忽略一个孩子的感受,一句又一句地引导,多番鼓励,让一个孩子从沉默寡言最终开口回答,这其中倾注了肖老师多少耐心和等待啊,情不自禁响起的掌声是在场老师的共鸣。肖老师说:教育,请不要走得太快,等一等孩子们!原来,所谓课堂,就是我们都要彼此珍惜的缘分!让我们读懂了肖老师对语文的尊重,对孩子的真诚,对教育的赤诚。
《教育的美好姿态》这本书中,肖老师还提醒我们该过一种怎样的教育生活?他说:“别总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要求我,因为除了教师这个角色,我们还有其他的身份。别要求我奉献的太多,尤其在我感到身体疲惫的时候。我可以是蜡烛,那是我的敬业。长期积劳成疾下的如此敬业,又能有多少真实和效率可以送给我亲爱的孩子们?爱,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智,懂事的学生需要的是身心健康的'老师,而不是拖着病体一味用感动来垫高的授课者。病了,我就会休息。累了,我应该放松。看,休憩之后的奔流更有力量。听,调整之后的步伐更为坚实。懂得进退的人生才是真有意义的人生,深谙动静之理的工作才最能体现高效率。“负责”,就是对教学效率的关注。嘶哑的喉咙里,永远唱不出清亮的高音。教育的基石是真实,感动的背后其实是摧残,摧残自己,摧残学生,摧残课堂,摧残教育。病牛犁不出好田,荒土种不出茂盛。我干瘪的眼神,是上不好感动的语文课的。所以,累了,就歇歇吧,放手几节课,孩子依然在路上鲜亮地成长。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并不要求我做太阳底下最无谓的牺牲。奉献教育,不是短暂的生命消耗,而是该有持久的动力支撑。——推荐此文予从事教师职业的朋友们,因为,这就是教育的美好姿态。享受生活,享受教育是我们的选择。”肖老师朴实的话语中体现的是一个教育者对自己生命的负责和尊重,只有对自己负责,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乐观豁达的心态,才能挑起家庭的重担,自己没有后顾之忧,才能更好地为学生负责。
读罢此书,愿我们,都和这样的美好,结伴而行。心中有梦想,眼中有学生,踏实工作,开心生活,做一个既有责任感、使命感,又有成就感和幸福感的好老师。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 篇2
书中肖老师讲述的是自己数年来关于语文教学的所感、所思、所悟,从这些美好的文字中,我感受到了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丰富的内心,充满爱意的教育情怀。这本书给我的感受很多,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一、文字优美,感受到课堂教育的美好!
全书共分为五辑。在每一辑的前言,肖老师都用了一段段优美精彩的语句,让我们能读出课堂的多姿多彩:“课堂是你阅读状态的生动显示。干瘪空洞的内心,滋养不出有意蕴而高远的语文课堂。你读了什么,你的课堂就呈现什么;你读了多少,你的教学就承载多少。”让我读出了,我们老师的阅读对课堂教学起着决定作用。“你读散文,唇齿间留下文字的芳香;你读诗歌,眼眸里写有飞扬的诗韵;你读小说,世界为你开了一扇窗;你读哲学,人生给你另一种思考。”让我懂得了,世上没有白读的书,读不同体裁的书,收获会各有千秋。“把所有的心情揉碎成文字,挂在梧桐树上是诗,散落在草丛里是歌。我是今夜的诗人,大地是我的读者,所有静默不语的,都是我的听众。”我读出了一个富有诗意的人生。“别让岁月筛掉品质,别让世俗磨去情趣,做好自己,不辜负转瞬即逝的生命。”让我读出了生命的珍贵。
读着这些诗情画意的美好语句,让我感受到了教育人生的美好!教育姿态的多彩!
二、内容充实,感悟课堂实践的美好。
老师们在平时的课堂上,会觉着有的课文有点难度,有的课文不太接近生活,就认为这节课难上,其实,凡是被选入教材的课文,都是好课。在好课面前,我们所有的老师都一样贫瘠,仔细想来,没有什么课文是真正好上的。看似容易容易好教的文章,名师大伽们早已经挖掘出精髓,研究出深意,听课者也是熟门熟路,反而最难上出新意。无论怎样的文章,都要通过阅读、思考、由语言文字走向我们的心灵深处,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我认为只有这样备课,上出来的课,才能真正让学生喜欢,让听课老师赞同。
没有哪篇文章天生好上,上出精彩都需要你细心揣摩,苦心专研,是文章,都有文气、文脉、文意,没有什么文章会主动为你流成河,等候你掬水弄月,你还没有读懂,还没有研究透彻,大脑就思路分析清晰,感悟精深。所以说,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哪一课好上?哪一课不好上?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在讲优质课、公开课的时候,也会碰到感觉不好上的课,心里没有思路,无从下手,其实我觉得,可能是没有用心感悟的缘故。如果认真思考,一切会迎刃而解,一定会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没有难上的课,只有不忘初心。没有付出,怎会有回报?语文,要想教好它,我们别无选择,只有用一颗冷静的心,感悟的心,深入到文本内部,找到进行深层解读的'钥匙,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再走出文本。只有努力去思考,去实践,去超越,才能不辜负生命中的美好时光,去创造人生的辉煌!
三、实实在在教语文,体会好课标准的美好。
在语文教学中,人们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往往是课堂上老师精彩的表演,制作精美绝伦的课件,学生巧妙无比的回答,师生配合默契的合作,掌声阵阵、赞不绝口的高潮迭起。但是在肖老师心中,语文课堂是多姿多彩的,是美轮美奂的,是精彩纷呈的。但是,语文课,要摆脱浮躁之风,拒绝浅尝辄止,揭去浮喧声浪,摒弃表面繁华,语文课,首先要进行文本阅读课,有琅琅的读书声,有我们与作者真诚的对话,有我们读书过程中主动的揣摩,有读文之后深刻的反思,有反思后精神的愉悦和升华。这样独特的语文课,过滤了冗长与琐碎的分析,剔除了乏味与枯燥的肢解。它有预设,有生成,紧扣文本,又不拘泥于文本,课堂中呼唤真实,在学习与交流中有真实的收获。
此时,我也认为,数学课也需要肖老师的这种精神,有纯正的阅读,学生和老师真情投入,得到真情的感动,唤醒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心灵!我努力设计这样的一种数学课堂----大气、简洁……清晰、深刻,有细节之实,有灵动之美,看似简简单单教数学,实际是绚烂极致归于平淡无奇的境界,扎根于文本与解题,从文本与解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魅力!
四、赛课不是赛车,领悟重在实效的美好。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形式各异的赛课,都是老师精心准备的一节课,也许是老师花费几天,甚至是十几天打磨的一节课,老师恨不得在短短四十分钟里,把所有的知识教给学生,课堂上,有字词教学、有多种形式的朗读、有师生表演,既要宏观梳理,又要咀嚼细节,还要拓展延伸,还要小练笔展示等等。这些赛课,犹如赛车,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的学习,多半是空虚的,犹如干瘪的谷粒,外强中干。
吴非老师说:“教育上的慢,是客观规律,必须遵守,不能绕过去。就拿上课来说,教师能一跃十步吗?”一个好的语文老师,首先要有一颗尊重的心,尊重数学课本质,尊重教学规律,尊重文本,更要尊重学生。老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有实效,真实地去教学,不是为了表演而表演,为了赛课而赛车。
肖培东老师的《教育的美好姿态》这本书,不止让一线的语文老师有启发,也让我们一线的数学老师受到很多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及一些做人的道理,更能让我们深思自己的语文课堂。期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能进行更深入的探索,憧憬更美好的教育姿态!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 篇3
本学期一开学,我就制定了学期读书计划。计划阅读《于丹论语心得》(已读完)和《教育的美好姿态》两本书。学生则读《小王子》(已读完)和《青铜葵花》两本书。计划如期进行,读书的姿态我感觉是最美的。
最近,一直在拜读肖培东老师的《教育的美好姿态》。它如春夜绵绵细雨,淅淅沥沥润物无声,又如四弦一声裂帛般的振聋发聩,醍醐灌顶。捧着它,读着读着,闭上眼,仿佛坐在肖老师的课堂上,跟着他的思路和引导,对课文的认识一步步地走向深入。我开始思考,教育的美好姿态是什么,我应该如何去追寻那美好的姿态。带着这个疑问,我走进书中,跟随肖老师的脚步去寻找教育的美好姿态。
肖老师在封面中写到: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忘记了当初为什么而出发。
全书共五辑,已读完两辑。在第一辑《教学,是彼此都要珍惜的缘分》中,肖老师说,“你怎么样,你的课堂便怎么样。你,是你的课堂。”“你是挺拔的,你的课堂就是正直的;你是端庄的,你的课堂就是高雅的;你深刻而有涵养,你的课堂就隽永悠远;你朴素又不失文艺,你的课堂就芬芳却不妖娆。爱语文,从爱自己开始。爱自己,就丰富、发展、超越自己。”无论是阅读的姿态、写作的姿态,还是反思的姿态,我们都要有勇气回归真实的自我,保持一颗不变的初心,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永葆活力与激情。当我们在课堂上批评学生不读书时,当我们在课后批评学生不写作时,扪心自问,我们是否做好了表率,我们批评学生时是否有足够的底气?
在第二辑《语文的表情与眼光》中,肖老师谈到这样一件事,一次收到家长的短信,短信中写到:“老师,昨晚女儿作文课回来很是兴奋,说是受到老师肯定了。她是个心思细腻敏感的孩子,从小到大老师对她的学业影响非常大,可以说她对老师的情感往往直接决定了她对课业的喜好……恳切拜托老师能够继续给予孩子关注,作文成绩能够提高多少倒是其次,我是特别希望孩子能够拥有明朗的内心和表达的乐趣。如果有您的阳光,我想孩子一定会变得灿烂和自信起来。谢谢老师了!”没想到淡淡的一句评价“你对语言文字很有感觉,我觉得很好。”,竟然成了一场滋养孩子心灵的春雨。
肖老师说,语文的表情,是阳光的。语文,最和生命关联,它不仅成就并持续滋养着我们的听说读写,还滋润了我们的精神生命,让我们朝向健康、美德和崇高,让我们的内心与黑暗丑陋绝缘。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阅读一篇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在学习、揣摩、品味、吸收它们的语言的同时,会受到范文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的民族精神、人文思想的影响和熏陶。学生离开学校多年,追怀学生时代时的点点滴滴时,很多时候是想不起语文课堂具体的教学流程、教学设计的,但生命旅程中,却必定会镌刻住语文老师的人文情怀和教学魅力。因此,我觉得我们语文老师,首先应该具有人文情怀,因为它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肖老师还谈到:语文的`眼光,则是要落在语言文字上的。语文教学,说到底,就是培养擅长阅读、思考与表达的读书人。女孩的母亲,说“作文成绩能够提高多少倒是其次”,她看重的是“孩子能够拥有明朗的内心和表达的乐趣”。这“表达的乐趣”是什么?我看就是语文学习的基本任务——通过各种训练,培养、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于漪老师说:“语文课就是语文课,须把握它的本质属性,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中贯彻人文精神,以培养学生,收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功效。”可见,教语文,必须基于语言的教学,思想教育、文学教学和知识教学必须在读写听说的语言教学基础上进行。
让孩子拥有“表达的乐趣“,是在提醒我们教的必须是语文。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学语文,让语文教学回归本体,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得到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语文素养,这是我们应意识并去实践的。曹勇军老师说:“我们不仅教语文,而且寄居在语文之中,以个人的方式体现语文,让自己成为这门学科。”寄居在这样的语文课里,师生彼此都有了阳光有了乐趣。
我们要有阳光,语文的阳光。一路寻找教育的美好姿态,怀着一颗希望之心去做教育。最后,再次吟诵肖老师写在封面的这句话:走上讲台,我是学生的阳光;走出学校,我是自己的幸福。这,就是教育的美好姿态。享受语文,享受教育,享受生活,是我们的选择。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 篇4
特级教师肖培东老师所著《教育的美好姿态》分五个专辑,以细腻、优美、清新、质朴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肖老师对教学设计、教学操作、教学细节、教学评价、教学心态以及人生感悟等方面真实又独到的见解。唯美中夹带着犀利,直叩灵魂,肖老师的教学实践和学科造诣令人敬佩,看后收获颇丰。其中,令我触动最深的是其中一篇“是什么决定了我的语文课”。是教参、专家、学校、模式、考试?肖老师认为以上在教师教学的某一段时期会有所影响,但后来都应该不是!他希望是“孩子的眼睛、文章的思想、文字的魅力、课堂的生命、师生的精神诉求、灵魂体验、老师的语文梦想……”。“如果这样,我会微笑并幸福着,我会像尘埃一样很自信、很渴求地低语着‘记住我’。
虽然政治和语文不属同一学科,但是,教学是相通的,教育是有共性的。作为一名一线政治教师,我也需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决定了我的政治课?教参、专家、学校、模式、考试?这些不能不起重要作用,但是,它们不能替代一切,我的政治课需要有灵魂,有生命、有根系,只有这样的课,才能被期待,被记住。
一、何为“被记住”?
被记住是要老师卑躬屈膝地乞求学生怜悯教师的汗水和心血、同情课堂的无奈和唏嘘、恻隐教学的艰辛和坎坷吗?绝对不是!“被记住”是一种教学愿景,一种教育理想,是教师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展现个人教学风格和魅力、实现教育理想的自然过程。“被记住”,是教师对自己倾心奉献的教学生涯持有的职业自信和自豪。“被记住”,不是主观上刻意追求、一意逢迎,而是客观上不期而现、始料未及。虽然,我们像尘埃一样,每一粒都渺小得微不足道,但是每一粒却都独具一格,每一粒都有自己的方向和轨迹。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自己潜心教学、专心育人,打造出有灵魂的课堂,多少年以后,课堂哪怕被时间和遗忘风干在岁月的角落,依然会留下清晰的印记。“被记住”是一种教育理想和教学自信!
二、谁来记住?
学生想不想记住?在纷繁的诸多课务中,学生眼前飘走着各科老师,几年甚至十几年下来,很多老师在他的`记忆中便都烟消云散,不留痕迹。如果,我的课是有灵魂有特色的,是关注过学生眼睛和心灵诉求的,虽然学生各奔东西,或许,我的课还被记忆着、封存着,就如冬日的老树枝,等到万物复苏的季节,还会萌发新的嫩芽。
自己能不能记住?弹指灰飞间,已走完了教师生涯的一半历程,回首十余载,细想有多少课是能让自己刻骨铭心无法忘怀的?如果仅仅跟着模式和考试走,我俨然成了一个教书机器人,程序化的过程和套路化的经验会让我丧失教学的活力和创造力,我应该在残酷的现实下找到让自己的教学得以重生的泉眼。如此,若干年后,哪怕离开讲坛,对自己的教学生涯也会有清晰的回忆,如一坛自制佳酿,揭开封口,看一看,满足;闻一闻,陶醉;咂一咂,回味!
三、怎样“被记住”?
首先,能记住的课堂需要认真的教学态度支持。态度决定高度,你想收获什么,就要撒播什么。认真的教学态度,既是教师必备的职业要求,也是学生和家长对我们的希冀和要求。对课堂、对学生,都是认真的,像艺术家对待一件艺术珍品一样小心谨慎地欣赏、保存。教学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秉持认真的态度并持之以恒,然后不断地专心探究,我们能在教学的道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远、越走越宽,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教学天地。
其次,能记住的课堂需要个性的教学风格镌刻。每个人的个性特征不一样,教学风格也会迥然不同,在教学实践中肯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是气势磅礴的恢宏还是小桥流水的细腻,是忍俊不禁的幽默还是入木三分的深刻……总有一款适合自己。多学习、多阅读、多思考、多实践,多积累,在经过岁月这条长河的刷洗后,时间最终会为我们积淀下一副独一无二的画卷。只是,这幅画属于水彩画还是中国画或者油画,里画的是什么、画的美不美,能否给打开画卷欣赏的人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就要看我们平时的累积。
再次,能记住的课堂需要美好的教育姿态展现。健康阳光、自信趣广,我们的教学需要一个健康的体魄完成。能用铿锵有力的步伐走上讲台是我们带给学生的最好暗示,能以爱好特长谈心交流是我们给学生的最好教育,能有高效理智的工作效率是我们示范给学生的最好榜样。不要盲目、不要忧郁、不要疾病,健康乐观的活着工作是对生命的最好敬畏,是给学生最生动有力的生命教育。
最后,能记住的课堂需要热忱的教育理想导航。理想,是我们尚未实现的梦想,需要追逐的目标,永不放弃的誓言。“课堂是理想和现实的交织,如一朵莲花,生长在泥土中,花瓣和花苞却伸向天空”。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的教育理想会很容易输给现实,但是,哪怕失败、哪怕破灭,也要一次次重新站起,守望初心,张望理想,在理想感召下的教育才会有持续奋斗的动力,才会有不懈追求的梦想,才会有关注人文的情怀。每一次备课,我都会思考:除了知识,学生还需要什么;除了应试,学生还需要掌握什么;除了课堂,学生还需要打开什么?这样的课堂,让冰冷的钢筋水泥教室内萦绕着教师热情的理想。于是,虽然四周是瓷墙砖壁,但是,每一个丰富精彩的灵魂都能找到前行的方向。
我钟恋和追求美好的教育姿态,在那里,有耕耘,有浇灌,有萌芽,有盛开。
“记住我”。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相关文章: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04-28
花的姿态作文6篇04-01
《新教育之梦一一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12-17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范文02-11
美丽中国美好家园读后感04-08
生命教育读后感02-26
【经典】爱的教育读后感02-17
[精选]爱的教育读后感11-11
(经典)《爱的教育》读后感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