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作文大全>读后感>《三体》读后感

《三体》读后感

时间:2024-03-30 18:36:5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精选)《三体》读后感9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体》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选)《三体》读后感9篇

  《三体》读后感 篇1

  三月间花信绚烂,海棠开得正好,梨蕊初绽秀容,而木兰刚刚含苞的时候,就是我的生日了。于是整个三月我都在琢磨一个问题,什么是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心仪的华裳,畅快的大餐,亦或一段美妙情缘,一处私密居所,一段随心所欲的时间,这些似乎都是不错的选择,可又似乎总有更好的答案。想要一席可以用来慰劳过往时光的饕餮盛宴,想要一枚镌刻功勋的奖章或者一次铭记耻辱的审判,这样在年岁更迭之时一次对往昔流逝时间的审视和对未来种种的构想,该以怎样的方式呈现,才能足够庄重,以求不负年华亦不负我心呢?

  三月的柳絮尚未落地,我就邂逅了这本《三体III》,于是纠结的问题得到了一个极限般的答案——为自己建造一个宇宙。(以下《三体III》简称《三》)

  如果说前两部作品还是作者刘慈欣在现实层面上,通过谈论对外星文明的幻想来摹写令一代代人困惑的道德律令与自然法则冲突的极限,那么在《三》中,他已经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以难以言喻的大气构架将人类几万年的历史与宇宙的一百五十亿年的现实融合在一起,借助人类与三体战争的最后定局,把自己对人类文明和价值体系的思索,与宇宙宏观发展规律摆在角力场的两端,无从比较,却情理昭彰。正是这种上帝才有的恢宏尺度,让他建造起独一无二的刘之宇宙。文章中涉及的量子学、动力学、天体力学、数学等领域的专业知识使这本书完全可以被归类为硬科幻,但是难得的`是作者行文之间毫无浮夸与卖弄,踏实朴素地用其深邃严谨的笔触和克制深沉的情感,展现着这个宇宙的时间流转,空间拓延,并将人类置于宇宙未来光锥与过去光锥交汇的那一点,见证着整个宇宙的物竞天择和巨大变迁。

  当死神广阔的披风拂过宇宙,整个太阳系定格成一副辉煌唯美的死亡画卷,人类文明的种子零星地飘向未知的异世,我掩上了书卷,沉浸在巨大的震撼之中。

  面对着一个人用知识和想象构筑起来的宏大世界,睹之眩然,思之惘然。淬炼思想、连结外界与内心创造的整个宇宙和数个纪元,只属于个人的光辉和慰藉,这是多大的殊荣。成文之时,作者必然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之一,因为他完美的表达了自己。相映照之下,多少东西都显得微不足道了。合页之时,我的内心一阵躲闪似的赧然。世界那么大,我们不过是蜉蝣蝼蚁,所谓的情感纠葛、爱恨仇怨、怨怼愤懑,放在广阔世界里都显得可笑了。对于未知的外围,我们太过低级,只有努力向上,兢兢业业的发展自己,才能获得生存空间。正如当地球被三体人占领,外星领军在联合国议会厅对人类发表的训斥中所说:

  “生存本来就是一种幸运,过去的地球上是如此,现在这个冷酷的宇宙中也到处如此。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类有了一种幻觉,认为生存是唾手可得的东西,这就是你们失败的根本原因。”

  任何自以为是的故作聪明、愚蠢的傲慢无知、空虚的沉堕幻想,都是可怜而又可笑的虚妄,只能招致最快的灭亡,湮灭微弱的生命火光。

  然而,一丝柔弱却坚韧的声响不断在这技术至上论的狂热中扣动我的心房。那么,爱呢?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圣经中的教义还在不停的传诵,又怎么能够置爱于死地,要求人类变成冰冷的机器呢?那些感人至深的深情故事,那些臻美的艺术,那些孜孜不倦对美的追求,那些田园牧歌的人性冥想,它们无关技术,但是对于人类,同样重要。从微观层面,爱是人类心灵的补给,灵魂的滋养。正是因为爱的荫庇,人类文明才能生生不息,繁荣昌盛。而上升至宏观层面,爱,是照亮宇宙的唯一途径。在整个三体书系中,宇宙被依据费米悖论描写成为一种黑暗森林状态,,各个文明形如黑暗森林中孤行的猎人,一旦暴露了自身的存在,由于各文明之间距离上的遥远性、互相所构成的猜疑链、以及各自在技术水平上发展的不均衡性,就会给自身的存在带来威胁。因此,要想获得生存的唯一途径就是,藏好自己,清理其他。这样一个“他人就是地狱”的冷酷所在,唯一的破解密钥,只能是爱。当有一天,爱的光芒照进整个宇宙丛林,驱走黑暗,代以暖阳,大提琴音般温暖明亮的宇宙欢歌必将穿透亿万光年的阴霾,给所有生命以安宁。这,也许就是作者冷静的眼睛里始终悬着的那一滴泪,也是人类文明世代不变的心心念念。

  也许宇宙真的有终结的那一天,但是在那之前,让我们携爱同行,永不止步。

  《三体》读后感 篇2

  最近在阅读一本很火的科幻小说——《三体》。书中对科幻故事的描写的确精彩,前卫的思想、专业的用词,无不让人惊叹,不过这些并没有让我产生太多共鸣。是阅读到其中讲如何写作及优秀文学家和普通作家的区别时,男主角的经历带给我的惊异,让我生出了写这篇文章的冲动。

  我为什么会震惊,因为小说中描写的男主角的经历,我有过切身体会。

  《三体》中没有从一而终的主角,每个阶段都有对应的主角。讲写作灵感和人物创作这段的男主角叫罗辑。罗辑的朋友白蓉告诉他,真正有天赋的优秀作家塑造出的人物都是活的,可以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作者的生活里,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行为,不受作者控制。一个文学人物十分钟的行为,可能是他十年的经历的反映。不要局限于小说的情节,要去想象他的整个生命,完全抛开自己要写的内容,去想象他的整个人生,想象他人生中的每一个细节。

  之后罗辑真的想象出了、创造出了属于他自己的文学人物——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美丽的女孩子。这个女孩儿真的出现在了罗辑的生命里,他们一起聊天,一起散步,一起喝酒,一起远足。罗辑能感觉到每一个细节的真实,他甚至在自己清醒时去看过心理医生,但医生并不认为有什么问题。

  后来他又很莫名其妙地成为了全球范围内权利最大的四个“面壁者”之一。他利用自己难得的权利和资源找到了那个他想象中的女孩儿,一个与他创造出的文学人物一模一样的真实世界中的女孩儿。

  这让我突然想到了一些往事。

  翼,你曾经也像《三体》书中描述的一样出现在我的生命里,是那么的真实。

  你陪伴我度过了整个初中和高中的时光,可能是转学后学业的压力,加上我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的密友都是出双入对的,各种梦幻而隐秘的情感交织着,脑海中便催生出了你的`样子。慢慢地你开始变得清晰,甚至立体起来。

  可能,你的形象来源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从初中时代一直喜欢到现在的偶像团体SHE的一首歌——《远方》。

  你有一双天使般洁白的翅膀,需要时才会显现;你在白天出现时经常是一袭白色的西装,夜晚出现的你则会有不同,不过也以白色衬衫为主;你的周身始终包裹着一圈柔和的白色光晕,还有一闪一闪的金粉流动在其中。

  刚开始,我对这一圈带金粉的柔光特别感兴趣,曾尝试用透明的玻璃瓶收集,围着你转一圈后急忙盖上瓶盖,但是并无收获,瓶内空空如也。你还微笑着摸摸我的头,对疑惑不解的我说:“不用担心,你喜欢这光,我就永远守护在你身旁。”这句话,真的不是我臆想出来的,是你说过的。

  还有冬日踏雪的场景,你喜欢按着我的头顶走路,我奇怪你为什么总把手放在我的头上,你的回答是:“因为暖和。”我不服,伸手去摸,发现头顶确实像你所说,是个一直温热的地方,适合暖手。

  现在回想起来,这时的我,这时的境界,最接近《三体》中男主角罗辑的状态。

  逐渐地,你每天都会出现在我面前,陪我去补课,陪我做作业,在我孤单的时候陪我聊天,甚至借你的肩膀给我依靠。我能切实地感受到你的存在,能清晰地看到你的动作。放学的路上,去补课班的路上,晚饭后散步的路上,你都会陪在我身边懒洋洋地走;我在房间做作业的时候,你会斜坐在我的写字台边陪着我,双腿一荡一荡,悠悠哉地摇晃着;我看着窗外发呆的时候,你会用温柔的双眼注视着我,用你那修长干净的手轻抚我的背。有你的陪伴,我一直不孤单,很安心。

  我读高中时开始频繁写日记,每篇日记都是写信的格式,每篇开头的称呼必定都是“Dear翼”,那都是写给你的。虽然我没有到《三体》主人公罗辑那种可以跟臆想出来的人物直接对话的程度,不过我可以通过日记跟你沟通。我的每篇日记,都有你的回复。

  大学时,我已不常见到你了,我知道你是我想象出来的人物,我曾努力试着回想你,多次在脑海中描绘你的样子,但是你并没有像初中和高中时真切地出现。我很难过,以为是你离我远去了,于是伤心地写了关于你的文章,结尾处的词句至今清晰记得。

  “你告诉过我,只要伸臂,便有奇迹降落!

  今冬,飘雪的广场,我试着伸开双臂,张开手掌,但你并没有像我预期的那样一身洁白的挥动着翅膀落在我身前。那种失落,无端将我劈伤。

  凡爱过的人,永不遗忘,凡受过伤的,永远有创伤。

  我的伤痕,红得惊心,烙羽翼形。”

  当时发在了QQ空间,读过的人都以为你是真实存在过的人,纷纷来问,翼是谁。因为我写的太过真实,记录了一点一滴,我们的过往。

  到现在我才真正知道,不是你离我远去了,是现在的我已经不是初高中时的模样。没有那时的客观环境,没有那时的主观心境,灵魂不似那时的灵魂,思想不似那时的思想。大学毕业后,你就从我的世界彻底消失了。我再也回忆不起什么,将那时的一切统统遗忘。

  直到,我看到《三体》。

  我知道,现在,你正从天边的某个角落向我走来。

  《三体》读后感 篇3

  《三体》获奖以后,最火热的那段时间,我并未去读,但基本上已被剧透光了。最近读了第一部,读完后惊讶地发现,哇,和那些人说的一模一样!

  当然,小说的结构与剧情的呈现方式和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随后去网上翻看了对《三体》的评价,很多人都有一个观点,说大刘文笔不行,说小说结构有问题,说人物塑造太偏平。

  说到结构,我倒觉得并没多大问题啊,是一般类型小说的展开方式:开篇的叶文洁被发配到红岸的故事,可以当做一个引子;随后回到现代,通过研究纳米技术的科学家汪淼遇到的奇异现象和一些命案来设置谜题,制造悬念,并穿插三体游戏的情节,使读者对三体先有一个粗浅了解;最后逐步解开悬念,给出真相。

  这部小说主角很明显应该是叶文洁,这位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人。这大概是很多人觉得结构有问题的原因吧,毕竟主角露脸不够多,描写又比较跳跃,很难让人产生代入感。至于贯穿全篇的研究纳米技术的汪淼只是一个用来推动故事发展的工具而已,伪主角而已。

  说回文笔,到底什么才叫做好文笔,我也很迷惑。其实很难有一个标准的定论吧,我特意去知乎学习了一趟,发现观点也是五花八门,各种举例,从古代的司马迁,到近代国外的那谁谁谁,其实真是很难说的清。

  不过有一点是基础的吧,那就是能够准确表达,用词精确,并避免病句。就像《三体》里提到的,要想让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基础科学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觉得,提高一个人的词汇量是非常重要的,脑子里词的多了,才能择优而用,选择最合适,最直观,最优美的表达方式。插一句题外话,《三体》里提到三体人要通过绝育的方式让人类灭绝,哈哈,这不是人类对付蚊子曾经用过的方法吗,真是很有意思的`设计。

  另外就是感觉好些人还有点分不清楚文笔和文风的区别。看到一篇文辞华丽的文章,便觉得文笔很好,其实那也不一定,只不过是文风的一种而已。华而不实,各种比喻、拟人、通感连串的来,但读半天没什么内容,这其实也是一种走火入魔的表现。

  我以前写的一些小说,也有说我文笔好的,也有说文笔很不行的。作为一名业余写手,我感觉自己并没有受过什么正经的文笔训练,语文课或者作文课能算吗?语文书本上的文章,对我产生过影响的,只有鲁迅。倒是受课外小说,像金庸和张爱玲的文字多一些。只不过这几年一直多读翻译过来的日本和欧美推理小说,通常文笔水平一般,自己又只贪图了解小说的结构和诡计,也未沉下心来字斟句酌的读过,致使如今写作语感似乎有所下降。

  再说到《三体》对人物的塑造,确实不够立体。当然,这其实是许多类型小说的通病,尤其是科幻与推理。因为不同于以人物为主,以人物性格来左右情节、推动情节发展的小说,科幻或者推理小说是以设计有极大看点的故事为主的,更注重讲故事,在写作之初就已经定下了它必然的结局,而且是基本无法更改的结局。小说所有人物的塑造都是为了推动这个故事朝着既定结局进行,所以就无可避免的导致人物的性格发挥空间有限。

  相信读完《三体》的读者,很多都被大刘的奇思妙想,宏大设定所征服吧。很显然的,《三体》可以代表科幻小说的一大门类,这类科幻小说和本格推理小说非常的像,靠的就是出色的点子来征服读者,本格推理中需要过硬的诡计,科幻中要有对科技、对宇宙的极致想象,具体到《三体》中那便是“太阳电波放大器”、“黑暗森林法则”、“降维打击”等这些绝妙的脑洞创意。

  曾听过一个故事,说大刘某次在杭州参加作家聚会,大家讨论如何灭掉阿里巴巴总部的好方法,大刘酒后失言说到了“降维打击”,酒醒后心有余悸,幸好众人当时没有深究,要不然这个绝妙的点子说不定被别的有心人抢先写出来,那自己的小说里就没法再用了。可见,在科幻小说中,创意是相当重要的一环。

  因为《三体》后来获了奖,这就导致一大批或许从来都未接触过科幻文学的读者要争先一睹风采。盛名之下,这类平日里只读言情小说,或者严肃文学等的读者却发现《三体》的风格和自己以往接触过的文学类型完全不同,调调根本不一样,由于期待不符,便不能接受,甚至妄加评判,是十分不客观的。

  我个人如今读书是秉持一种包容,虚心的态度的,对一本多数人都认为好的小说无感时,只归结于口味不符,或自身局限。

  毕竟,当在基数足够大的情况下,不可能出现明明百分之七八十的好评,真理却掌握在余下的那百分之二三十读者手中的情况吧。

  《三体》读后感 篇4

  听说这部奇书很多次了,一直没有真正去阅读,某日听了一个关于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幻电影的讲座,其中提到《三体》在国内科幻小说界的地位,也提到该书的精彩之处,但演讲者认为该书还是不适合拍成电影,因为其故事铺垫太长,人物众多,剧情复杂,短短两个小时之内很难把故事讲清楚,《三体》读后感(一)。这么一说我到来了兴趣了,下决心拜读一下这部神作。

  想到哪就说哪儿吧,先说我最敏感的一个词(和我所学专业有关)--思想钢印,听上去就充满硬度的一个词,在《三体》第二部,这个词是面壁者(面壁者是人类发现三体危机时,通过分析三体世界生物不会欺骗、不会伪装和演示的特性,为了逃脱三体世界的监控,以寻求能够战胜三体的途径所挑选的人,面壁者拥有很多自由,有强大的调配资源的能力,但不需要向外界解释,以表象欺骗三体世界,真实意图是战胜三体。)希恩斯发明的,更确切的说,这是一项技术,一项企图控制人类思维的技术。作为面壁者的希恩斯,假装要为人类打上对于未来与三体世界的战争充满信心的思想钢印,造就一支拥有必胜信念的太空军,当时的情况来看,人类对于未来的星际战争缺乏信心,敌人太强大了。看到这儿时我不禁微微一笑,这不就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要干的活么?尤其在战争年代,这个职业绝对是必要的。

  当希恩斯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思想钢印的想法时,曾遭到大家的反对,是希恩斯是这样反驳的:"怎么一提到思想控制,大家都这样敏感?其实就是在现代社会,思想控制不是一直在发生吗,从商业广告到好莱坞文化,都在控制着思想",在希恩斯对于人类危机的迫切性的分析下,联合国同意了他的思想钢印计划,只不过对这项计划的实施范围和过程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读后感《《三体》读后感(一)》。

  然而当希恩斯关于思想钢印的惊天大秘密被破壁者(破壁者是来自三体世界的专门破除和揭穿面壁者计划的人)揭穿之后,人们才发现所谓的信心都是假象,希恩斯本人是一个十足的逃亡注意者,他对未来根本就缺乏信心,所以他给人们打上的思想钢印看上去是使其获得信心,实质则相反,只是这种失败主义的逃亡情绪不会立马表现出来。

  "思想钢印"的巧妙设计,让我对于文学作品的好感大大加深了,这正是哲学本身所缺乏的。无数的理论无数的论证,通过故事性的叙述竟然表现的如此淋漓尽致,而且给人很多空间,更加巧妙的在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可以表达任何一种观点,因为人物的丰满,这些观点也会显得真实。希恩斯对现实中的`思想控制那一段,何尝不是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表达,纯粹的理论本身有深度,而这样文学化的表达有厚度,这种厚度来自于一种可理解或者可想象的情景。这是文学创作的优势,亦是其薄弱之处。理论更多需要读者自己去挖掘,而不会明显的呈现,深者见之深,浅者视之浅。虽然刘慈欣在人物刻画也语言优美程度上确实不那么出色,但科幻小说的性质本身对这二者就没有太高的要求。

  作者在这里所描述的思想钢印必然有很深的哲学意味,首先涉及的肯定是自由问题。对于联合国大会上其他学者的质疑,是对由于思想自由的捍卫,希恩斯给出现代思想控制的例子,但并没有说服大家,真正触动每一个人神经的,是生命受到的威胁,也就是生与死的问题。大家心里基本上达成了这样的共识:生命是第一位的,只要能生存下来,思想不自由点也就算了。所以这里根本上还是生存问题,其实三体第二部通篇都在讲生存问题,为了生存,很多原则都可以暂时放弃,只遵循一条生存原则。

  然而讽刺的是,冒着思想控制的危险而进行的思想钢印,输入人脑的不是必胜的信心,却是根据希恩斯--这个思想钢印的创造者--的主观意愿来制定的。多么巧妙的包装,掩盖住了他真实的内心世界。这又契合了文化工业批判理论中对文化工业的一个重要描述--虚伪性。所有的表现都是在为你服务,为你着想,但事实上背后却藏污纳垢,不知有多少欺世瞒众的目的。就像现在的大众文化,美国好莱坞,全都是国家意志的表达,全都是美国人拯救世界的张扬,剧情再离奇最终都不免俗套。

  更可怕的是,即便明眼人拆穿了文化工业的虚伪性,总有人会站出来说: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好。好一个为了你好,如此一来,所有欺骗和虚伪都可以打折这个旗号大行其道,因为我的出发点是好的,我的目的是善的,可笑至极。

  《三体》读后感 篇5

  四寸之笔,作出半寸人性

  ————读刘慈欣《三体》有感

  “二维化的地球正在暗淡,星城的一位母亲高举着自己还是婴儿的孩子跌入平面,尽管如此,这个孩子也只是多活了0.01秒”。这是《三体》中地球的终结,是刘慈欣笔下的毁灭。

  科幻小说《三体》按纪年方式可划分为四个部分。公元纪年,群体的代名词是愚昧。“叶教授,你曾在课上提及宇宙大爆炸,也就是说大爆炸前有上帝存在,这是资本主义的萌芽!你是罪人!”。人们将科学与政治混为一谈,衍生出多少人才的死亡。危机纪元,人们是恐惧的。“人类全部太空力量均被摧毁,我们,战败了”。人类引以为傲的的科技被敌方探测器几乎完全摧毁,世界笼入黑暗。威慑纪元,人类是活在温室里的这个时代的男性已经失去了血性与勇武,人们忘记危险,“母性”充当了社会主题。广播纪元与掩体纪元,人类希望与绝望交织,“孩子们,要进画里了。”是伟人罗辑留给死亡的最后一句话。纵观全文,作者用四寸之笔绘出人类群体的多种心态,而正是这些心态串起了整个故事,让我从中品味出那半寸人性,深感文字的魅力。

  人性止于半寸,是它的傲慢限制它的脚步。当人类的科技取得一点突破时,人性中傲慢的封印被完全解开。我看见人类两千艘战舰呈零战术网状排布;我看见高级军官揣测敌方探测器是自爆时的叹惋;我看见大街小巷人们打开新闻,端起茶杯,嘲讽三体文明飞蛾扑火。众生表现如一,在黑暗战役到来之前便认为己方胜券在握,全然忽视了我们被锁死的理论物理,忽视了它的止步对现有科技的巨大影响。“弱小和无知从来都不是生存的最大障碍,傲慢才是”。人类用飞船爆炸的焰火和散乱开来的飞船零件完美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而这句话离我们并不远,我们时常看见一些身着名贵的人通过侮辱底层劳动人民来彰显自己的优越,殊不知,当我们留意到他的行为时,这种傲慢便成了他们最坚硬的牢笼。

  人性止于半寸,是它的自私挡住了它的前路。面对生死,伟人和君子或许可以守住底线,以死守义。而群体中的平民百姓难免走向极端。黑暗战役中,试图逃离水滴打击的舰艇,无视船员的生死强行将飞船调制高速,使船员丧生于巨大的加速度中。危机纪元最后被逼入澳大利亚的世界公民,有多少为了抢补给蜂拥而上,最后惨死于秩序维护者智子刀下。又有多少人,为了躲避高级文明的.打击,径直在人群中点燃飞船引擎,炽热的火焰夺取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他们或善或恶,或忠或奸,都被那些他人的贪生怕死毁灭。作为集体的一员,我极其蔑视这种行为。我们总有一天会死,或死于安详,或死于非命,但只要能够坦然面对,就是给死亡的最佳答案,是自私丑态的最好预防针。因而,我钦佩书中的军人章北海。他的抉择,为人类挽回了四艘战舰,同时,当他在战舰争战中即将阵亡时,他能够平静说出“没关系,都一样”。这是一个伟大军人的形象,一位将人类存亡视作己任却淡看生死的人。他站在了自私的对立面,却挽救了无数自私的人。

  人性止于半寸,是它的缺乏理智埋没了它前进的愿望。《乌合之众》中有这样一句话“成功是通往名望的主要台阶,其证据就是成功一旦消失名望也总是随之消失”。面壁人泰勒与同是面壁人的罗辑则是这句话鲜活的例子。作为人类高权力的掌握者,泰勒在与反地球分子的博弈中失败而被群中乱物砸死,罗辑在表明自己无力再对抗三体文明后遭万人唾弃。不同的是,罗辑最终扭转了黑暗战役的战局,又站在了群体之上。群众总是为自己曾经的点头哈腰寻找报复却从未思考过这一切的卑躬屈膝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我们对这种现象或许并不陌生。当中国飞人刘翔在负伤无法继续服役后,多少人破口大骂却忽视了他多少年来为祖国做出的伟大贡献。我们不应当成为赌徒,试图把英雄视作自己下了注的马儿,仅因为它的一次失败就怒气冲天,忘记它都为我们赢过什么,也不思考自己如果在跑道上又能跑多远呢?我们需要理智,在责备他人之前,多反思自己。

  我在书中游历着,见证了五个纪元的变迁,看清了无数可笑的心理。作者的笔就像一把冷酷的手术刀,剖开了群体温和的外表,让我欣赏到众生的阴影面,给了我丈量那半寸人性的机会——那高傲,自私,缺乏理性的半寸人性。

  “在银河系猎户悬臂的漫长长夜中,有两颗文明的流星划过,宇宙记住了它们的光芒”。

  《三体》读后感 篇6

  仰望星空,感受浩瀚无穷的星际,一直地,我们试着努力摘得繁星的奥秘,但是无尽的浩渺却还是没留下我们的一丝足迹。此刻,心中不禁对未来惆怅不已。偶然的机会,阅读了《三体》,得到了一份释然。

  《三体》是中国科普作家刘慈欣所著的一部科幻小说,其第一部获得了科幻界最高奖项“雨果奖”。《三体》讲述了三体人在利用魔法般的科技锁死了地球人的科学之后,庞大的宇宙舰队杀气腾腾地直扑太阳系,意欲清除地球文明.面对前所未有的危局,经历过无数磨难的地球人组建起同样庞大的太空舰队,同时,利用三体人思维透明的致命缺陷,制订了神秘莫测的“面壁计划”,精选出四位“面壁者”,秘密展开了对三体人的反击。三体人自身虽然无法识破人类的诡谲计谋,却依靠从地球人的背叛者中挑选出的“破壁人”展开智慧博弈……

  《三体‖》阅读完后,我的心情波澜起伏。作者带给了我崭新的宇宙世界,这个世界是如此的新奇、奇幻和不可思议。外星人出现了,竟然还气势冲冲地向地球出发,人类猝不及防,还被告知高顿科技已被智子阻碍得无法向前,危机感瞬间笼罩了整个人类世界。在这阴霾中,人类摸黑前行,制定了“面壁计划”。殊不知,这计划竟成了人类前进的绊脚石,竟有三个面壁者在三体舰队入侵的危机中,坚信人类必然灭亡的事实。而后的两个世纪中,经历了大低谷的人类世界科技开始迅速发展,在三体舰队入侵一战中找到了生机……作者的想象中不仅有天马行空的新科技技术,更有烧脑般的极具逻辑性的剧情,不知不觉的在读者的脑海中建立了一个新的世界,令人震撼。

  危机感以一太阳系为圈,散落在星际,从四周向人类蔓延而来。文明程度远低于三体舰队的人类,进行大规模的科技制造,人类的生活又陷入了一片黑暗中。资源耗尽,没有粮食,民不聊生,竟到了人吃人的地步。这时候,作者站在当时的角度,以当时人的`心境得出:此刻活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一句“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引人深思。作者精练的文笔,以及别样的思考方式令人感叹不已。

  在《三体‖》中,整部书都存在着一种危机感,一种家园被夺,文明被覆灭的强烈危机感。在这沉重的气氛中,我看到的并非是绝望,而是火光涛涛下顽强生长的小草,即使火势很大,也要享受那燃烧的壮烈。最终人类文明还是顽强地存活了下来。

  现实生活中不是也是如此吗?在美国的亚拉巴马州恩特曾颖镇的公共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纪念碑,碑身的正面有这样一行金色的大字:深深感谢象鼻虫在繁荣经济方面所做的贡献。象鼻虫是北美洲地区棉花田里的一种害虫,1910年,一场特大象鼻虫灾害狂潮般地席卷了亚拉巴马州的棉花田,虫子所到之处,棉花毁于一旦,那是一幅无比惊心动魄的惨相。灾后当然要重建。亚拉巴马州是美国主要的产棉区,那里的人们世世代代种棉花。可现在,象鼻虫灾害使人们认识到仅仅种棉花是不行了。如果仅仅种棉花,爆发了象鼻虫灾害,一年的收成就都没有了。于是,开始在棉花田里套种玉米、大豆、烟叶等农作物。尽管棉花田里还有象鼻虫,但根本不足为患。棉花和其他农作物的长势都很好,结果,收成良好,亚拉巴马州的经济从此走上了繁荣之路,人们的生活逐渐富足。

  泰国的Sirivat大叔,泰国人称“三明治大叔”。大叔在97年危机前曾经是泰国明星经纪人和投资基金经理,不仅拥有自己证券经纪公司,还活跃在若干房地产豪华公寓楼项目中。然而就在48岁那一年,这位曾经风光无限,一天进账上千万泰铢的泰国投资明星,却在一夜间欠下近10亿泰铢的债务,倾家荡产。就在大家预测他将以第N位跳楼的末路土豪身份再次成为新闻头条时,大叔却像圣斗士星矢一样爬了起来,开始上街卖三明治。灰头土脸的大叔把装三明治的箱子挂在脖子上,沿街叫卖。第一天用了整整6个半小时卖掉了20个。之后的十几年中,大叔被追债,被嘲笑,还被当作无证摊贩抓进去过若干次,但他依然不放弃。到今天,Sirivat品牌系列每天仅三明治就能卖掉10万多个,产品种类还扩展至零食、健康饮品和咖啡店等等。

  危机感其实无处不在,活在当下,并敢于向前,才能像《三体‖》的人类一样走出大低谷,像恩特曾颖镇的人们一样走上繁荣之路,像泰国的Sirivat大叔一样重夺辉煌。每个人都应当如此。

  《三体》读后感 篇7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这是科幻小说《三体》里经常出现的一句话,也是我读完这套书后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在读完作者的90万左右的文字后,毫不夸张地说,我似乎感觉自己的整个世界都发生了变化。

  最近经常听身边的朋友说在读《三体》,但也经常听他们说读到一半就读不下去了,说实话,这种读不下去的痛楚感我也有过,但就像跑马拉松时遇到身体上的极点一样,这个点挺过去了你就会感觉仿佛又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而且读书本身也是一种学习进步的过程,如果只看那些很容易理解的鸡汤文章或是让人一笑而过的幽默短文,除了能够自我感觉到愉悦感之外,其实并没有学到新的知识或取得进步。就像一个人一直处于舒适区的话,只会让自己安乐的死去。所以,读《三体》的过程是痛苦的,因为有太多的知识领域自己之前从未了解过,但也是幸福的,因为这本书帮助自己扫出了很多知识的盲围(也就是自己之前根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

  在我的读书历史中,小说一直是我涉及比较少的领域,科幻小说更是从未看过一本。在这里,我也自我反省一下,之前总觉得这些虚构的内容没有什么值得人读的地方,但其实,现在我感到小说,特别是科幻小说,它带给你的不仅是那些曲折离奇的各种穿越,更重要的是其中的各种思维实验和严密的逻辑推理,以及故事背后带给我们对人性和这个世界的深刻反思。

  写这本书的读后感,我并不想在故事情节上给大家透露太多,因为还是希望你们自己亲自看一遍这套书。我的下笔点还是给大家介绍一下书中的思维实验以及它们带给我的反思。

  1、什么是思维实验?

  这部小说可以看作一个思维实验的大合集,作者描绘出了一个可能的世界,也就是设定一些情况,虽然在现实世界里还没有发生,但是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把后面的故事写出来。这就是思维实验,使用想象力和推理能力完成那些在现实中无法完成的实验。

  2、一个文明的“七寸”在哪里?

  我们都知道,打蛇打七寸,但是如果一个地外文明要打击地球的话,那么我们的人类文明的“七寸”在哪里呢?那就是基础科学,也就是某件东西是由什么构成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在书中,三体星就派出了智子来破坏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索,从而封锁了人类科学的进步。

  3、如果人类变成一个思想透明的物种,是好事吗?

  三体人的思想是完全透明的,对于他们来说,想什么和说什么是没有区别的,他们没有欺骗这个概念,那么如果人类社会也变成这样,是一件好事吗?从科学的角度分析,这种技能消耗能量巨大,筛选信息的成本很高;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这会加大社会协作的难度,所以这种透明的思维体系并不适合人类社会。

  4、两个基础物理水平差距很大的文明打仗会发生什么?

  当人类得知三体人要来进攻地球后,造出了20xx多艘恒星级宇宙战舰准备应战,甚至出现了自信心爆棚的感觉,认为可以将三体文明打败。读后感但是最后击败人类的仅仅是一个“水滴形”的小飞行器,人类几乎全军覆灭,仅有几艘战舰逃离。这场战役告诉我们,宇宙中最先进的武器是理论物理,文明之间最大的差距是科学层级的'差距。

  5、什么是猜疑链?

  “黑暗森林法则”是小说里经常出现的一个概念,其实这也就是一个文明之间互相猜疑的过程。整个宇宙就像是一个黑暗的森林,每个文明都是一位带枪的猎人。一旦有一个方向出现了枪声,其他文明所做出的第一反应就是:先消灭它再说。因为每一个文明都不确定其他文明对于自己的态度,所以为了自身的安全,只能把其他文明看作是对自己有威胁的,然后想办法去消灭它。

  6、什么才是宇宙的安全声明?

  云天明通过三个故事向地球人透露了三个能够避免黑暗打击的方法,人类也经过长时间的破解终于了解了其中蕴藏的秘密。其中,最有效的一种方法是通过降低光速,将自己所在的星系永远的变成“黑域”,通过执行这种宇宙官方公认的自杀,来获取永久的安全。

  7、人类最后是被什么害死的?

  还有一种能够逃脱黑暗打击的方法,就是建造“曲率驱动”的飞船,它的理论基础在于宇宙的空间并不是平面,而是存在一定的弯曲的,通过空间中各处的曲率差异可以驱动宇宙飞船,而且能够达到光速。但是制造这种飞船将消耗大量的资源,而且最后只能带走一小部分人,这将人类带入了一个公平与道德的困境中,为了避免更大程度的混乱,人类终止了曲率飞船的建造,而这一决定最终也毁灭了太阳系中所有的人类。

  书中类似的思维实验还有很多,几乎每一个都让人能了解一个从未考虑过的问题,每一个都能扫除我们一个认知的盲围。

  现在,每当晚上抬头看到夜空的星星时,我似乎感受到了和从前不一样的体验,我会思考,我们现在看到它发的光也许是几千年之前的,也许当我们看到它的此时此刻它已经不复存在,也许在那颗遥远的行星上存在着和人类类似的文明,也许此时此刻的他们也在经历着和我们一样的悲欢离合。

  记得小时候大人们总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现在想说何止天外有天,地球外有无数个行星,太阳系外有无数的星系,宇宙之外或许还有我们未曾定义的空间。瞬间感觉人类是如此渺小,地球是有寿命的,太阳系也终会走向毁灭,宇宙的终极目标也是走向热寂。

  就像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读完三体后,人生的坐标系也会随之扩大。从高维度的角度看低维度的问题会一目了然,像是书中四维的文明打击三维的我们轻而易举,希望我们都能不断提升人生的维度,拥有更加犀利的看问题角度。永远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为我们不怕无知,只怕傲慢。

  《三体》读后感 篇8

  当翻完《三体3》最后一页,也昭示着我终于看完了这部近百万字的科幻巨著。即使不爱看科幻,也不得不为其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所折服。即使常提醒自己不要高估人性,也不得不为展现在黑暗背后的人性光芒。纵使从文本角度来讲,也不得不佩服作者在写作时所呈现的完美闭环。

  《三体》,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获奖作品。雨果奖被称为科幻界的诺贝尔奖,是世界科幻界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世界性科幻大奖之一。刘慈欣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作家。

  《三体1》从文革讲起,地球文明与三体文明首次对话。以汪淼为主线,通过三体游戏介绍了三体这一外星文明及其对人类的威胁。《三体2·黑暗森林》则讲述了地球人的面壁计划,以罗辑这一集齐了面壁者与破壁者于一身的科学家为主线,阐释了地球人为对抗三体进行的种种努力。《三体3·死神永生》则讲述了地球人在与三体文明的斗争中,发现了宇宙之中更加恐怖的真相。这一部以程心这位民选执剑人为主线,讲述了人类的种种错误选择最终使整个太阳系被毁灭。

  从人物塑造方面来讲,三体里的男性角色更加写实,汪淼的存在感最弱,感觉主要是为了引出三体。罗辑应该是最受欢迎的男主角了,他从一个生活放荡不羁的科学家变成了忠于职守的执剑人。章北海和维德给我一种他们是同一类人的感觉,都是为了达成目的无所不用其极的人,如果加上女性角色,袁文洁也如此。如果一定要说最讨人喜欢的角色,大概只有大史了,忠于职守,意志坚定,又比较有性格魅力。

  女性角色除了袁文洁,其他人都感觉没有什么性格魅力。庄颜虽美,却像挂在墙上的画,缺乏真实感。程心是着墨最多的女性角色,自带毁灭属性的圣光。艾AA是未来少女,性格有点像性转版起点种马文男主,生活上放浪不羁,却一心一意“唯爱”程心。

  论阅读感受,一部比一部更令人惊奇,看完真的无比佩服作者无穷的想象力和把自己的幻想化为故事的能力。

  作为很少看科幻的读者,第一部小说的时代背景实在太容易使人代入现实。加上我本人应该也是暗黑宇宙学隐形支持者,看第一部的时候真的胆战心惊。就好像三体世界真的存在,而我们迟早被他们奴役或消灭,就像人类残忍地杀害或圈养奴役其他动物一样。这样的被害妄想症,可想而知这阅读体验多么的“致郁”,直到看完一半,猛然惊醒,这是科幻啊,怎么可以当真呢,自此才加快了阅读进度。第一部我觉得最特别的地方,除了三体这个世界的设定,还有作者以游戏的方式向人类最聪明的.一群人介绍三体这个外星文明,游戏设定的人物全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古代和现代各领域的大家。这种写法很特别,有点像流行的无限流小说。

  第二部应该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了。这部的设定围绕面壁者计划展开,讲述了人类种种对抗三体攻击的办法。这些方法对于想象力比较匮乏的人(如我)来讲有点天马行空,看得时候会觉得拖沓,但当水滴出现,终于明白前面长长的铺垫只为这一刻令人窒息和绝望的精彩部分!看这一部的时候,我关注了一下这本书的小说结构,发现它竟然是首尾呼应的,形成了一个闭环结构。看第三部的时候稍微留意一下,发现它也是如此,穿插在这本书里的“时间之外的往事”在结尾处解开了谜底。

  最后特别想谈谈罗辑的暗黑宇宙学制衡之法,如果有人看过教员制衡美国原子弹的故事,一定会觉得罗辑的制衡之法似曾相识,用一句话概括大概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还有面壁者计划,让人马上响起翔宇男神那首诗“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而最后一个面壁者也果真找到了问题解决之法。

  小时候看电视剧,每当主角命悬一线,各处支援也早已被拖住,总是在想怎么才能让他/她安全脱身呢?我是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于是就期待剧情的发展,这样的次数多了,发现当所有已知条件都无法满足时,导演往往会安排一个“变数”出现,或者是偶然出现拔刀相助,或者是早已布局只是埋线颇深,这时候露出真面目来。罗辑的制衡之策也是如此,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因为我看的为数不多的科幻还都是刘慈欣的短篇小说,所以没有办法把《三体》和其他科幻小说做对比。但单纯从故事的想象力来讲,真的令人望尘莫及。

  碎碎念:

  由于第一部和第二三部中间脱节了几个月时间,导致第一部的主角名字都忘了,真是尴尬。其实也可以从探讨人性之恶和人性之善的角度讲一讲,从小说里涉及到的艺术作品讲一讲(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梵高的星空),或者云天明与程心的相爱相杀(我送你一颗星星,你送我去三体)和云天明的三个隐喻故事讲一讲,或从小说里丰富的文化背景讲一讲……但本人贪大求全热衷概括,所以只能写出这种不伦不类的读后感。上半年的大部头,推荐。

  《三体》读后感 篇9

  疫情期间突然对科幻小说有了兴趣,得知《三体》是我国科幻小说的基石,便立马网购书籍,一口气读完,顿时有种感觉天地之大,我之如蚍蜉,眼界大开、酣畅淋漓的感觉。

  小说的第一部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叶文洁这个对后来地球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女人。作为一个科学家,她对科学、对宇宙奥秘的执着,使得她向三体世界发送了地球的坐标,并期待得到回应。三体世界是我第一次从别人的作品中看到另一个文明的景象,它有三个太阳,却不像我们经历着日出日落、春夏秋冬的循环往复,它会从恒纪元突如其来地过渡到乱纪元,那是一个完全不适宜生命生存的状态,在那样的星球上仍然生存着比地球文明科技更高等的三体人。不得不说,作者用游戏中的场景形象的描述了三体世界的状态,代入感着实很强。在我过去的想象中,如果发现外星文明,那我们应该会是朋友,然而小说中,三体文明毫无疑问站在了地球对立面,可以轻易将质子二维展开再收缩,监控地球并发出舰队准备向地球发动攻击。

  质子对地球进行着事无巨细的监控,这时,地球人们得知,三体人不具备人类所有的“想”和“说”可以不同的能力,他们的思维对所有人是透明的,而人类可以有计谋,可以“说一套,做一套”。这时地球人们想出了“面壁计划”,其中最为关键的人物就是第二部的主人公罗辑。说到底,到底是谁,因为什么原因选择罗辑作为面壁者一直是个谜,从小说中对所有人的描述,都是不相信罗辑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面壁者的,是谁选择了罗辑作者一直没有说明。随着其他几个面壁者的计谋被“破壁”,犹如一幅幅权谋的画卷在我面前展开,已然十分震撼,唯独主人公罗辑在这场盛大的面壁者计划中似乎无足轻重。直到水滴轻而易举的摧毁人类战舰,人类似乎无可避免的要被三体灭绝的情况下,酒醉初醒的罗辑,在自己为自己造的墓前,轻而易举的利用宇宙的“黑暗森林”状态威慑住了三体世界,一切就这么结束了。随后的日子里,三体世界和人类世界和睦相处、同襄盛举、荣辱与共、和和美美。无疑,罗辑是三部小说里最令人喜欢敬佩的`主人公。

  宁静仅仅持续了60年,直到罗辑和第三部主人公程心完成“执剑者”交接之后,三体世界对人类开始了压倒性的侵占,人类生存危在旦夕。这一切都源于程心作为执剑者做出的无作为决定,也是很多读者称其“圣母婊”的原因。想想,如果不是“蓝色空间”和“万有引力”号发出宇宙广播,那么移民到澳大利亚的地球人们将经历怎样的人间炼狱,实在难以想象。小说中多次提到人类火种的延续,甚至不惜为此付出惨痛代价,对于这一点我始终持怀疑态度。小说中人类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即便对身边最亲近的人都可能食之肉糜,又怎么会那样在乎未来的人类是否能长久地存在下去?很多次艰难抉择的时候,其实人类都是可以轻易保证当前的一代甚至两代人安度余生的,又怎会为了未来的人类火种置自身于万劫不复的险境中呢?

  人类在各个阶段里表现出强烈的符合时代的社会性,“黑暗森林”源于宇宙社会,它们无疑都具有强大力量。我的大学专业是医药学,我一度认为自然科学一定比社会科学要重要的多,因为生命才是一切的基础,没有了生命,还有什么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这些小问题,怎么能与奥妙的大自然相提并论呢。然而在多年以后,我越发觉得社会、经济、人文也同样举足轻重。这本小说也描述得很清楚,原来生命和社会是相互影响的,社会也是无所不在且力量巨大的。罗辑在危机纪元里是面壁者,是英雄,到了威慑纪元,人们的生活平静了,他却要接受审判,并被判犯了反人类罪,可笑至极。倘若真的到达这样的状态,仔细想想,人们真的可能是这样的,在漫长的岁月中,人们很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疼,没事找事也是预料之中的。宇宙社会就更是奇妙了,它告诉我们宇宙中的文明都有着同样的猜疑,猜疑链之间构成了“黑暗森林”,它有着毁灭世界的能量。在对宇宙的探索中,我们不仅依赖科学技术,也不得不考虑社会性质、心理状态,这就类似于中国的兵法了。

  小说的结局令我十分遗憾,我一直期待着作者对云天明的大脑在三体世界经历的描述,然而等来的确是云天明和艾AA、程心和关一帆各自幸福度过一生的结局,像是吞了一颗枣,如鲠在喉。虽然程心不止一次“圣母婊”行为让人十分恼火,如果结局王子和公主(云天明和程心)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的话,确实有点对不起芸芸众生,但这四位突然错开了两两组合确实有点牵强。如果去亨特号时程心不跟着关一帆去,她就不会错过云天明了;如果AA和程心、关一帆一同去,那么他们三人将一起度过,照前文AA和关一帆会成为一对,程心孤独终老也算对得起观众。总之,当下的结果我始终难以接受,不过,就像作者接受采访时说的,人生又怎会没有遗憾呢。

  读完《三体》后,我心里可谓久久不能平静,叶文洁、罗辑、程心、云天明以及身处各个纪元的地球人们不断浮现在我眼前。在面对极端世界状态时,人类的道德、底线终究会背离,到那时候,善会变成恶,恶也许成为善。我更感到,相对于浩瀚的宇宙,我们目前的生活,所遭遇的一切,所忧心的种种,都不过是沧海一粟,不值一提。在我们看来漫长的一生,也不过是宇宙生态循环、地球生态循环中极其短暂的一瞬罢了。

【《三体》读后感】相关文章:

三体读后感10-16

《三体》读后感10-23

三体的读后感04-09

《三体》读后感08-18

三体读后感09-22

《三体》读后感范文03-30

[热]三体读后感11-27

【必备】《三体》读后感01-08

三体读后感通用10-14

三体读后感优秀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