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读后感

时间:2024-06-25 09:54:4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庄子读后感【汇总15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庄子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庄子读后感【汇总15篇】

庄子读后感1

  一谈到庄子,我们不由得想到道家创始人老子,他是老子的弟子。思想上都追求“得道”,精神上追求“超然物外”。庄子更注重对个体的重视,让人更加重视身体、生命,也就是注重于养生。

  《庄子选注》中,有一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是一篇语录体议论文。文中两人,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读者看后会心一笑而又沉思良久。

  本文讲述两位辩论高手,由在池中游来游去的儵鱼引起联想。其题虽小,其旨甚大。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把这场辩论引向深入。读完文章,不得不感叹两人在辩论中反映出的敏捷思路与睿智的交谈,令人拍案叫绝,无不折服于他们的“善辩”。头一回读完,心中不时佩服两人的才辩,也不由得会心一笑。

  濠梁之辩”,在庄子看来,物与自身是浑然一体的,所以才能体会到钓鱼的快乐,不过从庄子以“安”字,反驳惠子,体现了他的诡辩风格。

  “惠子相梁”选自《庄子秋水》,文中惠子在魏国做宰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挑拨他俩之间的情谊,为此惠子在国都搜捕几天几夜,庄子把自己比作“鹓鶵”,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形象地说明自己鄙弃功名利禄的立场和志趣,讽刺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又无端猜忌他人的丑态。

  可见,庄子本人是把世俗名利看轻的,对于外界的.诱惑,他可以做到言行如一,洁身自好。

  《庄子选注》这一本书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追求着虚无缥缈的理想世界。体现了庄子的虚无主义,书中蕴含着高深的哲学理念,处处都引人深思,有的可能长时间都无法琢磨透。

  在我看来,道家这一学派的思想是一门深奥而不容易嚼透的学问。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认为道是一切事物的起源,有了道便有了一切,庄子作为道家的创始人之一,对道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

  作为一名初一年的学生,可能我对《庄子选注》中的文章的理解只是一知半解,但是它已经深深地植入我的大脑深处,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我将力求读懂它、理解它,并且我将以其中我所认可的思想来指导我的人生观。

庄子读后感2

  《庄子》心得躺在我的书桌上,作者就是于丹,大家应该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听过她讲解的《论语》心得和解读《庄子》心得,这本书是本年4月份退团时公司给我的退团纪念礼,同时还有电子万年历,小小的礼物却感觉格外有意义,一个代表时间,一个代表一种精神。

  《庄子》心得的扉页是作者题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字迹很大气。平日里我也是很喜欢看这种类型的书或文章,把哲理写实,易懂不乏味,使人在感悟人生的同时也得到诸多处世之道。现实生活中可能是因为计较太多,我们曾烦心劳神,因为要实现某一目标,急功近利而不达。也曾因为生活的种种困境,失去了希望和理想。于丹则用她现代视角很好地讲述庄子的思想。

  我和我的朋友常常在一起感慨生活的种种,我们有时也觉得人的一生真是不可思议,我们并没有很年长,可为什么总要经历很多不快乐和不顺心的事,这件事刚过没顺心几天另件事又出现了,人一辈子那么长,酸甜苦辣还真要我们一一尝尝遍才不为过呀。生活带给我们很多快乐的感觉,幸福的感动,亲情的温暖,但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难题,需要耐心和毅力去磨练,去化解,去完成。无论处在何种状况下,我都会勉励自己乐观面对。这本书则告诉我们说“世界上总有路可走。人生就像一次旅行,如果我们遇到了高山或者大河,真正找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放低平常心才能获得人生的成功。“本书从十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中第七章是“坚持与顺应”,书中写道“庄子认为,在人的内心应该坚持自己秉性而不要随波逐流,而面对外原世界,则应该通达和顺应。”自己也经常有感慨,也听身边的朋友同事感慨过,现实生活的种种已将我们磨得圆圆的,没梭没角,没个性。人们把个性冠名为“张扬”,所以我们已不再张扬凡事随大流,说得难听点,哪天入了哪流都不知道,平庸呀。

  “坚持自己秉性而不要随波逐流”。我的理解是自己的想法一定要说出来,但不与他人对立。不知你是否赞同。在这个丰富的物质时代,三人成虎,那些语言攻击一般人都很难坚持自我的。拿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吧,比如今天你穿了件你自己认为还不错的衣服,当然这只是个人认为,一出门,张三看见说,哇你今天这什么衣服,不适合你吧。碰见李四,李四更直接,这什么衣服,难看死了,快别穿了。就算你心里够自信,我想你自我感觉也经降到底线了,第二天这衣服就可能是压箱底的命运了。生活中还有很多的例子,我看很多朋友第一次吸烟也是这样开始的`,周边大多数朋友都会,什么男人吸烟才有男人味的怪论,一冲动,不管是自愿的还是被迫地吸了别人就不会说了的想法。事可大可小,但做为个体来说,我们的内心一定要有自己的定力,有自己的原则,当非主流成为个性的例子也很多,那时的目光是别人只能欣赏,因为别人没法做到。

  “面对外原世界,则应该通达和顺应”,外在与世界随遇而安,尽可通畅通无阻,与内心的紧持,内心的清明互为表里。我觉得这是种很高的境界,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让自己试着这样做,内心坚持,外在要随和,才能够不动摇,因为你内心的力量是坚强的。我们可能会把每一个当下活得好得更好,会把人生整个的流光以一种从容的姿态安详地走过,少了很多的纷争,少了很多的矛盾,而我们最后,会获得一个圆融的、合乎自己的生命境界。外在要顺应,你的内在冲击力可能就会减弱。

  我们可以从书中得到一些启发,从别人的人生中得到可以共享的经验,少走一些弯路,不要非要亲身试过才知这路不能走。年轻的我们需要激情,让生活常常充满阳光,偶尔刮风下雨也能知道凉爽的滋味,年轻的我们少些冲动,多些思量,不要把固执当成坚持,因为我们年轻,所以在生活,情感,和工作上都需积极,即坚持又通达。

庄子读后感3

  经过两千多年历史的洗涤与冲刷,先秦哲人为我们留下的智慧逐渐展露成经典,再逐渐延伸至远,展现出其顽强的生命力,指引着我们心灵走向成熟与完美。在众多经典之中,我最喜欢《庄子》的超脱豁达,毫不夸张地说,庄子本人就是一个经典与传奇,闪烁着无比巨大的魅力。

  伟大的哲人大多生活在贫困潦倒之中,保持着豁达的心境,坚守者自己的原则,跨过那道坎,内心就明亮清澈了。庄子也不例外,“家贫,故往贷与监河侯”(《庄子 外物》),“衣大布而补之”(《庄子 山木》),穿着带有补丁的粗布衣服,靠向人求贷以维持生计,但对于他所不屑的人物,绝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庄子对于魏王、曹商乃至惠子所悠游其中的世俗世界持强烈的抵制姿态,其傲在骨,本有机会进入名利场,但他断然拒绝了,认为好比是像祭祀牲畜一样,“衣以文秀,食以刍叔。及其牵而入于大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庄子 列御寇》),希望像神龟一样“宁生而曳尾于涂中”,辞去宰相一职,成为一个在污浊的世间还能保持自己精神取向和生活信念的人。喜爱庄子,喜欢他的恣意与快乐,喜欢他的潇洒与坦然,喜欢他的率真与激情,更重要的是,他的处世态度教给我们很多。

  在如今日益强调物质价值的时代,人们最容易失去的就是内心的平衡,面对物我关系、人际关系,常常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慌、焦虑与困惑,甚至不知道为何而活着,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以至反过来又影响了物我关系、人际关系的平衡。儒家倡导建立大同和谐的社会秩序,可实践起来非常艰难,而庄子提出了另一种认识世界的参考系,他的洞察与感悟给我们带来了心灵的启迪,帮我们找到了一扇审视生命及其意义的智慧的窗口。孔子希望以“中庸”求得和谐,目光总是停留在人类自身,约束个性,牺牲自我,以达成一致的共性。“和谐”的前提是制约,可它的负面是统治者对生命和个性的漠视,造成人性的扭曲、人格的畸形,“和”的表面之下,是对名利的激烈的斗争。政教合一的“人治”体制,使人们同腔同调,甚至面孔也一样,塑造国民内敛的性格,很难得到自由与快乐。而庄子的目光从个体生命出发,触及整个人类,接着向宇宙自然延伸,然后又回到生命的,他获得深刻的感悟:完成了生命个体的和谐,才能实现人类的和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 让王》)。人自身的和谐体现生命遵循自然的最佳状态,因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天地与人并生,万物与人为一,做到自身不与自然发生冲突,人必须为“真人”——充分呵护生命、张扬个性,不奴役和欺骗自己,懂得尊重万物,不轻视他人的价值,这样才能为创造人类的和谐提供必要的自然条件。真、善,才能让人感觉到美,“谨修而身,慎守其真,还以物与人,则无所累矣”(《庄子 渔父》)。伪善的面具只能拉大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它是对自然秩序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恶人、不真的人必然反过来伤害自身。人顺其自然,做诚实的人从而获得最大的善,使人际社会出现真正的和谐。

  外界人际社会的和谐,还需要一颗开阔豁达的内心。庄子用他那犀利的目光穿越千年,柔和地抚摸着人类的灵魂。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想让自己获得自由,但真正的自由是不存在的,总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约束,可有的人很快乐,有的人却郁郁寡欢,归根结底,是应为人的胸怀有“小大之辨”。胸怀宽广,不计较眼前得失,才能驾驭好自己的心态,“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庄子 逍遥游》),了解自己内心真正的目标,不被外界现实所禁锢,在有限的条件下追求自己所要追求的远大理想。大,才能眼光放远,不为小事而牵绊。那条最经典的北冥之琨,“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 逍遥游》),而同一片蓝天下,有鲲鹏展翅,也有蝉和斑鸠“抢榆枋而止”,

  终日碌碌无为。还有那不知晦朔的朝菌,不知春秋的`蟪蛄,他们人生的悲剧就在于自己的心胸太小,装不下天地。“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 齐物论》),天下没有什么比秋毫的末端更大,而泰山算是最小;世上没有什么比夭折的孩子更长寿,而传说中最长寿的彭祖却又是短命的。在逆境中,豁达的态度才能带来客观的思考,换个角度天地变宽阔。

  心胸开阔,个性率真是《庄子》中贯穿的精华,庄子反对那些所谓正人君子的“敛情抑性”的做法,人感情的外露释放是正常的,人们互相之间也要有宽广的胸怀去容纳他人。该哭的时候就哭,改笑的时候就笑,生的时候与相爱的人水乳互相交融,爱人去世“鼓盆而歌”。个人的情感行为,不能求同于某种模式,况且爱是没有模式的,“形莫若缘,情莫若率。缘则不离,率则不劳;不离不劳,则不求文以待形,不求文以待形,固不待物”(《庄子 山木》),只要感情率真,性情顺应自然,外在的表现就可以不必刻意追求,无论在哪里,彼此内心豁达无疑。“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庄子 大宗师》),湖泊干涸的时候,原先在水中嬉戏的鱼都被搁浅在陆地上,它们要快干涸死了,相互之间吹出湿气呵护着,吐出唾沫湿润着,多么温暖感动,但它们并不希望这样,因为在它们看来,与其在干涸的陆地上垂死边缘处相亲相爱,还不如在江河湖海中各自快乐得游走,貌似相互忘却,却又彼此想念。它们回归了自然,回归了真性,放下一切其它的包袱、威胁、条件,从此发自内心地真诚地思念。拉开距离,才知道最本真的自己。“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庄子 山木》),不必刻意去做些什么,自然而然地交往,清澈透明,君子之间的交情像水一样,小人之间的交情故意拉近,做作谄媚,甘饴如甜酒一样,可是,君子之间的交情虽然清淡但是亲切,小人之间的交情虽然甘甜但容易断绝,只是一种利交或势交。真正的感情,心灵是贴近的,至于外在形式,顺其自然,才能持久。

  《庄子》的经典,最吸引我的就是它的率真超脱豁达,我们如果服从天地间的客观规律,体察事物中的客观规律,体察事物中的细微变化,将目光投向无穷的宇宙空间,那么还有什么能东西可以影响到自己呢?所以要想达到和谐的境界,就必须在精神上解放自己,由心而发,无欺无诈地与人相处,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快乐,享受到真正的幸福。与智者庄子相遇,看他潇洒的身影,聆听他一篇篇轻松诙谐寓意丰富的寓言和故事,他的自在得意,他的大度情怀,他的幽默风趣都感染了我;他对人生的感悟,对生命的关爱,对自然的敬畏,对心灵的关照,犹如一盏盏明灯,在喧嚣中静静地闪烁,帮助我们从阴影中走出,开阔心胸走向真实的自我,按照事物的规律,去设立奋斗目标,去战胜挫折与困难。

  历史选择留下来的东西都是经典的,智人与智慧,都是一块无穷的宝藏等待我们去发掘,《庄子》是这样,其他的经典也是这样,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永远绽放着璀璨夺目的光芒,美丽我们的心灵,照亮我们的人生。

庄子读后感4

  心晴时,雨也晴;心雨时,晴也是雨。

  巴尔扎克曾说过:不幸的是,天才晋升的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无底的深渊。

  当我们沉迷于一片绿荫的悲伤情绪时,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一片绿荫,还有一片森林。

  山上的仁慈不仅包含了天空中的古树,而且还包含了野生的草,不仅孕育了豺狼的咆哮,而且还滋养了弱小的悲伤的咆哮。或者环抱你的手,把水变成湖,或者裂开你的身体,让瀑布倒挂在前四川。山谦卑地站着忍受时间的痛苦和折磨,仍然保持沉默,山的仁慈,在于它安静而冷漠的态度,有时山也可以成为人们的榜样。

  我们不是庄周的鱼。我不知道鱼在水里遭受了什么,它们是否真的快乐,但我们可以成为我们心情的舵手。创造一些意想不到的、合理的幸福。

  像庄子一样,做一个天上的'泉水,做一只夜夜鸣叫的鸟,做一棵月光下宁静超然的精神古树。

  "举世名而不劝,举世非而不抑。"当你冷静下来读庄子的时候,问问自己,我们能否平静地面对别人的各种评论;没有别人,没有我,当我读庄子的时候,我不妨问问自己,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我们是否已经失去了自己;在与庄子交谈时,我问自己是否把一切都包括在胸前,默默地理解;我的生命也是有限的,我知道无限是有限的,无限的,危险的。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是否敢如此真实地生活,如此诚实地面对学习。庄子活出了智者的风范。活着的意义,活着的价值,活着的态度,精神的源泉不在于他。

  活着,我们追求什么?我们可以区分事物和我之间的界限,知道荣誉和耻辱,区分是非。活着,我们想要什么?有追求,但没有太多的要求,只有评论,但没有争议。活着,我们追求什么?看到黑暗,但仍然坚持追求光明。轻松地生活,轻松地生活在自己身上,生活在生活的色彩中。今生没有遗憾。

  走自己想走的路,唱自己喜欢的歌,一路唱歌,冷暖自知,只想走满格桑花,像朝圣的信徒一样,保持信仰。

  至人无己,神无功,圣人无名。庄周做到了,所以他很高兴。如果我们也想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们应该经常思考自己的生活,经常问自己是否能在宁静的月光下站成一棵精神古树。虽然充满了斑驳的岁月痕迹,但它可以根深100米,不谦虚或傲慢,让树枝在风中,站起一个安静的姿势。

  我们快乐的原因有很多。我们不必与世隔绝,忘记世界的温暖和温暖,不要看到凡人的世界,不要尝到世界的痛苦。相反,它应该是看到世界上的一切,品尝世界的凉爽,在世界的沧桑之后,仍然可以闲置的云野鹤,微笑,保持安静和超然。

庄子读后感5

  一谈到庄子,我们不由得想到道家创始人老子,他是老子的弟子。思想上都追求“得道”,精神上追求“超然物外”。庄子更注重对个体的重视,让人更加重

  视身体、生命,也就是注重于养生。

  《庄子选注》中,有一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是一篇语录体议论文。文中两人,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读者看后会心一笑而又沉思良久。

  本文讲述两位辩论高手,由在池中游来游去的儵鱼引起联想。其题虽小,其旨甚大。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把这场辩论引向深入。读完文章,不得不感叹两人在辩论中反映出的敏捷思路与睿智的交谈,令人拍案叫绝,无不折服于他们的“善辩”。头一回读完,心中不时佩服两人的才辩,也不由得会心一笑。

  濠梁之辩”,在庄子看来,物与自身是浑然一体的,所以才能体会到钓鱼的

  快乐,不过从庄子以“安”字,反驳惠子,体现了他的诡辩风格。

  “惠子相梁”选自《庄子?秋水》,文中惠子在魏国做宰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挑拨他俩之间的情谊,为此惠子在国都搜捕几天几夜,庄子把自己比作“鹓鶵”,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形象地说明自己鄙弃功名利

  禄的立场和志趣,讽刺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又无端猜忌他人的丑态。

  可见,庄子本人是把世俗名利看轻的,对于外界的诱惑,他可以做到言行如

  一,洁身自好。

  《庄子选注》这一本书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追求着虚无缥缈的.理想世界。体现了庄子的虚无主义,书中蕴含着高深的哲学理念,处处都引人深思,有的可

  能长时间都无法琢磨透。

  在我看来,道家这一学派的思想是一门深奥而不容易嚼透的学问。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认为道是一切事物的起源,有了道便有了一切,庄子作为道家的创始人之一,对道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

  作为一名初一年的学生,可能我对《庄子选注》中的文章的理解只是一知半解,但是它已经深深地植入我的大脑深处,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我将力求读懂它、理解它,并且我将以其中我所认可的思想来指导我的人生观。

庄子读后感6

  庄子是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他的文章充满了想象力,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正如《秋水》,采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用浅显易懂的方法,向我们阐述了做人之道。

  文章写到:“秋水时至”河伯在自己的领域内看到“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就以为他所看到河水开阔雄壮,是无可比拟的,但当他来到海边时,见到大海“不见水端”的辽阔壮观时,他为自己的见识浅薄而感到羞愧,而整篇故事就是以河伯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只有经过比较,才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而如果骄傲自满,就会怡笑大方。

  例如,明末的李自成起义。起义军杀敌勇猛,于公元1644年农历三月十八日攻进北京城。明朝灭亡了,但李自成和起义军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将士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守纪。整天吃喝玩乐,听歌赏舞,他们忘记了他们的`对手——一直想打进山海关的清军。后来,吴三桂联合清军向起义军发起进攻,竟没有一位将士肯应战,李自成只好亲自出马,仓促应战,最终以失败告终。短短的42天,这支强大的队伍失去了战斗力,原因在于起义军和李自成自以为已经胜利,有了荣华富贵,不用再担心什么,只管享乐,放松了警惕,最终败在清军手里。

  联系到我们现代社会中,也不乏“河伯”、“李自成”这样的人。古语有云“满招损,谦受益”,李自成虽然开始时攻进了北京取得了胜利,但他最后却败在了自己的骄傲自满上,并为此赔上了自己的性命。而河伯刚开始时确实很自满,但幸运的是,河伯继续往下走,让他看到了汪洋大海,当他认识到自己的渺小时,就立即改正了态度,所以,最后他受益了。故在现代这个物欲充实的社会中,抱着不可一世虚夸的态度,终有一天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宇宙无限,更显得人类是多么的卑微渺小。我们只有抱着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态度,抛弃自满,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不断的开拓进取。

庄子读后感7

  生活如诗,可以色彩斑斓,

  生活如狱,可以苦闷昏暗,

  回眸一探,转个视线,

  又是另外一片天。 ——题记

  你认清自己的生活了吗?我每天扪心自问。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解牛》告诉我们:只要我们能够适应外界条件,顺应自然,就能活得惬意,活得精彩。

  每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喜欢漫步在温暖的阳光下,暂时抛却成长的烦恼,猛然发觉一切都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一般朴实美好。

  曾记得有多少次像听天书似的上数学课,脑子飞快的转着,却总也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只有双手在不停的.运动,复制下老师的板书;曾记得有多少回再拿到试卷的一刹那,脑袋一片空白,心中不由凉了半截;曾记得有多少个夜晚,面对眼前的作业发呆,不知何以下手的无奈涌上心头……很多次很多次当真为自己沉重的生活下了定义:如同地狱般的生活,不是人过的。

  诚然如此,我又不得不承认事物总有其两面性,正如那令我厌烦又不能及时消化的笔记成了我最宝贵的学习资料;那令人心寒的分数背后却隐藏着我必须消灭的敌人——学习的薄弱环节;那犹如“雪满太行”的难题,在我努力攻克下,成功的欢欣鼓舞无可替代……正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

  庄子能把知识分子认为繁重、肮脏、卑贱的宰牛劳作,写成一曲美妙的音乐演奏,那么我为什么不能将学习生活看成一种享受呢?既然无法无法改变学习的艰巨性,就让自己去适应它。

  换一种眼光看生活,我知道我该怎么做了!

庄子读后感8

  庄子在养生主中有言:“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庄老先生的本意到底如何,至今未弄得明白,倒是望文生义地觉得,会不会是这样的意思呢--为善嘛,千万不要走火如魔到一定要追求获得好的名声的地步,而为恶嘛,也千万不要一意孤行弄到不计后果以至于触犯刑律的境地。

  此中的的为善与为恶之解,不知正解是什么,我自已似乎倾向于人的社会中对于自我个体利益的两种态度,为善嘛,似乎可以理解为利他之举,为恶嘛,似乎可以理解为利己之举。那么,这两句话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利他之举,可以做,但是不要做到是为了追求获得好的名声的'程度,因为那样会很累很累,也不排除会因求名而失去许多本应享受的人生乐趣甚至于失去自己的生命啊;利己之为也可以行,但是不要做到面临刑罚加身的程度,因为那样你会得不偿失地受到屈辱与失去自由甚至于失掉生命啊。

  这两句话,应当还包含着主张个人对许多事情的自主选择与判断的因素,因为要做到‘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其标准显然应当为当事人自己去下结论,而不是人云亦云或者迫不得已而为之。

  做为我自己,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学过《庖丁解牛》,那是从《养生主》中节选出来的,那篇课文中是否有‘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两句,是不记得了,但是现在因为复习《庖丁解牛》以希图背诵之时,倒是见到了《养生主》之全文,觉得有必要全文诵读之,也希望能从中汲取些营养,让生活过得更有意义一些,试着背诵之,也算做是进行记忆训练罢。

  试试看吧。

庄子读后感9

  这几天拜读了明月悠书友的读后感,受益匪浅,有感于自己见解和明月悠书友的异同,也根据自己肤浅的认知发一篇自己的感悟吧。因为我小时候没有接触传统文化,文言文不好,就不对各别字的意思进行解读了,只把握大义。

  第一段,庄子列举了五种人,几乎包括了世间所有人,这里就不赘述了。然后庄子笔锋一转,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从这段文字看,圣人没有刻意,仁义,功名,江海,道引,而达到了高,修,治,闲,寿的境地。所以说无不忘也,无不有也。圣人忘掉了去追求以上五种事物,而达到了别人追求那五种事物境地,此可谓不求而得,无欲无求而得,无中生有也。妙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后文也说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天地和圣人都是无中生有,可谓造化神机也。然后又说,故曰,夫恬淡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道德之质也。这句是承上启下句,后文专门解释了淡,不与物交,虚,无所于忤。天地之平,道德之质。平,这里做使......平,想到平天下,四海承平等词语,这里引申为造化讲。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所以可见,天地和圣人有共通之处,都可以无中生有。

  下端又说,故曰,圣人休休焉则平易矣……故其德全而德不亏。这里讲圣人没有追求,但是自身造化,却都得到了,多么容易啊。因为平易,已经拥有知晓,所以恬淡,不会有物质的追求。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圣人无欲无求,而自生种种心境,不需要借助外物,所以对德没有损伤,精神纯素。然后紧接着又说,故曰,圣人之生也天性......乃合天德。几个故曰,层层递进,条分缕析,解释了圣人如何达到这种无中生有的.境界,然后达到这种境界后,无天灾......的种种妙果。其中说明了圣人并不是不与外物打交道,而是不与物交,圣人可自得。因为圣人自得,如此了解人们种种状态,所以不需要思虑,也不需要谋划,只是光而不耀,信而不期。仿佛一切都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这真的是和天的德一般。后面又故曰,悲乐者.......劳也竭。这段是讲的反例,对照圣人,正反论证,最后通过讲水,进一步说明圣人圣人的养神之道。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天行。

  下一段讲到,夫有干越之剑,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宝之至也......精神四达......化育万物,不可为象,其名为同帝。这是对应上文水而说的,水者滋养万物,剑者,摧枯拉朽,一生一杀,化育万物。不用而杀,可谓我无为而民自化......不敢用也,是道德体现,以柔克刚,恩威并济。后文总结了圣人的养神之道,守而勿失,与神为一。一之精也,合于天伦。圣人之道贵素贵纯贵精。

庄子读后感10

  《庄子四讲》全书分成四章,每章都以《庄子》原文中的片段作为支撑,主要阐释了故,命,天,人,忘,游,虚,芒芴。

  我觉得作者比较出彩的点在于,很多人把庄子的“忘”、“虚”理解为退回初始状态、混沌的世界,与万物合一,仅此而已,而毕来德则更进一步(不知这一步是走对了还是错了),强调虚空、混沌带来的变化和自我更新自我塑造的能力,让来回往复的主体得以重新定义与自我、他人、世界的关系。我想到的比喻是陶泥,毕来德不仅强调把已经塑成花瓶的陶泥揉回原本的球型,而更为强调揉回了球之后,这团泥可以被重新造成一条蛇、铃铛、一只兔子。

  作者另一个出彩的地方在于,他提出庄子的虚或者混沌,指的'不是宇宙,而是身体,身体(而非所谓心灵、精神的自主运作是自主性的保障),这个观念我仍然存疑,可能我还没能彻底理解毕来德的身体指的是什么,不过,确实是意识对于自身的认识以及对独特性的渴望把自体和他者分割开来,而意识也在这种认识中化为他者(这也是毕来德另一个有意思的发现:知道和不知道都有道理,都符合庄子的描述,它们却是在根本上冲突的;也就是说,一方面,人在知觉的时候无法言说,言说的时候不知觉,因此人说的是自己“不知”的东西,另一方面,道是可以被“知”的,到了天的境界,则可以“游”,也就是毕来德所说的“静观”)。

  另外,《庄子》原文,尤其是《天运》,实在是太精彩了,太值得反复揣摩了。

庄子读后感11

  庄子这个名字,一直静静地深藏在我心中,蹁跹如蝶读后感 你也可以投稿,每每在我滞重胶着的时候,透进天心一线亮光,给我摆脱所有困难的力量。在庄子的大智慧中,我不断感悟着,不断成长着,力争蜕变着自己……

  ——题记

  还记得初一历史课上,看到庄子的一小段话。他的思想,在当时的我看来,确实如他自己所说:“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的一样。现在却渐渐地觉得《庄子》看起来漫无边际,但其实这当中却蕴含有无数的大智慧。

  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位重重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精神令我十分敬佩,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存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人们常说:很多人活着的时候,对名与利两个字看得最重。到了最后终极大限,名利可能不再重要了,还可以看得透,但是,生死就难看透了。

  庄子却能够对待生死有这样一种坦然的欣慰,可能是他真正参透了生命的真谛吧!

  庄子在《庄子》这本书中提出了一个观点,“乐生”。即内心豁达、乐观地面对生活,面对困难。

  现在社会上有许多抗癌俱乐部,有很多的抗癌明星。过去一听说人得了癌症,几乎就是给人下了死亡通知书,可是现在很多患者还能活很多年,因为他的内心乐观豁达,不惧怕死亡,才可能真正地战胜病魔,战胜死亡。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吗?

  相比死亡,平常我们遇到的小困难,小挫折其实微不足道。然而,在每次困难面前,我们是否乐观地面对?在每次挫折面前,我们是否积极地对待?我们是否会选择逃避现实呢?事实证明,“乐生”的观念千万分正确,逃避现实的.想法只不过是不愿面对现实罢了,来的总归来,去得总归去,又有什么逃避现实可言呢?

  渐渐读透庄子后,才真正发现庄子的确蕴含大智慧,他的思想,就“乐生”这一点而言,已让我为之动容。我暗下决心,在今后的日子里,乐观坚强地面对,就从身边每一个做不到的小细节做起。

  庄子的智慧,如一双隐形的翅膀,给予了我飞翔的力量,每一次读《庄子》,都是欣喜的,满怀期待地对待着自己的蜕变,而自己,终究在诵读《庄子》的过程中,一点一滴地感悟,一步一步地成长……

庄子读后感12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处在这样的一个时代,物质极大丰富,信息量极多,更新极快。各种东西用苟日新,日日新形容都不为过。因此若如忙不颠儿的急着学习、存储、改变,想是会累个半死,就这样也不一定跟的上脚步。所以,保持自我的根本,就是那个不变的稳定的自己,之后再随形式稍微加减。保持自己的节奏,慢慢的,妥妥的,以最少得消耗投入达到最大的能量输出,事半功倍。

  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消极怠工,就去吊儿郎当的混日子呢?我想庄子是不会答应的。每个人的青少年阶段的成长和积累是自己无法掌控的,因为这和我们的出身、家庭、成长环境、教育资源等息息相关。但成年以后,在我们有能力去构建一个独特的'多维度的自我时,我们还是要积极的让自己的版本在可允许的范围内达到最好效能,达到相对稳定状态。之后再因其固然,再依其天然。我想,这样才会可能达到庖丁的游刃有余的踌躇满志的状态。

  如何安然自在,应该就是积极改变能够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并有智慧去区分二者。自在是一种心中有数,自在是一种经历过之后达到的满足,自在是世事通明,达练人生。

  接触过一位很资深的民办大学校长,70多岁的年纪,但看上去像是50多岁,问其保养心得,校长说,不过是该处理事情时集中精力处理事情,到了休息的时候绝不拖延,每天晚上10点左右一定就寝,每日再忙要保持散步1万步以上……听起来没有什么高深的手段,不过是规律作息,劳逸结合。但其实,你看到她本人,你会感觉到那种自在、内心平和的状态,身为大校长,也没有让人感觉很繁忙,感觉就是一种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的自信。并且教书育人,薪火相传。

  因此,我想接纳自己,安然自在就是在经过人生磨炼之后的一种智慧和慈悲共存的悲智双蕴状态。

  文中,作者讲养生过程比喻成手机的使用过程,感觉很形象贴切。

庄子读后感13

  今天总算看完了庄子的智慧,得到很多感悟,人生两大关口,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也;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可逃于天地之间也。我们的父母是一种无法割裂的亲情,臣是自己与他人,君是自己与他人,人与人的关系也是不可逃避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我们在社会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安之若命,我们必须要好好想想。庖丁解牛告诉我们,人为刀,刀为心,社会为牛,你怎么样对待社会,社会怎么样对你。以无厚入有间,无厚是无我,有厚是太自我,我就是太过自我了。有间就是空隙,就像人体的穴位,刺之而不伤其身,社会的有间在哪?我们找到社会的有间,才能如鱼得水。但这需要我们自己寻找,观山为山,观山不为山,观山还是山,人生境界啊。我很早就读过庄子,我只看到了逍遥,所以我是轻浮的,只看到无奈是沉重的,看不到无奈是肤浅的,只看到逍遥是轻浮的,看不到逍遥是庸俗的。我是肤浅而轻浮的,但还好我不是庸俗而沉重的。()应该改变下,那就需要行动了啊!我行动力又不怎么好。散木樗材是我曾经用过的.昵称,表示无用之用,无为而无畏,今天再看,更多的是管理学的感悟,万物皆有其用,无用之用,物尽其用和用物之大用。无用就是换位思考。

  最后是哲学的,我不知道我是否完全明白,存在不是存在者,存在者是存在者是因为存在,存在是存在本身,存在为无:道不是物,道生万物,道是道本身,道即为无。无中生有,无就是最本源。我感觉:道生一,一就是存在者,一生二,二即为相对者,二生三,三就是旁观者,无尽的三是万物。还有一句现象背后无一物,现象就是本质,存在就是存在,道就是道,爱就是爱。我好像明白我为什么爱我女朋友了!

庄子读后感14

  在《庄子秋水》中,秋水来临时,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尽在自己。顺流东行,遇到北海若,河伯望洋哀叹我不至于子之门就没了

  满招受益,谦虚受益。不要以自己的长处而不是人的短处,也不要以自己的短处而嫉妒自己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除了五岳之外,还有别山之尊。要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学习态度。只有这样,人生之旅才能受益匪浅。

  骄傲的人永远不会成功。在有限的环境下,河伯认为天下之美在自己。主观片面的理解使河伯过于自负,这是一种浅薄的洞察力。如果河伯没有改变自己骄傲的心态,那么他将永远看不到大海,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渺小,那将是多么悲哀啊。在我们的学习中,我们不能为自己的小成就感到骄傲和自满。我们应该跳出我们主观的狭窄圈子,拓宽我们的视野。只有不断学习专业课程,阅读更有意义的好书,参与更多的社会活动,我们才能意识到自己的缺点。

  至于北海,河伯感叹自己的渺小。只有有了自知之明,人们才能清醒地学习和工作。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经常反思自己,不要因为我们有限的'知识而自满。在知识的海洋中,我们应该始终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学习态度。追求真知,追求更积极的生活,让生活更有意义。

  谦虚是有益的,谦虚是有进步的。船,谷物,人。与宇宙中的一切相比,人是非常小的。世界很大,个人所做的一切都很小。生活是有限的,学习是无限的,无论一个人的知识有多深,它都只是沧海一粟。只有保持谦虚的学习态度,保持三行,必须有我的老师的学习生活,我们才能实现生活的理想。

  富兰克林曾经说过:缺乏谦虚就是缺乏知识。牛顿说:我不知道人们怎么看我,但在我看来,我就像一个孩子在海滩上,偶尔捡起一块更光滑的圆石,我没有找到真理的大海。这种谦虚的思想不是牛顿不朽成就的基础吗?

  在当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了解自己的有限性、谦虚和勤奋尤为重要。进入大学并不意味着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人才创造了未来,社会需要人才,但不需要平庸的人才。要成为一个有用的社会人才,我们需要每天坚持,每天进步,用知识丰富自己,提高个人培养。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一个自满的人,不懂礼仪,懂义。懂得自卑,才能懂得礼义廉耻。

庄子读后感15

  《养生主》通篇不过600言,是《庄子》内篇中篇幅最为短小的,但细细读来,仍然有颇多尚可深究之处。

  在本片开端,有“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句,历来广受争议。“上句尤易明,下句最难解,似有引人为恶之嫌。”近代王叔岷先生的解释颇具影响,他说:“所谓善、恶,乃就养生言之。‘为善’,谓‘善养生’。为‘恶’,谓‘不善养生’。‘为善无近名’,谓‘善养生无近乎虚浮’,益生、长寿之类,所谓虚浮也。‘为恶无近刑’,谓‘不善养生无近乎伤残’,劳形、亏精之类,所谓伤残也。”(《庄子校诠》)此句乃就养生而言,这自然没错,但庄子讲养生,主旨在养心,而非养身。在本篇第三章,写右师之介是“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右师一足,并不必然是出生时就有的先天性生理缺陷,亦有可能是后天致残,但无论哪种情况,都是“天与”,而非“人与”。因为“道与之貌,天与之形”,人的形骸都是受天赋与,人力不能改变。若按王叔岷先生的说法,将“刑”解释为劳形、亏精一类的伤残,则与养生的前提——破除形骸残全的观念背道而驰了。人之形骸取之于天而人力不可蓄养,人只能养其所能养,即是心。周纵策说:“至于‘不’伤生的善恶是否该为,本不是他在这里所要讨论的范围。他说的只是:假如你要去为恶,可切不可弄到受刑伤生;至于这假设的,不致受刑伤生的恶事,你该不该去做,他在这里并未表示意见。这正如‘不近名’的善,不‘已而为知’的知,你该不该去做,他在这里也没有表示可否。我看庄子一定会要先看看那是什么知,什么善恶了。”(《<庄子?养生主篇>本义复原》)与成玄英一样,将“刑”理解成了“刑戮”,此金木之刑仍然只是伤身而已,且后文曲说强通,未得庄旨。

  “为恶无近刑”句,最重要的概念有二,一是“恶”,一是“刑”。“恶”应理解为世俗所认为的`恶事,这个基本明朗,众家的问题主要在后者。联系《养生主》篇全文,我认为这个“刑”乃是后文秦失吊老聃中的“遁天之刑”。秦失的原话是:“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悬解。”由此,“无近刑”即是说“无近乎遁天之刑”,不可邻近逃避自然地刑法。换言之,做(世俗标准中的)恶事,只要与自然天道相顺应即可。

  《养生主》开篇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个“知”可解释为知识,但显然是广义上的知识,它包含了人们心念中的一切造作,包含了世俗的一切是非善恶标准。又“以有涯随无涯”,终生惶惶然求善避恶,这些人就好比庖丁解牛篇中的良庖与族庖,在解牛时强行“割”“折”牛骨,而这些一时一世之“标准”即如“岁更”“月更”之“刀”,不断地在现实中挫败又在心念中被追逐,儒家有儒家的标准,墨家有墨家的标准,百家相争,终无所归,这都是遁天之刑,都是未能“缘督以为经”的下场啊。庖丁解牛篇的寓意,有人以为是以庞大的牛比喻“社会”,以解牛比喻“处事”,庄子遂然是在教导世人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处事技巧,实在是视庄子与汲汲然于世者无异了。显然,要理解庖丁解牛的寓意,文惠君那句“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是唯一的钥匙。养生即养心,此段以牛喻心,以解牛喻剥除心之藩篱,是言解除心之藩篱,当“依乎天理”“顺其固然”,而不可“以有涯随无涯”,徒生出许多是非善恶判断标准来,这才真正是区别于道德优先的生命优先。养心为本,处世为末,以为庖丁解牛篇是在教人处世技巧的,实在是本末倒置,淆乱庄旨。

  “为恶无近刑”之意,可举例来加深理解。庄子丧妻,竟鼓盆而歌,这在世人看来显然是不近人情的为恶之举了。但若跟随世人的善恶判断“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这才是“不同乎命”的遁天之刑,庄子了解了“人且偶然于巨室”而堪破生死,方才是无近乎遁天之刑了。“为善无近名”的意思相对明朗,即做(世俗标准中的)善事而不近乎名誉,姑且以此来推测《养生主》中的另一个疑点,即秦失吊老聃中秦失对老聃的一句品评。(秦失)曰:“然。始也吾以为至人也,而今非也。”虽然庄子一向被认为是老聃后学,但老聃从未自称至人,庄子也不是阿谀奉承之人,所以以为老聃并非至人,这不足为怪。奇怪的是,在秦失吊老聃一段中,并没有直接给出老聃非至人的依据,如此单独一句品评,就显得尤为突兀。这一段的内容主要是写老聃死后世人言之哭之,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由此怎么能引出老聃非至人的结论呢?按我们通常的理解,老聃已死,众人的恸哭并不关乎老聃对生死的看法,但细细读来,“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众人对老聃的感情甚至可与至亲之情相比拟,可见老聃生前必是“为善于之”了,而且不是偶尔为之,必是长期坚持了。“至人”的特点之一是“无待”,鲲鹏万里,仍有待于海运,而至人的无待乃是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式的“独”。老聃之“为善”,不一定是有求名之心,但在众人心中已有了善之名,仍然没做到纯粹意义上的“为善无近名”。老聃不一定有待于他物,但显然已为他无所依待,仍然没做到至人式的“无待”与“独”,也由此可见庄子心中的至人,的确是一个最高理想的化身了,除非人如混沌之未凿七窍,否则谁能不被世俗所染呢?

  庄子讲善恶,本意并不在于要另生一个善恶标准,如此又堕入细细密密的理思之网了。庄子讲善恶,原本就是要取消这一虚妄命题,善恶俱谴,是非两行,超越一切道德判断,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如此才能缘督以为经,获帝之悬解,得养生之旨。

【庄子读后感】相关文章:

《庄子》读后感04-13

庄子读后感04-08

庄子读后感06-21

庄子寓言的读后感12-10

《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12-21

庄子读书心得04-16

读《庄子》有感04-22

庄子·逍遥游读后感06-05

《庄子》读后感15篇(集合)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