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呼兰河传有感精品[14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呼兰河传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呼兰河传有感 篇1
《呼兰河传》这本书讲述了萧红住的这座小城——呼兰河和萧红童年的故事,呼兰河这座小城是荒凉的、寂寞的,萧红的童年是同样寂寞的。
呼兰河的人是寂寞的。他们抓住一切看热闹的机会,不放过呆板单调生活中极少有的乐趣,哪怕在大泥坑里淹牲畜也是盛举,是令人窒息的。家长里短,柴米油盐,也能让那些精神极度贫乏的.人争吵上三天三夜。他们生活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冷了穿棉衣,天热了穿大褂,一年之中,必定要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日娘娘庙大会。这是精神上的盛举。
呼兰河的人是愚昧的。节日的盛举,都是为鬼而做的,并非为人而做的。至于人去看戏、逛庙,也不过是指油借光的意思。跳大神有鬼,唱大戏是唱给龙王爷听的,七月十五放河灯是把鬼放走,让他顶着灯去投胎。四月十八也是烧香磕头的祭鬼。只有跳秧歌,是为活人而不是为鬼准备的。跳秧歌是正月十五,正是农闲的时候,男人装女人,装的滑稽可笑。还有狮子,龙灯,旱船等等都是跟祭鬼似的,花样复杂。这些活动都是“为鬼而做”的,更突显了民众的迷信、愚昧,以及现代知识和理性的匮乏。
呼兰河的人是麻木的。小团圆媳妇是书中被封建观点迫害最深的。在那个没有一点人性一点温暖的非人间。
“大缸里边,叫着,跳着,好像她要逃命似的狂喊”;“到后来她连动也不动,哭也不哭,笑也不笑”;“当晚被热水烫了三次,烫一次昏一次”;而周围人呢:“看热闹的人,络绎不绝”;“没有白看一场热闹,到底是开了眼界,见了世面”;“于是人心大为振奋,困的也不困了,要回家睡觉的也精神了。”他们眼见如此残忍的行为却大声叫好,一个人的死若是能带来点乐趣的话那就是好的,所以他们乐于看上吊,投河,跳井,自勿“反正不用买票,而且趣味无穷”。这种践踏生命,蔑视生命的行为,鞭挞又同情他们。这能恨小团圆媳妇的婆婆吗?他们其实还是善良的,实在没有害人或自害的意思。他们同是被几千年传下来的思维、生活方式所迫害,最终成为一个个牺牲品。小团圆媳妇惨死的经过,揭露出封建礼教及愚昧迷信的风俗其势力的强大。传统习俗已化为人们的“集体无意识”,深入其骨髓,尤以小团圆媳妇的婆婆为甚。可以说,小团圆媳妇不是被某个具体的人杀死的,而是被这种“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害死的。
读呼兰河传有感 篇2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个暑假,我读了《呼兰河传》这本书让我深有感触。
《呼兰河传》的作者是萧红,原名张乃莹,她生于1911年现哈尔滨市呼兰区,1942年逝世。她是民国时期著名女作家,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她出身于地主家庭,幼年丧母,父亲重男轻女,只有祖父疼爱她。他在鲁迅、茅盾等名人的帮助下开始创作。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是一篇散文诗,共八章。文章写了在作者童年生活中是孤独和寂寞的。小传并不大,总共就那么几条街,那么几个店铺,不用挂招牌就知道是做什么生意的。小传里的人们都过着单调的生活。东二街上有个大泥坑,本应该是居民们出行的障碍,却成了大家的乐趣。谁被困住了,周围看热闹的总是比帮忙得多,泥坑中的故事也成了小传人的话题。除了泥坑外,小传的人们最期盼的便是一年一度的各种节庆,如:跳大神、看大戏、放河灯……小传人是寂寞的',只能在这些固定的、单调的热闹中寻找那已经沉没多时的快乐。在这寂寞的小传中,祖父家的后园是“我”的天堂。在那有各种蝴蝶、蜻蜓、各种花卉和树木,这是“我”寂寞的童年生活中唯一的亮点,留下了“我”和祖父许多美好的回忆,祖父不仅陪“我”玩耍,在晚间祖父教“我”背唐诗,对“我”进行启蒙教育,这些让“我”感到无比快乐和温暖。冬天,后园萧条了,储藏室便成了“我”的活动场所,每当“我”翻出一件旧物时,都会顺带出一件往事,让大家回忆满满。
还有老王家的团圆媳妇,因打骂过度得病,而老王家却不请大夫,花大钱请真人和大神治病,最后团圆媳妇在捉弄中离开了世间,看热闹的人也渐渐散去,反映出了呼兰河人的愚昧无知和冷漠……这些写出了萧红孤独和寂寞的童年,而她想要的却只是自由和快乐。
萧红她用这动人的笔调,在《呼兰河传》中写出了她记忆中的家乡和童年,一个北方小镇单调的美丽和人民的善良与愚昧。她小说的风俗画面并不仅为了增添一点地方色彩,他本身包含这巨大的文化含量与深刻的生命体验。难怪茅盾在序中写到:“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读呼兰河传有感 篇3
《呼兰河传》是萧红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完成了她的巅峰之作——《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一书共有七章构成。首先是老胡家家破人亡的故事。十二岁的小团圆媳妇在经历了婆婆的毒打、跳神、用热水烫驱鬼后,奄奄一息,最终命归黄泉。小团圆媳妇的死去向我们展示了封建、迷信的传统风俗的恶果。
而小团圆媳妇就成了陋习的牺牲品。她的婆婆,只因媳妇走路快、在客人面前大方、不害羞,便认为她打破“常规”,无情地用烙铁去烫她。在小团圆媳妇死后,她的大孙子媳妇,聪明、能干的一个人,像从人世间蒸发了一般,她一定是去寻找一份属于自己的幸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有深沉悠长的,有活泼轻快的,有大发感情的。而萧红写书字字都有情,对家乡的情,对祖父的情,对园子的情。
但,我们知道,萧红这一生几乎没有快乐,一路坎坷曲折,只有童年,给了她对生命的希望。死,对于她来说不足挂齿,继母的残忍与冷漠她并没有倾诉于纸上。她没有写出自己的痛苦,而是用怜悯的眼光去看别人。整本书字字透露出中国还没有从封建社会走出来,当时的人们被一丝迷信愚昧的黑纱蒙罩着。在我看来,除了萧红、祖父和小团圆媳妇外没有一个是正常的.。
小团圆媳妇这段写得尤其长。读着,心中不由升起悲悯。好好的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黑头发,大眼睛,高个子,在现在看来就是一个大美人。而且生性活泼大方,就因这,婆婆奶奶还有其他的媳妇觉得不打不成。天天虐待,又是打又是在她脚下用烫铁烙印。可怜的小姑娘越来越憔悴。婆婆奶奶们见她这样,请来大神、二神为她跳,希望驱逐团圆媳妇身上的"妖气".这些"大神"纯粹是为了赚钱,说用滚烫的热水烫一烫,妖魔鬼怪就会消除。可怜的姑娘,被烫得昏迷不醒,后悄然离世。婆婆哭得差点瞎了眼,不是哭她的小团圆媳妇死了,而是哭花在她身上的几百两银子!
可是再看祖父和萧红的园子,有蝴蝶,有蜻蜓,有稻子,有狗尾草,有祖父和她快乐的回忆。跟着祖父,就像去游乐园,兴高采烈,欣喜若狂。那快乐的一幕幕仿佛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天真的孩子拉着祖父的手在园子中尽情玩耍,一会儿追蝴蝶,一会儿吃黄瓜,一会儿又躺在树下睡着了……萧红身为女作者,笔致细腻,观察仔细,与众不同的是,她有亲身实际的感受。她不仅记录呼兰河,记录家乡,记录祖父,更在记录自己,一个真实的自己,一个天真的自己,一个快乐的自己,一个美好的自己。那段时间短暂,祖父立时,这些回忆使她生存的依靠。
用具写作的水平来看,似乎觉得《呼兰河传》中的很多句子可以删去,但又觉得很有必要。每篇不是很长的文章,甚至只有几句话的章节,觉得读后很是充实。再用最具写作的眼光,她的文章又是最华丽的。
读着《呼兰河传》,也和作者一样对呼兰河充满情,对祖父充满情,对一切充满情……
读呼兰河传有感 篇4
在近日,我读完了《呼兰河传》,它让我感受到了在这座小城里尽是寂寞和冰凉,除了祖父和“我”有点温情所在时,我感到的只是悲凉与凄惨。呼兰河的人们的生活也是那般:无知迷信的人、憨厚老实的人、无聊的看客们……还有被折磨致死的团圆媳妇,未出嫁就死去的翠姨等等。
而其中最让我受益无穷的两个故事是“街中大坑”和“小团圆媳妇”。在街中大坑里写的是有个车夫从泥坑中压过去,但不幸连人带马一起掉入了泥坑中,过了一会儿,人好不容易爬起来,马却起不来了,终于有些人看不下去了马上去帮他把马拉上来,而去帮忙的只有农民、穷人、和一些卖菜的人,但旁边的富人家和一些公子却只是在看热闹。一点儿帮助也不给予,真是让人气愤。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是需要温暖的,是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互助的,只有生活在有爱的.世界里,未来才会更加光明!
而第二个故事—“小团圆媳妇”讲的是:一个健康、活泼的小姑娘,因为穷,因为生活,被卖做童养媳,没有妈妈疼,这已经够可怜了,可她拼命的干活,还是动不动就会遭受到婆婆的打骂,遭受一个说是为了让她更听话、更懂事的婆婆的“教诲”结果被活活烫死了。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只要是科学的都不会骗人,那些受骗者都是不懂科学的人,只信迷信的人,所以我们要相信科学!
《呼兰河传》读完了,而我的心情很久很久都沉浸在那一片灰色的画面中!让我们去了解过去,了解历史,永远不要忘记过去人们的无知与愚昧。
读呼兰河传有感 篇5
《呼兰河传》一书中主要讲述了作者萧红小时候的童年生活,有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抒发了作者萧红深深思念家乡的感情。
书中萧红出生在地主家庭,从小生活无忧无虑,经常在后花园玩耍。观察榆树,捉蜻蜓,捉蚂蚱,捉蝴蝶,有时跑到正在干活的.祖父旁乱闹一通。
从这些事情中我能感受到小时候的萧红调皮可爱,天真无邪,甚至还有点捣蛋。在和其他小伙伴玩耍时,居然还敢爬上屋顶,踩得瓦房响个不停,还跑到河边,一边玩耍一遍欣赏着河边的美景。
她的祖父十分疼爱她,在萧红做错事时,不会打骂她,而是教导她。在萧红撒娇时不会生气发怒,而是宠着她。
如果我的童年也是在这里度过,那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在祖父的园子里是自由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如果萧红出生在我们现在的时代,我会相信比那时更快乐,因为这里不仅不是封建迷信社会,而是一个人人平等民主的大家庭。
我觉得《呼兰河传》中的小萧红无忧无虑,调皮可爱,让人喜爱不已。还有许多的人和事,这些大大小小的许多事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美好的童年。
读呼兰河传有感 篇6
你知道萧红童年生活的地方是什么样的吗?如果你读过《呼兰河传》这本书,我相信你一定会知道。
萧红是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也正是这本书的作者。她出生于黑龙江省,1933年发布第一部作品《弃儿》,代表作有:《生死场》、《呼兰河传》、《马伯乐》
《呼兰河传》写的是一个名为呼兰河的地方,在那里,我看到了嘲笑、冷酷、无情、迷信、虚假的人。
最大的悲剧就要数小团圆媳妇,年仅12岁的她被卖到了胡家当童养媳,单单因为她不害羞,婆婆就要来给她下马威,用嘴骂,用手掐,用鞭子抽接着团圆媳妇就被婆婆给虐待病了,更糟糕的是,婆婆为了治好病,听了那些愚昧的人话,竟然让团圆媳妇当众洗澡,洗澡水更是烫的让人无法想象,围观的人到处都是,可是就没人一个人上前阻拦,最后小团圆媳妇被无辜的折磨死了。凶手是那些迷信的人们,他们用自己的善意害死了团圆媳妇,每个人都是要她命的.刽子手。不过现在的社会基本不会有这种行为了,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打拼来获得幸福。
到了第七章,主角是一个穷苦的男人,叫冯歪嘴子。他有一个媳妇,两个儿子。因为生二儿子,他的媳妇死了。作者没有告诉我们他的结局如何。这给我们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可能结局十分悲惨,可能结局十分美好,也有可能结局平淡无奇。总之只要想象,他的故事就有一百个,一千个,无限个可能。
《呼兰河传》这本书没有华丽的点缀,没有美丽的装饰,它靠着与众不同的平凡,深入读者的心坎。
读呼兰河传有感 篇7
每个人都会有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或一本书,而有一篇文章让我念念不忘,它就是《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是萧红写的,出自于《呼兰河传》。
读《祖父的园子》,我的眼前总是浮现出一个调皮的小女孩,她是那么天真烂漫。不管小女孩怎么瞎闹,她的祖父总是很宽容,富有耐心。这篇文章描写了作者对祖父园子和童年生活的.热爱怀念。园子里的花草、虫子、鸟儿,它们多么任性自由啊!
每次读到这篇文章,我就会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小女孩,我最喜欢的情节就是小女孩拿着水瓢大喊:"下雨啰,下雨啰!"为了感受那份快乐,我还专门在小区空地上试验了一次,当细密的水滴洒到我的头上时,我的心仿佛要飞起来了。
后来,我了解萧红的身世时,才知道萧红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她的祖父已经去世了。我不知道萧红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她的内心世界是怎么样的,但是我相信这些画面已成为了她永恒的记忆。再读这些文字,我就有了新的理解,从她的语句中,我体会到了蕴含在字里行间的真情,感受到了萧红对祖父的热爱和怀念。
读呼兰河传有感 篇8
冬日的暖阳懒懒地照在窗台上,泡上一杯浓浓的奶茶,一缕热气弥撒着浓郁的奶香扶摇直上,渐行渐远。一阵冷风吹过,放在桌上的《呼兰河传》书页不停翻动,一幅充满着泥土气息的画卷徐徐展开。我仿佛可以看到:“我”已年迈的爷爷,“我”的二伯,“我”和邻居们相处的点点滴滴。
虽然我的.童年生活方式和作者大相径庭,但作者细腻的文笔,直击碰撞我柔软的内心,仿佛身临其境一般,不由地让我倍感温暖。
我家的老房子建于1998年。是那种砖块水泥混制结构,简单的造型,前面用铝合金封了起来,外墙是石灰涮白,还有充满江南水乡风味的黑瓦片。每当夜幕降临,明亮的灶间瞬时热闹起来。妈妈总爱围上那蓝底白花的围裙,翻滚着手中的木铲,那扑鼻的香气总会引得我伸出黑乎乎的“魔爪”,姐姐会来阻止,于是你追我赶围着灶台绕圈子,一不小心,翻了凳子,倒了瓶子,欢快的笑声是黄昏中最畅亮的“交响曲”。
生火,烧饭。是我童年的最爱。当红红的炉火被点燃,在一阵阵毛竹竹节爆裂声中,一股股四处逃窜的火苗冲出来,曾让我额前那一络头发被烧焦弯曲,以至于好长一段时间,姐姐都戏称我为“沙和尚”。
现在,这一切的一切,都成了记忆。老房子要拆迁了,生活了那么多年的老房子从此要退出生活的舞台。望着那被拆去门窗的房子,那东倒西歪的桌椅,这失去主人维护的老房子显得格外萧条,破败。或许,这一切将随着铲车的轰鸣声,彻底埋藏。
但愿,记忆里只留老房子的欢笑声。
拔动琴弦,记忆中的童年不停翻滚。恰似《呼兰河传》让我共鸣。
读呼兰河传有感 篇9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每当听见这首《童年》,我就会无限感慨即将逝去的美好童年。
在《呼兰河传》中,我了解了作者萧红的童年:父亲的冷淡,母亲的恶语相向,祖母针刺手指的痛……但是,这一切并没有冲淡她童年的快乐!在灰暗的呼兰河城中,让作者感到最快乐的,是祖父的后院。
后院里,她无拘无束的成长,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学祖父的用作,瞎铲地,把狗尾草认成稻 萧红笔下的“后院”,犹如鲁迅笔下的“百草园”,孩子的天真烂漫。活泼好动。调皮任性在其中尽显无余。我羡慕她的童年,我也好想让我的爷爷藏起我的草帽,和我捉迷藏,陪我念诗,一起在后院玩耍……
看着萧红的童年,我仿佛也置身其中,思绪万千。记得十岁那年的.一天,爷爷带回了几只刚出壳的小鸭子。小鸭子全身黄色,毛茸茸。肥嘟嘟的,只有手掌那么大,走路还跌跌撞撞的,鸭子十分滑稽,真惹人喜爱!爷爷把小黄鸭放养在屋旁的荒地上。爷爷说,喂养鸭子的重任就交给我了。我开心得不得了!看着这可爱的小东西,情不自禁的伸出小手,想抚摸它。说来也怪了,一只小鸭子似乎通灵性似的,居然伸长脖子向我凑过来。我喜出望外,用手轻轻的摩挲着小鸭子的毛,柔柔的软软的……我赶紧抓了一把米,放在手心,小鸭子便迅速地伸过头来吃米。其它鸭子看见了,也都一跌一撞地向我跑过来,我任凭这些可爱的小家伙用扁扁的嘴不停地啄我的手。以后的日子里,我一放学回家,就来到荒地和这些小鸭子一起,给它们喂食,陪它们觅食,和它们玩耍……我仿佛就是鸭子家族中的一员。 可是,再看看周围同学们现在的童年,整日与手机。电脑。卡片为伴,还有那些不知名的数也数不清的玩具,又有几个小朋友的童年能真正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呢?虽然我们是农村孩子,可还有很多同学连韭菜和小麦都分不清楚!真是悲哀! 读了《呼兰河传》,对我触动颇深。童年应该像万花筒般多姿多彩的,不仅仅是电脑游戏和各种各样的玩具,还有花草树木。蝴蝶蜻蜓;还有风景名胜。小狗小猫;还有……同学们,请珍惜我们的童年,让我们的童年回归自然吧!
读呼兰河传有感 篇10
书籍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名著可让我们与大师为友,与智者为伴,体会不一样的人生。古人云:开卷有益。当我们翻开一本好书时,总会有所收获。那么,经典名著中究竟蕴藏着哪些价值呢?简而言之,就是能让读者深切体惜到千百年来人类的智慧结晶,以及历久弥新的优良品格,例如善良、勇敢、责任、爱国,等等。从而让读者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人生之路多一分平坦,少一些纠结与矛盾。暑假期间读了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萧红的《呼兰河传》后就感叹,人一定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即便周围环境不好,也要坚强乐观,保持本心。
这部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年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从而无情地揭露那时毒瘤溃烂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灾难。就本书而言,作者着力塑造的人物形象冯歪嘴子是磨坊里一个勤勤恳恳的伙计,他勤劳朴实,待人热情。不仅会拉磨,还会做年糕。他敢于打破封建传统,勇敢地追求爱情和幸福,努力争得做人的权利,力图改变自己的命运,彰显出生命的坚强和勇气。
文中写到,冯歪嘴子不顾封建传统思想,执意与王大姐结合在一起,且生了孩子。冯歪嘴子对王大姐和孩子很好。他给孩子带回食物,还争着做家务,不让王大姐多受累。虽然一家人生活清贫,但这个家庭无时无刻不充满着温馨和幸福。现实生活中也一样,唯有爱,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在艰难困苦中,亲人之间的关爱和相互支持才是度过难关走向光明的最好动力。
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的人,其胸襟自然是宽广的。掌柜的太太经常咒骂冯歪嘴子一家人,而且还在寒冷刺骨的冬天将仅盖着面口袋取暖的'母子二人赶出了家门,让他们住在简陋的草房子里。年纪尚小的“我”对他们十分牵挂,偷偷去看望。然而,即使身处如此窘境,王大姐还是依然对“我”保持微笑。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到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面对困苦,坚强才是唯一的出路。这样我们才可以风雨无阻,一往无前地越过障碍,去往光明的未来。
让艰难困苦更加雪上加霜的是王大姑娘难产去世了,大家都在看冯歪嘴子如何面对这一变故,因为大家认为,以他的能力是无法支撑起这个家的,因为家中有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然而,冯歪嘴子的表现却出乎大家的意料,他以超出常人的勇气,带着孩子闯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最终,当小儿子学会拍手时,冯歪嘴子终于看到了希望,也有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动力。在绝境中依然保持勇气,是尤为可贵的。勇气可以为我们在人生路上注入前行的动力,在激流中勇进,这样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抵达成功的彼岸。
人生太难了啊,可总有变好的时候。《呼兰河传》的最后,人们会哭了,小孩子会笑了,黄瓜不再爱长不长了,一切都欣欣向荣起来。太阳总会升起,即使不是为你而升,也会给予你光。千帆阅尽,最终留下的就是属于自己独特的风景,读完此书,希望可以在艰难人世多给自己一些前行的力量。
读呼兰河传有感 篇11
今年寒假我读了萧红最为脍炙人口的小说《呼兰河传》。本周老师又给我们讲了《祖父的园子》一文,这篇课文节选自《呼兰河传》,主要描写了作者童年时候在祖父的大花园里面自由自在的'生活,作者在祖父的关爱呵护下,在花园里度过了一段快乐的童年。
《呼兰河传》主要描写了在呼兰河城里生活的人们每天发生的一些事情。整个小说分为七章,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五章,主要写了小团圆媳妇在她在12岁的时候就被卖到了婆婆家,因为她第一次在婆婆家吃饭就吃了三碗饭,给婆婆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婆婆对她严加管教,每天都打她,有时甚至还用针钉她的手指,小团圆媳妇特别的可怜,不敢反抗。终于小团圆媳妇被婆婆虐待生病了,可是婆婆并没有带她去看医生,而是请来了大神来给她治病。大神要让她洗热水澡,而且还要洗三次,亲戚和邻居们并没有阻止,而且还往她头上浇热水,最后小团圆媳妇忍受不了折磨,悲惨得死去。
看完这本书,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作者描写的呼兰河城的故事,是旧中国封建思想对劳苦人民迫害的一个缩影,表达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这么美好的时代,让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发奋读书,不负韶华,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
读呼兰河传有感 篇12
《呼兰河传》是一本关于北方小镇呼兰河的书。作者是萧红。茅盾说这本书是一首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凉的歌谣。
书中写道,呼兰河的人非常迷信,不知道现实中现象的原理。我以为风雨是龙王降下来的,人死后会去阴间。人被杀是因为那个人造成了上帝`不满,人会害怕灵魂……。迷信也杀人,团圆媳妇被杀。小镇呼兰河上空笼罩着迷信,一切似乎都变成了灰色。
然而,太阳只是把阳光和活力聚集在一个地方——萧红家的花园里。除此之外,我认为呼兰河的其他地方总是有一丝无情、黑暗和荒凉。小巷很阴郁,街道看起来很热闹。如果你仔细看,你会发现人们是无情、无知和迷信的。总之,对于呼兰河来说,五颜六色的萧家后院是天堂。
这个小花园可以非常丰富多彩。在花园里,蝴蝶是美丽的,蜜蜂是可爱的,蜻蜓是灵活的,黄瓜是自由的.,韭菜是小的……。一切都充满活力!一切都是一道风景线,但一旦他们离开花园,他们就变得死气沉沉。花园就像魔法。一切一进去,就充满活力。
假如这个花园只有这些,那一切都不值一提,因为那个花园里还有萧红和她的祖父。
小红小时候经常在花园里玩。她玩得很开心。她累了,爬上树找李子吃。她嘴里的李子吸引了一群蜜蜂,转身逗蜜蜂。小红每天都过着这样的生活,但一点也不单调,因为每天都有新事物,她每天都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我想是她和她的祖父让花园变得神奇。
她的祖父是家里唯一一个爱她的人。教她很多东西,陪她在花园里玩,也教她种植、浇水、蔬菜,事实上,是给小红快乐,让她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让她像花园里的生物和植物和花园本身一样自由。
如果说呼兰河是一个夜晚,那么祖父和花园就是一盏灯,让小萧红看到自己的路;如果呼兰河是黑暗的,那么祖父和花园就是一束光,让小萧红看到周围;如果呼兰河是荒野,那么祖父和花园就是一个家庭,让小萧红有一个家……
《呼兰河传》虽然内容凄凉,但也写出了生机,表达了萧红对美好童年的无限向往。
读呼兰河传有感 篇13
有这样一本书,茅盾曾说过它是一篇叙事,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在暑假的一个充满阳光的午后,我被一本尘封在书架角落许久的书吸引了。《呼兰河传》——呼兰河是么地方?那发生了什么事?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启了阅读之旅。
这本书是作家萧红阿姨生命末期在香港完成的小说。萧红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女作家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 。《呼兰河传》这本书向我们讲述了萧红生活的这一座小城一一呼兰河与萧红的童年故事。好几年前在东北的呼兰河边住着许多村民,这些村民没有任何意义地活着,他们的生活平平谈淡,普普通通,这村子里就住了一个活泼的小姑娘:萧红。萧红的一生十分不幸,最美好的就只有她的童年了。在她童年成长的地方最疼爱她的就是她的祖父,童年时的她整天跟着祖父在园子里跑,种地,搞恶作剧,来消磨时间,生活不亦悦乎;但长大后萧红就疾病缠身去逝了。
生活在呼兰河边的人们脑子里充满迷信,他们认为人们应该顺应社会,顺意天意,但所说天意到底是什么呢?他们是多么愚味无知啊!多么可悲!其中最大的可悲还是小团圆媳妇的死,她才12岁本就是天真快乐的儿童,可她却被卖给胡家做童养媳,明明是一个健康活泼的小女孩却因为开朗、爱笑、吃的多,婆婆就要给她一个下马威:用皮鞭抽她,用烧红的铁烙烫她的脚心,还当众用滚烫的水给她洗了三次澡,不久,她便死去了,而胡家的人最终的下场也是死的死,疯的疯,跑的跑。愚昧无知的婆婆根本没意识到她的错误,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背景,那样的意识下,才会发生那样的悲剧。
小团圆媳妇,王大姑娘……她们的死对于呼兰河的人们来说早已可空见惯,那个闭塞、封建、愚昧的村落已经无可挽救。灰暗的村庄,愚味迷信的人们,冰冷无情的心……让我理解了萧红的心寒。萧红对于故乡的回忆录不仅有心酸的回忆,也有童年的`美好,她和祖父一起度过的童年是她最快乐的时光。萧红的一生本就充满了无尽的磨难,她之所以在她最艰苦时艰辛创作,也是希望以童年回忆唤回一缕感情、留恋和希望。
作者的身心饱受煎熬,因为她看过了无数次的死亡挣扎,才可以将生命写得这般透彻。
读完了《呼兰河传》我的心情却很久很久都沉浸在那一片灰色的画面中,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人们再善良,也抛不开旧思想,封建迷信思想太可怕了。我看到了作者笔下无声的哭泣和呐喊,似乎想唤醒那些人的麻木的心灵。
读呼兰河传有感 篇14
“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茅盾这样描写它。是什么,能让这样一个大作家有了这番感悟?接下来,就请允许我带领大家去往这奇妙的世界。
它叫《呼兰河传》。它是萧红的自传,也是小城呼兰河的.传记。它与其他自传不同:如果说其他自传是别人向你讲述自己的故事,那么,它就是萧红带领你来到呼兰河。让你在那里去听,去感受,用自己的身临其境去体会。它的脉络温暖而又敏感,文字灵动而又饱满,情怀宏观而又悲壮。它是一种独特的韵律,能让人在不知不觉里沉溺在其中,无法自拔。
那时的生活,平淡得像秋水一样,一个灰色的天空,灰色的道路,灰色的城市,灰色的社会。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人们再善良,也抛不开那些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旧思想,土办法。抛不开,倾家荡产、家破人亡也是必然的。它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让少年人明白了当时人们生活的艰辛。
这就是我的《呼兰河传》读后感。想知道更多的话,就去看看原著吧!
【读呼兰河传有感】相关文章:
《呼兰河传》教学反思03-30
读《呼兰河传》有感06-30
读呼兰河传有感08-30
读《呼兰河传》有感【优秀】11-27
【优秀】读《呼兰河传》有感10-25
读呼兰河传有感范文07-14
《呼兰河传》阅读有感03-09
读《呼兰河传》有感经典(13篇)10-27
读《呼兰河传》有感合集(14篇)11-21
读呼兰河传有感(集合13篇)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