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作文大全>读后感>全球通史读后感

全球通史读后感

时间:2024-07-04 18:43:2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全球通史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全球通史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全球通史读后感

全球通史读后感1

  思量再三,还是决定买下这两本书《全球通史》的上下册,原由有二,一者想进一步能以“史”的眼光去品味全球的“恩恩怨怨”,当然以全球的角度来出发,这些恩怨无非是些鸡毛蒜皮的内部矛盾,像邻里的打鸡骂狗。而事实上我们又身在其中,不能从过去跳出来,毕竟那些欺凌实实在在血淋淋地发生了。那是历史,是修改不掉的,也不能忘却;二者想看看美国历史学家眼中的全球历史,它们眼中的中国,国人,毕竟,教课书难免有一面之词之嫌吗。

  迫不及待的开篇,尽然让萦绕我脑中多年的异想天开找着一些“理论根据”,记来博今后一笑。由有学过一些电子、化学等相关的科学知识,像电流的流动,电子作为实在存在的物质在导体中流动形成电流,但电子的流动并没有改变导体的物理化学特性。比如银线连接金线有电流流过,金线并没有得到银线的电子而变成银子,原因是原子核没有被改变,但并不能否认金接受了银的某些东西,只是不好量化衡量而已。人作为一个生命单位,每天和外界发生着各种信息(能量等)的交换,但你并没有变成我,我也没有变成你,但相对亲近的人在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这就是为什么有“夫妻相”一说了。另如果人死亡了,那么人那些记忆的最小物质载体呢,它会不会飘荡起来,形成“魂魄”.而这一记忆的物资载体会不会因为被活的生命体(人)交换而体现原生命的部分特征。这样说来,魂魄附体就不是一个迷信话题,而是一个科学课题。我们的五千年典籍中,这样的记载何其多也。书中美国这位老先生讲道:“电子、质子和中子相互结合形成各种原子,各种原子相互结合组成各种分子,各种分子在组成有机化程度不等的聚合体,其中有一类有机聚合体形成了生物。”

  也就是说把人微观了分,人无非是一堆有机聚合体,或说是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只不过是它们有的人的排列方法。另“地球在宇宙中小的就像太平洋上的一粒尘埃”,如此应证了我的另一格想法,世界的极限,在我看来,宏观世界外还有宏观,没有尽头,微观世界内仍可微观,无穷尽也。也就说,大永远可以再大,小永远可以无限的小,没有最小,只有再小。大和小永远是一个相对概念,不能绝对,大与小的比较只能在一个特定的空间时间范围内进行。这样的理论的其中一个推论是,必然有外星人的存在,只是我们的科技还没有发展到那一步而已。宇宙外还有宇宙,总有一个地方也会形成有机聚合体而又生物。微观世界的人的记忆的载体(一个比中子、质子更小的粒子)由于科技的发展而被捕获,一夜之间大学毕业完全不是梦想。抓一两个魂魄粒子解密其附着的信息成为可能。物资是永恒的、也是守恒的,总有一种粒子携带一种不同层面的特征展现,把人看成一粒子时,展现出人的特性,并不是细胞,然每一细胞又有自己的特征被更小的粒子固守。现在基因技术说明基因是你区别他人的最小单位,而总有更小的粒子去决定有这样的基因表现。一直微观下去,我怕会出现人和石头或水的组成的最小单元体是相同的结论,我辈还是不做讨论为好。

  另一句子我也很喜欢,“人类通过改变环境来适应自己的基因,而不是改变自身的基因去适应环境。”但不敢苟同。按以上理论,没有基因的.改变,人类应该还时有机聚合体或生物,正是系列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的基因的改变,才会有进化(如果人类进化是真的话),不会有由基因改变而由有机聚合体逐步进化成人时,自身基因突然再也不变了,因为环境从没有停止改变过,而且正是由于人类的破坏,环境的改变的更加剧烈。这也成为我们相信有更高等生命存在的理由。而我们人类并不是生命形式的终极,而应是生命形式的一个阶段。具体在哪个阶段,我就搞不懂了。也许有一天的研究会发现,人类生命体只是更高生命体的载体也说不定。

  历史学家对文化的论述太精辟了“人化的环境被称为文化”。一切由人类而改变体现的就是文化,一件原始的图腾、记录的文字、载歌载舞无不体现着文化的魅力,比在哲学中文化为上层建筑的论述更加的通俗而更加确切。

全球通史读后感2

  去年这套书在网上很火,很多人都在推荐,这也引起了我的好奇。

  书,读了一段时间,然而并没有马上写读后感,我想先沉沉。

  沉沉心,当你已经没有超然的热情,不再沉迷情节,而只是回味的时候,我想是时候了。

  首先,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呢?我想说的是,在我们平凡的生活里,书带给我们的不只是知识和文凭,它被铭记的也不是。在我们心中打下烙印的,一定是带给我们或思考或感动的精神财富。当我们在无趣的生活里疲惫迷失、索然无味时,我们能从书籍中汲取力量。《全球通史》回顾了1500年人类社会的演进和国家的兴衰,书中人物或国家也面对着像你我一样的生活,甚至是更加残酷的命运,而这也正是我们要寻找的'代入感和力量的源泉。

  这本书从世界的角度来介绍历史与人类社会的演进,无论介绍到哪里,中国始终在我心中是一个特别的部分。4000多年中,中国人在欧亚大陆的最东端发展起一个独特而自治的社会。这一明显的自给自足,自满自足的社会产生了这样一种思维:世界上其他社会都是低下的、从属的。由于中国人的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近代的灾难性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书中提到了发生在1839年鸦片战争期间的一个故事:

  在这一年,清朝军队试图重新从英国人手中夺回宁波,清军总攻仍采用数百年的传统方法,将点燃的木筏向英国船只发射出去,英国舰队在它们到达前就把这些火攻木筏击成两半,旋即攻击清军,清军一触即溃。

  有人建议:应该在一些猴子的背后拴上鞭炮,然后将猴子扔到英军舰队的甲板上。火焰会随着受惊的猴子四散开去,如果恰巧能跑到弹药库,那整个舰队都会化为灰烬。19只猴子被买了回来,并被带到了前沿阵地,事实上没有一个人敢向英国舰队靠近到足以将猴子扔到甲板上的地步,因此这一计划从未付诸实施,随后由于战斗的失败,人们纷纷逃走,包含主管这些猴子的冯先生。由于无人管理,这些猴子最终都在冯先生无人居住的前屋里饿死了。

  现在看到这个故事当然都会付之一笑,但这正是由于过去的中国骄傲自满,盲目自大,惯用老眼光来看待世界所导致的。现在的我们也时不时犯着同样的错误:用老眼光看人。

  老眼光,就是成见,就是印象流。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可能都被看低过,但能改变的只有我们自身,自我尊重,明确目标,不断进化自身。虽然我们可能都还没有真正做到什么,但只要我们已经开始展现出一些改变,都会赢得自身内心的掌声,无论这个世界能否看见。

全球通史读后感3

  《全球通史》是一部"经典中的经典',这本书问世30多年来始终畅销不衰,不断再版,不仅为英语国家读者所喜爱,而且还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成为在全世界拥有最多读者的通史类作品。

  这部书包含了人类的起源、文明的嬗变,有帝国的更迭、宗教的集中;有对欧亚大陆诸古代文明和古典文明不同命运的宏观思索,也有对闻名历史大事的具体介绍;有对人性善恶本质的哲学分析,对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的辨证评价,也有对世界愈加两极分化的人道关怀对人类历史上诸多灾难的渊源社会变革总是滞后于技术改革的忧虑与警示。

  这本书之所以可以享誉世界,还在于它是"全球史观'的代表作,是迄今为止全球史观最有影响力的作品。其实在西方,早在启蒙时代就有人试图以全球视野来阐释历史。正如本人所说,我们自己这一代人是西方主导的历史观中成长的.,我们也生活在一个西方主导的世界里。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是西方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霸权的时代。但是其次次世界大战和这后的殖民地革命很快就结束了这种霸权,世界地图上欧洲殖民帝国的消逝就证明白这一点。地图上很多地方的名字和颜色都发生了猛烈变动,从而显示出20世纪中叶涌现出来的这个新世界。我们慢慢不情愿地熟悉到,在今日这个世界上,传统的西方导向的历史观是落后于时代潮流并有误导性的。为了理解变化了的状况,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全球视角。尽管伴随着种种精神求索的阵痛,世界却已经完成了其从旧到新的转变。

  新世界需要新史学。20世纪60年月的后殖民世界使一种新的全球历史成为必需,作为读者,作为一个中国人,在看到这部《世界通史》时受到了一种震撼,这是一部真正打破了国家界限的作品,它站在全人类的角度端详整个世界从古至今的每一幅过往的画面。是呀,人类总是要向前看的,不能总在打破一种桎梏而进入另一种桎梏,而是要超越这些桎梏,上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之上。感谢,或许一部书的价值不在于他在学术上取得如何大的成就而是在于他或许会影响某个读者的生活态度,进而可能影响读者的一生。

全球通史读后感4

  15—16世纪大航海时代在东西方世界的表现对比以及影响

  ——读《全球通史》第7版有感

  《全球通史》是美国著名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最富盛名的一本著作。作者L.S.斯塔夫里阿诺斯是美国加州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曾获得过古根海姆奖、福特杰出教师奖秒各克菲勒基金奖等一系列学术荣誉。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这部潜心力作自1970年初版问世以来,赞誉如潮,被译成多种语言流传于世,可谓经典。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文笔隽永、笔力深厚、才思横溢,整部著作前后一贯。近年来,在诸多以全球观点或包含全球文明历史内容重新进行世界史书写的尝试中,最具有推动作用的那些著作恰恰是由历史学家个人独立完成的,其中以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最为著名。后经作者多次修订增补,第7版在保留原文精华的基础上,融入了时新的研究成果,新增了数百幅生动珍贵的图片和脉络清晰的地图,使这部名著在内容和体系上更加完善。这7个版本的《全球通史》的出现正说明了,此书的宝贵价值并未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减少。

  在本文中,笔者将会围绕着15—16世纪的世界性大航海活动,结合《全球通史》以及其他参考资料,对该持续百年之久、对后世影响甚大的活动进行概述,并横向对比其在东西方文明中的表现和模式,以及其对后来东西方发展的深远影响。

  一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为遭遇时期,1500—19世纪末称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则是相互作用时期。而斯塔夫里阿诺斯在撰写《全球通史》的时候,同样将世界文明史划分为两个部分,以1500年为界,分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的世界》两册。

  在他的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描述:“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1500年前后,或者让我们更加明确一些,15—16世纪,为什么在众多学者的心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在这段时期里,世界上究竟又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呢?

  15—16世纪,发生了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世界性大航海活动,这次大航海以空前的规模和重大的地理大发现而闻名后世。首先,在1405—1433年间,中国的伟大航海家郑和奉明朝皇帝之命,以弘扬国威为目的(也有寻找建文帝、发展贸易等其他说法),先后七次扬帆远航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开创了当时世界远洋航行的纪录。而后葡萄牙人将目光投到远洋上,被称为“航海家”的葡萄牙亨利王子,组织了多次沿着非洲西海岸航行的航行探险,在马德拉、亚速尔、佛得角等群岛建立了深入大西洋探险的前哨阵地。而在这个世纪末,世界航海史上最具有重大意义的航海活动开始了。1492年到1502年间,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的大力支持下,四次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大陆。而与此同时,葡萄牙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率领船队从里斯本出发,寻找通往印度的海上新航道。经历过千辛万苦,达·伽马终于成功抵达印度,成功开拓了从欧洲绕好望角到达印度的新航线。

  从这个时间段开始,人类的舞台终于从陆地上扩展到了海洋之上,而各个孤立隔绝的文明也终于开始了相互间的交汇。这其中有友好的贸易和交流,也有流满鲜血的暴力奴役和欲望。从美洲大陆以及其他殖民地源源不断流向欧洲大陆的财富和人力帮助欧洲国家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为它们日后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在遥远的东方,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消失在远洋上,“片板不许下海”,明朝严厉的海禁政策将古老中国向外打开的大门慢慢闭上。封建王朝还在享用着最后的荣光与盛世繁华,但是在大洋的另一端新的科学技术文化已经在崛起,现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引子就在这时候埋下了。这次大航海所带来的地理大发现改变了世界各区域文明之间的政治、经济、贸易和文化发展交流等联系的规模与性质,世界市场的雏形就此形成。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创新性开拓性的历史突破,标志着人类文明走向现代社会的最早起步。

  二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历史性的大航海中,东西方——西欧与中国——几乎是同时向大洋迈出了自己探索与征服的步伐,可以说在这个重大历史发展时机的把握上,中国甚至更先走了一步。但是为什么在后来发展中,中国却没有占到上风,或者可以说是与西方走向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呢?

  为了寻找这个答案,我们必须先对西欧与中国在该时间段的航海活动发展趋向有个大致的了解,进而我们需要对欧洲文明以及中国文明的文明性格特点做出一个大致的了解与把握。16世纪的法国曾出现“地理环境决定论”的热潮,即主张地理环境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社会理论。如16世纪的法国思想家J.博丹便主张地理环境决定着民族性格、国家形式和社会进步。该理论过于夸大了地理环境在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但是还是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的。地理环境对早期文明的形成尤其是其文明性格的塑造是有很大作用的。

  欧洲大陆位于高纬度近北极的地区,由于濒临大西洋一侧地势过于平坦和低洼,来自极地和西风带的寒流可以大肆侵入,所以在早期,欧洲大陆的自然气候上并不具备大力发展农业的良好条件。再加上欧洲自然地理轮廓破碎,总面积的1/3以上属于半岛和岛屿,其中半岛面积又占全洲面积的27%。众多的'半岛和岛屿把欧洲大陆边缘的海洋分割成许多边缘海、内海和海湾,而欧洲本身的面积又不大,仅有1040万平方公里,这使得欧洲各国距离海洋都极近,加深了欧洲气候的海洋性,也加深了海洋对文明的影响。

  欧洲大陆面积有限,资源又不充足,这使得欧洲国家们大多缺乏自给自足自主发展的能力,让它们习惯于用国际贸易以及掠夺的手段来互相取长补短。因此欧洲很早就呈现出一种海洋文明、重商文明的特点。而欧洲众多林立小国与城邦,政权的反复快速更替,海陆贸易的繁荣以及战争的频繁等等让欧洲文明反复地经历动荡和动乱,这让它很早就体现出了一种外向的文明性格。

  而位于东亚的中国则与欧洲大大不同。中国位于辽阔的亚洲大陆最东端,外部地理环境上十分安全或者说是易于隔离:东面临海,西北横亘漫漫沙漠,西南有世界上最大最高海拔的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达四、五千公尺。这些都是地理上的阻绝地带,使得中国不像印度文明般长时间受到外族入侵的威胁,让中国文明一直比较有安全感,但是这种地理环境也使得中国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比较受到限制。而在内部地理环境上,中国拥有着极其辽阔的疆土,资源丰富物产丰盈,能够自给自足自主发展,又有长江、黄河两大河流滋养,两河流域内平原辽阔,没有显著的天然屏障划隔,极其适合农业大发展。而气候上,中国受季风气候影响,有着“雨热同期”的气候特点,这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常常能达到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三熟的收获。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充足的资源使得中国文明拥有一种更为稳定持久,相对内向封闭的文明特点。

  欧洲文明与中国文明之间不同的文明性格注定了在面对相同的历史机遇的时候,两方会做出不同的选择。而更根本一点是,欧洲文明与中国文明在对待商业上截然不同的态度。欧洲由于地理的限制和发展的需要,商业一直是其重要的社会支柱。所以在欧洲,资产阶级从一

  开始就享有相当大的权力,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增强了自己手中的权力。而在中国,士农工商,由于长期的儒家思想影响,商人阶层在传统中国社会中一直处于比较低的社会地位上。即便他们握有巨大的社会财富,中国商人依然缺少西方商人所拥有的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所以在嘉靖帝出于政治上的需要颁布了禁海令的时候,这项政策立即得到了执行。正如

  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说,“正是体制结构和向外拓展的动力方面的根本区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

  三

  而为了了解东西方两种不同航海队伍的组织方式与任务,我们可以引用罗荣渠教授的一张图表。

  从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出,哥伦布与达·伽马等人的航行主要是西欧中世纪后期社会经济发展对商品和市场的需求,尤其是对于东方的香料与金银的需求刺激。随着经济贸易的繁荣,西欧的商人渴望越过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以及意大利人对于东方贸易的重重阻碍,直接与印度、中国等地直接发生贸易联系。这是推动西欧人向海外发展的最直接有力的经济动力。而在政治上,西欧各王室奉行重商主义,以各种方式鼓励和支持人们出海探险是为了增加王室的金银收入以及壮大本国实力。欧洲封建式的领主经济结构大大限制了王室直接获取财富的能力。这使得他们对于开辟新航路,拓宽财源,发展贸易有着极大的兴趣。再加上那时传教士们对在海外传播基督教有着极其狂热的信仰和追求,这使得欧洲的大航海更是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而反观东方,郑和的船队受命于皇帝,航行的大笔财物与人力的支出都是依赖于国库,并不具有西欧航海家们的独立性。在中国封建王朝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下,中国人并不如西欧人一般有着如此狂热的对外贸易的需求和热情。郑和下西洋的动力与其说是经济上的,更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是为了确保海道畅通,弘扬国威,以期达到当初诸番来朝的盛况。而这样的航行,人力物力所耗之大不说,与当地进行的贸易也较少,多是以“朝贡”的形式来进行,即“厚往薄来”,以宣示大明的富强。所以与获利极大的西方大航海相比,中国的大航海为国库增加了极大的负担而非收益,造成了国库的亏空与大量财富的流失。而在政治上,一方面,明朝对海外持开放态度,另一方面,对于国内则严禁人员随意出海。试问,这样的政策,又怎么能够发展航海事业呢?

  结论

  海禁的政策对中国日后的长远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短期来看,这项政策能够防止倭寇的入侵,巩固明王朝的统治,但长期上,它阻断了中国对外交流贸易的步伐,使得民间兴旺的海上贸易力量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是牺牲了新兴的经济利益来服从传统的政治利益的一个弊大于利的做法。

  欧洲的大航海开拓了欧洲人的眼界与认识,改变了他们的世界观,使得他们的眼光从局限的欧洲放宽到了整个世界,从此开始了雄心勃勃向世界迈进的步伐。而中国的大航海,同样也获得了各种珍禽异兽,新奇物品,但是它只增长了中国人的地理知识,满足了中国人的虚荣心,没有改变中国人的世界观与自傲封闭的心态。中国人依旧在封锁的眼界里去看待全新的辽阔世界。这着实是让人遗憾的一件事情。

  在那个时代,世界各文明之间的隔阂已经被打破,世界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已经慢慢出现。在面对历史性的大机遇面前,我们不能退缩,只能迎头而上;不能封闭,只能开放交流。历史的车轮在不断前进,如果不能跟上,就只能落后。由于原本的虚荣与自大,中国曾经被外面的世界狠狠地打败过。但是曾经的失败并不可怕,它已经成为了中国文明的大转折,让它涅槃重生,真正睁开眼睛看世界,走向现代文明。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而现代中国,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

  正如北京奥运会上曾经响起的那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全球通史读后感5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我花了两个星期读完了,不过读的有点囫囵吞枣。因为看的入迷,以至于我迫不及待想翻开下一页历史,到翻完最后一页我还想再看下一页。这本《全球通史》被世界上许多著名大学选为教材。也是自90年代起北京大学历史系本科教学的首要教材之一。

  以前我读《史记》《资治通鉴》没觉得写得好的。虽然历史上对这两部书,评价是很高的:《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不过我觉得《史记》、《资治通鉴》就是一本帝王书,都是阴谋、权术、人治、治人那一套。利用权术驾驭群臣、奴役人民、愚昧人民、控制人民的思想。这样的书不看也罢,也只有在现在的中国和一些落后地区还有市场。

  而《全球通史》描绘的是人类历史从诞生到现代一系列几次大的飞跃。随着技术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类从茹毛饮血的史前社会到科技日新月异生活水准大幅提高的现代社会。水渠种田、驯养动物、利用牲畜耕田、铁的发明、火药的发明、蒸汽机、铁路。每一次大的技术变革都对社会才生了深远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总是不遗余力的带我们去通过远古的历史、来如何看待我们今天社会快速发展所面临的新的问题。而他对这些新的问题也总是不下定论,让我们自己去思考。世界未来是会变得更好,还是毁灭呢?环境问题、人口急剧增加和资源匮乏、核扩散危机、基因工程、社会不公平和贫富悬殊、青年的反叛,异化、犯罪和吸毒、恐怖主义、地缘政治和宗教争端、贸易保护主义、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问题。社会到底是变得更好还是变得更坏呢?历史也正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创造、探索,我们现在的每一个人都将见证这段历史,也都要参与到这段历史当中去。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21世纪不仅面临着巨大危险,而且还拥有巨大潜力。虽然历史学家们没有魔法师的水晶球,不能确定无疑地预知未来,但是,他们能比较确定地预测到,21世纪既不是乌托邦,也不是地狱,而是一个拥有各种可能性的世纪。

全球通史读后感6

  一直以来就很喜欢读历史,感觉可以穿越回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与那些历史中有趣的人们进行交流。陆续的看了很多与历史有关的书籍,但都是片段式的,就连初中、高中上历史课所学到的历史,也是明确的划分出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这次阅读《全球通史》这本书算是连贯性的对整个人类的历史做一次梳理,把以前看不清楚弄不明白的一些历史事件的关联性,看得更加通透。

  这本书的时间跨度是从史前史到xx世纪,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是美国加州大学的历史学教授,已于20xx年去世,这本书是其最后的版本。

  《全球通史》这本书有意识的淡化世界史中政治方面的内容,而把全人类的文化、社会生活的演进作为史学考察的重点,尽量以更加客观的角度来描写历史,让读者真正进入到"整体世界史"的思考境界,而不局限于个别地区和个别国家,对现实世界具有启发意义的思考,便于读者理解"民族国家"形式遮盖下的真实世界。

  这本书从人类还是食物的采集者讲起,到人类进化为食物的生产者,进而人类发展出古典文明,欧亚大陆上的中世纪文明,也没有忘记非洲大陆上的人类文明演进,以及一些在灿烂文化边缘的被孤立的文明,最终讲到新兴西方世界的兴起与衰落,宏观上十分的全面。

  这本书的每一个篇章的最后一节内容都是历史对今天的启示,这些启示带给我们的思考都非常的有意思,和我们上中学时死记硬背的历史意义很不一样,这些启示与思考并没有一个很准确的结论,它涉及方方面面,却带给人很多思考的空间。比如第一篇讲述了人类作为食物的采集者,可以采集到的食物种类很繁多,那时的人类死亡多是因为意外和医疗条件的落后,如果一个人顺利的活着,寿命并不比现在人类寿命短,这与他们丰富而又健康的饮食,以及适量的运动是相关的,现在的营养学家推荐给人们的健康饮食与当时以采集为生的人们所获得的食物结构是十分相似的,那个时候人们也主要以植物的果实为主,肉食的摄入量十分有限,而且那时人类的食物种类远比现在丰富,结构也更加合理,书中引导读者以此来反思现在生活中人类的.饮食结构。诸如此类对于生活方方面面的思考还有很多,这也正是这本书有趣的地方和意义所在。

  讲到有关非洲大陆的章节,也在叙述历史的同时引导人们思索曾经有着灿烂文明的非洲,是怎样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书中提供了史实和其关联性,但把思索的部分留给了读者。所以这是一本需要细细去读,慢慢去想的书,每一次阅读都会给我带来不同的收获,因为今天的我们也在进步,随着文明的进步我们对历史的思考也会更有深度、更有广度。

  人类学为人类提供了一面巨大的镜子,使他们能够从中窥见自身无尽的变化。

全球通史读后感7

  作为一个中国人,不仅要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更应该了解世界的历史,特别是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不从世界历史中继承和发扬全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将无以迎接全球激烈的竞争,无法承担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

  《世界通史》是一部全景式再现世界历史的新型图书。它在吸收国内外世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图文资料,按历史编年的形式进行编排,直观地介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全书用丰富翔实的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民俗等领域。

  古代卷从古代世界的开端,按纵的历史发展进程依次对各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分章编写;对公元前4世纪后的诸国按横的历史联系分章编写。中世纪卷按地区和典型专题相结合的系统叙述。近代卷主要叙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法国里昂和德意志西里西亚工人起义、英国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一和第二国际、巴黎公社、19世纪晚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9世纪晚期的亚非拉国家等内容。现代卷主要阐述人类世界进入20世纪后所经历的两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科学技术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乃至思想观念等内容。当代卷以对战后世界各种基本矛盾运动的分析为依据,反映战后世界这个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的统一整体的发展过程与特点,反映各类型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人民运动和对外关系的状况与发展趋势。

  正如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所说:“一个人如果能处在历史感悟之中,他就一定是获得真知的人,因为历史的'经验是最为丰富的一座智慧之库。”历史蕴含着经验与真知。学习世界历史,不仅可以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增长知识,还可以提升深远的战略思维,培养开阔的世界眼光,从而能认清复杂现状,抓住要遇,应对挑战。

  世界历史是人类作为一个现实整体的历史,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是世界历史体系中的一部分。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了解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和风貌,掌握了人类社会发展各阶段的重大变迁,并从中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才能在全球化发展的环境中,认清复杂现状,融入时代的潮流。

全球通史读后感8

  在《中文版序言》一节中,斯塔夫里阿诺斯劈头就上来一句“不过我也感到有点不安,因为我担心中国学生在阅读时将不会给予足够的批评。”这倒奇了,人家不批评他倒感觉忐忑不安?作者紧跟着说道:“人们阅读任何东西都应提出批评,这是因为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没有任何东西能作为真理或完整的模式而被人接受的时代。”

  要知道,在这个社会,“危机即商机”,任何缺陷只要能够被及时发现,并加以改造,便可以不断获取成功,反之则步步被动。正是持着这种批判的态度,作者看到“在富有魅力的美国,我们发现太阳并不明亮,人民也并非幸福。相反,今日的美国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国家,许多严重的问题日益加深。”“如今,再也不存在什么世界性的社会模式了,因为所有社会都处在深深的危机中……就总的社会模式而论,却没有一个可鉴用。”作者还不无幽默地告诫我们“或许,我们应该记住毛主席的劝告:我们能从反面的经验中学到某些东西。”

  作为一位西方学者,作者能够勇敢地批判其所属的的社会,而不会像我们诸多的历史粉饰家那样遮遮掩掩,粉饰太平,大叫“光明是事物的主要方面”、“应该多看光明面”!这一点对于研究历史是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的。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为打破史学界多年的积习--“西欧中心论”(或“欧美中心论”)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全书应用了崭新的“全球史观”,亦正如作者所说“就如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球体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伦敦或巴黎,北京或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判然不同。”

  长期以来,我国的史学研究深受“西欧中心论”和意识形态的束缚,动辄用十分机械的“阶级分析法”来切割历史。而今,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的逐步推进,我们应当以更加科学和全面的眼观,来看待我们的历史,我们现在周边发生的事件,以及我们的未来。这也正是我们学习《全球通史》的意义所在。

  西方人著史,习惯于摆出史实,罗列例证,再在最后做一个概括性的总结。而非像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一样,喜欢给出现成的结论,让你去背诵。实际上,真正的历史学也正应如此,摆出史实,是非由你读者自己去作独立判断。不应该为了强求个人思想与主流意识形态“高度统一”而把作者的意志强加在读者头上。实话说,对以前历史教科书上的诸多说法,我是不能苟同的,有时为了应付考卷上的试题,不得不照搬书里面的结论,总令我感到阵阵的恶心和不服。

  本书的作者又言:人类历史中的许多灾难都源于这样的一个事实,即社会的变化总是远远落后于技术的变化。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人们十分自然地欢迎和采纳那些能提高生产率和生活水平的新技术;但是,人们却拒绝接受新技术所必需的社会变化,因为采纳新思想、新制度和新做法总是令人不快的'

  在书中,作者主要提出了如下这些内容,值得我们思考。第一是关于学习。作者认为,人类进步关键在于各民族之间的可接近性和互相影响。只有那些最接近、最有机会与其他民族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的民族,才最可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处于领先地位。他们是被迫这样做的,因为这样做既选择了机会同时也选择了压力。如果没有抓住机会,他们就会不断被同化或消灭。这样的理论颇可以引用到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上。我们的社会充满竞争,只有不断向周围的人学习,我们才能适应社会的竞争环境,避免被淘汰的命运。一味地闭关自守骄傲自大,最终则是自取灭亡。

  第二是关于合作双赢。作者认为,以往人类生活在短缺的世界中,可资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一方得益必然引起另一方的受损。因此不可避免地导致个人之间和国家之间为了生存和发展进行的损人利己的战争。而在当代,人类进入一个物质财富能满足所有人类需求的时代。目前我们人类应该考虑的首要问题,不再是经济效率,而是能否建立一种合作双赢的社会关系,使充足的物质财富得以公平合理地分配和利用,从而使人类回归到自由和睦的状态之中。

  这些便是我泛读《全球通史》后的些许体会。

全球通史读后感9

  今天,完成了对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的阅读,对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轨迹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该书从人类的初步阶段——食物的采集者——开始一直论述到二战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与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相比,人类的历史显得如此短暂,但有显得如此丰富,从公元前一万年左右人类步入新石器时代至今的一万两千年中,人类以其特有的”智慧“成为了地球的主宰;在新石器时代以前的几百万年里,我们的祖先——原始的人类——为了生存与恶劣的大自然进行斗争,那时的人类只有原始的欲望,而自从人类步入文明社会以后,人类为生存的斗争转为人类内部之间,人类作为地球的主导者的历史遂而拉开了序幕。

  主导人类历史的根本是人的”欲望“,而文明的出现助长了这种欲望,欲望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同时也是人类悲剧的根源;欲望导致了战争与征服,这个过程中同时也创造着人类文明,欲望是人的本质特征,关于欲望的褒贬我们很难判定。

  人类历史是一部战争史,至今我们无法否认这一点;人类都有和平和幸福的欲望,不幸的是历史向我们展示的是另一幅画境——战争和痛苦,这或许是人类自身的宿命,一方面满怀希望、一方面希望又不断破灭继而陷入痛苦;然而,就是这种希望和痛苦的交织铸造了灿烂的的人类文明和不朽的思想光辉,事实就是如此,我们为之骄傲的人类文明是从痛苦和不幸中压榨出来的。

  历史是强者的舞台,从统一两河流域的萨尔贡、希腊化时代的亚历山大、罗马时代的凯撒、中世纪横扫欧亚大陆的成吉思汗、近代的拿破仑以及现代的战争狂人————,这些名字连同相应的帝国永远占据着历史的篇章;从地区或国家来看,世界历史也是一部强者占主导的历史,弱者只能处于历史的边缘甚或被历史忘记,人是一种具有无限欲望和带有侵略性的动物,争斗和战争不可避免,要想在世界上占有一隅,就必须成为”强者“,这绝对是一条定理。

  决定人类社会的三大因素:思想、经济和政治;这三者的组合体现着社会的进步与优越性,毫无疑问,三者是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经济直接体现着社会的进步或发展的程度,政治体现着社会正义和人类的自由,而思想则告诉人类中的”强者“该如何做和做些什么;但谁是决定性的因素?我认为是思想,人类要想达到预想中的幸福,思想无疑是无可替代的”导师“,而且,对人类来说,进步不只是意味着生活的`富足,同时还意味着精神的丰富和道德的提升;政治则为经济和思想的发展创造条件。

  人类从历史中一路走来,我们无法预知人类的最终命运,但站在二十一世纪,我们至少可以回瞬我们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展望我们自己的未来;我们应在历史中得到启示,用于不断丰富我们的智慧。人类在战争中成长,在痛苦和希望中所积累了宝贵的智慧,这种”智慧“对人类到底意味着什么?毫无疑问的是它将使我们不断的自我完善,指引我们走向幸福,但我们无法预知人类的终极完善状态是什么模样;曾有人描述过共产主义这种”乌托邦“式的完美社会,但这种理想已经证明是一种破灭。人是一种复杂的动物,人性中的欲望本身是一种难以调控的东西,它即是一种破坏性的力,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力,五千年的文明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这让我们即悲观又乐观,悲观是因为欲望的破坏力,战争和暴力就是见证,乐观是欲望可以促发人的创造力,使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二十一世纪,人类还并不成熟,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在历史中积累的智慧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这种智慧至少可以部分地控制和规范我们的欲望和行动,如此看来,人类的未来肯定比过去会更美好。但另一方面,我们的劣根性不可能完全地根除,不论是自我保护还是为人类开拓更为美好的明天,这个世界必须还需要强者。对后一种目的而言,我们期望这个强者拥有的善。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主张:国家由哲学家统治,在全球时代,地球的主人——人类——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地球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家园;在未来,以民族主义为基础的多国国家会被一个以”地球人“相称的大家庭取代,完成这一使命和维持人类幸福的当然只能是一个”强者“,这个强者会是谁,柏拉图在两千年前就给出了答案——一个具有完美的”善“的哲学家。

全球通史读后感10

  《全球通史》由美国历史学家乔治·威尔斯和美国历史学家卡尔顿·海斯联合撰写。全书从人类的起源和史前文明—旧石器时代的诞生着笔,纵贯数千年,剖析五大洲,一直写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冷战的开启。全书分为20个章节,以人类的文明尤其是四大文明的演变发展为经线,以世界区域的繁荣、衰落、流变为纬线,纵横捭阖,洋洋洒洒50万余字,透视全球的文明兴衰和历史进程。

  刚翻开这本书,我顿时感受到了这本书的魅力。读这本书,我们不仅对世界自古至今的演绎图景了然于胸,也对全球的趋势与未来有着深邃乃至哲学高度的认识理解。

  翦伯赞曾经这样评价《全球通史》:“这不是名著,而是一本有用的书。”它给我们的不仅是世界史的`具体知识,还可以帮助我们应付那瞬息万变的世界。

  而且,对于现在复杂多变的世界,我们应该借鉴历史,发展未来,延续人类文明。从这个角度来看,《全球通史》是很有价值的。

全球通史读后感11

  美国许多大学已把《全球通史》作为大学基础课程的教材,甚至连美国的许多军校也把此书作为教材,规定每个学生在毕业前都要修这门课。这部通史被认为是第一部由历史学家运用全球观点囊括全球文明而编写的世界历史。

  毋庸讳言,阅读历史,特别是通史类的教科书,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书却可以让读者比较轻松地读下来。阅读该书的时候,会觉得本书写得不那么精彩,有些枯燥,许多精彩的历史事件似乎都一笔带过了。但这是由《全球通史》的研究课题决定的。全球史的研究,是对地球诸“文明”的兴衰以及之间的联系的研究,而“文明史”的视角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是大尺度的视角,在这么大的视角下,统治者的个人意志造就的一些历史事件就淡化掉了。

  通观全书,读者首先会发现,《全球通史》虽是史书,但却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它虽然是一部历史教科书,但并不是一味地把读者拉向遥远的过去,而是随时把历史上的重大变故与当今世界的现状联系在一起,提醒读者认清所生活的'现实世界与历史的内在联系,从而使读者的思想能够跨越时空的限制,在历史与现实的两个时空里驰骋,甚至由此产生出自己对历史事件的联想与对比,产生出自己思想的火花和创作的冲动。由此,阅读历史成了一种乐趣,成了一个对历史和现实两个世界的疑问同时不断探询和解答的过程。

全球通史读后感12

  假期,我想挑战一下自己的阅读认知水平,特意在书架上找到一本十分厚实的书——《全球通史》。读这本书对内容的理解,确实让我伤透了脑筋,但当自己坚持读完,开阔了自己的知识眼界,更是让我受益匪浅。

  《全球通史》分为上下两册,两册共110万多字,漫长的三个多星期里,每一个早起的晨读,每一个寂静的午后阅读时间,难忘临睡前的无声夜读。阅读中有过放弃退缩的想法,也有过跳读翻读的行为,但慢慢的,我被书中的历史事件吸引,我也能带着自己的思考去感知作者文字背后的观点评判。我理解了社会变革的源动力,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文明进程的.不断演变,最终促使了人类社会向着更文明的社会进程变革。我们亲爱的邓小平爷爷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今天,在21世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进步的时代。我们作为新世纪的少年,从小更需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要做一个对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有贡献的时代者。

  更让我感兴趣的是书中提到中国的论述,作者提到“中国文明具有独特的现世主义。”虽然我对现世主义还不怎么能理解,但我却能理解书中讲到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我想统一是因为中国几千年的皇权制度,也是华夏子孙向往的中华统一美好愿想。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更是有着数不胜数的爱国统一人士,在历史的动乱进程中,无数华夏儿女为中国统一而鞠躬精粹,死而后已。无数华夏民众期盼着统一美好的家国情怀。只有中华统一,华夏疆土和华夏民众融合为一体,那么中国的文明文化才能继承光大,在继承的大一统时代不断延续中华文明的意义。

全球通史读后感13

  有人说读史就是在读故事,其实本是如此,我们以后来人审判的视角去看待前人的生活,其实并不客观,程度的理性也只是保持个人规律上合理。在不能完全客观的前提下,我们不应当去评判历史,以现代人的思维和眼光去对前人品头论足是没有意义的,应当做的是多思索。吸取其中的养分为己所用,对个人、时代、社会而言都是大有裨益。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就给人这样的感觉,正如书中所言,每个时代都要编写自己的历史。不是由于早先的历史编写的不对,而是由于世界完成了自己从旧到新的转变,所以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究新的答案。

  书中始终在强调历史大事进展的规律性。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知道世界始终在变革,而且不同的地区会有较大的差异,有的人会去计较所谓过渡的时间,用以比较各个国家甚至是民族之间的差异,但实际上是没有任何意义。无论是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还是从部落文化过渡到城市文明,抑或者是从农业社会更迭为工业社会,都不是由于某个人或者是某些人的突发奇想而发生的,总之,当时发生的不是一件事,这是一个过程。我们清晰地知道人口的增加导致了农业革命,而农业革命反过来又支持了更大规模的人口增长。当农业慢慢代替采集业的时候,人们开头尝试种植更多的植物来适应不同的环境。这就是良性的循环,当简洁的植物采集不能满意人们生活的需要的时候,自主的'培育粮食就成为新的出路,创新是推动历史进展的重要动力,因果相生,农业的传播扩大也让不同地区的人们开头培育更多的植物,从中总结出的阅历和方法让食用植物更加具有普适性,如墨西哥的玉米,美洲的土豆,中东的芭蕉等植物。当人们把实践中的阅历运用到改良上之后,植物也由于人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间接地推动了农业的进展。历史本身就是规律最严谨的教科书,是环环相扣,最为精彩的魔术,全部看似突然的变化,都有蛛丝马迹可循,那是一张由几十亿人的踪迹编成的巨网,没有人可以置于其外。 《全球通史》虽然是史书,但却具有剧烈的现代意识,让我意识到史书可以是启示类文本,面对不同的话题,不变的是对本源的追溯。看似在安静的阐述从史前到21世纪的历史,但也始终不忘提示读者认清现实世界和历史的内在联系。从而使读者的思维能够跨越时空的限制,在历史和现实的两个时空里自由驰骋,甚至由此产生出自己对历史大事的联想和对比,产生出自己思想的火花和创作的冲动。当然,《全球通史》并不只是一本有深度的书,斯塔夫里阿诺斯以自己对历史和哲学的深厚功底,同时无限的延长了作品的宽度,书中有对人性善恶本质的哲学分析,对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的辨证评价,也有对世界愈加两极分化的人道关怀,对人类历诸多的灾难的渊源社会变革总是滞后于技术变革的警示和忧虑等等。历史没有可以省略的部分,前因后果,一脉相承。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以其内在的严密规律和浩瀚广博的学问让我领会到历史的精彩,紧循着这样严密的规律线,全部的文化优势都应渐渐转变为经济优势。我们可以冷静的探究,厘清其中的线索,吸取养分为己所用。不执著于眼前,心中自藏乾坤,静言巧思,亦不失为上乘。

全球通史读后感14

  4月22日接到于洪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通知,要求参加《春风伴我读好书,我与于洪共成长》活动。由此,感慨颇多,因为各种所谓的事情忙碌已经很久没有读书了。但是,为了完成局里交办的工作,还是想起了以前读过的书籍———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对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作了高度的概括,它不同于一般的史书,让史料、历史事件占多数,而是用一种定论性的话语将人类历史几千年来的有关文明、朝代的更替、社会制度的变迁等等问题做了一个总结性的阐释。在阅读《全球通史》的过程中,无法对具体历史做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所以只能有一些印象式的感悟,当这些感悟印证到了现实和自己所了解的中国历史,便有了下面的几点读后感。

  在人类社会迈入近代以前,人类的各种群族在各大洲自顾自的繁衍和生存,各种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文明、文化也就这样逐渐发展起来并形成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又继续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发展。

  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后,人类的好奇心衍变为强烈的野心,并逐渐对自己的生存空间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于是人们再也不像动物一样随遇而安安分守己地生活在自己的那一片土地上,人类在名为“国际交流”的幌子下开始了永无止境的争斗,这在当前的世界仍然在延续。

  放眼望去,世界历史越来越是“实用主义”哲学或是“唯物论”的天下了。近代以来的一次次战争,一战二战,在炮火的轰鸣下人类在一次次地进行着力量的转换。时至今日,这种力量的转换还在继续,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提到“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之类的话语,于是世界各国大多都在拼命发展经济,希冀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过渡,在所谓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种“竞争”越来越形成一种怪圈,国际竞争的号角吹响到各个地区,我们看到现在的中国,发展经济是头等大事,GDP指标压倒一切,经济搞上去了一切也就好了。

  《全球通史》对中国的介绍始于商朝,把商朝当作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朝来展开中国历史,这和我们一般所认为的“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不一样的。目前史学界尤其是外国历史学家对我们所称的“五千年文明”还有很多持怀疑态度,以至于我们国家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出现。这是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在外国人的压力下我们屈从地去挖掘我们的祖先的坟墓并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年代久远,难道“历史悠久”便能加足我们以后在国际交往中说话的底气?难道美国会因为一个国家的历史长短来作为它外交政策的依据?我们对本身历史的研究不应该建立在别人的要求下,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值得自豪的历史。时间能说明什么呢?只能说明过去。民族、国家乃至于我们个人的发展,力量的高下,都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的。美国只有两三百年历史,但还不是生机勃勃,照样生活得很好?斯塔夫里阿诺斯意味深长地引用了伏尔泰的话作为题记开始讲述1500年以后的中国:“我们不必被中国人的成就迷住心窍,以至竟承认其帝国的体制真乃世界有史以来是最好的。”我们承认,我们不是最好的,但又有谁能说证明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国家在人类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是最好的呢?

  《全球通史》在最后说“人类还从未看到在他们面前如此灿烂夺目的前景,但人类也同样从未见识过潜伏在这种景象后面的蘑菇云。”斯塔夫里阿诺斯以及现在众多的历史学家都认识到了科技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性。希望中孕育着危险,美好中承载着毁灭,也许真的有那么一天,人类会发展到穷凶极恶的最高境界,将那些所谓智慧结晶的恐怖武器搬出来施加在对方身上,或者说某些国家、某些民族试图创造出更具有科学含量的威慑力量,在试验或是检验、尝试的过程中,科学突然和人类开了一个玩笑,发挥了它的威力,在人类看到结果的过程中也结果了自己。这一天会不会遥远呢?

  马克思主义说,事物总是有着“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的,那么人类呢?我们在不断创造历史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挖掘自己的坟墓吗?我们会最终殊途同归地走向末日吗?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的人来说,生命的过程远远比结果来得重要,所以即使我们走向毁灭的必由之路也用不着惊恐。我们对于历史的研究和认识,更重要的是能更好地帮助我们认清现在,以及美好地憧憬未来,而最重要的就是珍惜现在的一切。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传世著作《全球通史》,自从出版近半个世纪以来给全球史学界带来巨大的震撼,它从系统的全球史观出发,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纵览今日之世界,人们的时空观念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全球村”逐渐成为现实,整个世界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联系在一起了。在西方从第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史学家希罗多德起,编纂世界史的努力就一直没有中断过。从历史学家的这一世代赓继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可以获知,世界史是在不断消除各民族闭关自守状态中迈步的,不管在他的最初间段步履是何等蹒跚,但随着人类文明的历史脚步不断的加快,全球史应运而生。这一学术文化过程生动地证明了,人类向着更广阔。更灿烂的一统世界前进的步伐是永远也不会停息的。

  从我国古代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具有世界眼光,当时中华民族所知的那个世界的历史。学界认为,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425年)是第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史学家,所著《历史》是西方最早的一部“世界史”。正如史学家狄奥尼修斯所说:“希罗多德把历史提高到更高和更值得尊重的阶段,他决定写关于不是一个国家,不是一个民族的事情,但是他在自己的叙述中把许许多多的各种各样的故事。”这种目光远大、胸襟开阔、通贯古今等特点,对西方以后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人类社会的巨大变动之中,人们从罗马征服世界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人类历史的统一性,反映这种人类历史统一性的世界史便应运而生,波里比阿的《通史》传播了“世界主义”的思想,中世纪西方的史学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中,中世纪基督教史家的理论打破了以前以世界作为背景的和以地理上的文明中心为中心的世界史的格局,开始构筑贯彻人类始终的世界史,构筑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包罗在上帝目的的规划之中的世界通史

  以上就是对于《全球通史》读后的粗浅感受,人说读史明智,看过此书可以从另外的角度看待世界、可以帮助自己树立人生观,不受媒体的左右;今后以何种态度对待工作、对待人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关系。

全球通史读后感15

  最近在读《全球通史》,还没读完,因为这本书很厚,十六开的纸有上千页吧,我只读到中世纪。不过也从中发现了点道理,跟各位分享一下。

  首先,我想讲一下我对进化论的观点。很多质疑进化论的人提出的疑问是为什么现在的猴子没有进化成人。我的观点是,其实进化一直都没有停歇过,史前是这样,古代是这样,现代也是这样。我们人类在变化着,从身体素质、智力等方面都在变化着。与此同时,我们身边的动植物也在变化着,有的物种要灭绝,有的物种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之所以用变化这个词,是因为现在很难说这种变化是好还是坏,最终会是发展还是堕落。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达尔文对物种进化的看法。人类的发展也适用于这种变化。史前人类其实是有四种人:印欧人、蒙古种人、俾格米人和布希曼人。当时他们还都是原始人,过着采集食物的生活,被称为食物采集者。但是,他们采集食物的效率是不一样的,印欧人和蒙古种人的效率更高,能够获得更多的食物,因此也就有能力向外拓展。而俾格米人和布希曼人效率低。这种差别的结果就是现在世界上存在极少数的俾格米人和布希曼人,绝大部分人为印欧人和蒙古种人。我们中国人就是蒙古种人的分支。

  生产效率导致人类进化这种观点在我国历史教育中很少被提到,在封建社会朝代更迭中更是鲜见。绝多部分史书说一个朝代的灭亡是君主失德,失去了上天的庇护。这种论调,我认为,很大程度上是我国回避了发展经济这个主题。朝代更迭的真实原因是经济,而不是道德。每个朝代建立后经过一定时间的稳定,官员数量会大幅增加,这意味着国家开支会大幅增加,而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农民,这时农民作为主要生产者需要缴纳的赋税也会提高。这种情况下,农民的通常做法是把地卖给有钱人,自己只负责耕种,缴纳租子。而这种方法也只是暂时缓解了农民的压力,随着国家需要的收入增加,封建社会生产效率并没有发生过突增,因此最终转化到农民身上的压力并没有实质减少。于是,我国历史上反复上演的'农民起义就如海浪般一浪高过一浪。

  读《全球通史》的另一感受是,西方人并不是天生的慈善家。我们现在经常会看到欧美的富豪捐出自己的家产成立基金会或者捐给其他基金会,他们关注贫困人口、关注艾滋病以及环境问题。这种现象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社会公益的发展,使很多因历史原因致富的企业家关注社会公益。但是我想说的是,西方人并不是天生的慈善家,争强好胜是他们的本性,这一点比我们东方人要强烈很多。欧洲并不是物产富饶的地方,而且欧洲大陆上的民族并不少。因此,中世纪的时候,我们看到欧洲是一片混乱的景象。突厥人、日耳曼人、维京人、高卢人等等为了争夺土地混战不休,这种历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欧洲人怎么可能是乐善好施、一副菩萨心肠。所以“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才会从他们嘴中说出来,所以在本次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他们会偷偷修改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欧洲人并不值得信赖,当然还有美国人。所以,我说这些的目的,是希望很多人不要一谈到西方人就讲他们有多好,充满了尊敬。他们在历史很长时间里都是**。

  先说这些吧,因为《全球通史》还没有读完,希望早点读完,与大家分享。

【全球通史读后感】相关文章:

全球通史读后感04-17

《全球通史》读后感12-18

(热)《全球通史》读后感02-18

全球通史读后感范文11-05

中国通史读后感09-15

《中国通史》读后感06-13

中国通史读后感(精华)01-19

《中国通史》读后感12篇04-16

《中国通史》读后感6篇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