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作文大全>读后感>读王阳明心学有感

读王阳明心学有感

时间:2024-07-28 16:20:5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王阳明心学有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王阳明心学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王阳明心学有感1

  克己需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传习录》

  我们常说,心灵,如同一间房;而眼睛,如同一扇窗。

  试问自己,多久没有“充电”了,即使“充电”,也是偶尔的一瞬间。夜晚,说好的,静下心来,好好的看一本书;可电视剧一响,忍不住在客厅里看电视。说好的不玩手机,又一次拿上自己的手机刷上了朋友圈。

  这个社会,诱惑太多。常常在想,科技导致了我们精神文明的堕落,还是是一种属于文明进步的标识。回想起孔子那个年代,一无所有的颜回,活的是那样的洒脱。五柳先生,一碗酒,就可以呼朋唤友。做事论道。有些上班的前辈们常常在说五十年代的事情,那个时候物质生活还不如现在富裕,然而他们却说,那时候的人,真好。

  是社会改变了我们,还是我们改变了社会。现在的.我,坐在书桌前。关闭于外界的一切渠道,安安静静的看着书。想起古人常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让心灵,进行一趟远游。

  有时候,书是最好的远游方式。翻看一本书,像似云游九州,上可摘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所以,我选择在晚上,安安静静地泡上一杯茶,开启一盏昏暗的灯,我要去泛黄的历史中去遨游。在这里,我的心,得到了归宿,找到了宁静的港湾。

  若您看到我在看书,麻烦您,别打扰我,因为那是我心灵停留的地方。

读王阳明心学有感2

  这本书讲的很好,总述了王阳明的一生及心学的出世,阐述心学的发源和王阳明在不断讲学中系统的将心学完善。这本书要反复咀嚼才能真正懂得心学的奥义。值得反复去读。(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的知,是良知的知,是每个人内心与身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行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致良知”这个命题相较于孟子提出的观点,更明了易懂!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处理每件事情,都先用良知去格,这样就能达到大学所说的明明德,止于至善的境界!

读王阳明心学有感3

  最近读了一本书《王阳明心学》,与这本书的结缘是办公室里一位同事在听《王阳明心学》的广播,从讲解人娓娓道来的话语中给我一种静心的深邃,于是问她是什么内容?她告诉我是《王阳明心学》,并说家里有这本书愿意拿给我看,于是她第二天就把自己刚买的还没有拆封的这本书拿给我看。

  对于这种慷慨我怎能不好好读呢?对于心学的书,我刚开始的感觉是内容深奥,理论性强,看不明白,但是拿到书籍从王阳明出生讲起,文中语言浅显易懂,有些传奇的特色深深吸引了我。如,他出生时祖母梦见一群五彩祥云浩浩荡荡而来,为首的神人怀里抱着一个婴儿,降落在王家门前,把婴儿交给了他的祖母,之后王阳明便哇哇坠地。于是,给他取名王云,正因为这个名字他到五岁还不会开口说话,后来改名为“守仁”。奇妙的是,改名当天居然开口说话了,而且不鸣则起,一鸣惊人。不但日常用语对答如流,而且《四书五经》中的圣言一口气都给背了出来。

  王阳明从小是一个调皮的孩子,上学时逃课。经过老爸的多次训斥和老师的多次教育后,仍然恶习不改,天天只想着玩儿。正当大人们对这个问题少年即将失去信心的时候,一件偶然的事情,彻底改变了王守仁。这件事情对我印象很深。

  有一天,守仁又翘课了,在市场上瞎溜达,看见一个小孩儿在卖鸟,就凑过去问价钱,可问完价钱,掏掏口袋却不够数。守仁眼珠一转,就让那小孩儿先把鸟给他,回头再送钱过来。那小孩儿可不傻,坚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守仁同学顿时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伸手就要去抢。那小孩儿也不甘示弱,马上跟他比画。就在这时候,一个算命先生从他们身边经过,无意间瞥了王守仁一眼,忽然停住了脚步。此人精通麻衣神相,当他看到王守仁的相貌时,心里马上跳出一个念头:此子他日大贵,当建非常功名。

  算命先生当即把鸟买下,送给了守仁,然后慈爱地抚摸他的脸,意味深长地说了几句话:“小朋友,记住我下面的话——日后,当你的胡须长到领口时,你就入了圣境;当胡须长至丹田,你就结了圣胎;当胡须长到丹田以下,你就结成圣果,功德圆满了。”

  临走之前,算命先生又叮嘱了一句,他说:“小朋友,你一定要读书自爱,我所说的话,将来必定应验!”就是最后这句话,把守仁同学从一个问题少年彻底变成了三好学生。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不仅对这个算命先生一种佩服,年年做教育的我是否年年有这样的智慧?我也总是高呼赏识学生。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但是也曾经有多时我忽略了对学生入心的教育。这几天内心澎湃和不安……

  于是,我走进教室,重新“认识”耿文轩、马子涵、崔展源……对经常完不成作业是耿文轩不再“威逼”,如果他哪天作业按时完成了就大加表扬,每周的“阅读存折”“日记”每周也检查,如果完不成了就告诉他,这次完不成就算了这周之内如果能把这些作业都完成了,我就给你三朵小红花。慢慢地,他每天晚上的作业开始做了,虽然字迹还是潦草,错字还有很多,但是我知道,他已经用心了,有一周的“阅读存折”不知是因为没有带回家,还是丢了,居然填写在了纸上。交上来时他没有写名字,但是我看出是他的字迹,毫不犹豫地给他了三颗“星”,还有马子涵、崔展源、袁浩东,语文课上我让他们回答问题的次数也多了起来……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颗幼芽,老师就是那个浇灌者,有时老师想给予他们更多的阳光雨露让他们快快成长,但太强的阳光、太多的水分也会对他们伤害,给他们适合自己的温暖,他们定会茁壮成长!

读王阳明心学有感4

  迟迟不敢写书评,对圣人的认知还深感比较浅薄。这门书还是值得读,首先作者的文笔很好,很有代入的作用,仿佛你也化身成圣人的一个弟子向他求教,在风景秀美之地学道、论道!对王圣人产生兴趣是因为读了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当时就感慨,这么伟大的一个人物,怎么在历史书上也就聊聊几笔,甚至老师讲解时、我印象也不深刻呀(还是我当年并未好好听课[捂脸])于是找来书了解一番。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对个人的修行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心学四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为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心之本体无善无恶,不去分别善恶;有善有恶为心生私心杂念,有好恶之分的意念;知善知恶是知行合一中知的部分,也是心学中提到的致良知,去认识到事物的本体和客观规律;为善去恶是格物,格物也是知行合一中行的'部分,天理、良知不是靠空想、意念,而是在实践中探索,格物就是深究本来的事物,从而达到为善去恶。王圣人一生都在践行心学。少年立志高远,想要成为圣贤之人,这并未让其仅仅成为论道之人,他在政治生涯中虽跌宕起伏但也成绩斐。然。现在想想高中学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有何意义?!对你实用的就是有意义的[机智]

读王阳明心学有感5

  早在初中时代学习历史时,有幸认识了伟大的哲学家王阳明先生,他的理念“知行合一”长久让我难以忘怀,在这里我从两个地方阐述我对本书乃至对王阳明哲学的想法。

  首先王阳明先生的哲学虽部分来源于儒家,但核心理念却是突破南宋时期朱熹朱圣人的观点:“存天理、去人欲”。朱圣人以一孔之见提出“灭人欲”而王阳明先生则不同,他明白:天理和人欲是不能分离的,本身欲望和情感都是由人的意识所产生,若一味的强制分离,反而有违万物发展的规律。我举一个书中的例子,王阳明先生在寺庙中与一位高僧的对话:

  王阳明问道:

  “有家吗”

  高僧睁开了眼睛,答:

  “有。”

  “家中尚有何人”

  “母亲尚在。”

  “你想她吗”

  良久之后,一声感叹:

  “怎能不想啊!”

  然后高僧缓缓地低下了头,在他看来,自己的这个回答并不符合出家人的身份。

  王阳明看着眼前这个惭愧的'人说道:

  “想念自己的母亲,没有什么好羞愧的,这是人的本性啊!”

  听到这句话的高僧并没有回应,却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第二天,他收拾行装,舍弃高僧的身份,还俗回家去探望自己的母亲。

  我想当时寺内任何一个和尚都对不会想到,竟然有人把自己寺内的高僧劝回了家

  这件事完美的说明了人欲不会也不应被我们克制或是泯灭,之所以王阳明先生提出:“理和欲为并存,即天理就是人欲”的观点,就是因为他明白也希望人类应通过致良知去了解人欲和研究事物的善恶,若为善则为之;若为恶则去之,做到知行合一。

  第二:在“知行”上,王阳明先生始终坚持: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可能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想法和理解,我认为知而不行,则为空知;行而不知,则不知所以然,简单说也就是两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也不能单独片面强调“实践出真知“,因为两者并行,我去实践,只是去验证这个真理,就像最后书中所言,其实最终目的就是磨练我们的心。另外知行合一也是和“理欲”、“至良知”等观点所对应,用良知做事、判断善恶,用心灵态度决定正确的行为方式,做到言行一致。

  也希望自己今后能够将此学以致用,更好的投入生活和工作中。

读王阳明心学有感6

  去年十二月开始读,到今天读完。书读得较慢,不过书中的一些道理经过慢慢琢磨,总算大都依自己的理解想通了。书中穿插的一些处事的方法大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读书过程中,明显察觉自己处事心境和效率均有所精进。

  书读到最后,见心学宗旨,按字面意思去理解,总觉太过肤浅,苦思半晌,得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此处的善恶不应该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善恶。大学上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而心学此处的善恶,应该是对于止,即志向来说,即对于我们实现自己志向有帮助的,即为善;对阻碍实现志向的,即为恶。

  心之本体无善无恶,着重点应该在我们日常做事上,注重保持心灵的纯净。日常处事时,经常会受到外在的干扰,如果不能做到泰然处之,被之影响心境,则事倍功半矣;而若此心通明,物无所滞,则做事如行云流水,自然而然。

  大学之道,止于至善,而在日常生活中,会沾染上各种各样的善恶,欲要志向达成,需先分清这些善恶,即致良知。而致良知具体在于格物,即为善去恶。当我们厘清这些善恶,再在日常生活中勤以为善去恶,每日三省吾身,最终达到至善,则志向必不远矣。

  对于像我这样的俗人来说,格物应是当下亟需去做的。从儿时,到上学,再到工作,心中已被各种各样的恶所占据,二十多年的沉淀,让这些恶已根深蒂固。重疾需下猛药,若想有所作为,除了吾日三省吾身,时时检讨自身为善去恶,别无他法。

  写下此贴,望日后回头看时,已有所精进。

读王阳明心学有感7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由其开创的阳明心学无论是在在哲学还是道德伦理体系的历史进程之中都占有不可忽略的地位。朱熹理学之后三百余年,真正能与其学说相抗衡者,也正是阳明心学。阳明心学可以看做是一种建立在陆九渊心学的基础上,同时批判朱子理学,具有他们那个时代内容和精神的新型的一种道德哲学体系。这种新型的道德哲学将良知之心上升到哲学本体的高度,简化道德理性与道德感情之间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以"心即理"为前提,以"致良知"为目标,通过"知行合一"动机论来解决传统儒家道德理性与道德实践互相脱节的问题,其学说的现实意旨在于实现"破心中贼"的道德净化目的与政治教化目标。那么,在阳明的心学之中我们就必须把握三个重要的概念,即: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王阳明主张"心即理",这里的心指的并不是物质性的心,而是一种精神上的"灵明",具体表现为人的认知能力、道德精神和道德本性。也就是说阳明心学中的"心"至少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是感觉与认知之心;第二是人与物都共同具有的一种怜悯之情;第三是人本然具有的道德良知,是一种判断是非的道德理性。这里引用一段话来更简单的了解王阳明的心外无物。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於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

  这里王阳明所说的心既是一种我们感知外物的能力,也是我们与万物共有的怜悯之情,当我们去感知这朵花的时候这朵花才对我们而言具有了意义,由此也可见王阳明强调了人对于外物对于社会的一种价值,与西方著名的哲学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有异曲同工之妙。

  良知是指不依赖于环境、教育而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也是至善本体在是非知觉上的当即呈现,也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具有价值上的普遍性和绝对性,联系上面所提到的心即理中"心"的三个方面的含义,这里的良知也可以看成是第三层关于道德理性的体现。致良知即指使良知致极致,也指依良知而行,这就与知行合一联系起来了。良知为知,致则有力行之义,致良知这一理论形式把心与理、知与行、道德修养与社会实践融合为一,是王阳明一生思想的总结。"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目标,本心是可以无善恶之分并且可以分辨善恶的,但具体的人会因为欲念而使本心染恶,那么久需要我们就要通过知行合一的方法去达到,去尽可能的还原我们的良知之心。

  引王阳明的两句话来认识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方法论:

  "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皆得其理矣。""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基于心即理的本体论的,良知之心就是我们要追求和还原的本心,那么我们就只能向内去求得我们的良知之心,这种向内求良知的目的只能通过与向外的行来达到,知行合一是达到致良知的方法。在这里,王阳明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的观点是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的,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对于伦理道德是只知而"终身不行",只不过是讲之以口耳,并不身体力行。而道德信条如果不能身体力行,则毫无意义。所以,阳明以"知行合一"的命题,强调了道德信条的实践性品格。王阳明主张在道德实践之中,我们要且知且行,知行合一,而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思想的阶段。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用这四句话归纳总结王阳明的心学:"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心即使理,我们无需求理与外,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人的本心无善恶之分,但受欲念的纷扰染恶,所以我们要通过知行合一的方式去还原我们的良知之心。

  王阳明的'心学在当代的知识体系中看来,存在着许多的局限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中,这是属于唯心主义的阵营的思想,但需要指出的是,王阳明的心学更多的是偏向伦理上的道德哲学,而不是关于心物二元主体的讨论。那么,作为一种道德价值体系,王阳明的思想对于当代思想和实践还是会有一些启发的。譬如知行合一,把我们所了解的道德理性和判断,运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去才能真的使这样的道德理性产生价值。当代道德思想的发展太快,很多人们铭记于心的道德准则却逐渐的消失在我们的行为中。我们都知道老人摔倒要扶,但因为现实的一些原因和考虑,这样一件理所应当的行为也贴上了太多的标签而变得困难。那么我们是不是也该反思我们的伦理道德?反思我们的道德理念是否与我们的道德行为一致?反思我们是不是在尽自己所能去致良知呢?

  王阳明的心学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时常回想哲人的思想,自己去不断地反思和思考,我们总会有更多的收获,从哲人的智慧之中悟出新的道理。

读王阳明心学有感8

  这个月读书,主打《心学大师和神奇圣人王阳明》,读完很失望。

  不是对王阳明失望,而是对这本书失望,作者的表述很low,这只是针对我自己的感受。

  写到这里,我特意查了一下作者,师出无名。

  师出无名不是我感受的原因,哪怕你再出名,我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因为这本书,没有作者自己的东西。

  也没有写好王阳明。

  好的作者,是指向月亮的手指,手指不是美好,却能指引你看到美好。

  这本书没有让我更多更新地深入了解明朝大儒王阳明。在我的读书生涯里,这样的情况遇到过不超过四次。

  拧巴归拧巴,跟王阳明无关。

  王阳明,明朝大儒。提起他,要拎起一串人物。远有孔孟,近有理学大儒二程、张载、周敦颐、朱熹、陆九渊……而这些先秦之后的理学明星,在中国哲学的星空熠熠闪光,也是对王阳明有巨大影响的人物。

  王阳明在儒家的地位,往往被人这样称呼:孔、孟、朱、王。

  先秦的`孔孟,尤其至圣孔夫子,其思想闪耀着人性的光芒,这是中国文化最温情的一面,去读《论语》,遍数越多,越能体会到里面让你越读越暖的温馨。

  朱熹的理学,个人感觉,有时候,灭绝人性。“从天理,灭人欲”,从根本上就违背了人的本性。

  朱子特别强调“格物致知”,我也喜欢“格物致知”,这是非常好的“修身”之梯,唯如此,我们才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才能让自己不断进步,越来越优秀。

  但我却又不赞成他的一味的“格物”观,认为凡是至理,都能通过格物“豁然贯通”,这是典型地一味“向外求”。

  初期的王阳明正是因为“格物致知”,所以钻进竹林里“格竹子”,格了一周,把自己格病倒了。之后还有一次,还是被格倒了。

  正是这两次极端的“向外求”,让爱思考的王阳明茅塞顿开,龙场悟道:“格物”更需要“内省”,万事离不开人的“本心”。

  “心”,是人之本。

  “良知”,乃是人心之本。什么是良知?

  我常问学生一个问题:“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百分之九十以上孩子会回答:“人之初,性本善。”

  我告诉他们:“善恶共存,人心本善也本恶。”

  在这里,即人的“本心”。

  心不动,无善恶。心一动,善恶立分。

  良知就是“本善”。

  致良知,就是遵循“本心”之“善”的召唤。这是一个“格物”的过程,这个“物”,便是人本身,这个“格物”就是认识自身,从而趋善避恶达到“修身”的目的。

  知行合一,自然就是说道做到,“止于至善”。

  王阳明心学,朱子是基础,之后延展了陆九渊的思想,之后发扬光大。

  以上明白了,王阳明的“心学四诀”,就没什么难理解的了。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至简至深。

读王阳明心学有感9

  暑假读的第二本。白话故事版,浅显清奇!读完此书,内心之中除了震撼,还是震撼!早闻阳明心学之名,却未曾拜读。那日得仰望之友小雅推荐《阳明心学》,并说你若读懂,就可随时出世入世了。假日有幸,拜读此书,对阳明先生之波澜壮阔之一生,初步了解。

  也知王阳明心学精髓在于:心即理,致良知!读此书,颇有隔时空与圣人对话之感,为我指点迷津。读完此书,感觉圣人之学,并非空洞不经,而是确实可以运用在生活之中。教会我们怎么做人、怎么强大内心,不惧现实风雨,从而成就自己。愚钝,浅读,向心中的圣人致敬!

【读王阳明心学有感】相关文章:

读王阳明《传习录》有感01-17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03-13

(热门)《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06-24

《少年心学院》观后感08-19

中心学校教学工作计划03-19

中心学校美术音乐教学工作计划范文03-11

罗镇中心学校罗镇乡中心学校五年级英语教学工作计划—第二学期03-07

读《舐读》有感01-02

读窃读记有感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