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读后感

时间:2024-09-23 10:15:2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关于家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家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家读后感

关于家读后感1

  巴金笔下的《家》描述了一个五四时期封建的大公馆里。在这个大家庭里,有个三兄弟,姓高,名叫觉新,觉民,觉慧。高老太爷是这个家庭的。三兄弟都有着创新的的精神。

  大哥觉新是一个忍受者,他虽然有着新思想。他是这个大家庭的长孙,就是因为这个缘故,他被剥夺了学业与爱情。待父亲去世之后,家里的重担子都落到了他的身上。他只能默默地忍受着,忍受着家庭里任何命运的不公,忍受着自己心爱的梅表姐默默的守寡而不能陪伴在她的身边,忍受着爷爷的任性妄为……他只是一个忍受者,仅仅只是一个忍受者。

  和觉新比起来,觉民就比较开放多了。他和弟弟觉新一起接受西方文化知识的熏陶,有着先进的思想、昂扬的斗志,是新时代的新青年。不久后,觉民爱上了张太太家的女儿,琴。琴是高家亲戚里面最美丽、最活泼的姑娘,她也是一个有着理想、有着抱负的勇敢的新青年。觉民白天忙着功课,晚上按时去琴那里教书。

  觉慧是这三兄弟中批判与反抗意识的一个人,也是当时社会进步青年的典型代表。他是一个“人道主义者”,平等地对待各个阶层的人。

  最后觉新终于领悟到了是旧的制度、礼教和迷信夺去了他的青春、他的幸福和他的前途。他意识到了这一点,而他又不能够抵抗这一切,他只有绝望,只有痛苦,他就此醒悟了,同二弟觉民一起,助三弟觉慧终于逃离了这个家,使他们被束缚着的家,到上海去一面求学一面从事进步的革命工作。

  我认为觉新,觉民和觉慧就是现在社会中三个不同的人群。觉新就相当于社会中刚刚毕业求职的大学生们,他们不停地去聘职,而他们只能听公司老板的命令。对于这些,他们只能默默地承受,他们不敢对老板倾诉,也不敢反抗,他们就像觉新,在这个大公馆里面,不敢说话,不敢反抗。觉民觉民就像现实中的'中年人,非常稳重,成熟。而三弟觉慧就像冲动的青年,不顾后患地去追求。这样虽好,但是不顾后患未免表现得太冲动了。

  《家》是巴金的著作,是《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封建社会中旧制度的无情,它给我的印象很深。

  巴金说:“我不要单给我们的家庭写一部特殊的历史,我所要写的应该是一般的封建大家庭的历史,这里面的主人公应该是我们在那些家庭里常常见到的,我要写这种家庭怎样必然地走上崩溃的路,走到它自己亲手掘成的墓穴。我要写包含在那里面的倾轧、斗争和悲剧。我要写一些可爱的年轻的生命怎样在那里面受苦、挣扎、而终于不免灭亡……我写《家》的动机也就在这里。”

关于家读后感2

  寒假时,老班要求班上每个人都要读一本书,于是趁寒假闲来无事随手抽的一本巴金先生的《家》,本以为会是那种晦涩难懂的书,翻了几页后竟读出了兴致来,便把它放在枕头边,每晚睡前都要翻几页。

  我本是个急性子,每次阅读《家》时,却总能够耐着性子慢慢看,既不囫囵吞枣,也不拖拖拉拉。每次阅读都仿佛身临其境,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那几个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新中国的建立而奋发向上,英勇向前的爱国青年的形象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中!《家》这部小说是从我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的一个大家庭中说起的,讲述了一个封建家族的兴衰史以及在这个家族中崇尚科学、热爱知识的一些热血青年对于自由、科学、新中国的奋斗与追求…越是读到后面情节越是跌宕起伏,情绪也随着书中的情节而千变万化,时而眉头紧蹙,时而低首叹息,时而鼓掌喝彩,时而咬牙切齿……当看到长子觉新被逼无奈只得同意将怀孕的妻子送到某偏僻阴湿的城郊待产时,心中那激愤痛恨让我恨不得跳起来同那群迷信势力的老古董理论!愤恨之余,也为觉新的软弱无能而叹息,为当时封建社会整个的那种迷信氛围而惋惜。

  然而作为这个时代的一份子,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无奈,觉新屈服了不代表别人也会屈服,还有觉民觉慧这些爱国青年在为新中国的实现而努力奋斗着!当看到同社会的社员告诉觉慧心中的理想有望实现时,我是开心的;当看到觉慧在书房里彻夜忙碌着建设新中国的工作时,我是欣慰的;当觉民与心爱的女子想要摆脱封建的束缚而努力的时候,我暗暗为他们加油!在那个年代,能有这样一批爱国的青年站出来呼吁人们为新中国的建设而努力是不容易的,中华民族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批热血少年才能繁衍生息,变得愈加强大,繁荣富强!虽然这只是一部小说,但我想,伟大的.新中国建成不仅仅靠红军战士的努力,更有这样一批敢于斗争、敢于追求的爱国少年才建成的。正所谓:好男儿顶天立地,心系国家!读完《家》,心中千滋百味难以言说。

  《家》让每一位读者激昂、愤慨、勇敢。让我看到了青春给予我们敢于改革的创新精神和动力。他们的热血,他们的勇敢,他们的爱国精神感染着我,鼓舞着我,激励着我,让我在人生前进的路上遇到挫折时不再畏惧,而是勇敢的迎难而上!拥有一颗和他们一样跳动不息的中国心,在遇到任何挫折的时候,都能够越挫越勇!

关于家读后感3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从小到大,我们所听到的提倡读书好处的名人名言不计其数。由此可见,书确实是一种神奇的东西。

  我爱书,在我看来,书总透着一股清香的书蕴,让人情不自禁想要靠近它,翻阅它。从小到大,我读过不少书,从最初的带拼音的一些小读本:《七只小猪》《小红帽》等。随后我便提高难度读些童话集:《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接着读些蕴含小道理的书:《寓言故事》《小智慧故事》等。后来便读些历史书,诗词书:《唐诗三百首》《上下五千年》《史记》等。最后看些反映某个时代形势的长篇小说:《红岩》《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书的'种类也各不相同。

  其中,我觉得最有价值的一本书是巴金所著激流三部曲中的——《家》。这本书主要讲在五四运动推起的浪潮后,一群年青人不屈于旧礼教,不赞同腐败的封建思想,于封建家族制度斗争到底的故事。在过程中,他们失过,拥有过,痛苦过,快乐过……他们在这林林总总的经历中成长,升华人格,意志坚定,从而快速强大起来。整本书透露的书蕴:揭露封建社会腐败的思想与行为同时赞颂青年人的反抗精神。

  《家》中塑造了众多富有典型的形象。书中人物不下七八十个,当中有专横腐朽的封建家族最高统治者高老太爷,荒淫无道的刽子手冯乐山,奸诈狡猾,自私贪婪的克安,堕落腐败的败家子克定等统治的形形色色之人物。还有敢于用死来反抗旧礼教的刚烈纯洁的丫头鸣凤,温和善良的梅芬,向往自由,热爱和平,渴望平等的觉慧,觉民和琴。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觉慧,因为我觉得他果敢,敢于向旧礼教发出挑战,有着与封建家族斗争到底的精神。自始至终不放弃追随革命,不屈服腐败思想,与鸣凤惺惺惜惺惺的感情是一种新的反抗方式。后来即使鸣凤含冤而死,觉慧虽伤心欲绝,但他战胜伤心,依旧不害怕,不屈服,带着鸣凤的希望与憧憬,奔赴人人平等的光明新社会。

  我觉得《家》是哪个封建未除,革命新生时代的一个缩影,是那个时代的心声,是那个时代的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与人文风景线。在那样一个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年代,《家》是一部很好反映当时社会状况的文学记录,具有很高的价值。《家》的记录让我们更加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

  每本书,都有其独特的书蕴。而这些书蕴则是书的精华所在。所以,多读书,读好书,让清香书蕴充实你,使你成为一个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

关于家读后感4

  几天前我带着疼痛的心情读完巴金的小说《家》,曾经在某一本语文书的扉页上写了一句话:“生活就是一条激越的激流”,一年前的某个静谧的夜晚,对着烫手却依然白亮的灯管,我心血来潮的为“活”字进行了拆字解释——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曾叹言:“人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于死命,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人可以被轻易的毁灭,但他也有着同水一样不可忽视的巨大力量,他可以主宰自然,可以使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别小瞧水,别小瞧人应持有的“简单”,别让心的灵魂被“黑暗”所控制、压迫!

  水如人,人亦如水。水,简简单单,晶莹剔透,可从外望穿里面;那么既然“人亦如水”,人是不是也应该简简单单,“一眼望穿”呢?生活的“活”字,有三点水,这第一点水代表实在,第二点水代表品德,第三点水代表道理;那么既然“水如人”,人是不是也应该注意“三点水”呢?世界万物都很美,因为它(她/他)本身就很美,美在自然,不需要装点!那么,生活和自身的心灵世界是不是也应该“很美”呢?

  在巴金的《家》中,我再次见识了流动的力量和强大,生活并不是悲剧,它是一场“搏斗”。在《家》中,我见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还有他们的选择和反抗,顺从、叛逆、腐化堕落等,从主人公高家三少觉慧,到主线高家大少爷觉新,从鲜明的'“有压迫就有反抗”的三少爷觉慧,到既不满于黑暗的旧制度又逆来顺受的大少爷觉新,把一场激流一般的“搏斗”摄入了我的思想中,与我的“生活就是一条激越的激流”重合交织在一起……

  巴金曾提问:“我们生活来做什么?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有这生命?”并用罗曼·罗兰的话题做了回答:“为的是来征服它”!

  从《家》中,我伸出手,结果触碰到了无边的黑暗,但是,正如巴金所说的“我并不孤独,并不绝望。我无论在什么地方总看见那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动荡,在创造它自己的道路,通过乱山碎石中间。”这生活的激流会永远动荡着,不曾停止,也不能够停止,并且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止它!

  我们所有人都一样,活着,就是为着来征服生活的!纵使内心含着爱、恨、欢乐、痛苦,也绝不曾失去信仰:对于生活的信仰。我的生活还不会结束,我也不知道在前面还有什么东西等着我,我只知道生活的激流是不会停止的,且看它把我载到什么地方去!

关于家读后感5

  今天,家家户户和和睦睦,极少存在家庭的明争暗斗,都是民主制度,家和万事兴,有什么事情说出来和家人合伙商量解决,小孩子也有发言权,有时还能提出一些家长不能相处的解决方法,并不是一味的不分对错的唯命是从;和那封建社会的那种“我是长辈,我说了算”的封建**家长,逆来顺受的孝顺子弟,钩心斗角、互相倾轧、损人利己、口是心非的男男**截然不同。

  社会是不断的在进步,像《家》里面的“觉民”、“觉慧”那样,有着先进文明的思想,勇敢的反抗着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行为以及家长的封建思想意识,为自己所认识的真理去奋斗。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并不是说我们也要反封建社会(现在我们不是在封建的社会里),而是勇敢的反对社会上错误的腐败的思想意识,要敢于开拓创新,坚持遵纪守法,相信科学,坚持科学真理,反对迷信。就拿文中的`例子来说吧文章中的“鸣凤”是一个丫鬟,她喜欢了“三少爷”,但后来她被“老太爷”卖给“冯老板”做小老婆,她心中不愿,但她身份低下,无选择的权力,最后跳湖自尽。

  再比比我们现在的社会,现在的社会人人平等,不分贵贱,没有主仆之分,一视同仁,而且每一个人都受到最基本的尊重,不像封建社会那样,身份低下的人,可以随便给有钱人家的公子少爷老爷当作礼品或物品用金钱买卖,完全没有了人身自由。

  《家》向我们充分的展现了封建社会家庭的面貌,封建的思想意识把人们一个个逼上了绝路:大少爷“高觉新”终日思念“梅”;“鸣凤”因被迫婚自尽;“觉新”的表妹因大人思想保守,有病不能及时医治,最终死了。当今社会,新的思想意识层出不穷,现在的思想是开放的,并不局限于传统的观念,新的资讯通过各种渠道传送到我们面前,开拓了我们的视野,给我们灌输了最新的有益的思想意识;变封建为开放,变传统为创新,变**为民主,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在巴金的《家》中,在那封建社会中,不敢像我们那样开放,不敢创新,没有民主;但现在有了,还有了互联网,有了电视,有了计算机,有了……有了很多可以让我们了解最新资讯的渠道,这一对比,证明了社会在发展,人类文明在进步,精神境界在不断的提升着。我们可以向《家》里面的“觉民”、“觉慧”学习,接受更多的资讯,敢想敢做;还要以《家》中的“觉新”为借鉴,不要一味的盲目的顺从,否则到头来还是苦了自己,要为自己的理想去奋斗。

【家读后感】相关文章:

《家》读后感(精选)11-21

家的读后感03-16

[精选]《家》读后感09-11

《家》读后感06-12

《家》读后感【精选】08-11

《家》的读后感02-23

《家》的读后感范文01-23

《家》高中读后感01-10

(必备)《家》读后感10-30

《家》巴金读后感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