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作文大全>读后感>《原则》读后感

《原则》读后感

时间:2024-10-21 12:51:1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原则》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原则》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则》读后感

《原则》读后感1

  前段时间读书,偶然接触到这样一个观点,我们读书都是一个信息获取的过程,我们从书中理解作者的观点,有触动之后就会深思,进而吸收,然而这只是初级的阅读,而更高一层的阅读则是从作者的角度出发,思考如果是同样的话题,假设让我们自己写,应该怎么构思全文,然后对比自己的思路与作者的思路,这样的阅读则更能够收获别样的智慧。

  创新的原则,是选自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中的一篇文章,既然是谈原则,必然需要考虑一些边际条件,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而这个正是整篇文章的关键所在。现在看来,基于自己目前对创新原则的认识,与德老先生相比,是断不能思考如此全面。所以当我试着构思自己关于创新原则的文章时候,估计观点也都是普通大众都能够想到的层面,没有更深刻的见解。

  既然现在有机会接触到德鲁克《创新的原则》这一篇文章,自当全力思考其中的'逻辑,将知识信息转化为个人智慧。德老在开篇就告诉我们他所分析的创新不是灵光乍现,不是缪斯垂青,是可以系统化研究、发现的创新一般原则。简单总结为“五个要做”、“三个不要做”和“三个条件”。其中五个要做:彻底分析机遇、走出去、简单、细微、领导地位;三个不要做:不要太复杂,不要多样化,不要对未来;三个条件:工作、长处、市场。具体了解,可以阅读原文,这里不再赘述。

  创新的原则等同于飞机的航道,飞机如果安全的从出发地到目的地,就不能够随意的飞行。同样,当我们在系统化实践创新的过程中,创新从创意到成果,必须有原则的规范。其实对于创新,很多人都普遍认为只有专业化的人才才能够胜任,以致于很多人在创新面前都望而却步。但当我们认真分析创新的原则之后,反而突然发现创新与普通工作无异,很多原则并不是创新独有的,也可以适应普通工作。换过来想,凡是能做好普通工作的人,也一定能够胜任创新工作。

  德鲁克先生说:成功的创新者都是相当保守的,他们不得不如此。他们不是“专注于冒险”,而是“专注于机会”。企业家创新精神不是冒险性格的体现,然而却有一个前提,就是遵从于创新原则。如果企业家希望创新可以一夜暴富,那就是冒险,但如果希望成为行业领导者,那就是专注机会;如果企业家希望创新可以在办公室苦思冥想就可以成功,那就是冒险,但如果企业家走出去,多看、多问、多听,那就是感受创新可生长土壤;如果企业家希望的创新产品要非常复杂,以展现其超前性,那么就是忽略消费者接受能力的冒险,但如果基于简单思路,那就是可实践的创新。

《原则》读后感2

  任何组织或机构若想正常运转,其工作原则必须与该机构成员的生活原则相契合。——瑞·达利欧

  一个机构就像一部机器,主要由两组部件构成:文化和员工。二者之间相互产生影响,因为机构的员工塑造了机构的文化,而机构的文化决定了选用什么样的员工。优秀的机构拥有优秀的员工和优秀的文化。优秀的员工具备高尚的品格和出色的能力。优秀的文化不掩盖问题和分歧,而是公开妥善解决,喜欢让想象力驰骋且愿意开创先河。

  首要原则是打造良好的文化。

  要营造一种允许犯错,但不容忍罔顾教训一错再错的文化。意识到错误是事物演化过程中的自然连带部分。不要纠结于一时的成败,要放眼于达到目标。要观察错误模式,判断是否因缺点而引起。记住在经历痛苦后要反躬自省。知道哪些错误可以接受,哪些错误无法容忍,不要让你的'下属犯不可接受的错误。

  第二大原则是用对人。

  之所以要用对人,是因为用人不当的代价高昂。要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要记住人与人存在差异,认识不同、思维不同使不同的人适合不同工作。对待你的团队要像体育界管理者那样:没人能靠一己之力单独取胜,但每个人都必须战胜对手。

  出色的人不容易找,所以要想着怎样留住人。找人不仅是干份具体工作,你还要愿意与其分享你的生活。考虑薪酬时,要提供稳定性也要让人看到机会。要记住维系伟大的合作关系,比金钱更重要的是体贴和宽厚。

  为了恰当地用对人,还要持续培训、测试、评估和调配员工。要懂得你和你的下属将经历个人成长。要准确地评价人,不做“好好先生”。严厉的爱既是最难给的,也是最重要的爱(因为它很不受欢迎)。要知道了解人们怎样处事和判断这种处事方式能否取得好结果,这比了解他们做了什么更重要。

  瑞·达利欧将做好桥水基金的方法总结为《原则》,涵盖生活、工作、管理等方面,林林总总,你总以为成功有秘密,读完你可能发现成功道理大致相似,其中不少你也听过,觉得不过如此——但说到,并且做到,这才是成就瑞·达利欧的秘密,这才叫原则。

《原则》读后感3

  听完了小强老师的对《原则》的第一次分享解读,题目叫作《做一个超级现实的人》。

  理解现实,接受现实,处理现实问题,既是务实的,也是美妙的。一个超级现实的人将帮助你明智地选择自己的梦想并实现它。

  可如何才能成为一名超级现实的人呢?

  总结下来有三个方法,分别是设定胆大的目标、反直觉和痛苦+反思=进步。

  首先是设定胆大的目标,将这个远大目标指引自己。我们之所以没有成功,其实是我们经历的失败不够大,有可能仅仅只是一个小小的挫折。

  每一次失败以后,通过复盘与总结,我们可以获得深刻的原则。

  人生过得很平淡,没有起伏与波澜,那么未来也就只是很平静的活着。

  因为有远大的目标,它会推动着我去做更多的事情,让它能够不断地进步和提升,突破自己的舒适区,让自己走得更远。

  其次是反直觉。

  超级厉害的人一定是反直觉的人。他们会想着结果背后的结果。

  比如说自己跑步运动,有些人就不想运动了,觉得特别地累,就放弃了。但是少部分人则会想到放弃运动以后,减肥目标就达不到了,减肥计划完不成了,身体也会变得不好,所以就会去运动了。

  直觉本身就是很可怕的,遇到自己错误的.事情,我们会下意识地给自己找借口来证明自己,固执地认为自己是对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应该。

  而超级现实的人非常地反过来的,有可能他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最后就是痛苦+反思=进步,这句话非常地经典。

  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失败和挫折,但是每个人感受的深度却不一样,甚至有的人就像是橡皮人一样,感受不到痛苦和热情,没有一点起伏,生活也是挺无趣的,过一天算一天吧。

  痛苦是我们改变的原动力,而反思也是我们前进的路径,所以能够感受到真正的痛苦很重要。

  大多数人在痛苦时不愿反思,而一旦痛苦消失他们的注意力就会转移,所以他们难以通过反思得到教益。

  平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学会感受到痛苦,接受自身的弱点并积极改变,不断地进化,这样才不容易被这个时代所淘汰。

  保持超级现实的大脑,在时代中不断地进化,避免被社会淘汰。

《原则》读后感4

  《原则》这本书在年初很火,一直打算看一下,最近终于将本书提上了阅读日程。说实话,看完后并没有醍醐灌顶的感觉,有收获但与之前的期待是不符的,原因应该是目前的我还没有亲身的实践体验,而且也不会立马去用到书中的原则。

  这是一本手册,作者瑞?达利欧作为全球知名对冲基金的创始人,将一生中生活和工作中的原则进行了记录和总结,桥水公司以这些原则为基石,参考、学习、执行和监督。作者在人生的.晚年阶段将这些原则公开,希望能给世界带来帮助。

  随思

  这本我读起来还是有点无聊乏味的,就像在读一大堆的公式定理,这很大一个原因是不太适合现阶段的我。因此不能一味追那些经典好评的书籍,适合现在的自己的书就是好书,能有收获的书就是好书。

  作者如此强调原则,与作者的「把做事和投资决策的方法转化成计算机算法」强烈信念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极度透明和极度公开也是希望增强公司成员的确定性,减少不确定因素,毕竟是做对冲基金,一点差错就可能导致倾家荡产。相比当下重视相关性而忽视因果关系的机器智能,作者偏爱强调强因果关系的专家系统,这也是其经历和行业所决定的。

  结合自己的情况,说一些自己的感触。

  当你开始建立自己的原则,并在人生历程中不断调整、加固,慢慢你就会塑造出你自己,你自己和他人都能更好地认识你,帮助你更好的做出决策。

  以前面对质疑和批评,总会本能地抗拒和拒绝,希望以后以更开放和谦逊的态度去对待,不要过分在意所谓的面子和自我虚荣。

  建立一种坦诚的文化,出问题时及时找到错误去修补,并找出如何避免再次重犯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去隐藏问题。

《原则》读后感5

  这本书年初就已经大名鼎鼎,幸运的是我年末终于把它翻开了,很难得有一本如此吸引人的“成功学”书籍。

  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在于,作者没有一味地吹嘘自己,或者夸大自己如何战胜困难走向成功,语言非常平实质朴,但却让人目不转睛,让我想起了季老的`《留德十年》,对于生活中的挫折磨难回忆时十分平静,读者却看得惊心动魄。

  作者关于生活和工作的原则的总结相当中肯,我从网上找了两个关于作者观点的视频,第一个视频可以概括《原则》的主要关于人生的观点,第二个视频是基本的经济学入门(据说各种语言版本全球流传,很受欢迎),讲的非常清晰透彻,第三个视频是英文版的,有意向提升英文的朋友可以直接看第三个。

《原则》读后感6

  《原则》这本书读完有一段时间了,一是自己有点懒,二是书的内容有点宏大,好像抓不到重点,所以拖了一周多的时间才写一些读书感受。

  作者是瑞·达利欧(RayDalio),对冲基金公司桥水创始人。他出生于纽约长岛一个非常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26岁时在自己的两居室公寓内创办了桥水。经过42年的发展,桥水位列美国最重要的私营公司榜单第五位(《财富》杂志)。他入选《时代周刊》世界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并跻身《福布斯》世界前100名富豪行列。由于他独到的投资准则改变了基金业,美国CIO经理人杂志称其为“投资界的史蒂夫·乔布斯”。

  1、内容梗概

  书的内容主要有三部分,

  第一部分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创业,创业失败,人生低谷,然后再次创业,得到回报;

  第二部分讲述生活中的.原则;

  第三部分讲述工作中的原则。如果让我说整本书的最大收获,我想结论是高效生活,高效工作,有效率、质量的过一生。

  2、大体感受

  对于生活,要独立思考,自己想要什么,现状是什么样的,然后如何去做呢。在思考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想要做到高效,要学会做最优抉择,评估和诊断现状,头脑开放的思考,在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困难,不要让人脑情绪部分控制我们,让我们有太多畏难情绪,进量去理性思考,理性看待困难,并且思考应对措施和改进。

  对于工作,

  一是打造宗教般的文化,透明开放,并且让员工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并且有意义的工作;

  二是工作流程化、机制化,并且在更高的层面去观察思考流程、机制,不断的反馈优化。

  对于工作部分,再分享三个小点:

  A.对于错误的态度。可以接受错误,不能接受一错再错,员工做一些事情,犯错误可以尽量避免,但总会发生的,如果不能容忍错误,会影响员工放开手脚、大胆尝试,但是如果是一错再错,那态度和聪明度都有问题。

  B.人各有所长,合理使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或者擅长的领域,要尽量标签化员工的擅长点和性格点,匹配合适的工作,并且对于岗位,建立匹配模型,让合适的人做最有效率;对于自己,也要认清自己不擅长的地方,遇到问题的时候,去请教那么在该领域擅长的人,而不是自己聊得来的人。

  C.建立反馈机制。反馈是最高效的进步方法。对于流程,要有反馈然后改进,反馈点可以来自于结果和目标的对比,深入分析,也可以看过程中的逻辑方法,修正;对于个人,要经常自我反思,没有反馈、思考的做事情,进步很慢,就好比,有100个数字,从1—100,我需要猜出来你选了哪个数字,如果没有反馈的化,可能是1次,也可能是100次,但是有反馈的话,2的7次方是128,那么1—7次就可以猜对,大大提高效率。

《原则》读后感7

  前段时间读书,偶然接触到这样一个观点,我们读书都是一个信息获得的过程,我们从书中理解作者的观点,有触动之后就会深思,进而汲取,然而这只是初级的阅读,而更高一层的阅读则是从作者的角度动身,思索假如是同样的话题,假设让我们自己写,应当怎么构思全文,然后对比自己的思路与作者的思路,这样的阅读则更能够收获别样的才智。 创新的原则,是选自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中的一篇文章,既然是谈原则,必定须要考虑一些边际条件,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而这个正是整篇文章的关键所在。现在看来,基于自己目前对创新原则的相识,与德老先生相比,是断不能思索如此全面。所以当我试着构思自己关于创新原则的文章时候,估计观点也都是一般大众都能够想到的'层面,没有更深刻的见解。

  既然现在有机会接触到德鲁克《创新的原则》这一篇文章,自当全力思索其中的逻辑,将学问信息转化为个人才智。德老在开篇就告知我们他所分析的创新不是灵光乍现,不是缪斯垂青,是可以系统化探讨、发觉的创新一般原则。简洁总结为“五个要做”、“三个不要做”和“三个条件”。其中五个要做:彻底分析机遇、走出去、简洁、微小、领导地位;三个不要做:不要太困难,不要多样化,不要对将来;三个条件:工作、特长、市场。详细了解,可以阅读原文,这里不再赘述。

  创新的原则等同于飞机的航道,飞机假如平安的从动身地到目的地,就不能够随意的飞行。同样,当我们在系统化实践创新的过程中,创新从创意到成果,必需有原则的规范。其实对于创新,许多人都普遍认为只有专业化的人才才能够胜任,以致于许多人在创新面前都望而却步。但当我们仔细分析创新的原则之后,反而突然发觉创新与一般工作无异,许多原则并不是创新独有的,也可以适应一般工作。换过来想,凡是能做好一般工作的人,也肯定能够胜任创新工作。

  德鲁克先生说:胜利的创新者都是相当保守的,他们不得不如此。他们不是“专注于冒险”,而是“专注于机会”。企业家创新精神不是冒险性格的体现,然而却有一个前提,就是遵从于创新原则。假如企业家希望创新可以一夜暴富,那就是冒险,但假如希望成为行业领导者,那就是专注机会;假如企业家希望创新可以在办公室苦思冥想就可以胜利,那就是冒险,但假如企业家走出去,多看、多问、多听,那就是感受创新可生长土壤;假如企业家希望的创新产品要特别困难,以呈现其超前性,那么就是忽视消费者接受实力的冒险,但假如基于简洁思路,那就是可实践的创新。

《原则》读后感8

  原则是一本结合了心理学,管理学和哲学的书。

  作者是目前世界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的创始人Ray Dalio。整本书主要分为三部分,个人经历,针对个人的生活原则以及针对企业管理的管理原则。第一部分是作者的背景介绍,帮助读者来理解作者的行为处事的模式,以及背后的原因。第三部分是以桥水为例,详尽的介绍了Dalio是通过设立怎样的制度来帮助企业发展的。这部分也是读起来最吃力的部分,因为离我的生活太遥远了,可能企业家读起来会更有收获一点。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我认为桥水这样的完全透明的管理制度也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公司。作者提出的理论有值得采纳的部分,但全部照搬的话未必适合每个行业,毕竟不同行业有各自的行业特点。

  最让我受到启发的是第二部分的两个观点。

  第一,保持开放的头脑。

  书中提到人们对自己总有一个误会,误会自己总是对的.。所以一旦有别人提出反对观点,人们大脑中的最古老的杏仁核会支配我们对这种疑似攻击行为做出反击,后果就是两个互相不接受对方的意见,造成了无效的谈判,浪费了大家的时间。讨论事情永远是以找出最优解为目的,而不是去说服别人相信自己的观点。

  第二,比观点更重要的是别人提出反对意见时背后思考的逻辑。

  不管是在微博,优酷还是b站都能看到网友因为各自不同的观点而互相进行人身攻击,这种行为当然是没有意义又愚蠢的。其中他们最后演化成人身攻击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人试着从逻辑的角度上去理解对方的观点。每个人的观点行程都跟他周围的生长环境,家庭教育,生活阅历,个人习惯有关。在不理解对方的环境下单纯的就对方的观点进行指正,强调你怎么和我观点不一样是物化对方的一种行为。

  最后读了一些关于商业的书,虽然看起来非常吃力。经常读到睡着,但看完以后还是受益颇多,不同学科的书籍往往能给人提供新的视野,这也就是读书的乐趣吧。

《原则》读后感9

  第一次看完《原则》这样一本书的时候,已经进入十冬腊月的小年了。那是在旗舰大厦,我还开了个玩笑,说临近春节,书友们也都比较忙,购买年货,节后又走亲串友,这期虽说放假时间较长,但如果不抽时间写心得,等到下期书目出来,怕也完不成任务。真是,等到交心得时,我看到的也就几个人,不知是真忙,还是不值得一写,我就不得而知了。

  第二次重写《原则》还是这样一本书的心得时候,已经进入百花齐放的春天了。

  用房主阿升的话说就是:“有一档学习栏目,名为——得到 ,意思就是,你来此 自然会有所获得,顾名思义——得到,每个人想得到什么,那就是他的欲求目标。”

  我这样一个人,穿梭于好几个大厦之间,也是为了得到一些什么。

  现任班长Jack说:“你渴望得到什么,比如说你渴望得到钱,就得工作,创业,所以你就得用心,要不然你找不到工作,或者被开除,或者辞职!”

  是呀,“今”天努力一“点”,明天才有资格发令。玩乐少一点,努力多一点,成功就会近一点;懒惰少一点,勤奋多一点,生活就会丰富一点;浪费时间少一点,珍惜时光多一点,人生就会精彩一点。每天努力一点点,总有一天会站到顶峰。

  说到这儿,想起了书友美一天说的一句话“最简单的事往往也是最困难的事”。用书友德馨的话说:“道理大家都懂”,道理懂得不少的我们,对愿意读书的人来说,读书是最简单的一件事,对不愿意读的人来说,也就变成最困难的一件事,也是最复杂的一件事。

  两种人都坚持了原则。除了自然的生活【吃喝睡】以外,用书友小乙的话说:“做每件事,为了目标,不就是为了得到吗?得到那就是自己心里的欲望。”

  得到了吗?就比如读《原则》这本书,一些人读了,一些人没读。读了的得到了很多很多,比如企业文化这块,书友们讨论的都很深入。书友的讨论,作者观点的正确与否,自己的判断等等;没读的也不看书友们讨论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看完蓝夜的'心得,我想,同在一个大厦里,各人的情况不一样,用鲁迅先生的话说“能发声的发声,能发光的发光”。这样,我们在生活之余,能跟随领读者的脚步,与智者对对话,放松自己的心情,不也挺好吗?

  还有个书友说,讨论了一个小时,解决了什么问题没有呀?那我就问一句:你看了一个小时的讨论,浪费了你不少时间吧?

  做事有做事的原则,做人有做人的原则。有些事用私人感情可以解决,有些事就不能解决,那就坚持用规章制度去解决,用原则办事。

  具体说到做人,别超出自己设定的底线,你怎样待人,别人就怎样待你。

《原则》读后感10

  说起《原则》一书,其实,之前我对这本畅销全球的大部头是有所耳闻的,只是因为这个书名让人感觉硬邦邦的、离生活太远,所以一直就没有兴趣买来看。或许是真的跟这书有缘,偶然间,我发现部门长的书架上就有它,嘿嘿,趁他不在随手拿起来翻了两页,这一看不得了,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简直是个藏宝图,于是我立刻决定要仔细拜读。

  我读书有个习惯,除了小说这种情节衔接性较强的书籍,我一般会根据目录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先行阅读,《原则》当然也不例外,略过第一章,直接第二章走起。

  第二章开篇第一句: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是理解现实如何运行,以及如何应对现实,简直醍醐灌顶!是的,生活就像一场游戏,遇到的每个问题都是一个需要破解的谜题,要想揭开谜底,首先了解它是什么,它怎么运行的,找到其规律(这个过程作者称为"发现事情的真相"),然后通过学习、总结,找到解决它的路径,才能破解谜题。

  而"发现事情的真相",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达利欧说"不要固守你对事物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看法,这将是你无法了解真实的情况".是的,我们经常会因为个人的情绪化而对事物不能保持客观。作者举例说,多年前他在非洲看到一只鬣狗扑倒了一只幼小的角马,他对角马感到同情,并且认为他看到的景象非常糟糕。无独有偶,前两天跟领导聊天也谈到这个话题,他也认为弱小动物应该受到保护。但问题是,这件事情是真的糟糕,还是因为我们的偏见认为它很糟糕?假如那个事实没有发生,整个世界是会变好还是会变差?后续的影响、以及再后续的影响是什么?这样联想下去你会发现,整个世界是会变差的。事实上,适者生存,弱肉强食,这是个自然进化的过程,个体要么适应、改进变得更强大,要么保持弱小而彻底消亡,这是大自然整体的最优化,是整体的进步,它能有效促进整个自然界的改善。但绝多数人只是根据事物对自身的影响判断好坏。是的,包括我,包括部门长,也包括之前的作者。

  现实中,多数人把对自己或者自己关心的人不利的事情叫作坏事情,而忽视了更大的"好".这种根据事物对个人的影响来判定绝对的好或者绝对的坏的做法是不合理的。这么做的假设条件是个人的愿望比整体的"好"更重要。其实,客观的做法应该把"好"定义为对整体好的东西,并通过最优化进程来实现这种"好".

  看到这里,我在想,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是由思考角度的局限性引起的。站在个人角度上,我们只是一个点,好比盲人摸象,只是摸到其中的一部分,以为这就是事情的全部,其实不然。当我们放大视角,从更多人的角度出发看问题,就更能接近事情的真相。个体及类似的群体组成了生物链上的一环,这样环环相扣,当其中一个环节发生变化或者消亡,将会重新组合成新的生物链,这就是进化。而多种多样的生物链及周围环境组成了生态系统,各种生物链不断迭代组合更新,促进了生态系统整体的进化。在这里,点是个体,线是生物链,面是生态系统。当我们把视角向上移动,从二维空间转向三维空间的时候,我们又提升了一个高度,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从而得出了不一样的结论。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有时候遇到一件糟糕的事情,比如失恋,你会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而等数年之后回过头来看,之前的刻骨铭心早已是云淡风轻。所以,三维空间里加上时间轴,就进入了四维空间,当你跳出"现在"这一时刻,用未来的、发展的眼光审视眼前的问题,也许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具体到现实生活中,在一个公司中,老板与员工好像是天生的对立者,老板总想让员工最大化发挥其个人价值,为公司创造更多利润,却不想付出更多成本。而员工恰恰相反,总想钱多事儿少离家近。出现这种矛盾的根本原因是双方都是从自身的.个体利益的点出发,没有意识到他们其实是在同一条生物链上,员工与公司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整体,古话所说"皮将不在,毛将焉附?"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其实,深层次的原因是没协调好个体与组织的关系,没有认识到个体与组织其实完全可以同步发展、相互促进的,双方可以设定共同的目标、打造共同的整体的利益机制,从而使得双方能够同呼吸共命运,个体强大促进公司发展,公司发展带动个体走向更强,实现良性循环。现在好多企业在搞股权激励,就是通过利益捆绑的方式,使老板员工目标达成一致,从而实现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

  在一个家庭中,很多夫妻都是从自身出发,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相互指责、消耗,整个家庭一地鸡毛。其实,好的夫妻,应该把家庭看做是一个整体,双方相互促进,相互成就,把追求整个家庭乃至家族利益最大化作为共同的目标,而不是个人利益最大化,这样的家庭才会幸福,这样的家族才会兴旺!

  类似的现象还有商业间的竞争、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等等不一而足,好在现在已经有人意识到这个问题,从而提出诸如"合作共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观点。

  所以,当我们想不通问题的时候,跳出你的个体的点,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去"发现事情的真相",站在对方的角度、站在整个利益方的角度、用直升机思维、拉长时间周期、用更广的视角、更高的角度去审视问题,这样我们对社会有更深的认识,对生活有更多的理解,就能发现整个事情的真相,了解其运转规律,最后通过自身及组织的调整、重塑,从而解决问题,进而促使整个社会进步。

《原则》读后感11

  之前在开车时听某英文电台,主持人推荐过最值得读的十本英文书,像是《Life without Limits》、《In the Company OfWomen》、《Blockchain Revolution》等,其中就有包括《PRINCIPLES》这本书,当时有心记这几本,希望能够提高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的同时,也能增加知识,但一直没有动力去实施购买以及阅读,后来受到领导推荐而有幸读到了中文版的原则。

  书的第一篇幅讲述了自己的人生历程,我尤其喜欢作者关于“承受自身的弱点,挑战自己的极限”的观点,要在一次次的历练中才能得到成长,把错误看作学习和改进的机会;书中也表明了作者所信奉的公司文化,即“桥水作为一个创意择优企业,把从事有意义的工作、发展有意义的人际关系作为目标,以极度求真和极度透明为途径。鼓励经过深思熟虑的意见不一致,根据不同人的相对长处分析和权衡他们的观点。”这可能并不适用于每个公司,但其中几个观点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方法去设定自己的公司文化。

  第二篇的生活原则是本书的精华,我认为第三篇幅的工作原则也是由此而延展的。里面的每一条都值得学习和思考,但结合自身处境,我们应该选择性吸收,而不是照搬。对于我而言,我比较受用于以下几个要点:

  1、“五步流程”,这一块其实跟一些成功学中讲到的一些方法有些类似,但作者说明的更加通俗和实用,也有助于做决策。

  2、“做到头脑极度开放”,要认识自己的障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盲点,要保持谦卑,保持好奇。

  3、“理解人与人大不同”,运用不同人的特征和长处,要指向性的提问,在不擅长的领域请教其他擅长的人,因为每个人熟悉的领域不同,当我们提出疑问,会得到很多回答,但问题在于,我们需要向对的人提问。

  工作原则中提到的一些工具,都很实用,其中我们公司也有运用到一些,例如通过“每日更新”来了解团队成员的工作、行为和思想,就像我们要求写工作日志一样,把每天的跟进流程进行梳理,从而更加高效;“错误日志”,把遇到过的问题、错误,归纳整理成笔记,吸取教训,并进行系统化的改进完善,也可以对将来发生的问题做一个估量和预测,这个方法很适合我们公司,领导之前也提到过,但由于各种原因耽搁了,应该要实施起来。

  在管理方面,我受益的是书中说要像公司拥有者那样思考问题,作为一个管理者,确保在自己负责的领域精通并运转有效;但不能“下沉”去做下属的工作,不能限制于细节;就像领导说的要分离出来,让员工独立,团队才能成长起来。

  在用人方面,了解每个人的观点及能力的高下,了解每个人的观点长处、优缺点,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这点也是非常适用于我们团队的,美金组每个人的性格和做事方式不同,小陈比较仔细、和客户关系融洽,小章适合外出跑单,小戴适合融资端的工作等等。

  本书的营养还有很多,匆匆读完,我的感悟是,这本书作为一个行动指南,是值得参考的,确认会让我去付诸行动时变得更有勇气、更有底气。但真正要去达到目标,还需让自己走出那一步,去不断练习和实施!希望自己未来也能成为书中提到的“塑造者”,能够做到独立思考、极为坚韧、看到大图景和小细节、既坚决又开明、对事业充满热情这几点。

《原则》读后感12

  最近看达里奥的《原则》,看完几页就逼着自己写点读后的思索,这种方式的确很利于对文章的汲取。以下为对《原则》我的历程部分的思索。

  达里奥在很小的时候就起先买卖股票,并投身于资本市场,这点和巴菲特很像。他们之所以都能在这么小的年纪就能作为独立人去投资,与当时美国的社会大环境有关。 60年头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占全球的40%。股票价格也始终在涨,几乎买哪个涨哪个,他们所关切的只是哪个涨得更快一点。在这样的一个形势下,人人炒股买股,甚至包括一些未成年人。

  美国是一个开放的民族,在美国大多数的父母对于自己的孩子的看法也是宽容开放的,孩子可以释放自己的天性,干自己喜爱干的事情。而中国的60年头,人民正在经验着生活的'苦难、饥荒,生活必需品极度匮乏当时的中国可以用“落后”二字概括。

  达里奥在很小的时候就四处打零工(巴菲特也是如此),并有一些可以独立支配的钱,通过对这些钱的管理投资,他学了许多珍贵的阅历,这些阅历都是无法通过上学和玩耍获得的。

  这点很有借鉴意义,为了从小让孩子树立好的金钱意,可以在他适当的年龄让他去打零工挣钱,并学会管理支配自己的收入,通过对钱的支配和管理,学到基本的金融学问。 与失败相比,乏味和平凡更让人恐惊。 达里奥的这句话,我深有体会。中国人追求中庸之道。在集体中不能冒头,更不能殿后,最好做中间大多数人。其实这也是大多数人不胜利的缘由,包括我在内。人人因为胆怯失败,胆怯做错,为了防止失败而宁愿不做。大多数中国人渴望平安、稳定。希望自己能在体制内生活,有金饭碗。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样一劳永逸的工作在中国正渐渐削减,许多体制内的人面临失业危急。世界是永恒不变的,我们要去拥抱改变。勇于去挑战,哪怕失败,而失败获得的阅历是对我们最好的奖赏。

  假如一个人和同伴的步调不一样,或许因为他听到的是不同的鼓点。让他跟着他听到的音乐前行吧,不管是迟缓还是激越。

  在与人打交道的时候,我们习惯于以自己的立场来考虑问题。比如你身高1.6米,你同事身高1.8米;这时候公司进来一个身高1.7米的女孩。你惊呼:“你真高。”而你的同事却说:“不算高”。同一个人由于站的立场不同,会产生迥然不同的看法。就像很闻名的一句话,有一种冷是你妈觉得你冷。所以假如你对某人看不上眼,或者有冲突的时候,请试着站在他的位置上想一想,或许你会豁然开朗。 每日的输出践行,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原则》读后感13

  每天,我们每个人都面临大量必须处理的事务。假如没有原则,我们将被迫逐一考虑多种类型的事情,一一去应对,就像第一次经历这些事。相反,假如我们把每件事都看作“同一类型事物的又一个表现”,以妥帖的原则来应对这些类型的事物,就能更快地做出更好的决定,从而拥有更好的生活。

  那么什么是原则呢?原则是应对现实、实现你人生愿望的方法。原则可以反复应用于类似的情况,帮助你实现目标。

  假如每当你遇到什么事,就写下这件事所属的类型,以及应对这件事的方法,并将其整理好,最终你会发现,总共可能只有几百条,其中只有少数几条仅对你有效。你可以试一下。如果你这样做了,将形成一个清单,即你需要思考和制定原则的事项。

  所有履历光鲜的成功人士都拥有自己的决策规则,借此功成名就。你整理的原则在本质上将是你自己创造的信条,你每天都在践行这套规则。你为什么需要拥有自己的原则你有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所以你需要适合自己的原则。你可以借鉴适合你的别人的原则。你需要深信这些原则,并将其内化,这样一来,践行这些原则将成为你的第二天性。你和你的原则应当高度一致,使你所宣扬的原则内容和你的实际行为相一致。你的原则不应虚有其表,即听起来很好、政治正确,但并非你真心相信的`东西。你为什么应当把原则写下来如果你把原则写下来:1.你将更深入地思考这些原则。2.你将以更有原则的方式思考。3.你的沟通技巧将得到提升,因而你与他人将能更好地理解对方。把原则写下来有助于人们相互学习,更好地理解对方,更有效地一起工作。因此,我希望每个人都写下自己的原则。我想知道爱因斯坦、乔布斯、丘吉尔、列奥纳多·达·芬奇、马丁·路德·金等人所持的原则是什么,这样我就能清楚地了解他们追求的目标、实现目标的方法,并能比较他们的不同做法。我想知道对下面这些人来说,哪些原则是最重要的:希望我投票给他们的政治家,以及他的决定会影响我的所有人。此时此刻,明确阐述我们的原则极为重要。我想知道,作为家庭、社区、国家的一分子,作为国际友人,我们是否有共同的原则,将我们联结在一起,还是说我们所持的原则是对立的,导致我们分裂?这些原则的内容是什么?我将具体阐述。为孙辈写下了我自己的原则,我感到很高兴,这样一来,在我去世后,当他们的年龄足够大,理解能力足够强时,就能理解我的这些建议。我希望最终能创建一个数字工具,以便人们提交处理不同情况的原则,人们可以审视这些原则,投赞成票和反对票,这样公认最好的原则就会上升到顶部,人们可以很轻松地获得最好的原则,来应对他们面临的各种情况。但首先,我想帮助你发现适合你的好原则,并将其写下来。虽然这听起来可能很繁重,要制定出好的原则,你似乎需要做很多事,但其实并非如此。你只需开始写日志,看看能带来什么。接下来,我将提供一些建议,但你不一定非要照做。自己思考来决定:(1)你想要什么;(2)实际情况是什么;(3)考虑到(2),你应当怎么做以实现(1)……保持谦逊和开放的心态,以便你思考什么对你来说是最好的。

  这本书有5练习,练习1:反思你的情况;练习2:如何从手头的情况中总结出应对这些问题的最佳原则;练习3:掌握五步流程, (1)选择明确的目标;(2)发现问题,同时不容忍问题;(3)诊断问题,找到根本原因;(4)制订方案来减少或消除问题;(5)执行方案;练习4:学习如何克服你最大的两个障碍,从错误中获得最大的收获遗憾的是,人们经常把犯错视为难堪的事,而不是学习的机会。;练习5:了解你和你关心的人。

  这些练习将帮助你:(1)通过了解现实是如何运转的,(2)了解你自身以及你可能会做什么,(3)制定一定的原则以帮助你实现想要的结果,你将更好地驾驭现实,并创造更好的结果。

  读瑞·达利欧的《原则-实践版》,可以说被深深地震撼和启发。达利欧的洞察力和经验,通过一条清晰、有逻辑的路线,引导读者从宏观角度思考人生,并从中提取出可供实践的原则。

  这本书给我们来了很多深刻的启示。我们开始更深入地思考自己的原则和目标,并以此为指导,重新审视我们的职业和生活,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并引导我找到解决困境的方法。这是一本充满智慧书,我强烈推荐给每一个想要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原则,并在实践中应用的人。瑞达利欧并不主张存在一种通用的成功模式,而是强调每个人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成功标准和行动原则。“超级现实的人”这一概念,让我明白了理想与现实的之间的平衡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认识到,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进化,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我意识到,尽管我们不能控制生活的和工作的变化,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原则和行动。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原则,保持开放的心态,学习和进化,我们就可以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目标。

  此外,书中的许多案例和经验分享,也让我们深刻地意识到达利欧在实践他的原则时所面临的的各种挑战和困难。他的坚韧、开放心态和团队合作等原则,不仅是他个人成功的秘诀,也是他推动桥水走向成功的动力。

  总之,《原则-实践版》是一本启发人思考、实践和进化的书。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将会对自己的生活和职业有了新的认识。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坚持和应用自己的原则,无论生活如何变化,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原则》读后感14

  说来有点惭愧~去年的热销书我今年才看完。

  这本书适合处于各个阶段的人去阅读,不管你是学生党还是上班族亦或者是企业家。

  这本书其实就讲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的一个投资生涯历程的回顾,第二部分讲的是生活原则,第三部分讲的是工作原则。

  这些生活原则与工作原则,其实都是来自于作者的生活,条例非常的清晰,覆盖到了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但是又非常的简明扼要!

  现在脑中还一直记得作者一直在文中提到的一条生活原则:一定要做到头脑极度开放。作者似乎把这一条视为生活原则中最重要的一条!

  作者在书中也给出了很多做到头脑极度开放的方法。但是我觉得做到头脑开放真难啊!

  然后就是工作原则中,作者视为最重要的一条:极度透明,极度求真!

  说来还是有些惭愧,这部分我读的懵懵懂懂……很多地方理解不是很深刻,可能是我没有全身心投入到书中吧~

  但是这本书真的很不错,我觉得我十年之后再来看,一定会有不一样的`味道!

  虽然这本书的翻译有些生硬,读起来有些拗口,也不想小说那样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所以读起来有些枯燥,但用心去读,不理解的句子多看几遍,再不理解就返回上一页再看一遍!所以这本书又打破了我的记录,以前看刘欣慈的《三体》看了十多个小时哈哈!然而这本书《原则》我看了38个小时多,包括我一开始听了一些部分,愿意花这么多时间是因为学到了很多,看的同时也在不断做笔记,所以这本书《原则》推荐给正在努力中的你?

《原则》读后感15

  几天的时间,读完了达利欧《原则》一书,作为桥水基金的掌门人,达利欧和其他多数金融从业者并不相同,没有加入某一大型金融机构一路升职加薪成为机构掌门人,而是开创了历史上最大的对冲基金堪称传奇。

  一、追求真实

  《原则》一书中,达利欧介绍了人生历程、生活原则和工作原则。纵观全书,经常能够看到拥抱现实、极度求真、发现问题、探究根源等词语。不论是对生活还是对工作,拥有一个认真求实的态度显然是相当重要的,知其然方能知其所以然。

  二、理性

  求真,拥抱现实说起来很容易,也是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但是,通常情况下,知易行难。从人体而言,通常会主观地为自己的想法甚至错误寻找理由,这种理由难言借口,而应该被视作一种认知上的错误。在没有外力存在的情况下,此类认知性错误一般是很难被主动发现和改变的,也会因此导致在认知的道路上不断的跑偏,从而导致更大的错误。

  达利欧介绍了他面对相应问题的原则和态度。从个体自身是较难以纠正相应错误的,也是难以获得全面认识的,于是其引入了“创意择优”这一概念。体系内的所有人均有监管,均,面临挑战,勇敢面对他人的挑战,由他人的检视作为检视自身的补充,从而完成逻辑闭环有助于保证做事逻辑不会出现重大错误。

  此外,利用规则和外在的数据化模式(如记分卡、棒球卡等)以及计算机辅助手段等客观方式也能够辅助自身及时调整,保证主观判断不出现较大的偏差。

  三、效率

  达利欧将公司和所做的事项比喻成为“机器”,作为机器而言,生产中各项环节都已经设定完毕,他只需要放入原材料,经过机器的加工便能够产出产成品变为现金。一方面,机器的规则化能够保证确立普遍规则,保证了迅速的可复制化和稳定化,保障生产稳定且迅速扩大收益。另一方面,机器的每一个零件都可替代,也都需要追寻效率至上的原则,这意味着每个人在企业中都将成为螺丝钉一般的存在,发挥出120%的'效率,获取超额收益。

  达利欧也提到了透明与记录这两个概念,我认为这两个概念实际也是为效率而服务的。记录日常工作的过程能够作为项目的“黑匣子”,在出现问题或需要复盘时随时取用,及时纠偏。

  达利欧也提到喜欢用优秀人才,即使成本相对高,但是优秀人才的产出较之于同等成本下平庸人才所能取得的产出而言,还是更高的,也能够为企业取得更高的利益。此处也可以看做是将人才视为机器一样管理,追求胜率与最终产出的概念。正如同其在大数定律一处所讲,胜率的提升所带来的的回报是指数型的,81%胜率的回报较之于51%胜率的回报远不是提升30个百分点这么简单。

【《原则》读后感】相关文章:

《原则》读后感04-24

《原则》的读后感06-12

(精华)《原则》读后感10-23

有原则的妈妈-人物作文02-15

六年级写人作文:有原则的妈妈01-15

草房子读后感读后感读后感01-17

定位读后感_读后感11-04

读后感: 《爱上浪漫》读后感02-06

关于背影的读后感 读后感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