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1
老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素养。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就是一本儿童心理学方面的好书。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在心理学发展史上做出过重大贡献,被称为心理学三大奠基人之一。我非常欣赏他从“社会”的角度来分析心理这一研究方向。
《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包括引论、十三章具体内容、附录和关键词汇表。全书以“自卑感”和“追求卓越为中心”,并强调社会意识。综合全书来看,作者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为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因此,要帮助儿童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是教育儿童的首要和核心问题,其中非常重要的`就包括培养社会情感、克服自卑、追求正确的优越感等三方面。
首先,关于社会情感。作者认为“儿童教育的实质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或增强孩子的社会团结意识”。作者在“引论”中说“父母或监护人不能让孩子只和一个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否则,孩子就不能很好地适应今后的生活。”“如果父母没有让孩子做好与他人接触的准备,那么孩子入学时就会感到形单影只,十分孤独。”人是群居动物,具有天生不能孤独的社会属性。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仅是结交朋友和与人交往,还包括友谊、同伴情谊、诚实、真诚等抽象素质。有关于这个问题,作者在引论、第一章“人格的统一性”、第六章“社会情感及其发展障碍”中做了详细论述。
本书的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围绕追求优越感展开。分别论述了“追求优越感及其对教育的意义”以及“如何引导孩子追求优越感”。作者认为追求优越感是人格心理发展的源泉之一,每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感。父母或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将追求引向富有成效和有益的方向。当教师从孩子某一个方面的特长入手,让孩子相信自己可以再其他领域获得同样的成功,那么教师的任务就变得容易得多。
作者在本书的第四章和第五章阐述了儿童的自卑情结,以及如何防止自卑情结。在作者看来,我们每个人身上,追求优越感和自卑感是密切相关的。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或者说神圣的职责是,要确保不要让孩子在学校里失去勇气,同时,要确保那些进校已经丧失勇气的孩子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下重拾信心。而对没有信心,感到极度自卑的孩子,我们要用一种同情的态度与他们建立友好的关系,用友好的关系来鼓励他们不断取得进步,想方设法使他们对自己的心理和生理能量产生信心,从而让他们相信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我非常喜欢本书中的这样一句话“如果孩子不犯错误,那么教育就失去了意义”。作为教育者,就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儿童培养和建立独立、自信、勇敢、不惧困难的品质和积极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走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2
最近学校推荐看一本书《儿童的人格教育》,第一次听到这个书名,我想这大概是一本关于如何教育孩子培养健全的人格的书吧。儿童的人格教育对于教师来讲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问,于是我毫不犹豫入手了这本书,拿到的时候,我很庆幸,这本书不是很厚,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可以阅读完。但直到翻阅了其中的内容之后,我才发现我想的太简单了,这毕竟是一部心理学著作,书中的内容深刻而丰富。
由于知识浅薄,对于书中的很多内容我还是懵懵懂懂,我甚至开始迷茫,到底什么是人格,在我的理解里,人格是人的性格与品德,但是书中的理解与我的还是有点出入的。于是我查阅了汉语词典,其中的解释是这样的“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这确实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阿德勒也反复强调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儿童培养和建立独立、自信、勇放、不惧困难的品质和积极与他人、集体合作的能力。
在本书的阅读过程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两个词:“自卑”与“优越”。阿德勒的一个教育思想就是自卑而超越,他认为只有让学生感到自卑,他才能追求超越。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内心的自卑感,他把自卑与补偿看作是追求优越的动力根源。
阿德勒认为,人的`心理总是充满着有活力、有目的追求。儿童自出生起,就不断地追求发展,追求伟大、完善和优越的希望图景,这种图景是无意识形成的,但却无时不在。这种追求,决定了儿童一生的具体行为。
儿童对于希望图景的追求,还源于另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即人的自卑感。所有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儿童通过各种方式来消除自卑感,追求优越感。所以自卑感是儿童发展的基本动力。
自卑感和优越感是同一基本事实的两面,难以截然分开。但是,当自卑感过于强烈时,儿童最终只是在心理上而非行为上加以克服,这是问题学生产生的根源。因此,解决问题儿童的问题,要防止简单的训诫,而应该从儿童的整体人格入手,检查儿童理解事实以及做出反应的方式。
因此,对于问题学生,教师应该学会洞察儿童追求优越感的方式,加强鼓励,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引导孩子反思并改变错误的方式,逐渐走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读到这里,我也开始反思自己的工作,对于班级的一些问题学生,有时可能缺少耐心,只是简单粗暴的教训,而没有真正地深入了解这些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没有探寻到现象背后隐藏的心理因素,以致于很难找到有效合理的方式真正引导问题学生的成长。通过阅读此书,我收获了很多。
教育是一件工程,特别是儿童的人格教育,它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基础,我们应从细微处,从平时中,从细节上做起,为国家培养些不平凡的人。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3
《儿童的人格教育》主要提出了关于人的自卑感的理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因此要帮助儿童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是教育儿童的首要和核心问题。作者阿德勒反复强调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儿童培养和建立独立、自信、勇放、不惧困难的品质和积极与他人、集体合作的能力。
这本书里既有专业知识作为理论基础,又有典型的事例。在读完这本书后,能让我更加全面的认识某些儿童的心理,以便今后更成熟的面对学生所产生的困惑和疑难。
书里指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育问题对成人来说,可以归结为一种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这对儿童也一样。不过,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儿童尚未成年,给予他们指导就异常重要。其实,成年人有时也需要指导。如果我们愿意,我们完全可以放任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是的,虽然学生尚未成年,但是他们有自己的探索能力的欲望。我们对学生认识的无知造成了我们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我们应该在掌握丰富知识的基础上,再去指导和引导他们。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当中,影响他们的因素有很多,很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
但是,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个体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会缓和自卑感。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心理补偿。通常情况下,“自卑感”能够激发个体向上的动力,刺激人们形成超越自己潜力的雄心。但是,过度的“自卑感”会刺激起儿童膨胀的野心。
对此,所以要切实了解儿童及其世界。利用多种途径所了解的情况来对他们进行改善,其中梦境也会显示孩子的发展过程,显示他们是解决问题、还是回避问题。
教育是一个漫长而又需要耐心的过程。常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要注意用正确的观点去引导他们发挥各自的特长,发掘他们独特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是独一无二的。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4
阿德勒在书中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了解儿童,并在掌握丰富知识的基础上去指导和引导他们,这是我们读心理学的主要目的。我深以为然。而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理论方面的指导,让我的教育实践有了理论的支撑,也让我更全面地认识某些儿童心理,以便今后更成熟地面对问题学生和学生所产生的困惑和疑难。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阿德勒对儿童自卑感的阐述。他提到:儿童对于希望图景的追求,还源于另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即人的自卑感。所有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儿童通过各种方式来消除自卑感,追求优越感。所以自卑感是儿童发展的基本动力。他的这种全新的观念完全推翻了我之前的认知。在阅读本书之前,我一直认为自卑感大多弊大于利,要想孩子健康、阳光地成长,就要帮助他把自卑感慢慢消除。而种种对儿童心理学的片面、单一的狭隘的理解,致使我的教育实践只能停留在表面,缺乏理论的支撑,注定无法深入地理解和剖析问题,最后问题的解决也只能流于表面。
在平时教育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学生:有的经常不完成作业;有的故意扰乱课堂、在课堂上有说不完的话;有的屡屡惹是生非,惹得同学反感;有的屡屡违反校纪校规,小错不断等等。这些学生就是人们常说的`问题学生。遇到这样的学生,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都感到很棘手。记得有一位班主任曾说:“我的时间花在这些问题学生身上了,而那些学生却一点都没有改变。”是啊,这些问题学生不断地以各种方式打破班级宁静、吸引老师和学生的眼球,挑战校规校纪。这让很多班主任心中时刻都绷着一根弦,生怕这些学生又整出什么“幺蛾子”。
为什么老师们言辞激烈的批评、苦口婆心的教导对于问题学生无济于事呢?读了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儿童的许多行为,只是在探索超越自卑的道路。每个儿童都会追求优越感:健康的儿童通过正当的途径追求优越感,问题儿童则用不正当的畸形的方式追求优越感。当我们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懂得了为什么惩戒对这些问题学生没有用,就能明白仅仅通过一两次谈话很难改变这些问题学生的问题,就能懂得对于这些问题学生,教育者要有足够的智慧。所以,如果老师还徘徊在问题学生心灵的外围,只见其种种不良现象,却没有探寻到现象背后隐藏的心理因素,就很难真正引导问题学生的成长。对此,阿德勒指出,“任何一个未能精通人性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的人,要想把人教育好,都一定会遇到极大的困难。他完全只是在表面上操作,而且会错误地相信自己能够改变孩子”
我们有必要深刻的反思对孩子的教育是否正确,对孩子的教育是否过于严厉或是温和。当前,我们应尽力做到去理解孩子,走进他们的内心,不断地鼓励孩子让他们勇敢的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要给予孩子持续的信任,发展他的自信,过多的批评会造成怯懦和不自信;给予自由和机会,促进孩子自立。对孩子正确的教育是我们身为人师的幸福,而错误的教育是我们的痛苦和愧疚。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并伴随其一生的。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5
近期,我有幸拜读了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读完此书让我获益匪浅,感触颇多,现分享如下。
阿德勒在书中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了解儿童,并在掌握丰富知识的基础上去指导和引导他们,这是我们读心理学的主要目的。我深以为然。而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理论方面的指导,让我的教育实践有了理论的支撑,也让我更全面地认识某些儿童心理,以便今后更成熟地面对问题学生和学生所产生的困惑和疑难。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阿德勒对儿童自卑感的阐述。他提到:儿童对于希望图景的追求,还源于另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即人的自卑感。所有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儿童通过各种方式来消除自卑感,追求优越感。所以自卑感是儿童发展的基本动力。他的这种全新的观念完全推翻了我之前的认知。在阅读本书之前,我一直认为自卑感大多弊大于利,要想孩子健康、阳光地成长,就要帮助他把自卑感慢慢消除。而种种对儿童心理学的片面、单一的狭隘的理解,致使我的教育实践只能停留在表面,缺乏理论的支撑,注定无法深入地理解和剖析问题,最后问题的解决也只能流于表面。
在我们的日常教育工作中,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多一句赞美,可能就在他的心里开出一朵花,给予他巨大的力量和勇气。在《银河补习班》里,开设的最重要的一节课不就是对孩子真正的爱吗?奠定马飞人格底色的是父亲马皓文对他真正的爱,即理解和欣赏。真正的爱让马飞超越了自卑而以正确的方式追求优越感,获得人生的成功。当然,这里需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每个儿童都会追求优越感,这是来自对自卑感的补偿作用,健康的儿童通过正当的途径追求优越感,问题儿童则用不正当的畸形的方式来追求优越感。我们在爱孩子,鼓励孩子,发现他们闪光点,并给他们更正确的指引的同时,应努力做到从整体人格入手,帮助他们平衡自卑感和优越感,从而健康成长。
读了这本书,我意识到之所以我没有十足的把握,是因为我的底气不够,而底气,不是靠大声,不是靠严肃的.脸,而是对儿童心理的进一步、全面的理解。不管是自卑还是优越感过剩的孩子,作为一名教师,只要能了解到自卑感和优越感是同一基本事实的两面,难以截然分开。每个儿童都会追求优越感,这是来自对自卑感的补偿作用,健康的儿童通过正当的途径追求优越感,问题儿童则用不正当的畸形的方式追求优越感。教师要做的就是从整体人格入手,帮助他们平衡自卑感和优越感,让他们能健康、阳光地成长!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6
“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不能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有半点泄气,不能因为自己的付出没有立即得到回报就心生绝望,不能因为看到孩子没精打采、冷漠、消极、被动就觉得挫败,更不能相信孩子有天赋或没有天赋这类迷信的想法。”
这是我第二次翻开阿德勒《儿童人格教育》时与家长们共勉的一段话。很早就听过这本书的名字,也有一位学过心理学的家长向我推荐过这本书,但我却一直没有阅读。在与学校班主任工作室同仁的共同学习下,这一次我终于认真阅读了这本为人父母、为人师长必读的儿童心理宝典。
说实话,由于知识储备浅薄,对这样一本内容丰富而深刻的心理学理论著作,我的领悟是极为有限的。有的章节内容我的理解也比较浅显。但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下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收获。
首先说说“人格”一词,开始我通俗地理解为性格与道德品质,而在心理学上应为个性,是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阿德勒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时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要从童年着手。显然,对儿童进行良好的人格教育格外重要。“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作为班主任,要多读一些教育著作,多读一些心理学书籍,一定要读阿德勒的《儿童人格教育》。
“儿童的`心理生活非常奇特。无论我们接触到他们生活的哪一点,都会十分着迷,都会感觉引人入胜。”“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碰到过特别爱笑的学生,也一定遇见过沉默寡言的孩子;我们教过自觉、积极向上的学生,也碰见了调皮、消极颓丧的孩子……如果我们想要了解他们某一特定行为,就必须了解他们完整的生活经历。”儿童所参与的每一项活动都是他整体生活和完整人格的表达,不了解儿童行为中隐蔽的生活背景就无从理解他正在做的事情。这就是儿童人格的统一性。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想我们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时绝对不能孤立地看待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某一件事,不要轻易地惩罚学生的出错,应尽量了解孩子的整体人格,探寻背后的原因,或许问题就能得到更轻松地解决,也会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带来积极的影响。
本书的第三章到第六章谈及了两大重要内容,即自卑感与追求优越感。儿童对于希望图景的追求,还源于另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即人的自卑感。“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追求优越感。”自卑感与优越感是同一基本事实的两面,难以截然分开。阅读完这几章内容以及结合同仁们相关的阅读感悟,我想到了爱的教育和赏识教育。我想,自卑感理论以及追求优越感的教育意义在某一层面上的具体衍生就是爱和赏识。
在我们的日常教育工作中,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多一句赞美,可能就在他的心里开出一朵花,给予他巨大的力量和勇气。在《银河补习班》里,开设的最重要的一节课不就是对孩子真正的爱吗?奠定马飞人格底色的是父亲马皓文对他真正的爱,即理解和欣赏。真正的爱让马飞超越了自卑而以正确的方式追求优越感,获得人生的成功。当然,这里需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每个儿童都会追求优越感,这是来自对自卑感的补偿作用,健康的儿童通过正当的途径追求优越感,问题儿童则用不正当的畸形的方式来追求优越感。我们在爱孩子,鼓励孩子,发现他们闪光点,并给他们更正确的指引的同时,应努力做到从整体人格入手,帮助他们平衡自卑感和优越感,从而健康成长。
“教育者最神圣的职责,或者说最应该去做的,就是确保每个孩子不会丧失勇气,并且让那些已经丧失勇气的学生通过正确的教育重新获得自信心。”这应该是所有教育者的初心和使命,让我们不忘初心,给学生良好的教育,踏踏实实做老师,认认真真地努力做个好老师,做个幸福的班主任。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7
很难相信这是一本百年前的书,今天读来,它仍旧散发着思想的光芒,为我们揭示了颠扑不破的教育真理。阿德勒,这个生活在18世纪的奥地利心理学家,从个体心理学的角度告诉我们,儿童的人格发展才是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
关注学生的整体人格,静待成长之花盛开
阿德勒说,将人视为一个整体,并把他的各种表现纳入到这个整体中的人,比起那些只抓住孩子的某一个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人来说,能更好地理解孩子,也能更好地帮助孩子。静下心来想想确实如此。已毕业的小苗,老师习惯于抓住他的不良行为——不完成作业、打架、卫生习惯差等等进行教育。可是另一方面,为了引起老师的关注,追求优越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课堂内容,他又能够积极踊跃地举手答问,对于班级的一些活动也能积极参加,比如班上需要小毛巾、洗衣粉等,他会主动从家中带来,午饭时也会把自己的酸奶、水果主动递到老师的面前。阿德勒说,如果脱离整体人格去考察儿童,某一个单独的行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们只有将该行为与这个人的整体人格联系起来,才能理解这个行为。所以,片面将小苗定义为问题学生是错误的。
深挖孩子的生活背景,我们发现小苗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去了寄宿学校,妈妈性格软弱,对孩子过分溺爱。为了引起大人的关注,小苗只好把自己的行为夸张化,久而久之,形成了乖戾不合群的性格。阿德勒说,教师应尽可能对那些家庭情况比较特殊的孩子温和一些,这样才能激励他,而不是把他逼入绝境。教师基于同理心,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引导孩子与生活的这个世界达成和解。
引导孩子追求有益的优越感
阿德勒说,每一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感,父母或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将这种追求引向富有成效和有益的方向,确保追求优越感能给孩子带来心理健康和幸福,而不是神经症和精神错乱。
区分有益和无益的优越感,追求的基础是什么呢?答案是追求的优越感是否符合社会利益?勇于追求优越感的孩子,拥有直面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例如课堂上能够积极表现自己、大胆举手发言的同学,努力追求优越感,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但是我们也要杜绝有些孩子为了追求优越感,从不考虑别人,与那些不爱表现自己的孩子相比,他们更缺乏的是社会情感。
追求优越感的孩子,不断寻求家人和教师的赞扬,为了凸显自己的位置,他们会加倍努力,不断进取,以超越他人。有益的优越感促使孩子奋发向上,积极进取;无益的优越感使孩子陷入自我观念的圈套,不断重复最初的心理机制和行为,被自身精神视野所限制。不论是选择偷懒,还是选择装病来逃避有益的活动,他们会因为自己的紧张状态而受到某些照顾,都是请求获得特权的表现,从而体现自身的优越感。
强烈追求优越感的愿望是孩子想支配其他人,想用自己的力量控制周围的环境,会使孩子走向某极端。同时我们还要关注这样一个事实,即儿童有一种将世界划分为两个对立部分的强烈倾向——要么全有,要么全无。这些孩子形成了私人哲学或与常识对立的私人智慧。我们老师能做的是,绝不是粗暴地对待儿童,必须不断地鼓励他们、引导他们,向他们解释现实生活的意义,使他们不至于将幻想与现实世界分割开来。
培养社会情感,为未来做好准备
阿德勒说,社会情感是决定一个人正常发展的关键性和决定性因素,社会情感是儿童发展正常化的晴雨表。
社会情感比对优越感的'追求更接近我们的天性,两者拥有一个共同的核心,即个体对至高无上的追求和社会情感建立在人的本性的基础上,两者都表达了对认可的内在渴望。
儿童身心的不成熟,使教育成为必然。教育的目的是依赖群体克服不成熟,教育必须具有社会性。在所有的教育规则和教育方法中,我们必须要有群体生活和社会适应的思想。
为了加强孩子们的行为规范,学校和教师往往会为班级制定很多的行为准则,在被看见被关注的范围内,孩子们基本能够做到遵守规则,但是在离开老师和同伴的监督的情况下,个别孩子却对自己的行为没有了要求。
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人们的良好行为树立了道德规范。《礼记·中庸》说“君子慎其独”,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和谨慎的。当孩子的能力发展在社会生活的情景下,朝着社会情感的方向完成,积累了充分的安全感,那么他们就会不断努力,不断进取,超越其他所有人。
阿德勒认为,健全的儿童人格应包含对科学的认真态度,是否易于与他人交朋友,是否能成为一个关心他人的人。教师在儿童人格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和帮助的重要角色。通过鼓励帮助孩子克服自卑情绪,激发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兴趣,教会他们用协调综合的方法处理事情,使孩子在获得成就感后,改善自己的行为,为形成健康的人格奠定基础。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8
阿德勒是著名心理学家及医学博士,个体心理学派创始人。阿德勒的教育主张主要体现为心理分析与矫治。他强调社会兴趣和适应社会,通过心理治疗把儿童引导到对社会有益的方向。但是译者也提出了问题,当社会有问题时,环境无法改变,心理治疗的作用也有限。马克思则是一针见血的批判社会,提出社会革命。当然,作为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阿德勒的思想,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人们总是在追求卓越。在儿童时期,对卓越的追求就已经显现出来。心理健康的儿童,会主动遵守纪律,重视秩序,以此获得别人的肯定。但是追求卓越也会引发竞争、攀比、嫉妒等现象,甚至有些孩子会自暴自弃而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坚韧不拔的品质,勇于承担责任的担当等,对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
懒惰是一种逃避的方法,可以缓解儿童当时的处境。池主任曾说,一事精致足以动人。但是对学生来说,哪一件应该做的精致呢?是每一科的学习成绩?还是音体美特长?无论怎么样,我们都应该肯定学生的长处,给学生以肯定和鼓励,促进他们上进。
“我们不要期望儿童行为不会出错,不要期望他们会按照成人健康的理智而行动,而是要认识到,儿童在理解自身的处境时会犯错误。”儿童犯错是很正常的',这是因为他们什么都不懂,因此需要我们去教育他们,把他们引领到正确的道路上。儿童的自卑情结是由很多问题导致的。比如儿童身体是否健康,家人是否溺爱,家庭环境是否良好等。儿童不愿意做家庭作业,具有逃避任务和责任的倾向。同时那些缺乏勇气、不独立的孩子,渴望关注的孩子也有类似的倾向。这就需要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独立的勇气。
教师期待效应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如果我们想要改变学生的行为,首先要改变他的思想,如果想要改变他的思想,就要了解他的生长环境,了解他思想、行为产生的根源。了解原因以后,我们要采用积极的手段影响他们,肯定他们的价值,帮助他们树立可实现的目标,而不是否定他们。在了解他们的基础上“对症下药”,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都是不一样的,在环境的影响下,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教育孩子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儿童追求优越感是本性,但是表现方式会有差别。有的会遵守规则,获得别人的认可。而有的儿童因为不能做的更好,只能独辟蹊径:通过各种行为吸引别人的注意,但是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生活在自己的幻想里。
因为儿童容易把世界分为两个对立的部分,好孩子与坏孩子。所以一旦达不到好孩子的要求,他们就只能通过别的途径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努力的成长、成为大人以后,我几乎已经忘了小时候的想法是什么了。我们总是习惯用大人的想法去训诫孩子,却忘了他们多么的弱小与懵懂。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存在,我们应该多鼓励孩子们,犯错与失败没有关系,但是我们要有直面困难,克服挫折的勇气。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9
如何引导孩子追求优越感
每一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感,但是在孩子追求优越感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自己不满意或者他人也不满意的情况,也就是说,他所追寻的优越感不符合大众的利益。阿德勒说,父母或教师要将孩子追求优越感引向富有成效和有益的方向,确保追求优越感能给孩子带来心理健康和幸福。这样就必须区分有益和无益的优越感追求的基础—追求优越感是否符合社会利益。儿童的教育实质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或增强孩子的社会团结意识。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是没有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的。学校里唯成绩论,学业成绩差的同学感受不到老师的关爱,会觉得老师认为自己没用。实际上,唯成绩论的做法是给学生设置了人为的障碍,没有将教育和社会的终极目标作为评判学生的标准。社会不只需要能考高分的人,它需要才华横溢的数学家,也需要在体育方面有特长的人,还需要绘画能力比较强的人。我所在的班级里,有许多艺考生,这些孩子成绩相对比较落后,一次让我非常震惊的是,有个学生找到我,希望我上课的时候不要点这些同学提问,因为他们答不上来,希望我不要浪费时间在他们身上。我听完非常震惊,觉得很有必要和同学们讲清楚,这些艺考生大部分都是有自己的专长的人,他们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也发着光,也是社会需要、人民需要的力量。第二天班会课的时候,学生们都没有想到我会就这个话题而延伸,课后,我还找到了一些艺考生,希望他们也能正确看到自己的价值,专注自己的特长,争取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创作。在这里也想提醒一些溺爱孩子的父母、爷爷奶奶,教育孩子如果脱离了儿童教育的实质,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懒惰心理
我的孩子挺聪明的`,就是太懒了。我们常听到父母这样评价自己的孩子,甚至有些老师也会这样评价学生。实际上,这对孩子来说是有一种安慰,这个荒谬的条件句,减轻了他们的失败感。他们听到大人们这样说之后,内心也会认可这个观念,“如果我不偷懒,我有什么做不到的呢?”,这种思想非常危险,尤其在他们稍稍勤奋了一点又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的时候,他们会赋予这些小小的成绩特别的意义,非常直接地一个结论就是我果真是聪明呀,稍微用点力就行,大人们这个时候也会对他们进行赞扬。
人们为什么对这样的孩子这么柔和呢?确实,指责一个孩子懒惰比指责他无能,对他造成的伤害会小一些,但是这样无非是给他提供了一个保护屏,掩盖了他们的不自信,也阻止了他试图去解决面临的问题。但并不是说我们就要去指责他无能或者粗暴地惩罚他,现实中有非常多比指责更好的办法。
比如给懒惰的孩子信心。责怪孩子懒惰实际上是转移了重心的做法,因为懒惰的行为是他们缺乏信心的表现之一,要究其根本,关注孩子对其自身能力的认可。他们不愿意动脑经,可能是因为想了挺久的数学问题还是解不出来,知识有盲区,思维有漏洞;不完成作业,可能是因为他们时间分配不合理,或者他的学习方法有问题;拖拉、散漫、怕苦怕累,或许是他们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体验中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总而言之,找到孩子的具体问题,给他指引方向,帮助他提升一些能力,才有可能让他变得勤奋。
“我的孩子挺聪明的,就是太懒了”,请不要给懒惰的孩子传递这样的安慰,也不要滥用表扬在他们取得的小小成绩上
青春期问题
阿德勒说,青春期这个话题的确很重要,但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重要。青春期
问题并不是因为孩子正在经历这一重要阶段,只是过去形成的性格特征显现出来了,所以,当孩子出于青春期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生活方式,家长们这个阶段会面临很多难题,但是积极寻找原因,解决问题才是正道,而不是无谓地等待孩子自然地渡过青春期。孩子们这时候也觉得自己正面临一个考验,就是必须证明自己不再是一个孩子。作者阿德勒说,这无疑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情感,因为每次当我们想证明什么的时候,往往会过犹不及。孩子更是如此。其实这句话不仅仅是青春期的孩子需要了解,成年人读到也是一件幸事。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10
《儿童的人格教育》的作者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他“这本书是为教师和父母而作,他们会从书中对儿童心理生活的新的洞见中获益。”
如果说,第一次读我了解到“对于家庭教育的弊端,学校只能披着显示器的作用”,“学校只不过引发了家庭教育的潜在问题而已“,认识到了家庭对孩子教育的重任和主动权。
这次再读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孩子有一种把世界划分为两个对立部分的强烈倾向(上或下,全好或全坏,聪明或愚蠢,优越或自卑,全有或全无)“。所以我明白了为什么哥哥总说弟弟傻,笨;为什么哥哥会贬低弟弟做的事情;为什么他会跟弟弟争夺妈妈的关注或宠爱……因为他认为弟弟和他是对立的,弟弟有的东西,他就没有了。
也明白了家庭中的两个孩子为什么会有“家庭馅饼“的选择。往往,一个孩子有了这种性格特点,另一个就不会有了。这也是他们寻求自己归属感和价值感的一种方式。
此外,我获益的'点还体现在我收获了对孩子的信任和接纳。
书中提到,“家长或教师在孩子的教育上容不得半点灰心丧气“,否则孩子就容易感染上焦虑和自卑。此时唯有信任,才能让孩子拥有勇气和力量。信任不是“我相信他会考第一名,而是相信他“通过他的努力,会克服他当前的困难,会有他自己适应的方式”。从而家长也有了一个平和的心态。
书中还说,“我们不要期望儿童行为不会出错,不要期望他们会按照成人健康的理智而行动,……我们应该记住,如果儿童不犯错误,儿童教育不仅不可能,也不必要。“有了这样一个认识,你是不是能对孩子多一份接纳呢?
信任,接纳,鼓励,平和的心态……这是孩子需要的,也是我们爱的最好表达。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11
读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让我对儿童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每一个儿童的心灵深处,都隐藏着对美好的热切期待——追求优越。教育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成全儿童的期待,把他们对优越的追求,纳入一个能保证他们今后人生幸福的轨道。
儿童各种人格品质的形成,是由于其家长用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带来的教育结果。学校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一个中间环节,其主要任务就是用正确的教育方法,纠正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偏差,让每一个儿童经过适宜的教育,成为人格健全的优秀人才。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让儿童步入正轨呢?
阿德勒为我们开出了如下良方,其一,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温暖的环境,用关心、理解的态度对待儿童,“认真与他谈话,给他新的勇气,而不是削弱和打压他所剩无几的信心。”只要让儿童能够感受到生命的温暖,他们就会令人吃惊地表现出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智力和能力。其二,始终给儿童以鼓励,在鼓励中给他一些通过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使他能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树立起自信心。其三,在儿童面前要极具耐心,无限相信教育是慢的艺术而不是立竿见影的技术。
我们体会到在教育儿童的时候,要更多的敏锐的观察力和耐心,细微地体察儿童所处的环境,细心地思考矫正的方法。爱心加上教育艺术手法的运用,相信儿童会成长地更好。
“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不能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有半点泄气,不能因为自己的付出没有立即得到回报就心生绝望,不能因为看到孩子没精打采、冷漠、消极、被动就觉得挫败,更不能相信孩子有天赋或没有天赋这类迷信的想法。”
这是我第二次翻开阿德勒《儿童人格教育》时与家长们共勉的一段话。很早就听过这本书的名字,也有一位学过心理学的家长向我推荐过这本书,但我却一直没有阅读。在与学校班主任工作室同仁的共同学习下,这一次我终于认真阅读了这本为人父母、为人师长必读的儿童心理宝典。
说实话,由于知识储备浅薄,对这样一本内容丰富而深刻的心理学理论著作,我的领悟是极为有限的。有的章节内容我的理解也比较浅显。但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下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收获。
首先说说“人格”一词,开始我通俗地理解为性格与道德品质,而在心理学上应为个性,是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阿德勒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时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要从童年着手。显然,对儿童进行良好的人格教育格外重要。“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作为班主任,要多读一些教育著作,多读一些心理学书籍,一定要读阿德勒的《儿童人格教育》。
“儿童的心理生活非常奇特。无论我们接触到他们生活的哪一点,都会十分着迷,都会感觉引人入胜。”“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碰到过特别爱笑的学生,也一定遇见过沉默寡言的孩子;我们教过自觉、积极向上的学生,也碰见了调皮、消极颓丧的孩子……如果我们想要了解他们某一特定行为,就必须了解他们完整的生活经历。”儿童所参与的每一项活动都是他整体看了叙事者推荐的《儿童的人格教育》,我对这个书目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本书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值得一读再读吗?读完此书,我发现确实如此:好书不厌百回读。强烈的读书期待和好奇心是我读这本书的主要动力,而动力的背后是出于对儿童心理的探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发现和孩子的冲突越来越多,我必须阅读心理学著作来改变自己,跟上孩子的成长。阿德勒说,儿童的心理非常奇妙,无论哪一个方面都令人着迷。是的,读完此书,越觉得着迷了。
对于孩子犯的错误,我给过无数次的指责,甚至大呼小叫,不停唠叨,总是催促,固定思维认为孩子屡教不改。原来孩子的问题都是平时一个个小错误造成的,可我作为家长,只是采取了一些自以为正确的措施。儿童的所有行为都从整体上反映了她的生活和人格。对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应该在理解人格统一性的基础上来理解这个孩子为什么犯错。脱离了主旋律,是无法理解单独的音符的。结果,我的发怒、指责,造成了孩子的自我贬低,孩子缺乏纠正自己错误认识的判断力,而作为教育者的父母凭借自己的权威,将一些严格的规则和规定强加给自己的家入,异常严厉地压迫自己的孩子,威胁要剥夺孩子的.自由,实际上已经剥夺了他们的自由,似乎在孩子身上唤醒了一种反抗情绪。生活中我教训孩子,孩子反驳我的场景历历在目。刻板、专横的教育是徒劳无益的,它只能让孩子疏远教育者。严厉的背后是理解,是同情,我想趁着孩子还小,改变自己还不算晚。我要牢牢记住,不能粗暴地对待孩子,要不断地鼓励他,耐心的向他解释现实生活的意义。
每天晨读的时候,总有一些学生站得不像样子,而我也总会加上一句“站直了!”,然而确实如阿德勒所说,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因为过几天这些孩子又恢复了原样,原来孩子倚靠东西的实质是他需要获得某种支持。教师应该用同情和理解来帮助孩子消除潜在的问题。说到底,要激发学生通过改变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卑感。我恍然大悟,“东倒西歪”的背后,我以为是孩子屡教不改,其实是孩子需要我的同情和理解。
每次考试之后,总有一些学生考得一塌糊涂,今天在书中读到:许多老师采取严厉的措施,或给他们打低分,想以此来激发他们潜在的雄心。如果这些学生身上还残存一些勇气的话,那么这个方法可能会奏效。但对于那些在学业上已接近警戒线、已陷人混乱状态的学生来说,使用这种方法只会让他们变得更加愚蠢。哪个班级没有几个“学业接近警戒线”的学生?我们当老师的,对他们似乎更加严厉,因为我们总觉得孩子管不住自己,那就靠我们教师的责任心来严厉管教吧,殊不知,我们可能把孩子逼得越来越远。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认识到学校是为社会教育学生。我们不应该忽视任何一个放弃成为好学生理想的儿童。这些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不一定比其他的孩子少,他们不过是将注意力转移到一些不需要太多努力的事情上去了。他们可能当不上才华横溢的数学家,但有可能在体育、艺术等方面有所建树。我们要将它们作为破口,鼓励孩子在其他领域取得进步。当教师从孩子某一个方面的特长入手,让孩子相信自己可以在其他领域获得成功,那么教师的任务就变得容易得多,这就像把羊群从一个水草肥美的牧场带到另一个水草肥美的牧场一样。学会判断孩子是否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哪些努力是徒劳无益的,那么,对孩子的培养就会变得更容易一些。
既然人的心理总是充满着有活力、有目的的追求。,一个儿童从出生开始,就时刻处于努力追求优秀、完美、和优越的过程中,那么我们教师就有责任激发学生的潜力,但追求优越感和自卑感是同一个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教师塑造孩子的心灵,掌握人类的未来,我们不要把学业成绩好坏,作为评价孩子成功与否的关键,因为对一个孩子来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成为勇敢、坚韧、自信的人,要让他们面对失败不气馁,要把失败当作一个新间题去解决,这才是孩子受益终生的。
合上《儿童的人格教育》这本书,整个人似乎受了一场暴风雨的洗礼。我始终相信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会慢慢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思维,会慢慢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期待不经意间的改变,惊喜。
教育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学生:有的经常不完成作业;有的故意扰乱课堂、在课堂上有说不完的话;有的屡屡惹是生非,惹得同学反感;有的屡屡违反校纪校规,小错不断等等。这些学生就是人们常说的问题学生。遇到这样的学生,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都感到很棘手。记得有一位班主任曾说:“我的时间花在这些问题学生身上了,而那些学生却一点都没有改变。”是啊,这些问题学生不断地以各种方式打破班级宁静、吸引老师和学生的眼球,挑战校规校纪。这让很多班主任心中时刻都绷着一根弦,生怕这些学生又整出什么“幺蛾子”。
据观察,每当这些问题学生“犯事”的时候,老师的处理方式动辄是一顿“暴风骤雨”般的批评,或者是一通冗长的简单说教。说实话,很多时候,我自己也是这么做的。让老师们痛苦和困惑的是,这种做法收到的效果微乎其微,有时这个学生今天刚被批评完,很快第二天又犯了别的错误。如此循环往复,似乎进入了一个怪圈。这让老师们叫苦不迭,也是很多老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老师们言辞激烈的批评、苦口婆心的教导对于问题学生无济于事呢?读了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儿童的许多行为,只是在探索超越自卑的道路。每个儿童都会追求优越感:健康的儿童通过正当的途径追求优越感,问题儿童则用不正当的畸形的方式追求优越感。当我们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懂得了为什么惩戒对这些问题学生没有用,就能明白仅仅通过一两次谈话很难改变这些问题学生的问题,就能懂得对于这些问题学生,教育者要有足够的智慧。所以,如果老师还徘徊在问题学生心灵的外围,只见其种种不良现象,却没有探寻到现象背后隐藏的心理因素,就很难真正引导问题学生的成长。对此,阿德勒指出,“任何一个未能精通人性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的人,要想把人教育好,都一定会遇到极大的困难。他完全只是在表面上操作,而且会错误地相信自己能够改变孩子”。
“他(问题学生)的错误的优越性追求和由这种追求而形成的生活风格和感知图式才是问题的根源。”作为教育者,懂得了这一点,才算是揭开了问题学生内心诉求的神秘面纱。
因此,解决问题儿童的问题,要防止简单的训诫和长篇累牍的道德说教,应该从儿童的整体人格入手,检查儿童理解事实以及做出反应的方式。优秀的教师会洞察儿童追求优越感的方式,引导孩子反思并改变错误的方式,逐渐走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一直在内心就有一个想法,要想教育好孩子、学生,必须走进他们的世界,了解他们的心理动向,与他们相知相伴,相向而行,所以对于心理学方面比较关注。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也读了一些,但是这本《儿童人格教育》最让我感到震撼,也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觉得每一位家长和教师都应该好好读读这本书。
阿德勒的观点和中国的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应该是不约而同,共同说明了儿童时期的教育的重要性。可是我们对于儿童的了解又有多少呢?我们都意识到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但还是在继承上一辈人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要么相信“严师出高徒”要么“宠爱有加”。我们在精力和金钱上大把的投入,哪怕是委屈了自己,也要给孩子创造好的条件,但是我们不曾想过放下师长的家长走进他们的内心;我们在孩子犯错时总是觉得他们不乖,大发雷霆,却不知回望错误来时的路。
现在越发觉得很多问题自己懂得太晚,转念一想过去的已经过去任我怎样追悔都无法重来,而我能做的就是好好把握现在,使自己在后来的日子里能走进孩子和学生的内心,然后一路阳光!
首先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把姿态放低,把智力放低,低到和孩子们一样的高度,那样我们才能真正的理解他们,才能精准的进行我们理想的教育。作为成人我们有生活的经历和经历过后的经验,所以我们总是不由自主的要求孩子要按照我们已有的经验去学习和行事。这样以来孩子是很难达到我们的要求的,于是我们便容易“愤怒”,由此带来了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后果。
其次,要透过表面看到问题的实质。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原来犯了好多的错误,也“冤枉”了一些人!有些现象和事情值得我好好反思和回味。
1、有些一年级的学生不愿意到学校来,原来给家长支招就是“强制”到校,慢慢就习惯了。学习之后,才发现孩子上学时竟然会经历人生最早和最困难的考验,如若失败他们会失去信心……,解决的办法是家长、老师要教会他们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寻求帮助。
2、问题孩子的产生主要有三个方面:有生理缺陷的;管教过于严厉,缺少关爱的;被溺爱的。以后工作过程中要多关注这样的孩子,力争用自己的努力,避免问题的发生。
3、面对自卑的孩子,作为教师要鼓励他们,让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更加自信,和他们建立友好关系,让他们自立;面对过分雄心的孩子同样要密切关注及时引导,这样也能避免许多悲剧的上演。
再次,任何理论要和实践有机结合才能生机无限。有幸结识“儿童人格教育”这本书,他给了我全新的理念,给了我更加广阔的视角,也给了我更加深邃的目光。这些对以后的工作是个很好的指导,我也要在工作中灵活的加以运用,并及时的进行总结、完善,以求更好的服务与孩子们的成长。
每读一本书,就是开启了一次全新的旅程,她让我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也引领我的思考更加的深入,这应该是人生一大幸事。此书读罢,心生一句:香悠远,意未尽!
奥地利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中说“许多教师采取非常严厉的措施,或给较低的分数来对待那些他们认为没有表现出足够雄心的学生,希望以此来唤醒他们沉睡的雄心。如果这些孩子仍然还有某些勇气的话,这种方法也可能短时间奏效。不过,这种方法不宜普遍使用。那些学习成就已经跌近警戒线的孩子会被这种方法弄得完成不知所措,会因此而堕入明显的愚笨状态。”现实生活中,普通老师往往采取的都是非常严厉的方法。
阿德勒接着说“但是,如果我们能以温和、关心和理解来对待这些孩子,他们则会令人吃惊地表现出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智力和能力。以这种方式转变过来的孩子通常会表现出更大的雄心,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他们很害怕回到原来的状态。他过去的生活方式和无所作为成为警示信号,不断地鞭策着他们前行。在后来的生活中,他们中的许多人就像着了魔似的,完全变了个样子;他们夜以继日,饱尝过度工作之苦,但却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这让人非常惊愕,我觉得老师们做梦也想不到,自己遇到的渣子学生,却有这样一条路改变学生的一生,甚至造就孩子的人生云泥之别。
书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汇说“鼓励,关心,理解,宽容”。就像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首席心理治疗大师维琴尼亚`萨提亚提出的冰山理论,它指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为,大约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另外八分之七藏在水底。而暗涌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体,则是长期压抑并被我们忽视的“内在”,不为人所见,恰如冰山。包括行为,应对方式、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我七个层次。
我想起我们家两岁多一点的小萌之前的一件事情,就是小萌学会了用自己的小马桶,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怎么也不坐了,尤其是她爸爸给倒完的时候,后来我留心观察,发现说涮完小马桶的时候,马桶上有水滴,我都是用干毛巾给擦干,但是,她爸爸没有,所以,就因为这样几滴水残留在小马桶上,小萌坐了之后,就拒绝再坐,于是,我告诉她爸爸,之后,这个事情就解决了。假设当初发生问题的时候,只是一味要求小萌,或者说严厉地斥责小萌,事情不但不能解决,反而会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我想起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要像对待荷叶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
正如阿德勒所说“学校处于家庭和社会之间,它可能矫正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受到的不良影响。”而作为老师的我们不仅掌握着学生的命运,而且还决定着他们的未来发展。
总之,从读完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再遇到问题,就要多了解他们的想法,只有引导孩子说出来,了解全面了,谨慎选择处理方法,会更稳妥。
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当一个人的行为累加成一个人的命运,感慨行为的巨大影响力时,我们也不难看到性格对命运的直接影响。
百度搜索“人格和性格”出现1570万个结果。“性格”,是人的一种心理特征,也是生活环境的烙印。个性也叫人格(personality)。这个概念源于拉西语Persona,一开始指舞台上演员的面具,后来被借用成心理学术语,用来说明每个人在人生舞台上各自扮演的角色及其不同于他人的精神面貌。确切地说,人格涵盖了性格。
短短的几十天时间里,这本书我看得囫囵吞枣。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这个能和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分庭抗礼的犹太人用自己的经历和几十年不懈地研究告诉了我一些我曾懵懂难了,但真正存在的东西。
阿德勒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
几天前我曾看过一部美国电影《front of the class》(《叫我第一名》)似乎听著名字是一种赤裸裸的宣誓,其实电影内容不是要强的宣誓而是一种被打倒无数次后坚强站起的韧劲。主人公布莱德从小患有妥瑞氏症,父母离异,周围人嘲笑他,他被一所所学校劝退。没有人知道他患妥瑞氏症前,连父亲都觉得他一直在故意作怪,看心理医生成了家常便饭。在知道了病症后,周围的歧视一直存在。但是万幸他有一个不放弃他的母亲,并遇到了一个让他改变命运的校长,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成了一个优秀的师范毕业生。可妥瑞氏症让他一次次面试失败,他很乐观,积极面对困难,最后遇到了不歧视他的学校,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一个从小就有缺陷的孩子,在最后走上这条圆满的成功路不得不说他很幸运,也很努力。他的母亲,学校的老师,他想为此证明给他看的父亲,是他们帮助儿童时期的布莱德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
翻书的时候突然发现100多年前的阿德勒早就诠释了这点。书中反复强调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儿童培养和建立独立、自信、勇敢、不惧困难的品质和积极与他人、集体合作的能力。
阿德勒在书中说,学校是一个显示器,种种原因,它能显示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这个问题在我们的学生中显得尤为明显,我们总是拿群贤的孩子和普通学校的学生做比较,确实凸显的问题也特别多。
书中第二章这样写到:“儿童的心理生活是件奇妙的事。无论我们接触到哪一点,都引人入胜,令人着迷”。我们都是儿童的老师,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批评是常有的事情,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只是看到了儿童的表面,或者直视他们所犯的错误。书中提到“如果我们明白了真实的情形,我们就不得不承认,对孩子的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予以惩罚,几乎没有什么意义。”
中国古语有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不能武断地说惩罚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不明白原因的武断惩罚不仅是没有意义,而且是极端有害的。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是一种生存的试探,老师的表扬、惩罚、冷漠都是一种反馈,该采取怎样的反馈才能帮助他形成正确的理解、应对模式,这是要有高度的智慧的。
和家长接触时,常会听到家长这样抱怨,孩子不听自己的话。也曾和问题学生家长交流的时候了解到,家长在家其实对孩子的不良习惯狠狠地在惩罚,可是孩子依然不良于行。
无数的例子表明,有时候孩子拒绝做一件对他们有益的事情,只是因为他们不想在父母的压力面前屈服。其次,即使体罚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也并不意味着,其他方法无法达到同样的效果。当然,体罚孩子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如果我们把暴力作为解决问题的办法,虽然孩子可能会去做我们要求的事,但这不是在鼓励孩子用暴力来解决冲突吗?
当我们为了回避惩罚去做事情的时侯,我们可能会忽视事情本身的价值,而陷于对失败的忧虑。
圣诞节那天晚上,微博上有人转载柴静柴老的新书《看见》的发布会。花了两个多小时细细看了各位新闻人的人生体悟。柴老的演讲中有几个例子几句话特别触动我。她曾采访一个电击治网瘾的机构,戒网瘾的孩子面对镜头抱着老师痛哭流涕,面对电击,孩子静静地流着泪,麻木地说不疼。最后那位老师神秘的微笑以及轻飘飘地一句:“如果能装一辈子,不也是一种成功吗?”让柴老深思,也让我深醒:真能装一辈子吗?孩子的行为只是暂时对惩罚的妥协,或许走出这里,他会变本加厉,甚至温和的孩子变得暴虐异常。
阿德勒在书中61页这样写道:“没有一个残酷的行为,骨子里不是隐藏着虚弱。真正强大的人是不会对残忍感兴趣的。”
个体心理学不主张用过于严厉或过于温和的方法教育孩子。我们所要做的是,理解孩子,使他们避免犯错误,不断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和解决问题,并发展他们的社会情感。对孩子过于挑剔和严厉的父母,会给孩子造成伤害,使他们完全丧失勇气。过于温和或溺爱的父母又会使孩子形成依赖心理和依附某人的倾向。因此,父母既不要用玫瑰色的色彩美化现实,也不要用悲观的态度来描摹世界。他们的职责是让孩子尽可能充分地为生活做好准备,使他们以后能够应付自己的生活。
有些时候我们总会有这样的无力感5+2=0,觉得惩罚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根本原因不在学校,而在家庭。但是,父母、老师的反应确实都是一种反馈,会迫使孩子形成相应的应对模式。不过,父母更理性地来面对孩子,改变自己的行为以及对人对事的解释,尤其是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协助孩子形成正确的理解,促进孩子积极行为的形成,并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长期的、不断的反复,也许可以促使积极的形成。
有时候我们的意思和别人的理解有时可能是两回事,如果无法确定对方是否已经明白。我们可能需要得到反馈。请求反馈能确保对方准确把握我们的意思。问一句“我的意思清楚吗”,然后,对方表个态就足够了。
一旦人们认为不答应我们就会受到责罚,他们就会把我们的请求看作是命令。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
我们越是将他人的不顺从看作是对我们的排斥,我们所表达的愿望就越有可能被看作是命令。这将导致恶性循环,因为一旦人们认为受到了强迫,他们就不太想满足我们的愿望。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年纪越大,我们会发现他们不听话了。
我喜欢和长辈聊天,记得去看望退休的初中班主任时,她曾对我说,孩子有悔意时,别继续咬着他的缺点不放。别做一个过于率性的班主任,律人前先律己。
我们在教育孩子时,首先,要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任何人都是有面子的,也是爱面子的,年纪越大的学生尤其如此,且他们爱面子来得更感性更直接。其次,批评之前做好充分调查,争取批评教育的主动权。再次,尽可能地发掘孩子的闪光点。马克吐温说:“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好好地活上两个月。”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孩子。再其次,一事了一事,绝不及其余,不翻拣陈谷子烂芝麻,要干净利落。
在书中p56阿德勒这样写到:“即便一个儿童花了很长时间学习走路,只要最终学会了正常行走,就不至于形成影响他未来生活的自卑情结。”
儿童的发展既不是天赋决定的,也不是客观环境决定的;儿童自己对外在现实以及他与外在现实的关系的看法才决定了儿童的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事实。儿童与生俱来的可能性和能力并不占主导地位,同时,我们从成人的角度对儿童的评价和看法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以儿童的视角来看待他的处境,以他的错误判断来理解他们。我们不要期望儿童行为不会出错,不要期望他们会按照成人健康的理智而行动,而是要认识到,儿童在理解自身的处境时会犯错误。的确,我们应该记住,如果儿童不犯错误,儿童教育不仅不可能,也不必。
一件值得做的事情,即使做得不怎么样,也是值得的。最后我想用朱光潜的一句话结束我的交流:“此时,此地,此身!”即:能在此刻完成的事情绝不拖到下一刻;能在此地完成的任务,绝不妄想换个环境;能自己独立完成的任务,绝不转嫁让他人代替!做个合格的教学者,引导者!
再一次读《儿童的人格教育》,感悟颇深,但又不知从何写起。谨以此文,记下阅读感受。这本书的作者阿德勒是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关于人的自卑感的理论。他认为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因此帮助儿童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是教育儿童的首要和核心问题。阿德勒这本《儿童人格教育》从个体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儿童教育问题,贯穿其中的几个关键词是“人格的统一性”、“优越感和社会情感”、“自卑感”、“外在环境”等,对这几个词的理解有助于我们读懂其核心观点。
其实,在书中我们可以发现个体在追求优越感和社会承认时会发展出不同的行为特征和习惯,即所谓的生活风格。个人在四五岁的时候,生活风格就大体上定型了。阿德勒提出了四种主要的生活风格。
1、支配—统治型,这种人比较不会顾及别人的利益,他们追求优越的倾向过于强烈,甚至不惜利用或者伤害别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2、索取型,这种人很少自己努力去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总是依赖别人的照顾;
3、回避型,这种人不敢面对生活中的问题,试图通过回避困难避免任何可能的失败;
4、对社会有益型,这种人能够面对生活,与别人合作,为他人和社会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四种生活风格又与个体所受的教养方式有着非常重要的关联,所以,当我们发现一个学生问题行为的时候,首先会做的是去追溯他的成长环境,比如,在书中举到了“二胎”问题的一个例子,这是我们现在非常常见的现象,由于二宝的降临,大宝突然就变成了一个“磨人的小妖精”。其实,当一个孩子的行为变坏,或出现了新的令人不快的迹象时,我们不仅要注意这种行为开始出现的时间,还要注意它产生的原因,而不是一味的去指责孩子。
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有另一个转向,我觉得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正如苏格拉底说到的:“认识自己是多么地困难!”诚如大师所言,如果一个孩子可以充分、客观的认识自己,正视自己的优缺点,那么他的整个精神成长将会非常的积极正面,但是事实就是认识自己真的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儿,因为孩子一入学被设置的“障碍”太多了。其实,所有的孩子(弱智儿童除外)都具备取得学业成功的能力的,只是我们的教育给他们设置了很多的障碍。而,这些人为的障碍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学校把抽象的学业成绩,而不是把教育的最终目的和社会目的作为评价标准。这是一件非常矛盾的事情。但,其实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有一种种树的情怀,我们应该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儿童培养和建立独立、自信、勇放、不惧困难的品质和积极与他人、集体合作的能力,而不是简简单单、冷冰冰的数字。
读完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著《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我感到愈加迷惘——对于儿童,我是如此无知。
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同时作为五十五个孩子的老师,我曾自负地认为,我懂孩子。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将各种“标签”贴于孩子身上,诸如“乖巧懂事”“懒散邋遢”“纪律性差”“积极进取”等,并且自鸣得意,以为那便是对某个儿童或是群体最理性、清醒、深入的认知。比如,一个男孩时常在课堂上发出怪异的声音、上课时还离开座位走来走去,那自然是纪律性极差了;那个女孩见到陌生人就躲到墙角,自然是十分胆小羞怯;那个男孩总是把文具弄得乱七八糟,肯定是邋里邋遢,没有养成良好的收纳、整理习惯……其实,那正是“脱离整个旋律来理解单个音符的意义”,仿佛只能看到冰山一角,自然欠妥。
阿德勒强调人格的统一性。他认为,我们想要了解儿童的某一特定行为,就必须首先了解其总体的生活史,因为儿童的每个活动都是他总体生活和整体人格的表达。作为两个年幼孩子的母亲,或许这一点我尚可以感到欣慰。毕竟,与自己孩子的接触十分亲密,他们成长的点滴都看在眼、记在心。面对自家孩子,或许稍微能够从整体与统一的视角来看待。而面对班里的几十个孩子,我似乎只能“管中窥豹”、“以偏概全”。
班里有一个孩子,时常丢三落四,不是把试卷落在家里,就是把文具盒遗忘在书桌前,或是把作业本忘在茶几上。他的妈妈隔三差五就要来学校为他送东西。孩子妈妈为此很是苦恼,她问我,为什么孩子越是在她最忙的时候,越是给她“添乱”?而我也只能给出“帮助孩子养成收拾文具的好习惯”这样的建议,而忽略了每次孩子妈妈忙前忙后时孩子偷偷露出的笑容。为什么大人越是忙,孩子越是“出问题”?是不是孩子敏锐地感知到了大人对他的关注减少、关爱不足,在故意用“惹麻烦”的方式引起家长的关注?作为家长,最该做的,或许不是一次次为孩子“灭火”,而是用温暖的语言与充满爱意的行动告诉孩子,我们一直很爱你,一直在关注你。作为老师,也不能仅仅双手掐腰,目光严厉,批评与恐吓,而应试着走近孩子的心,听听那里的声音,触摸那里的律动,或许那样,才可以找到更加接近“教育”的方法。
文中提到,在儿童教育中,一个最为严重的错误就是,家长和教师对于一个偏离正道的儿童做出恶毒的断语。而这,却是在现实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伴随恶毒的断语,往往还有“适当的惩罚”。如此一来,不仅没能理解孩子,帮助孩子解决面临的困难与焦虑,反而将孩子推向了对立面,与“问题”为伍,共同为难孩子,让困难与焦虑持续递增。
我们时常抱怨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却很少反思为什么。“只有当一个儿童面临他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境,而且又没有人指导,他只能独自挣扎着去应付时,这种恶劣的行为才会出现。”身为孩子的父母或是老师,在孩子遇见成长的阻力,迫切需要专业的指导、宽容与爱时,我们为何让他独当一面,为何不与他分担如此的重任?甚至,有没有这样的可能——那些孩子面临的困难与障碍,也是我们这些打着爱与专业旗帜的大人人为设置的?
面对孩子,我有着太多的不解与困惑。我能看到他们,却不知道他们的思潮在奔向何处;我能听到他们,却不知晓他们的心声在呼唤什么。我知道,我还没有读懂这本书,更没有读懂孩子。
在翻开《儿童的人格教育》这本书的第一章,我就感到这本书艰涩难度,是硬着头皮看的。但是,渐渐的,我觉得受益匪浅。它其中的一些观点促使我反思自己在教育学生时的对与错。
小学生经常会有摩擦产生,作为班主任对于处理这些小事是驾轻就熟的。比如,我们班的小凯同学总是喜欢与同学打打闹闹,对于学生向我报告说小凯又和谁谁打闹了我是习以为常的。我的处理方法就是调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该道歉道歉,并提醒他们以后用正确的方法处理摩擦。但是,从我看了《儿童的人格教育》后,我就反思,也许我的做法是解决了事情本身,但是对于小凯来说,我有没有帮助到他呢。书中说:“把一个特定手势或特定的表达孤立开来,忽视人格的统一性,就像从一个完整的旋律中抽出一个音符,然后试图脱离组成旋律的其他音符来理解这个音符的意义。这种做法显然欠妥,但却相当普遍。”我想我在处理小凯这件事上就是比较普遍的做法,却欠妥当吧,作为教师,我们是要教育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而不仅仅是解决掉眼前的事情本身,如果我们只看到表面现象,就根据表面现象去进行想当然的推理与推断,却不能探讨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那么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教育其实无济于事。正如书中所说:“应该在全面理解儿童人格统一性的基础上,探讨儿童犯错误(或其他表现)的情况是如何发生的,即背后的成因是什么。”人格是具有统一性的,“如果我们想要理解儿童的某一特定行为,就必须首先了解其总体的生活史。儿童的每个活动都是他总体生活和整体人格的表达,不了解行为中隐蔽的生活背景就无从理解他所做的事。”这些言语提醒我,要真正帮助到小凯,必须从根源处入手,在学校不断观察他,引导他的同时,也要与其父母沟通,深入了解他的家庭教育,并在教育方面与其家长达成一致,家校合作,一起帮助他。
后来在与其父母沟通后,我从他们不断掩饰孩子的错误,为孩子开脱的言语中就感受到他们对小凯的宠爱,我想这或许是导致小凯行为的一个原因,因为小凯在学校并不受同学喜爱,与他在家中的地位截然不同,也许是这样的反差导致他用了错误的方式来引起学生和老师的关注。是他在“自卑而超越”的过程中,缺少合理的追求优越感的手段,进而选择了一些虽对其自身无益,却能吸引关注和体验成功的错误路径。当然这只是我目前的猜测,还有待证实,同时人的性格受各种因素影响,我还需对小凯不断观察,并与其父母不断沟通,找出真正能帮助到小凯的方法。
非常感谢这本书,帮助我意识到自己在教育上的问题,引导我向正确的方向前进。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12
作为教师,我一直在思考:何为教育的本质?我们到底该怎样教育学生或者说我们到底要把学生教育成怎样的人?读了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之后,我所思考的这些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阿德勒说:“教育儿童的首要、也是核心问题,即为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健康的人格”。我想这也就是教育的本质吧,我们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健康的人格。我们往往忘记了最初的本心,有时候努力的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考试得了100分,我们便自豪的认为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我们的追求过于狭隘。在这个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我们把眼光只放在了考试成绩上面,忽略了最根本的任务和责任。上班时间长了,或者说在某种状态下工作的时间长了,便会忘记初心,忘记自己的责任,忘记了我们面对的是孩子,我们需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正如阿德勒所说:“谨慎和审慎地对待儿童,切实了解他们及他们的世界,并且利用问卷调查调查了解到相关情况来对儿童进行矫正和改善,是每一位教师的义务”。说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的重要性,我想到了一个寓言故事: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麽我费了那麽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每个儿童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任你再粗的铁棒也撬不开。唯有爱才能把自己变成一只细腻的钥匙,走进孩子的心灵,完善孩子的人格。
阿德勒说:“学校不仅是一个向孩子传授书本知识的地方,还应该是一个向孩子传授生活知识,表现生活艺术的场所,所以好的学校是家庭和现实世界两者的中介”。“学校在家庭和社会教育之外,它起着桥梁的作用,既可以矫正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不足,也能避免孩子受到不良风气的的影响,为他们在进入社会之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并确保他们能很好地融入社会之中”。那么好的学校里最关键的就是教师了。阿德勒说:“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掌握着学生的命运,也决定着孩子们的未来发展”。作为教师想要教育出具有正确的、健康的人格的人,我想唯有爱,方可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需要用充满爱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我们需要用充满爱的语言去鼓励每一位学生,去引导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我们需要用充满爱的行动去帮助每一位学生,去扶正一个个偶尔歪斜的瞬间。阿德勒也说:“若老师能够以温和、充满关怀和理解的语气和方法来教育这些孩子,他们会表现出一些令人吃惊的能力”。
阿德勒说:“教育者最为重要的任务,或者说是神圣的职责,就是确保每个学生不会丧失勇气,并使那些已经丧失了勇气的学生通过教育重新获得信心。这就是教师的天职,因为只有儿童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勇气,教育才可能成功。”
读完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很多,例如每个孩子身上出现的所有问题,都是有原因的、有根源的。当我们发现某一个学生开始变坏,请不要随即批评,给孩子一点时间,给自己一点时间,去了解其原因,从根源上去帮助学生。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孩子身上都会有闪光点,需要我们老师去发现、去鼓励、去培养。考试成绩真的不该成为孩子的一切。再例如让我对学校教育的定位有了重新的认识,我们就是在帮助家长教育孩子,是把孩子所缺失的家庭教育给补回来。所以我们理应无怨无悔,不求回报,无私奉献。
老师就如同是一个艺术家,学生就是一件艺术品。我们总要投入更多的细心、耐心,去雕琢这件艺术品,使其获得更高的价值。当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充分了解我们手中这件艺术品的材质方可选择相应的工具和方法进行雕琢。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我们的责任就是让他们拥有正确的、健康的人格。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13
在近几周的家校共读活动中,自己与老师和其他家长朋友们共同阅读并讨论了著名的教育著作《儿童的人格教育》,感触颇多。
书中最主要的观点是“自卑而超越”,这其实和我之前对于孩子教育方法的认知有着不小的区别。但在进一步的阅读和讨论中,我明白了“自卑感”和“自卑情结”区别,感受到了“除了人格的统一性,人性的另一个最重要的心理事实就是人们对于优越感和成功的追求。”
在作者阿德勒看来,自卑感是追求卓越的一种动力和力量。作为家长,我们要正确的认识“自卑感”的两面性,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来自我反省,并且引导孩子。
一、积极的自我认识。
书中提到“孩子对事物的个体性的理解决定着他的成长”,这一点很重要,而孩子对世界的理解,往往是从自我认知开始的,我们要能够看到,孩子的种种表现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努力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树立积极的自我认知。
二、积极的对待困难。
人生在世,遇到困难是家常便饭,孩子在面对困难时的勇气是我们最应该努力培养和保护的。阿德勒认为“我们之所以追求优越,是因为我们感到自卑,因而力图通过富有成就的追求来克服这种自卑感。”
我们应该谨记这一认知,尽量深入的去搞明白如何正确的运用“自卑感”去“追求优越”。
三、积极的对待他人。
在孩子进入学校后,有纪律的集体生活,也是培养孩子的不可或缺的积极因素。在这种积极有效的环境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配合,能够培养出孩子对社会、对他人、对环境的关心。孩子在这种良好的状态下,会更容易设身处地的站在别人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同时,不仅是孩子,家长也要以“同理心”来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鼓励孩子关注和理解他人。
四、积极的认知性别。
家长要理性客观的给孩子建立适度的性别观念,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性别,对同性和异性保持正确的认知,不排斥异性。同时父母也要和孩子保持正确适度的接触,能深刻的帮助孩子理解和认知性别。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建立了一些初步的帮助孩子成长的理论体系,随着孩子的继续长大,我们家长也在共同成长,庆幸孩子的老师给我们推荐了这样一本非常有用的心理学著作。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14
阿德勒深受尼采理论的影响。
阿德勒的人生观包括六个方面,虚构目的论、追求优越感、自卑感与补偿、社会兴趣、生活风格、创造性自我。
虚构目的论即我们所有人在童年时期都无意识地发展了一种关于生活的信念,在阿德勒看来,这种虚构的目的就是追求人生的意义,追求优越感、超越、完美。个体追求优越感的原因,在于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这是一种普遍的人类心理。个人处境的改善会缓和自卑感,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心理补偿。
区分有益和无益的优越感追求的基础,就是是否符合社会利益。一个高尚、高贵的行为,应该是对自身和社会都有益处的。因此,教育孩子就是要培养他这种社会情感。
阿德勒提出过四种主要的生活风格。支配——统治型;索取型;回避型;对社会有益型。
自卑情结所激发的追求优越性会走错方向,这些人会把追求优越性扭曲为追求权力,控制别人,自私自利,或沉湎于自我想象的世界之中,缺乏面对现实世界的勇气。而这些错误正是教育应该加以注意的地方。
阿德勒的治疗方法就是通过分析病者的生活风格,帮助病者提高社会兴趣,面对现实,做出新的生活选择,这是个体心理学的独特性。
了解一个人的生活风格的三条途径:看他的出生顺序;对早期的回忆;对梦的解释。
个体心理学集中研究整体人格,并将自己的科学目光投向整体人格对其发展和可能表现的充满活力的追求。
个体的行为是由个体的整体人格发动和指引的,因此个体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的所有陈述都精确地体现了这些行为间的互相关系,个体的行为反映了个体的心理活动。
个体心理学就是围绕社会感情的根本原则来发展相应的教育方法。
三个基本问题:社会关系;个体如何投入和运用自己的一生,在普遍的社会分工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性别问题
了解个体某一行为表达的意义的前提是,我们要有方法能够认识他的整体人格。
我们可以表明,儿童的某些特征是环境力量的结果。儿童在某种环境中,感受到了自卑、脆弱和不安全,而这些感觉反过来又对儿童的心理产生了刺激作用。儿童便下决心摆脱这种状态,努力达到更好的水平,以获得一种平等甚至优越的感觉。孩子这种向上的愿望越强烈,他就越会调高自己的目标,从而证明自己的力量。不过这些目标常常超过人的能力界限。由于儿童少时能够获得来自不同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这些便刺激儿童设想自己未来会成为一种类似上帝的人物。我们发现,儿童自己也会被一种成为类似上帝的人物的想法所控制。这通常会发生在那些自我感觉特别脆弱的儿童身上。
因此训练孩子野心勃勃并无益处。相反,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勇敢、坚韧和自信,要让他们认识到,面对挫折不能气馁,不能丧失勇气,而要把挫折当做一个新的问题去解决。
个体心理学的基本思想,即个体的人格(包括成人和儿童)是一个统一体,这种人格的行为表现和个体逐渐形成的行为模式是一致的。
学校总试图按照各个时代的社会理想来教育和塑造个体,今天的理想是人是独立,自我控制和勇敢的人。
有必要教育儿童不要把自己的生活看作是一系列互不关联的事件,而是要把自己的生命视为一种贯穿所有相关关联的线索。
在我们每个人身上,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是密切相关的。只有当自卑感阻碍了我们对优越的追求,或当它由于对器官缺陷的反应而加剧到令人难以承受的程度时,它才会是心理问题。这时我们就会产生自卑情结。自卑情结是一种过度、过分的自卑感,它必然促使人去寻找可以轻易获得的补偿和富有欺骗性的满足,比如懒惰、口吃、等等。
个体追求优越感和渴望社会情感都是建立在人的本性的基础上。两者都是渴望获得认可和肯定的根本表现,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个体追求优越感涉及的人性假设是,个体不必依赖于群体,而渴望社会感情的人性假设是个体是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群体和社会的。
儿童的行为并不是客观的反应,而是受制于他对自己早期经验的无意识的理解。如果他对某一情况或应付某一情境的能力产生错误理解,那么,这种错误的理解和判断就会决定他的行为。只要这种原始的、童年时期形成的看法没有被矫正过来,那么任何数量的逻辑或常识都不会改变他后来的成人行为。
仅仅根据孩子的学习成绩(分数)来对孩子进行评价和判断是愚蠢的。我们倒是应该把学校成绩报告视为孩子目前心理状况的反映。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15
个人的生活目标是决定性的。他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并反映在这个人的行动上。因此,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是合作进取的,指向生活的建设性的一面,那么,我们就会在这个人的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法中发现这一印记,发现他所有的`问题解决方法中建设性的一面。个体也会因此感到幸福和快乐,并在这种建设性和有益的活动中感受到一种价值和力量。
一个人最高的品质是具有勇气。有勇气才能正确认知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才能自卑而超越。只有具备一定的勇气,才能在事实面前保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正确的目标。例如:单亲家庭的孩子,客观事实上确实缺少家庭的关怀,但是这个是已经存在的事实,小孩子因为缺乏面对事实的勇气,无法满足内心的安稳,他就会逃避这个问题,而且会把他遇到的所有困难归结为家庭的不美满。其实事实别非如此,例他数学学不好,他会认为自己家庭不幸福,家长照顾不到位,而别的同学家长都在身边照顾,所以别的同学数学学得好。他为自己遇到的困难找到自认为合理的理由,而且这个理由跟自己本身完全没关系。他的内心会因此感到轻松。还有现在某些同学会拿抑郁症来表达自己。其实不管孩子还是大人都要目的论,不要因果论。就是说,过去对现在没有影响,对自己人生轨迹有影响的是自己的目标和行动。
雄心过度就会给孩子带来紧张心理。他们认为,跟同学接触过多,他们的地位就越不安全。这种类型的儿童对自己的成功从来没有信心。当他们感到自己处于不安全的环境中时,他们的方寸大乱,不知所措。别人对他们的期待和他们自己加于自己的期望,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大了,他们难堪重负。
很多情况下,面对问题的出现,保持心理平衡远比认真着手解决问题更为重要。也就是说要保持良好心态。人是矛盾综合体,社会也是矛盾综合体,会不断的的出现问题,每次出现问题时,我们要调整自己对问题的认知,让自己迎接问题,保持积极发展的状态。对目标的确立和成果的预估要纯粹一些,顺其自然。
对儿童的人格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勇气,让学生在很小的年纪就学会直面问题,并积极的做出改变!以冷静客观的态度看待人生的挫折。自信勇敢的生活。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相关文章: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07-13
(精品)《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09-11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大全15篇]05-15
儿童文学读后感07-15
儿童文学读后感范文03-21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读后感11-20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04-11
捕捉儿童敏感期的读后感07-05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