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作文大全>观后感>上海中心大厦观后感

上海中心大厦观后感

时间:2022-03-11 18:19:3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上海中心大厦观后感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上海中心大厦观后感 ,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上海中心大厦观后感

上海中心大厦观后感 1

  土建工程概论课程曹老师利用课堂的时间给我们展示并讲解现今中国几项超级工程的视频,让我的感触颇深,其中最有感触的即是上海中心大厦辉煌的建设历程。

  在影片的讲述中,展现出来的是极富时代感的镜头与炫目的镜头,还有上海中心大厦工程本身所面对的难度建设问题都引起了我的好奇,想想现在所学的土建概论知识都是基本知识,而要建设这样的重大工程不仅要有基础知识的储备还需要专业水平联系工程实际研究讨论得出有利的施工方案和适当的施工技术。最大的感受是工程的建设要天马行空与付诸实际相结合,细心与踏实相结合稳步前进,这样建设出来的工程质量不仅让世人放心而且也为上海带来了引以为傲的新地标。

  上海浦东处在一个冲积层,上海中心大厦的建造地点位于一个河流三角洲,土质松软,含有大量粘土。在竖起钢梁前,工程师打了980个基桩,深度达到282英尺,而后浇筑215万立方英尺混凝土进行加固,形成一个20英尺厚的基础底板。上海中心大厦基础大底板浇筑施工的难点在于,主楼深基坑是全球少见的超深、超大、无横梁支撑的单体建筑基坑,其大底板是一块直径121米,厚6米的圆形钢筋混凝土平台,11200㎡的面积相当于1.6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厚度则达到两层楼高,是世界民用建筑底板体积之最。其施工难度之大,对混凝土的供应和浇筑工艺都是极大的挑战。基础大底板需要400余辆水泥车轮番往来,500多名工人轮班不间断工作,60多个小时连续作业,建设上海中心大厦主楼61000m3大底板混凝土浇筑。在影片中,运输工人、打混凝土工人、检验工人等平日里我们司空见惯的平凡人,他们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工程里不仅仅是各种大型、超大型的吊装机械、焊接车间等,里面更多的是像他们一样的平凡的参与者,每天重复着枯燥、繁复的工作,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中,默默工作,这是影片中最常见的镜头,让我不得不佩服他们,他们是我们值得尊敬的前线劳动工作者。

  从设计到施工,到建筑的完成与城市天际线相连为一体,每一步都是无比的艰难。摄影师的镜头在设计者、施工者和大众的眼光之间转换,而我们每个人的关注点也随着镜头的`变化不断的紧张起来,因为在不同的施工环节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会有不一样的建设难题接二连三的出现。印象深刻的是开吊车的老师傅,视线不断从地面抬高,而大厦渐渐展现出雄姿。正如前面所说,这项超级工程不断遇到困难。不论是设计本身,还是建筑本身的地基,玻璃幕墙,每一步不仅仅是设计图、镜头那么简单,图纸必须尺寸精确,地基浇筑的材料必须经过科学计算,严格配料,配合上海的地质,气候,玻璃幕墙需考虑到建成之前即制造,如何拼接,建成之后的安全系数, 美观度,及整体体现的节能要求,每一步来不得半点差错。上海中心大厦设计者在测试玻璃对雨水风暴耐受力时偶然发现了排水系统的缺陷,在市中心的排水必然需要更大的重视,而上海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也提醒着必须下足够功夫。也就是说,在一个综合性的大项目中,很多时候你会

  做着做着就发现以前想都没想到过的问题,即使那些设计师、建筑师盖过那么多的楼,但是超级工程里,问题还是会一个接一个出现,你需要不停的被迫发现然后解决,施工时还会遇到各种问题,所以每个岗位工作人员都要未雨绸缪以便应对突如其来的难题。

  从影片中的种种画面呈现,让我知道态度决定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完成一件事尤其是在建筑行业中,它需要详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在计划之前你需要各种各样经验的积累,数据理论一个都不能少,而在实践的过程中你又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有待解决,曲曲折折一番过后才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上海中心大厦的建设带给我们不只是视觉上的冲击,更多的是对我以后工作态度上的一种震撼,当然现在我们要先学会端正态度、心细做好自己的事,要想在这个行业发展下去就必须掌握好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的积累经验学会总结,学会运用,学会创新,这样的自己才会有发展。

上海中心大厦观后感 2

  胆大心细对工程的重要性

  通过这两天观看影片,极富时代感的镜头与炫目的镜头,还有工程本身都深深地吸引了我,对工程的建设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又想起本学期的房屋建筑学课程,我又将港珠澳大桥的视频找来观看,看过之后,最大的感受是工程的建设要天马行空与付诸实际相结合,需要胆大心细。

  先说上海中心大厦。大厦建在陆家嘴金融中心,在它之前的金茂大厦,东方明珠以及环球经济中心都是上海乃至全国闻名遐迩的建筑。在这样一个被超高层建筑包围,经济繁盛,举世聚焦的地带的任何举动,无疑都会牵动每个施工者的步骤。而且除了上海本身的地质结构限制,黄浦江南岸的地理位置都注定了上海中心的建造将是或者说已经是一项超级工程。从设计到施工,到将来的完美城市天际线的完成,每一步都会无比艰难。摄影师的镜头在设计者、施工者和大众的眼光之间转换。印象深刻的是开吊车的老师傅,视线不断从地面抬高,而大厦渐渐展现出雄姿。而如前面所说,这项超级工程不断遇到困难。不论是设计本身,还是建筑本身的地基,玻璃幕墙,每一步不仅仅是图片,镜头那么简单,图纸必须尺寸精确,地基浇筑的材料必须经过科学计算,严格配料,配合上海的地质,气候,玻璃幕墙需考虑到建成之前即制造,如何拼接,建成之后的安全系数,美观度,及整体体现的节能要求,每一步来不得半点差错。施工时还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大型建筑的排水工程,在市中心的排水必然需要更大的重视,而上海的地理位置——亚热带季风气候也提醒着必须下足够功夫。所以在一个综合性的大项目中,很多时候你会做着做着就发现以前想都没想到过的问题,即使那些设计师、建筑师盖过那么多的楼,但是超级工程里,问题还是会一个接一个出现,你需要不停的被迫发现然后解决。

  再说说珠港澳大桥。它是工程师们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建造的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纪录片气势恢弘内容细腻,将大桥从设计论证到建造施工的过程完整呈现在荧幕中,追随摄像师的镜头,能一览打造世界最长沉管海底隧道的壮举,体验震沉离岸人工岛巨型钢筒的惊心动魄,领略设计及施工中极其严苛的环保要求,对在台风侵扰的施工环境下把控误差的艰辛也会感同身受。纪录片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当代中国制造的强大,也让电脑前的我油然而生一种敬服,对中国工程师和中国工人这一黄金组合完成如此浩瀚工程深深震撼。他们无疑也是胆大细心的,海底沉管,人工岛,拉索,各种元素的组合几乎可以说是天马行空,但是,做到了。如果设计师拘泥于以前的想法,将桥体抬高,不知会遇到怎样头疼的.事情。飞机航飞,深海鱼游,人工岛的创意大胆而又完美的解决了。

  工程真的不仅仅是两个字这么简单。在珠港澳大桥以及海上风机的建造过程中,工程涉及的气候方面的考虑更多。上海中心和北京地铁网络的建设过程则需更多考虑城市的综合建设因素。而当一项工程进行实施,即使事前准备如何充分,总会遇到突发情况。有时候甚至专业的知识,充足的材料,先进的仪器都无法跟进,这时候需要的是工程师大胆的提出打破常规的创意。汗水不足以概括工程师的付出,效益也并非衡量工程成功与否的标准。超级工程因为其投入与预期效益而被称作超级,事实上正是因为有一群超级工程师的超前,大胆的设计,在施工时的心细,才能让工程完美收工。

  说句实话,从进入大学开始学习工程管理开始,到如今马上就要进入大三,可以说对工程的认识还很有限,更别说超级工程了。甚至连一本有关建筑的书籍都没有认认真真地看完过。除了学校发的书籍,还有老师上课讲的一些知识,其他没

  什么更多的认识。通过这次写论文,上网查了很多有关建筑行业的相关文献和信息,对建筑行业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但我还不是很清楚现在中国的建筑行业的现状到底朝哪方面发展,也不知道如何拓展对本专业的认识。但是,我以后会加强对这方面的关注,每天上网了解本专业有关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

【上海中心大厦观后感 】相关文章:

《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爱》观后感06-27

参观健康与安全体验中心观后感06-28

上海旅游日记07-07

游上海日记05-26

我的上海日记06-04

上海世界展览会开幕式观后感06-25

高中心情日记07-30

初中心情日记10-09

初中心情日记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