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救援》观后感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火星救援》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火星救援》观后感1
去年11月,我观看了《火星救援》这部经典的电影,电影讲述了主人公马克和他的团队,在火星上面遭遇了一场罕见的沙尘暴。马克与他的团队失去了联系,孤身一人置身于火星上面,面临着飞船损毁,无法生存的境况,但他勇于战胜困难,最后想方设法回到地球的故事。我对主人公马克由衷的敬佩,看完电影后有很多感受。
马克遇到超强沙尘暴和同伴分离的时候,他的肚子被一个飞船上吹落的零件击中。同伴们都以为他牺牲了,乘坐飞船离开了火星,向地球进发。当马克从昏迷中苏醒过来后,他发现四周空空如也,意识到整个火星上只有他一个人了,所有的同伴都离开了。他恍恍惚惚地走进了他们的'火星航天基地,脱下了衣服,他要活下来,就必须自救。马克拿出毛巾塞到嘴里,双手握住击中他肚子的零件,一下拨了出来,顿时鲜血直流,疼得半死半活。他拿上钳子,把肚子里残留的东西给弄了出来。因为伤口很大,又没有其他缝合伤口的东西,所以就地取材,拿钉书机把伤口先合上止血。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伤口终于恢复了。
马克为了生存下来,开始为食物有些担心。他想起基地里的备用食物,结果找到了一些土豆,这让马克欣喜若狂。不过,这么点土豆,只能吃上几天,所以马克选择了种土豆。土豆在太空上可不好种,土豆生长需要水和氧气,这两样东西在火星上都没有。马克在基地里建了一个温室,还把人类的排泄物当做养料来让土豆生长。太空的土壤很干燥,为了让土变得潮湿,马克做了很多试验,有一次试验还发生了大爆炸,把他前期的努力毁于一旦,他还差点因此丧命。这没有打倒马克,经过他不断的研究和尝试,终于试验出了水和氧气,把温室内的土壤变潮湿了,土豆开始发芽生长,马克对吃的就不再去烦恼了。
解决了吃的问题后,马克又在一刻不停地想,不光要活下来,还要回到地球去。有一天,马克在航天基地外意外的发现了同伴们留下的一个航天通讯仪器,他兴奋得一蹦三尺高。这仪器是可是个“宝物”,可以助马克一臂之力。马克把仪器打开,尝试用各种方法发出信号,联系地球上的人们。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地球上的科学家发现了这个信号,又发现马克还活着,顿时人们像疯了似的开心,马克心里也是甜蜜蜜的。
马克和地球上的人们取得了联系,但如何回到地球,还要看他们怎么想办法了。地球上的科学家们研究了无数的方案,最终找到了解决办法。经过科学家们精密的计算,马克要想回到地球,就要从航天基地,去到火星飞船发射塔,还必须进入太空轨道和飞船精确对接。马克仔细研究了一下从航天基地到飞船发射塔要走的距离,这答案让马克大吃一惊——有几千公里!不过,马克没有被吓倒,勇往直前地继续向前冲。他给火星车充好电,准备妥当,跳上火星车,把电脑也带上了,一边走一边看。因为路太远,所以马克日夜不停地走,一个一个的太阳日过去了,马克始终没有放弃,终于到了飞船发射塔。马克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火星车,进入发射塔。
一切准备好之后,马克自行发射火箭,进入太空轨道,在飞船上的同伴们全都回来接他,他们把小飞船射了出去,去和马克进行精确对接。一位同伴去拉马克,第一次没拉住。第二次,他们改变了方案,做了一个炸弹,把飞船门炸开了,增加飞船的反推力。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功拉住了马克,有惊无险地把他带进了飞船,也让地球上的人们感觉喜从天降。
马克永不言弃,勇往直前,遇到任何困难都不会被吓倒,而是去战胜困难。有句话叫: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在生活和学习中,也遇到过一些“陡峭的山峰”,本来想放弃,不过看了马克的电影,他鼓励我战胜困难,积极乐观的去面对这些困难,想出更多奇思妙想的办法来解决困难。让我更坚韧,更坚强!
《火星救援》观后感2
在寸草不生的荒芜星球上,被遗弃的男人独自生存在沙漠一样的土地上。这里没有适合人类生存的大气成分,也没有碳基生物存在需要的水资源,也没有任何可以食用的动植物。除了剧烈的昼夜温差,与地球相仿的重力,单调的泥沙色环形山外,这里一无所有。
能够为他提供联系功能的通讯设施早已因狂暴的沙尘变得支离破碎,有一部分还进入到他的体内。他拥有的,只是一间能源储备不过一个月的居住舱,里面的食物分量甚至无法让他支撑一年,氧气、水、发电系统随时都可能崩溃。
而下一辆会抵达火星的飞船,至少会在四年后才可能来到。
在这种情况下,人也会随时崩溃,就像那间脆弱的居住舱那样,在荒无人烟的火星上随时都会分崩离析。
只是,他选择坚持下去。
要么选择死亡,要么选择尝试。
尝试去一个个地解决摆在面前的问题,尝试去一个个地做出可能会提前杀死自己但也可能拯救自己的行为。
网上经常会有一句“我选择死亡”来吐槽各种事情,但是在这种关键时刻,选择死亡只不过是逃避和懦弱的表现。如果要死亡的话,那至少要站着死去,而不是跪在地上无所作为地等待死亡降临,而不是摊开四肢满面流泪地坐以待毙。
在孤独的星球上,这个孤独的男人并不孤独。但之所以全球的人凝视着他的一举一动,关注着他的一呼一吸,那是因为他在绝望的深渊中爬出来,用手中的一切制造希望。
他用顽强的意志拖着伤重之躯回到舱中,他用医疗器物为自己治愈了差点要命的伤势,他用太阳能板给居住舱充电,他用自己的粪便和火星的泥沙种植土豆,他用记录仪留下自己苦笑的每一个瞬间,他用多余的各种气体制作水资源,他用过人的'胆量驱车挖出放射性同位素来提供更多的能源,他用不一样的想法找到1997年就报废的探路者号来重新与地球取得通讯,他用足以通过静止摄像头表达信息的十六进制跟休斯顿交流……
他是一个知识渊博、内心强大的人,但也是一个富有情感、有血有肉的人。
得知自己被遗弃后的沮丧,在摄像机前搞怪的自拍,在居住舱里播放的disco,在全球直播下对NASA说出的粗口,在居住舱爆炸后土豆苗全部死掉后的痛苦,在离开火星地表车时写下“请善待这辆车”的便条,在升空器即将起飞时流下的泪水,这些都是他的血肉,都是他的情感。
他可以称得上是太空时代的鲁滨逊。鲁滨逊至少还有星期五可以与之交流,而马特达蒙能依靠的只有自己强大的内心。
在20xx年看完阿方索的《地心引力》时,我就感慨:现在的宇宙探索其实就跟1500年的大地理时代如出一辙。宇航员们就如同地理大发现时候的水手们一样,出国水手们在成为水手之前可能是任何人,但在登船之后却只是一种人――对平常人而已遥不可及的死亡,对一艘远航的船上的人来说不过是家常便饭……对于他们的称呼,与其说是冒险者,不如说是流浪者,面对的是不知何时到来的危机。 所以在赫尔墨斯号上他们才会如此在乎被遗弃在火星上的队友,在乎地球上的亲人,即使比预期任务多出数百天的时间,即使几乎没有任何事先计划,即使冒着巨大的风险,也要回去火星上救援自己的队友。
无人愿意独自流浪。
这么一颗孤独的星球,无论是地球,还是火星,此刻都连接了起来,从此不再孤独。
当在火星种下的第一颗土豆终于发芽冒出小苗时,他用指尖扶着叶子,轻声说:hello!
当在地球的晨光沐浴下坐在石椅上时,他同样用指尖扶着叶子说:hello!
太空航行的旅程才刚刚开始。人类开始接触到火星,而地球和火星,也都不再是孤独的星球。
而那个孤独的男人,也已经回到地球温暖的怀抱。
或许这辈子,他都不会再离开地球。
但是更多的宇航员,会用他们有限的生命,继续探寻无限的宇宙。
星球将不再孤独,因为,我们的征途仍然是星辰大海!
《火星救援》观后感3
昨日上午闲着无事,就拿手机翻看一些电影,突然看到我一向期盼的电影《火星救援》大促,就赶紧预定了座位,等待着这一次的视觉盛宴。好容易等到了晚上,早早的来到了电影院,这个时候的人还不是很多,可能是正因这寒冷的天气,也可能是正因这郑州的交通。还好,我喜爱这种氛围。到了电影开始的时候,当巨大的荧幕切换到浩瀚宇宙的时候,我知道这部电影不会让我失望。昨儿晚些的时候,我也写了一个简短的评价,拘泥于微信的字数,这天抽个时刻系统的去评价下这个电影。当然,这一切只是个人观点,你无须在意,更多的需要你亲自去电影院观看。
刚开始,故事似乎有些俗套。一次意外让队友误以为马特·达蒙已死,然后几个人乘坐宇宙飞船离开火星。但,这刚开始的几个镜头,就让我眼角湿润。在浩瀚的宇宙星空中,人类只是一个渺小的存在,你无法抵挡火星上突起的风暴(当然,现实中不可能),你无法阻止队友的“死亡”,你不得不放下生死未卜的队友……好在这一切都已过去。但是,新的问题来了,马特被独自留在了火星上,距离地球最近距离到达5500万公里,这可不是用地球上的距离能够衡量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吧,你在火星上发个信息,用光速传播,还需要12分钟才能到达地球。好吧,在这荒无人烟的火星上,马特要如何生存呢?
幸好,马特是个植物学家,也懂一些化学知识。
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水循环,马特采取的是氢气点燃法,这个我们高中学习过。但是,氢气点燃的剧烈爆炸也让马特尝了苦头。至于氢气,那是马特从火箭燃料中联氨在铱催化下分解出来的。还有要解决的就是食物和氧气循环的问题,马特选取种植土豆。在火星上是不适合种植植物的,原因有很多,温度啊,湿度啊,务必元素啊等等。这一点,马特选取在居住舱种植,营养元素是用粪便解决的。当然,在火星上种植土豆,就应是一种不错的体验。解决了这些基本的问题,马特需要更近一步,选取与地球联络,并需要去到下次计划登陆火星的位置。这其中,当然历尽千辛,我就不剧透了。个性当居住舱正因气压爆炸的时候,土豆瞬间死亡的时候,我看的流泪了。
下方说说,影片用到的为飞船加速的`方法,就是《星际穿越》中同样用到的“弹弓效应”。“弹弓效应”又叫“引力助推”、“拉扯效应”等,是很常见的宇宙飞船加速(减速)方法。
下方用一个图形象的表示下加速过程:
如上图,地球高速向右户外,而飞行器呢,它逐渐向地球靠近,然后贴着地球飞一段时刻,最后离开——这就是引力助推的过程。为什么飞行器经过这种飞行后,相对于太阳来说,速度就会增加?原来,地球的引力十分大,对于靠近地球的物体,地球就像吸铁石头一样,会把那个物体吸过来。整个过程就好像是地球抛出一根长长的隐形铁链——引力。铁链的一端系在飞行器上,当地球不断向右户外时,铁链也在拉扯飞行器,不断地改变飞行器的方向和速度。在地球的这种拉扯下,飞行器相对于太阳的速度就大大地改变了。能够看出,飞行器相对太阳的速度增加,是以牺牲地球的角动量为代价的,而地球质量巨大,牺牲的这点角动量对地球不会有什么影响。另外,正因距离越近,引力就越大,因此我们能够得出,引力助推时,飞行器越靠近地球,所获得的助推就越大。
好了,整个电影结束了。以马特的获救结束。这真是一个惊心动魄的过程,这是一次伟大的胜利,一次科学的胜利。在科学的帮忙下,我们人类最后有机会脱离地球,去征服一个又一个星球。也很好的诠释了人类不屈不挠的精神。全片没有反派主角,也许最大的反派就是——宇宙!
总之,推荐观看!
【《火星救援》观后感】相关文章:
《火星救援》观后感08-01
火星救援观后感07-26
电影《火星救援》观后感06-25
火星说明文08-28
《紧急救援》观后感06-28
紧急救援观后感06-25
《紧急救援》最新观后感精选06-28
《紧急救援》最新观后感06-28
《紧急救援》观后感10篇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