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推荐]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篇1
今天,我观看了《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感慨颇多。这部电影主要介绍了一个教师在一个叫做“池塘之底”的地方,作为一个音乐教师,用音乐教育哪些被其他人看作是有问题的孩子,并且最终改变了一些孩子的命运。
通过观看这部影片,我深刻的认识到教育应当做到“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
在克莱门特.马修来到“池塘之底”之前,学校教育的模式是“行动—反应”,即在暴力的方式下压迫孩子,一切行动全凭主管者的主观意愿,包括随意体罚学生。但教育不应该是这样,所以当马修来到学校后积极地去教育学生,开展各类娱乐活动,在相处的过程中以一颗包容、宽广的心去感化孩子。教育就应当这样,不因世俗中对某些孩子的看法如何,在学校了他们都是相同的。作为教育者,不能将自己的主观感受加诸与孩子。在知识面前,所有人是平等的,所以应当提倡“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并且用教育的力量来改变孩子的一生。
另一个方面,“因材施教”也应当被重视,强迫着去学不喜欢或者根本就不适合的东西,对于教育来说是一种失败,我们应当积极去发现孩子的喜好、天赋并且依据此来进行教育。因材施教更容易出现顶尖的人才,就像影片中的音乐家皮埃尔.莫昂奇。作为一个老师应当与孩子找到共鸣。影片中的马修和孩子们就是找到了他们共同的兴趣,从而在教师的引导下最终使这些孩子在音乐方面找到了他们的立足点,影响了他们的一生。
有教无类是一种教学态度,而因材施教则是一种方式,一种教学的最好的方式。至圣孔子也曾因发出感慨:“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故而,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当做到有教无类,充分尊重学生,不因无关学问的其它原因而歧视乃至抛弃他们。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为牛顿,爱因斯坦那样的人,更不会成为全才,通才。所以,我们要着重去发现学生的特长,优势,进而去教育他们,并将它们引领上正确的道路,这才是一个优秀的教育者。正如马修老师一样,排练同学唱歌进而融入了他的班级,最终培育出了优秀的音乐家。
最让我感动的`是影片结尾时告诉我们的关于马修老师离开“池塘之地”后的生活:他一如既往的用爱感化着其他的孩子,引导者其他的孩子。我想,,作为一个老师,在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学生事业有成跟让自己幸福的事了,所以马修老师是幸福的。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篇2
初中时看的电影,现在都记得很清楚(也许是因为当时看了不下十遍吧)校长和老师是非常死板的类型,为了维护表面上井然有序的秩序,以打骂罚的方式处理学生,放牛班的春天 观后感。放牛班学生(问题少年)本身没受过什么良好教育,天性又好动,因此两代人的代沟逐渐变得越来越难以逾越。
马修,在音乐界被冷落的音乐家,怀着低沉的心情来到他所谓池塘畔号的`学校。他来之后,并不认同校长残暴的教学方式,对孩子的行为也充满谅解和耐心,自开音乐课来熏陶他们。(之前孩子们偷他皮包,设陷阱害他,骂他光头)孩子们对马修的态度从轻佻到尊重,当然其中不乏特别情况的学生:莫杭治、孟丹。莫杭治长得帅气但性格怪异,常常逃学的行为以至于被公立学校开除,其父母离异,母亲感觉像是文艺圈的人。孟丹性格粗野,对他人轻佻,被别人是为无药可救的问题少年,除了马修。
令我比较深刻的片段:
1.莫杭治不管是画光头佬还是被马修发现,都没有被马修处罚,而是被教育,与校长的方式反差过大,观后感《放牛班的春天 观后感》。
2.莫杭治在最后的演唱时,眼中充满了对马修的理解和尊敬(之前被马修孤立、取消独唱)。感动之中从恶魔化为天使。
3.佩皮诺每周六都会在校门口等他父母来,结果马修被炒得那天正好是星期六,佩皮诺跟马修走了。等待是值得的,被导演肯定了。
4.孟丹低劣行为,以及放火烧校的行为其实为保护自己免受他人的伤害。他走前对马修的一笑,既有对马修为人的感激和讽刺,折射教育的失败。
5.校长曾经是一个鼓吹手,因病态的社会而身心扭曲,为了升职不惜采取任何措施对待学生。
这部电影对我影响很大,最后学生在反锁的房间将纸飞机扔给楼下的马修,太感人了
马修:你在干什么?
佩皮诺:我正在等星期六,我的父亲会来这里接我。
马修:但是今天不是星期六。(佩皮诺的执着等待是有道理的,马修被解雇那天,正是一个星期六。马修离开的时候,除了美好的回忆,还带走了小佩皮诺)
夏伯特:犯规,处罚
马修:你看见罪恶无处不在。
夏伯特:这里?是的。
(夏伯特正拖着孟丹即将惩罚他)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篇3
看这样的电影,我能够触摸到那一颗颗纤细而善良的心灵,他们绝不是社会的残渣,绝不是被遗弃的问题少年(那个纵火犯巴冬除外)。
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我曾经有过多少次,为那许多微末甚至是琐碎的场景所感动。我们的静、站立以及唏嘘,绝不是因为我们观看的场所没有空调,诺大个阶梯教室,已经无声地容纳了一百多号人的汗水和激动。虽然只有头顶或者更远处几片风叶在转动,根本无法解除那些夏天的躁热,但此刻没有埋怨,只有心灵的共振。
风中飞舞的风筝,夜里疲惫的扫帚,那些欢笑和痛楚,在明亮与黑暗之间徘徊,很多孩子的双重性格在影片中一展无余。他们的一半是天使般的微笑和美妙的歌声,一半是魔鬼般的残忍和恶作剧。他们一面弹伤老学监的眼睛,偷走新学监的资料,甚至校长的钞票,一面却认真地参加合唱团的训练,传递着天籁般无邪的音乐……正是这些,构成整部影片画面的`明暗交替,这些错落不仅深深地震撼着我们,更深深地牵引着影片主人公马修的百转柔肠。这个最后被歇斯底里的校长定位为“失败的音乐家”“失业的学监”的男子,朴素的外表下有着一颗非同寻常的爱心。他的爱是包容,当一个孩子弹伤老学监的眼睛时,同意他去照顾,不告诉校长免受惩罚;他的爱是无私,他对待每个孩子都一视同仁,连那个最邪恶的巴冬被校长棍打和禁闭时,能够很遗憾地感慨:他是我唯一的男中音啊!他的爱是尊重,他总是用音乐和温暖去走近这些淘气的孩子,用满腔的爱去感动这些幼小的心灵,使他们改邪归正,引导他们走向光明的春天。
他总是用自己的爱营造孩子们的爱,他用爱铸就“乐谱架”的动情歌唱,他用爱感化“天使魔鬼”皮埃尔不逊的心灵,他用爱赢得“助理”的永远相伴。他一直无声地抵制着反抗着校长威慑人心的棍棒教育。虽然最终自己不得其果,流浪天涯成了最后的归宿,但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包裹着爱和留恋的纸飞机从窗内一只只地飞出来。我们还看到影片中那些个反例——巴冬纵火焚校,校长的被辞退。于是我们又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了爱的力量和伟大。
“看看你经过的路上/孩子们迷了路/向他们伸出手/拉他们一把/步向往后的日子
黑暗中的方向/希望之光/生命中的热忱/荣耀之巷
童年的欢乐/转瞬消逝被遗忘/一道绚烂金光/在小道尽头闪亮
黑暗中的方向/希望之光/生命中的热忱荣耀之巷”
影片的最后,天籁之音冉冉升起于一条被绿荫覆盖的春天的小巷。沿着这条小巷望去,我们看到了前方不远处的光明和灿烂。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篇4
《放牛班的春天》充满童真,充满动听的歌声,充满了人性的教育。还依稀记得马修那张温柔的面孔,用神奇的音乐让一群被污染的问题少年得到进化,带他们找到了幸福。马修,他好似一个善良的牧人。他用爱找回了一群迷失的羔羊。用爱照亮了前方的路,用爱为他们指引方向。我想说:这不是奇迹,而是用爱教育的奇效.在管教寄宿学生时,将学生组成了一个合唱团,用音乐启发孩子的潜能,让野男孩个个成为发光的小天使,用纯净的音乐唤回他们冰冷已久的心。我清楚地记得其中一句对白:“等等,他是我唯一的男低音”这句话饱含了他对教育事业的尽心尽责;对人平等,不分贵贱,一视同仁的态度。
《放牛班的春天》反应出来的关于教育的问题也很多,我是个学生,当然不能站在老师的角度谈教育,所以,我就以我的角度来浅谈教育。
首先在我看来,教育,教的是“人”,是“人心”,而不是带着人皮囊的傀儡,作为学生,肯定希望老师把你当人教,而不是其他一些东西。
其次,教育必须建立在信任之上,信任是沟通的基础,如果师生之间连基本的信任都没有,那还谈什么教育,不过就是完成一下程序,老师完成了学校的任务,学生则又浪费了40分钟的生命。
再者,无论是教育,还是学习,都得用心,到今年已经上了十年学了,那么多的老师每一个你都记得吗?不是吧。为什么会这样?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是白眼狼,但任然存在一部分不是白眼狼的呀。那么在这部分人上体现的原因便是,老师没有教到学生心里去,他们只是把自己学过的`东西像复读机一样,重复出来,不包含一丁点的个性化教育,日复一日,这样的老师也就成了真正的“复读机”了。多年后。当你回顾自己的人生之路时,你能从心底激起关于老师的记忆的浪花吗?
身处21世纪的今天,学生该有对学习的良好态度。而老师也应该有对教育的良好态度,作为老师,如果你都不热爱教育,只是单纯的为了养家糊口,却任然要忍受内心的煎熬踏进教育的圈子。对不起,您还是退出去吧。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篇5
“永远不要说永远,总有东西要去尝试。”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未来是什么样子,我们无法确定。就像马修老师和那些孩子,马老师用一个小举动改变了孩子的一生,或许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世上没有绝对的坏,只是缺乏正确的教育。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教育不仅仅是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有个性的人。
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既愚蠢又不善于表达的男孩,曾被认为是智障,但在叔叔的帮助下成为了大科学家;爱迪生,在读书时,所有人都认为他将一事无成,被学校开除后由母亲独自教学,让他成为“发明大王”;达尔文小时候成绩一向不好,整天只顾着玩,他的父亲对他无比气愤,可他在努力之下成为一名生物学家。所以,别气馁,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终会成功。
坚持自己的优点,如莫翰奇那样,从被挖掘出音乐天赋到成为音乐家,教育的.启蒙真的很重要。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马修老师功不可没。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教育不仅仅是多少升学率,而是追求学生的发展。
富兰克林·罗斯福曾认为自己是最不幸的孩子,可他的父亲一直默默鼓励他,告诉他生活的方向;林肯从小的教育就是独立,就算摔倒,也要自己爬起来;李四光在帮妈妈干农活时,时时刻刻都在动脑,最后在地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可见,正确的教育比生活环境更重要。
马修老师用音乐把一群问题少年变成好孩子,在音乐的熏陶下,让原本无望的人生充满了欢乐。可见,教育不仅仅是评比的数据,而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马修老师眼里没有坏孩子,所以放牛班有春天。
古今中外,又有多少教育值得反思。氢弹之父直到三岁才会说话,别人一度以为他是傻子;数学家庞加莱的智力测验很差,被认为是低能儿;英国保守党前首相梅杰,在高中被迫退过学……许多伟人成功前都被否定和嘲笑过,而他们之所以有远大前程,就是因为教育从来不相信他们“坏”。
凡事都有好和坏,一个孩子如同一张白纸,有怎样的教育就有怎样的人生。“放牛班”的春天是一个奇迹,也是天下所有“坏”孩子父母期待的奇迹。请相信,没有绝对的坏,只有绝对“坏”的教育。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篇6
今天我观看了一部好看的电影,名为《放牛班的春天》。其中不一样的老师克来蒙·马修带给了我深深得震撼。
克来蒙·马修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因为当时所处的年代,他不能发挥自己的才华,只好去当一所男子寄宿学校的老师。可是,他的日子并不好过,这里的学生调皮捣蛋,都是一些“问题学生”。聪明的克来蒙·马修并没有像校长、其他老师那样利用惩罚来管理学生。因为他深深知道,这样是不行的。于是,他用音乐来管理班上的学生,令班上的学生全都回心转意,露出了自己的本来善良的面貌……
看完了影片,我也情不自禁地被这位老师的行动折服,心中暗想:“因为他独特的教学方式,并不使用惩罚和奖励,而是利用音乐去鼓励学生自己做好一切。因此自然是事半功倍。怪不得他的学生们在他临走时都很怀念他。”就这样,这位老师用音乐的力量,让这些“坏孩子”都变成了听话优秀的'孩子们。茫茫人海中,能够遇到这样一位好老师,真是这群孩子的幸运。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老师。我们班敬爱的孔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好老师,她只需要一个眼神,或者轻轻一拍,就能够让某个不专心听讲的同学立刻服服帖帖,专心听课。这是因为孔老师对我们十分温柔,她平时都是笑容满面,对每一位学生都十分关心。
且说前一段时间,我们班正在上语文课。突然,班上的一位学生摸着脑袋,样子显得很痛苦,这些细小的举动被孔老师发现了。孔老师急急忙忙赶过来关切地问道:“你怎么了?”那位同学摸着脑袋说:“我好热啊。”孔老师立马摸了摸这名学生的头,当即断定这位同学发烧了,于是赶紧带到办公室让他喝热水,还立刻打电话给同学的家长,让同学赶紧回去看病。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孔老师用她的关心换取了我们每名学生的信任和敬佩。孔老师从一年级就开始教我们,今年我们都成为六年级的学生了,我们就像花草一样在孔老师这位温柔的园丁手下茁壮成长。
我们的孔老师就像影片中的克莱蒙·马修一样,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好老师,他们用心付出成就了我们的茁壮成长。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篇7
开学这些天,我们班同学的表现一直都很好,孔老师一高兴,利用下午两节课的时间,让我们看了电影——《放牛班的春天》。
电影讲的是一位新音乐老师名叫马修,他们班的同学调皮捣乱,老师不小心摔了一跤,同学们就开心地拿着他的包传来传去。遇到这样的情况,院长一直是犯规就要惩罚,可马修老师对于这些学生的错误,就不会惩罚,他会告诉学生错误在哪,并让学生去弥补错误。
多么好的一位老师啊!在同学们犯了错误,不是惩罚,而是让学生知道他们自己的错误在哪里,他爱每一位学生,为了他的学生,他付出的太多太多,每天晚上,他都自己写乐曲,自己编歌词,再教给学生们。
其实,我们孔老师也是这样的呀!她平时对我们关怀备至,对每一位同学都那么有爱心。为了让我们学习吟诵,她自己先从电脑上自学,学会了,在认真地一遍遍教会我们。现在,当我们那首诗不会背时,只要把诗吟诵一遍,就会想起忘掉的诗句。
多么好的一位老师啊!他自从发现很多同学都喜欢唱歌,嗓子都挺好,对自己写的歌词特别感兴趣后,便发誓要成立合唱队,教会同学们唱歌。
我们音乐老师也是这样的好老师。六一儿童节前一个月左右,他决定成立一个合唱队,参加六一的汇报演出。音乐老师从每个年级的各个班里挑出队员,每天利用下午放学后辅导我们唱歌,不图一分钱,不要一点儿回报,心甘情愿地一点点教我们乐理、唱歌技巧。
多么好的`一位老师啊!正因为他赢得了同学们的喜爱,当他因故被院长开除,将要离职时,院长狠心不让学生们与马修老师相见,于是,同学们便叠出纸飞机,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在了飞机上,当老师走过教室楼下,一只又一只的纸飞机从窗口飞落下来,上面写着不同的送别话。同学们在没人指挥的情况下,又一次唱起了马修老师教的歌,挥手与老师告别……
我又想到了我们曾经的英语老师,她教我们英语只教了一个学期,第二个学期只上了几节课,老师就因为家里的原因辞职了,当时,老师有样东西忘在了教室,当已经致辞的老师又回来拿东西时,我们全班同学一下子围住了老师,拉住老师的手,舍不得老师走……
这样的好老师,爱心送给了一大群调皮的学生;这样的好老师,把一位简直无药可救的学生教成了歌唱家;这样的好老师,教出了一群团结友爱的合唱队!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篇8
一听到“放牛班”,你可不要以为是农村放牛娃的班级。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的放牛班其实是由一些难缠的问题学生组成的班级,影片是从两个老人看马修老师的旧相片和日记开始的。
这两位老人是派皮诺和莫昂奇,他们曾经是“池塘之底”学校的学生。“池塘之底”,顾名思义,是最差的学校,是一所专为问题少年设置的寄宿学校。学校的建筑阴森古板,教室灰色斑驳,学生好似井底之蛙、笼中之鸟,得不到爱的滋润。这里的教育理念是“行动一反应”原则,如果有学生触犯了纪律,全校师生立即集合,肇事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若3秒内找不到肇事者,所有人都要关6小时禁闭,取消所有娱乐活动,直到肇事者自首或被揭发为止……
但他们是幸运的,他们遇见了马修老师。马修老师是一个其貌不扬的秃顶老头儿,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他在事业低谷期选择来到“池塘之底”学校做了学监。他从不打骂学生,给学生最大的宽容和保护,尊重每一位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孩子。他让不会唱歌的小派皮诺当副指挥,让老走音的郭邦当架子。他让每个孩子享受到音乐和集体合作的.快乐,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给自己的人生带来“春天”。
和“池塘之底”学校里的孩子相比,我真是太幸福了!我不仅拥有疼爱我的父母,还拥有和蔼可亲的老师。我们学校的教育理念是:以生命影响生命。学校就像我们的家,处处洋溢着蓬勃的朝气。教学楼每层拐角处设有“溢香书吧”“彩虹阅读”等阅读角,让我们走出教室,就进入书的海洋。楼内设立了充满想象力的“气象万千”“奇思妙想”“E想天开”“童心飞扬”等活动天地。学校还组织了民族乐团、纸雕、快板、京剧、剪纸、古筝、舞蹈等多姿多彩的社团活动,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作为新苑小学的学子,我感到自豪。
童话作家郑渊洁说得对:“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关键在于怎样培养教育他们。正确的教育方式是发现孩子的长处,鼓励他能行。”
“黑夜中的方向,希望之光,生命的热忱,荣耀之巷,童年的欢乐,转瞬消逝被遗忘,一道绚烂金光,在小道尽头闪亮……”他们的歌声一直萦绕在我的耳旁。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篇9
我利用冷假欣赏了《放牛班的春天》,一起感受着一个学监和一群题目学生之间发生的一些平淡又令人感动的故事。
影片讲述了马修——一位失业的音乐教师在一所管教寄宿学校找到了一份管教的工作时,他如同进进了一个孩子们的地狱。他被匆忙逃走的原任管教的经历所震动,又亲眼目睹了学校各项严厉的惩罚手段。校长的残忍,其他管教的冷酷,孩子们的无法无天及可怜无助,让他产生了一种改变学校管教方式的冲动。他在乐谱上写下了为孩子们谱写的歌曲,他用纯净的音乐唤回了管教们冰冷已久的心,解脱了束缚孩子们身心的绳索。马修用音乐给这个如监狱般的学校带来了春天,他用音乐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净化了孩子们的心灵,对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马修老师用它的善良,用它的音乐,一点一滴的改变了这个地狱般的.“池塘之底”,这群几乎被人们放弃的坏孩子,居然唱出了天籁的歌声,重新拾回了童年的欢乐与希看。这是一部美好的电影,当满天飞舞的纸飞机,在热阳中翱翔,当可爱的小佩比诺拎着行李奔过来和老师一起走时,我禁不住眼眶湿润了。
固然这只是一部普通的文艺电影,但它却引发了我对我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思考: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同样也为孩子的调皮捣蛋而烦恼,为家长的不理解而委屈。这一切与影片相比,显得多么渺小。我想假如给我这么一群孩子,会像别人一样逃之夭夭。所以,我很幸运,我的孩子们都很健康,很可爱,很聪明。我要尊重、关爱每一位孩子。正如母亲不会由于孩子的妍媸存在左袒和私心一样,做为老师,固然一个班级几十个孩子,他们的家庭环境、先天素质与自身努力程度都不同,但一定要做到一视同仁,尊重,信任,理解,热爱每一个孩子。既然我不会像马修那样伟大,但我可以扎扎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多一份关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多一份欣赏,相信我也会有属于我的教育精神。
看了《放牛班的春天》电影,更坚定了我要做一个象马修老师一样的受孩子喜爱的好老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以加倍的爱给我们的孩子,更会艺术化地教育好我们的孩子,只有深切的关爱,真心的尊重,身正为范,才能使孩子的心灵与教师的心灵相融。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篇10
影片《放牛班的春天》讲述的是一位叫马修的音乐家,他成了“池塘之底”孩子们的新学监。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中,马修寻找到了一座新的“桥梁”,一座真正能和孩子们沟通的桥梁——音乐他只为那群孩子们谱写乐章,但它同样悦耳动听。最起码,那群问题少年在音乐中找到了自我,和爱。
不,又不全是爱。影片总让我会想起一些片断。那个个子很小,父母在二战中牺牲,不会唱歌的佩皮诺,最后他成了马修的养子,成了一个大名鼎鼎的音乐指挥家。那个在睡前狂欢时一边吹口琴,一边唱着“秃子,秃子,你会完蛋的,秃子,秃子,这儿轮不到你说话”的科宾,但马修没有像校长一样把他拎到办公室揍一顿,而是和他一起唱这首歌,尽管最后他当了一个“架子”。那个戴眼镜的博尼菲斯,那个“天使的面容”莫朗奇,那个马修第一天来就给他“惊喜的”勒克莱克……他们都被马修淳朴的`音乐所感动,洗礼了心灵。
那个马修,他好似一个善良的牧人。他用爱找回了一群迷失的羔羊。用爱照亮了前往之路,用爱为他们指引方向。他在管教寄宿学生时,将学生组成了一个合唱团,用音乐启发孩子的潜能,让问题少年找回自我,用纯净的音乐唤回他们冰冷已久的心。我清楚地记得其中一句对白:“等等,他是我唯一的男低音”这句话饱含了他对教育事业的尽心尽责;对人平等,不分贵贱,一视同仁的态度。马修在接受校长任务时所提出的三个要求:不体罚学生,让我来处罚犯事的学生,不透露他们的名字,也无一不体现了他对幼小心灵人性的关怀。他是在用爱来感化这帮所谓“无法救药”的问题少年。
可惜,那个愚昧无知的校长借机开除了他,他离开时,没有一个学生来送送他,可当写满了爱的纸飞机飞满了整个校园,马修感动了,他至少证明了:无论是哪一个问题少年,只要他找到属于他自己的路,只要再没有犯“问题”,他就不是一个问题少年。
《放牛班的春天》让我看到那些男孩们可爱纯真的一面,心底焕发出的某种“本真”的天性,它讲述的不止是爱,更是教育的模范。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篇11
一场电影看完,犹如矿业望天一般的音乐之声回荡在耳际,久久不绝于耳,一双双真挚的眼睛所散发出的童贞之光能点亮人们的心灵。一张张纯真的面孔流露出的对自由和博爱的向往和与望发人深省,天籁之音般的合唱好像皎洁的月光驱赶走了黑暗中的恐惧,用爱心去感化孩子心灵又让我陷入了沉思之中。
在校长的眼里,这是一群难以驯服的野马,一群无知的顽童,除了拳脚相加的教育,他们别无他法,连做似的管理方式让人难以理解和接纳,当然孩子们也是不能接受的,自然孩子是教育不好的,他们永远都是一群不可早就之才,永远都被人唾弃和责骂。
克莱门特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他热爱音乐胜过生命,才华难以施展,最终成为一所寄宿学校的学监。记得这样一个细节吗?当孩子们都安静的睡着了以后,他开始了他的音乐创作。当他发现他的创作被还不理解他的孩子们偷走的时候,他发疯似地找回了他的宝贝,然而他原谅了这群难以管束的学生,当他发现孩子用自己特有的“音乐”嘲笑讥讽他的时候,他没有生气,却出乎意料的发现了那个声音是“众里寻他千百度”中所忽然发现的天使。
他用音乐唤醒了孩子们的良知,他用音乐洗涤了孩子们的心灵,他用音乐获得了孩子们的理解,他用音乐拉近了它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他的音乐是他用生命谱写的,就好像他爱孩子是他善良的本性一样没有办法不让这群在校长的眼里无可救药的孩子喜欢他,相信他,爱他。当他要离开学校的`时候,孩子们用他创作的歌曲为他送行,用他创作的歌曲挽留他,用他创作的歌曲驱赶对即将有降临到他们身上的厄运的恐惧。歌声穿透夜空,歌声穿透田野,歌声穿透了孩子们的心灵,歌声把孩子们带到了另一片天地,歌声留下的是克莱门他的一片爱心,歌声改变了孩子们的命运。
我们的身边不乏有这样的学生,他们更需要我们的爱心和理解,更需要我们的关怀和温暖,我们的一句话也许就能改变孩子一生的命运,我们的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也许就能让孩子终身难忘,我们的言行对孩子是多么的重要,我们的举动对孩子有多么深远的影响。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篇12
今天,我们看了场电影。
这部非常富有哲理性、蕴含着深奥道理的电影,叫《放牛娃的春天》。
影片描述了马修老师短暂的教学生涯。马修老师,一个失败的音乐家,一个成功的老师。他是孩子们的心理医生,他用善良和音乐来挽救孩子们的心灵。这些原本看似失去希望的孩子,经马修老师的引导,终于踏上了光明之路。
影片的另一个人物:校长,是一位有点暴力的先生,他只想用各种处罚去改变学生,可处罚就像毒药,本来有点阴影的同学一下子彻底没救了。孟丹,一个爱抽烟的学生,一个欺负弱小学生,最终似乎也被马修老师所感染,可因为一场误会,他放火烧了学校,然后点了一根烟,扬长而去,碰巧,没有学生留在教室。而他离去的样子,似乎是正威胁着校长,因为没有人喜欢这位校长。
皮埃尔,有着音乐天赋的孩子,最后成为法国出名的音乐家,他的命运,因为马修老师而改变。马修老师发现了他的天赋,引导着要被母亲放弃的皮埃尔,进了音乐的大门。
在马修与皮埃尔的母亲谈话时,几滴墨水莫名奇妙地滴在马修的头上,当着皮埃尔母亲的'面出丑,紧接着,就听到打架的声音。不出所料,几个小孩抓着皮埃尔的衣服,往墙上狠狠一撞,另外几个小孩围住他,拳头似乎迫不及待要把皮埃尔的脸打开花。马修吼道:“你们为什么打架?”只听一个孩子回答道:“他往你身上泼墨水。”其他孩子瞪了他一眼,道:“叫你不要说漏嘴!”当时我的血液似乎停止了,孩子们第一次表达了对马修老师的尊敬,又似乎对这份尊敬十分害羞。
当马修老师被恼羞成怒的校长开除后,马修老师走过教学楼,却意外发现了从楼上窗口飘下来的信。他弯下腰捡起了信拆开来看,各种各样的字迹,那么眼熟,似乎是他最美好的回忆,他渐渐抬起头,各式各样的纸飞机似乎为他送行,在阳光的照射下,纸飞机闪着光,飞到马路上,飞到大树上,正依依不舍地为马修送行。窗口伸出了孩子们的小手,小手在窗口有力地摇摆着,似乎一点也不害羞了。马修老师捡起信,向前走了两步,又似乎舍不得,只能无奈地朝着窗口笑了笑,然后消失在学校的大门外。
孟丹被警察抓走时,也有一笑,不过,这一笑不是依依不舍地道别,而是对马修老师的尊敬,在警察押着他的时候,他的头转向教室,缓缓裂开了嘴,然后与警察一起在学校的大门外。
马修老师是所有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他不想着升官发财,而是用无声的爱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给他们带去生命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篇13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很感人的电影,它讲述的是一位有才华但又怀才不遇的作曲家马修,他来到一个叫“池塘之底”的寄宿制学习当音乐老师。那里的学生是一群问题儿童,撒谎、打架、偷窃、抽烟、粗口、捉弄老师、欺负同学,就像校名的意思,是沉在池塘底部的一堆顽石。因此,对待这些孩子的教育方法只有单一的“犯错 ——惩罚”的校规,因违反校规体罚、虐待的孩子是时常有的事。学生受到的惩罚越重,行为变得越恶劣;行为越恶劣,受到的惩罚就更重。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的心灵遭到了扭曲,渴望自由的'灵魂与遭遇的冰冷、无情激烈地碰撞,形成了他们极端叛逆的性格。
影片用形象的手法宣告了惩罚教育的失败。这时,马修来了,他用一个教育实验以及与校长的约法三章。他利用自己的特长把这群孩子组成一个合唱团,同时向校长要求:他的学生犯事由他来查找肇事者,用他自己的方式来惩罚,但肇事者的姓名要由他保密。奇迹产生了:这群顽劣的儿童逐渐变得温和、谦逊,甚至感恩。
马修成功了。在感动之余,我不由地想:惩罚教育为什么会失败,马修的教育为什么会成功?只靠惩罚是没有说服力的,学生的内心是抵触的,叛逆心理越强,报复式的破坏行为就越激烈。蒙丹最后的纵火案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而马修的做法恰恰相反。马修会“包庇”自己的学生,这让习惯了有错就受罚的学生都惊讶不已,并内心充满感激。在马修的眼里,每个学生的错都是可以原谅的,每个人都有用,甚至个别还是天才。我在马修与学生的相处中,读到了慈爱、尊重、宽恕和坚持。我想这就是马修成功的原因吧。
联想到自己,我也感受颇多。我们也应该为孩子们多找想些,给予孩子更多的尊重和信任。像遇到有时侯学生有作业不做,或是在校不遵守校纪校规,就马上联系家长,让家长共同配合教育,其实我们是否应该有选择性的保护一下孩子的自尊心,给他留下一定的空间,看是否可以改正。我想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是要讲究宽容。态度上的宽容,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时间上的宽容,让学生有改正错误的机会;处理上的宽容,让学生学会自省。教育是一粒爱的种子,只有把爱种在学生的心里,才能生根发芽。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篇14
初听电影的名字——放牛班,我便开始了惬意的遐想:这是一个怎样的班级?是一个顽皮的,自由散漫的,无心学习的,让许多老师头疼的班级?还是一个全部都当“放牛农夫”的班级?春天,给人以生机,给人以活力,拥有着新的面貌。可又是怎么一位老师,为放牛班带来了“春天”呢?带着疑惑与遐想,我观看了这部电影。
影片中的马修老师其实是一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不过现实社会将这位人才埋没在了普通人的行列中。最终成为了一名乡下教师,被调职前往池塘畔底辅育院。这所学校有一个外号叫做“池塘之底”。因为这里的学生大都是顽童和问题少年。到任后,马修才发现校长以暴力高压的手段管制问题少年。犯错-受罚,恶作剧-受罚在这里司空见惯。
马修循循善诱,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当下这种情况。闲暇时刻,他会创作一些悦耳动听的乐曲,他谱写了专门供孩子唱的乐曲,他用纯洁的音乐感染了大部分老师。解脱了孩子们心中的束缚,净化孩子们的心灵,更对他们今后的人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马修使用仁爱、友善、宽容的方法使我为之感动。
盖贺克,因为他的恶作剧,麦神父一只眼睛严重受伤。一开始他没有承认,连累另外一个孩子受罚。在前任老师的.提醒下,马修知道了恶作剧的始作俑者是谁。他没有将这个孩子交给院长,而是和这个孩子达成协议:照顾麦神父直至他康复。在这一过程中,我感觉到了盖贺克为自己所犯的错误有了悔意。
当马修老师拎着皮箱离开校园时,他期待着孩子们能前来和他送上祝福与告别,可都快走出来了也没有看到,不免有些失落,但当他走到围墙边时,看到了满地花花绿绿的的纸飞机。当他捡起看时,上面都是孩子和他告别的话语,这时,还有纸飞机从孩子们教室的窗户里源源不断的飞出来,接着孩子们伸出自己的小手和马修老师再见,马修老师的心里充满了喜悦与乐观。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们,善待学生,要有一颗仁爱、宽容之心,真正走进学生们的心灵,得到学生们们的认可。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关键要看怎么去挖掘,怎么去教育。充分挖掘学生们的的潜能和爱心,孩子才能很好地成长起来。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相关文章: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06-15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06-19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0-08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02-03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01-31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范文06-15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02-04
放牛班的春天英文观后感02-08
《放牛班的春天》影片观后感02-01
《放牛班的春天》优秀观后感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