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锦集(15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观后感需要表达真实的情感,不能虚假刻意。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很多优秀文化已经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消亡,这些代表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典籍,我何时真正的崇敬?何时真正的潜心学习?这些都是世间大道,而我却在“得来全不费工夫”的环境下,没有对他们引发崇敬之情,没有用心去体悟,在茫茫人海中,犹如浮萍,随波逐流,向细枝末节处找寻人生的答案,愧对古圣先贤,愧对列祖列宗。
《典籍里的.中国》的热播,是中华之幸,民族之幸。经典犹如大树之根,不知其根,也就不知其意,不知其意也就肆意妄为!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来得多么不容易,来得多么坎坷,又来得多么深沉。这一份厚重的礼物,让多少中华儿女为之汗颜,我们忘记了历史,忘记了古圣先贤,但是古圣先贤却记得我们,记惦着他们的子孙!通过《典籍》的方式对我们谆谆教诲,让大家追根溯源,回归人生的大道。
在《论语》述而篇中:“志于道、据于德、行于仁,游于艺”,这就是我们人生的脉络。但我们在忙忙碌碌地工作、生活中,忽视了根本,只是在“游于艺”,向钱、物而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我们的人生价值排序出现了问题,特别是很多家庭有了钱后,物质生活丰富了,但精神层面出现了的问题,随着社会物欲的影响,不断地摇摆不定,人生找不到方向,这就需要我们重回经典,在经典中找到人生的答案:以道作为自己的人生方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们不需要抱怨社会的不公平,古圣先贤们在宣传大道的时候,有多少君王和百姓不认可他们,他们仍然道心不改,坚持自己的梦想,坚持自己的人生方向,因为他们懂得“大道不孤”。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向他们学习,坚持维护社会和谐和服务广大人民之大道,初心不改,不用抱怨,不用悲伤,不要让负面的能量侵入内心,而要像阳光一样,照亮他人。
当前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具体,甚至有人在某一方面的建树而沾沾自喜,我们当有“君子不器”之心,包容万物,合二为一,以他人之长处,滋润自己内心,长养自己的德行,克己复礼,严于修身,养一身浩然正气。像古圣先贤一样,为道可以忘我、忘躯。
向道而行,踏芒而歌!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已经在古圣先贤们的身上得以体现,我们要学习他们的一言一行,才能让自己内心的良知越来越升发,心境会越来越开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断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提升我们的人文自信。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2
多维度的舞台空间,沉浸式的呈现视角,是《典籍里的中国》一登场便令人耳目一新的地方。节目创新设计270度立体舞台,综合运用环幕投屏、增强现实(AR)、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开拓架构出“历史空间”“现实空间”,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多空间、沉浸式“故事讲述场”。
“它的多维空间、沉浸式的体验,很有创新效果。技术呈现直接升级了我们的审美体验,带来一种审美沉浸,具有很强的带入感。”《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春利说。
不仅舞台空间展现出时空变换,撒贝宁也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串联起不同的时空情境,与“古代读书人”伏生展开穿越古今的梦幻对话。跟随撒贝宁的视角,观众也仿佛置身于历史长河中,看见了《尚书》的传承之路,听见了书中的历史回声。
“这次节目电影化和戏剧化的升级是升维的,其最大特点是跨艺术门类融合与媒体融合双向引领。”对于节目创新特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提到,“节目打通了多重时空之间的关联性,包括点评时空和戏剧时空的欣赏关系,创作时空和表演时空的因果关系,以及历史揭秘和当代延续的'传承关系。”
从舞美、服装、道具等细节的精雕细琢,到演员表演的入木三分,再到舞台技术的独特效果,让观众沉浸其中。
“《典籍里的中国》让戏剧和布莱希特的‘间离’理论都有了新的发展与解读,倪大红的表现彰显了演员的演技和魅力。”中央戏剧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郝戎讲到。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撰文评论《典籍里的中国》为观众打开了一条“时空隧道”,让年轻人一头扎进了古籍里的多重世界。“几场戏起伏跌宕,高潮迭起,戏剧性很强,同时又传递出《尚书》蕴含的精神。”
《典籍里的中国》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联合央视创造传媒、中国国家话剧院共同打造。从观众好评,到专家热议,这档迅速“出圈”的节目也彰显出国家媒体在文化节目领域的“内容生命力”。
从《故事里的中国》《经典咏流传》到《主持人大赛》《开学第一课》等,近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坚持打造“有文化、有品质、有规模、有声势、有影响”的文艺节目,推动文艺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今年春节档,总台又献上了一系列底蕴深厚、引人回味的文化盛宴。据悉,在第一期《尚书》之后,《典籍里的中国》还将聚焦《论语》《孙子兵法》《楚辞》《史记》等文化典籍,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3
天下之多者水也,浮天载地,高下无所不至,万物无所不润。
《水经注》,郦道元,北魏世家明臣。 “因水以证地,即地以存古。”历时近十年,郦道元以“注”释“经”,遍阅地理书籍,记述天下水道,写下不朽巨著。
剧中采用“文化访谈+戏剧+影视化”的表达方式,利用故事再现的方式,通过情景化呈现和通俗化解读,从侧面反映出郦道元为什么给《水经》做注,又如何著写《水经注》这部“宇宙未有之奇书”的原由和经过。
观后,不知不觉也润湿了双目。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在社稷危亡,生灵涂炭之际,追求“金瓯无缺,国泰民安”的家国情怀;在风雨如晦,深处险境,为了政治清明,民生安乐而“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士大夫情节,已经深深刻入华夏文明的基因中。他刚正不阿,惩治犯罪,打击豪强,得罪贵族。明知危险,却勇往直前,似“孟山瀑布,一跃而下”。他和孝文帝都希望变革,希望突破,希望国强,希望民安,但一个遭挤,一个早逝,最终都未实现如其梦想,正如剧中孝文帝所说“梦想越远大,圆梦就越艰难,他需要一代一代接续努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但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拼搏和奋斗,才能使这个民族屹立不倒。同理,一个人在自己的历史周期内,也是需要拼搏,需要努力,为了自己和家族的延续和发展。
剧中塑造了一个坚持正义,秉持法度的循吏郦道元。但现实生活中,坚持则刚,刚则易折;迂回则软,软则易堕。历史五千年,有文天祥、苏轼、顾炎武等,也有严嵩、贾似道、秦桧等,更有郭子仪、张居正,曾国藩等,需均有同样的志向,类同的遭遇,相似的'结局。“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生命的价值在于个人的选择和时代的机遇,尽力即可。
从《水经注》的故事中看出,郦道元是强调实践和考证。郦道元博览群书,考察河道沟渠,搜集风土民情,用凝练的笔墨,动人的描述,对《水经》进行注和勘误。他不盲从典籍,也是近代科学和社会学强调的工作方式。毛泽东对他高度评价“不是深入实地地去走一走是写不出那么好的文字的”、“郦道元从事野外工作力求实证的方法和成果,标志着中国古代地理学进入一个新阶段。”可见,任何永留千古的科技类名著典籍,无一不是来自于实践。
“水德含和,变通在我。”一部《水经注》蕴含了先贤以民生为本、追求人水和谐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智慧总结。
皇皇巨著在前,铮铮铁骨在后,人著其书,书同其人。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4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中华世纪坛序》烫金的字样深深烙在国人心中。五千年的文明圣火,在风雨飘摇中亦燃未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在中华民族这片桀骜的土地上熠熠生辉。
近日,综艺型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大放异彩,以独具一格的方式向国人讲述不绝如缕的华夏故事。节目第一期介绍了“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一一《尚书》。“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华夏经典,弦歌不辍。沉重的语句无一不使国人内心澎湃,华夏文明的精髓绵延至今,溢散出无穷的光辉。传承文化基因,镌刻华夏文明!
斗转星移,王朝更迭;青石刻经,青石永存。抚摸传承千年的典籍,翻开古老泛黄的书页,一个个沉重而又饱经沧桑的文字浮现在眼前,那是文化之典藏,那是华夏之渊源。品读经典,“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品读经典,领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蕴;品读经典,感受“民惟邦本,本同邦宁”的`力量。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熔铸于字里行间,镌刻于时代青石,它们并未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在一代代华夏儿女的热血传承中与时代接轨,推陈出新,千年繁盛。
风风雨雨,沧海桑田,华夏儿女血液中流淌的责任心和文化情却未消逝。从爱子护书,以命相搏,用热血传承圣火,讲授《尚书》的耄耋老人伏生,到今日《典籍里的中国》这一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热映,粼粼历史长河中倒映出来的正是华夏儿女守护中华文化,传承华夏文明,护得文学精髓千年周全、千年繁盛的豪情壮志与坚定决心。
仰望历史的天空,华夏文明熠熠生辉;跨越时间的长河,华夏文明绵绵不断。一片片竹简本木牍,不只是见证历史的藏品,更是滋养文化血脉的“甘泉”。与千百年来遗存下来的经典对话,不仅能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也能让更多国人触摸历史脉搏、感知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这是何等的幸运,这是何等的享受。追溯华夏文明,使其不绝如缕,薪火相传,为培育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奠定深厚基础,传承民族祖先不朽的智慧和无穷的魅力。
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传承文化基因,镌刻华夏文明!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5
6月10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摘得“白玉兰”的消息传来,“典迷”一片沸腾。适逢端午假期,《典籍里的中国》将于6月13日晚八点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第五期《论语》。是的,“典迷”又有过节大餐了!
作为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文集,《论语》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尽管作者是谁至今仍无定论,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论语》是孔门师生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人的仁德智慧,两千年的风骨性格,都蕴藏在孔子和弟子的对话里。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苟无孔子,则中国当非复二千年来之中国。”
一部《论语》,千古流传;一位老师,万世师表。本期节目将以孔子和弟子之间的故事来讲述《论语》当中贯穿始终的“仁”的思想,致敬始终在历史的'时空中凝望着我们一路前行的那道思想之光。
孔子一生传道授业,每逢杏坛讲学,四方弟子云集。《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的弟子正是孔子思想和学说坚定的追随者、实践者和传播者。
本期《典籍里的中国》特别邀来四位读书人,大家在节目中不仅精妙解读了《论语》的核心思想和后世传播,还特别从孔子及其弟子关系的角度品读《论语》,带领大家感受孔子弟子响应老师召唤,凝聚在孔子周围,共同追求仁爱理想世界的生命历程。
《论语》现存二十篇,接近一万六千字,孔子的这些言论为从何而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介绍道:“《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里边就记载了孔子晚年的两个弟子,在讲学的过程中,轮流记录。看到这些材料以后,我们恍然大悟,孔子的弟子实际上是各有所记,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论语》的来源。”
但凡读过《论语》,一定会对“子曰”印象深刻。透过那一个个“子曰”,今人能够感受到20xx多年前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以及不同弟子的鲜明个性:子贡“富而好礼”;颜回“贫而乐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子路直爽而勇武,尽心尽力地保护孔子四十多年,以至于孔子曾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能将如此多性格不一的弟子聚在一起,孔子人格魅力何在?《论语》中记录着颜回对夫子的赞叹:“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6
大医精诚,所谓何?
打开典籍,品读中国,我被那场跨越四百多年的时空对话直击心灵,当王劲松老师饰演的李时珍先生出现在我的面前,我肃然起敬。
世人皆知李时珍著作《本草纲目》,却无人知他重著本草30年是怎样的决心和毅力。李时珍父亲李言闻是当时名医,可是那时的民间医生地位低下,生活艰苦,李言闻不愿李时珍再走上医药之路。然而李时珍热爱医学,并不热衷于科举,其后曾三次赴武昌应试,均不第,还记得视频中李时珍为学医三求父亲:“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随后李时珍二十三岁便随其父行医。后来在面对百姓因以往古代药物书籍的错误而苦恼,李时珍毅然决然选择重修本草。
然而,学医难,行医难,修本草书更难。当父亲病重离去,已近中年的李时珍跪问父亲:“没有你,我还能写成《本草纲目》吗?”父亲坚定的说“能!”李时珍花费自己毕生精力,经历27年的春夏秋冬,才构成了《本草纲目》。这部旷世著作完成后,李时珍喜极而泣,却又面临一个更大的难题。190万字,将是多么大的.出版工程!《本草纲目》无法刊印。一瞬间,我看到李时珍先生眼里的光暗淡了。
于是一生不愿求人的李时珍为了天下百姓,不远千里,请求王世贞先生为《本草纲目》作序,为使《本草纲目》更加严谨完整,他又修书十年。这部耗尽他毕生心血的书籍终于即将出版,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本草纲目》刚刚刻成,李时珍仙逝。他终是没能看到自己毕生耗费心血的书最后放在他的眼前。
有那么一刻,我希望《典籍里的中国》中的时空穿越是真的,李时珍捧着《本草纲目》,弥补了未曾亲眼见证其刊刻出版的遗憾,他的心血没有白费,毕生所愿达成的那一刻,他等了一辈子。
什么是医者?“凡为医者,遇有请召,不择高下远近必赴。”在看到李言闻先生生病,父老乡亲那一声:“老李先生,您保重身体啊!”在看到李时珍先生在面对身中铅毒的患者而无法挽救时眼神中的无奈,在看到为了天下百姓一身傲骨的李时珍千里求序时坚定的眼神,我好像明白了何为医者。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身为一个医者,有太多太多的艰辛。他们的身上肩负着沉重的责任,他们时刻记着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是他们让生命多了一份期待与希望。
“为利益百姓,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大悲恻隐之心,誓愿普救生灵之苦。”如此为大医也!——尾记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7
今天我在电视上看了一个节目,名叫《典籍里的中国》。这个节目让我看得眼泪直下,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古人的诗词和精神都让我刮目相看呀!
有个两千多年以后的读书人,带着我们回到两千多年前去,遇见护《书》人--伏胜先生。读书人过来请教伏胜《书》好在哪儿?伏胜首先讲了“禹贡”就是关于大禹治水,大禹不仅治水,还有更大成就,就是大禹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那九州指的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广大的冀州是大禹用足迹一步一步地丈量出来的,古人称大禹的足迹为“禹迹”。
讲完“禹贡”之后就开始讲他护《书》的经历了。伏胜壮年时,曾经是秦国的博士,天下的《书》大都被毁了。伏胜,只知道国家藏一部、他家藏一部,一次大火把国家藏的《书》化为灰烬,伏胜把《书》看成一条活的生命,伏胜与他的妻子和儿女为了逃避兵火,带上了一车的'《书》,坐马车出咸阳回山东老家。伏胜在中途遭遇兵劫,伏胜的儿子爱护《书》,以命相搏,被乱兵杀害了,伏胜的妻女颠沛流离。后来,伏胜的妻子病重,那一年天降大雪,小女儿因险冻死和饿死。为了取暖他们可以烧掉一车箱《书》,但伏胜的妻子宁死也拒绝烧掉一车《书》。伏胜的妻子说:“这一车的书,是爱子以命相搏才得到保住的”。伏胜的妻子挨饿受冷已经气衰力竭,伏胜的妻子知道这一车《书》,如爱子的性命,已经比她自己的性命更贵重了。伏胜回到家乡,刚好家乡也遭遇兵火,伏胜只好将《书》藏于故宅墙内外出避难。伏胜无时无刻挂念着家中藏的《书》,伏胜当天下初定,他再回家园,凿开墙壁发现书简多已朽毁,完整的篇目仅余二十八篇了。之后伏胜要晁掌故把《书》给带回都城,流传天下,之后读书人带伏胜到现代的图书馆,古人叫藏书秘府。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每一本典籍,都是中华文明传承之路上一盏不灭的明灯,而《尚书》的光芒之闪耀至今,无论孔子活伏胜,都是用生命去延续和守护这盏灯的人,酌古至今,学史明智,丰富而珍贵的典籍,值得没一个中年国人去品读,也应该与世界分享,让我们从典籍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8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题记
暑气莅临,介于整日闲来无事,于是观《典籍里的中国》,看群贤毕至,一同壮游华夏文明之史。
相比《尚书》《天工开物》而言,《史记》更有着广大受众基础。本期以司马迁子承父志、著书立说为核心,由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带领观众穿梭时空,与司马子长等先贤豪杰会面。
节目开场,《史记》之中黄帝、秦始皇、陈胜、吴广、廉颇、蔺相如、张骞陆续从《五帝本纪》《秦始皇本纪》《陈涉世家》《廉颇蔺相如列传》《大宛列传》中“活”起来,由此拉开序幕。
幼年司马迁年十岁则诵古文,受父亲司马谈以及环境之影响,司马迁对父立志:“我以后也要做史官!”其父赠之一笔,曰:“以此笔绘青史,了汝之所愿。”子长二十而南游江、淮,于九嶷山怀舜帝,会稽山探禹穴,勾践身悟隐忍,曲阜山慕孔子,汨罗江感屈原,于乌江边观项羽之英勇,也思其之败亡……蒙曼教授不禁感叹“一个三千年的英雄群像,就这么栩栩如生的.出现在我们面前了。”
后因李陵之祸,司马迁惨遭厄运,汉武帝欲将其斩首,念其为大汉不可多得之人才,于之二方,一为献金两千五,一为受之于腐刑。盖家产无多,便选其二。于牢狱之中,思父所立之宗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忍辱负重,著得鸿篇巨制《太史公书》,后改名为《史记》,成为华夏文明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但古人曾云:“士可杀不可辱”,为何司马迁不选择大义牺牲?只因壮志未酬,无以报父之恩。若能继承父志,著得青史,既可为父又可为民。
司马迁以独特之笔触,描绘上起黄帝,下至汉武约三千年之史,更以“不虚美、不隐恶”之朴素唯物史观,对后世史学与文学产生极为深刻之影响。周树人先生所言不假:“恨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
废寝忘食,以赤诚之心完成无韵之离骚;含垢忍辱,以顽强之志铸就史家之绝唱。一部《史记》,讲述一个史学家应有之良知; 一部《史记》,见证一个史学家忠贞于历史。这记载不仅是历史,更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之精神。
勒石刻经,青史永存,惟殷先人,有典有籍,薪火相传。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后记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9
敦煌,莫高窟。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万卷典籍,千年洞藏,霎那间出露于漫天玄黄之下;如今,一万五千余卷典籍被奉之高台,为国人视若国宝。这些典籍,构筑成了中国的精神高楼,熔铸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书》,便是这烟波浩渺的中华精神之海中激腾的一浪。
《书》,即《尚书》,文化元典、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翻开《尚书》,有“禹敷土,高山刊本”,有“称尔戈,比尔干”。犹记大禹治水,开九山,通九河,定九州,在中华大地谱写一曲壮阔激昂的歌曲,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人定胜天”的豪情与壮志,更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犹记周武王牧野一战,即使天降大雨、占卜凶兆,他也没有退缩。因为他知道:真正的天意,实为民意;真正的天道,在于民心。由是,他得以得民相助,攻入朝歌,去创造自己的伟业。《尚书》由八千多篇浓缩为百篇,倘若其没有流传后世,这对于这个世界将造成多大的损失!也许我们看到黄河流深,不会想起为此奋斗终生的大禹;看到殷墟遗址,不会想起”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尚书》实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
看着眼前的尚书,你是否想起它背后的那些人?无论是石刻的,竹书的,纸印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伏生,视《尚书》如命,当秦的火把逼近,他将《书》藏于墙壁中,只为护得文化传承的星火不灭。伏生授经,不仅仅是传承文化,更体现了一个老者对文化的热爱,一个后生对文化的.敬畏,一个王朝、一个民族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无论是孔安国献孔子家中的《尚书》,亦或是唐朝刻下开成石经,都是文化的传承。向他们致敬,因为他们,中华文化的天空中,又多了一抹亮色。青石刻经,他们,永存青史。
“岁月失语,唯石能言”。在文化的代际传承中,我们要敬畏典籍、敬畏文化。丘吉尔有言:不伴随力量的文化,终将成为灭绝的文化。倘若只将典籍存于图书馆中束之高阁、只将足迹埋于图书馆而不刻入人们心中,只怕叹息也是枉然。我们对文化的态度,如果变成只有早自习和晚自习,强迫人民去学习,人们就会想要逃走。真正有力量的文化,当是铭记在人们心中的文化,所以最好的态度,就是人们始终对文化保持一种亲切感。我们很高兴看到《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典箱里的中国》为爆款IP,这不正意味着我们这个民族对文化的亲切感正与日俱增吗?这样的文化,才称得上是有力量的文化;这样的民族,才称得上有力量的民族。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0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我们从哪能得知?研读典籍,我们探究中华文化的精粹,激发蕴藏在血脉里的文化溯源。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为西汉司马迁所著,他用一生心血完成这部著作。他的父亲司马谈想记录中华民族的历史,临死前将这个使命传给了司马迁。《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构成,共计130篇记载了从皇帝到汉武帝的三千多年历史。它树立华夏之模范,是万千历史果实的'凝聚。
典籍以舞台剧的形式演出,演员们的演技炸裂,让人身临其境,用简单明了的表演讲述古文。撒贝宁带领我们与司马迁跨时空的碰面。我看得入了迷,不知觉中,眼前出现了位先生。我鞠躬行礼,后说:”先生,我是来自二千年后的学生。”先生点了点头。”那你是否知道以后的事?人们会看《史记》吗?”我肯定回答后,他的脸上浮现笑意。我笑着又和他说:”先生,《史记》一书成为了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瑰宝。为后世的史学和文学有着深刻的贡献。”
先生带我领略历史,讲解道德之典范。“后世还会研究历史吗?”先生转过头问。“当然,史记为后世研究历史作出很大贡献。后人们也熟识您。您来自史官世家,十岁兴读古文,之后又听董仲舒先生讲《公羊春秋》,孔安国先生讲《尚书》。您父亲对您的影响更为深重,二十岁便游历全国,为写史做准备。虽然一场横祸的突然降临让您受到致命打击,但您更加成熟深沉,完成了千古不朽的《史记》,后人也称您为“史界太祖”。
中华历史,赓续延绵,后世都开始研究历史,喜爱您的《史记》。后世一位伟大的作家,鲁迅先生对您的《史记》极为推赞,承赞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是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也是一本历史百科全书。语言生动流畅,评论犀利深刻,展现古时人类的文化成就。它启迪后人,促进民族思想,为中华文明之明珠。”先生说:”能为民族作贡献乃吾的荣幸。愿后世幸福安康,愿青史永垂不朽!”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读《史记》,体会文中神韵,获得典范和教益。《史记》延使人类文明,通古今之变,担华夏之筋骨。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1
穿越古今,观看《典籍里的中国》第四期先人李时珍的经历,受益良多,感慨颇深。
幼时的李时珍便萌发了行医的念头,身为医者的父亲李言闻深知行医的艰难,一再反对他;少时李时珍考中了秀才,李时珍自幼熟读经史尤爱读医书,二次请求行医,父亲李言闻以医者地位不高,再次回绝了他;青年时李时珍三次乡试未中,对父亲说:“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再次恳求做一名医者,父亲李言闻被李时珍的决心打动,自此李时珍成为了医者。
在与父亲行医救民的途中,李时珍无数次目睹了各种不识药、用错药的患者百姓,心中因此萌发了重修本草的种子。学医难,行医难,修本草更难。李时珍踏千山万水,穿风霜雨雪,历寒来暑往,守一盏孤灯,历时三十载粗略成书,却没想到刊刻本草更难,因本草字数过大,刊印的难度过大、耗费时间过长,无书商肯刊刻。唯一的机会是请大儒王世贞写序才可能刊刻。主持人撒贝宁说道;“对于李时珍而言,屈躬求序比站着写书更难。”寒风中,烈日下,经门童传报李时珍终见王世贞大人,王世贞对本草赞不绝口,而李时珍为了严谨又修订十载。时光荏苒,岁月不饶人,两人再次相见都已鬓白如霜。最终《本草纲目》被王世贞介绍的金陵胡乘龙所刊刻。
怀平生夙愿,查历代典籍,历寒来暑往,修订本草。李时珍是一个迎难而上的人,艰苦奋斗多年终修本草。是什么使他坚持至今呢?也许是和父亲的约定,也许是医者仁心、悬壶救世的情怀,也许是看到了百姓的.淋雨所以想为后来的人撑一把伞……
《典籍里的中国》用短短的一个小时的古今对话,时空转换向我们展示了先人李时珍的一生,展现了先人不怕困难,逆流而上的精神,展现了医者大仁,悬壶救世的情怀。我们感谢这个节目,让我们了解更多经史,让我们以生动的形式观看先人的经历,让我们了解先人的奋斗而心怀感恩面对世界。《典籍里的中国》讲述了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事情,让我们知道我们身处何地,我们去往何方。
我们会永远铭记先人李时珍的精神情怀,我们会怀着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的信念为崇高的理想奋斗拼搏,创造属于我们新时代青年的盛世。正如《三国志》中所说:“冀以晨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
最近几天,央视频道推出了《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观后我震撼不已。
《典籍里的中国》用表演与对话的方式,演绎典籍中的故事,情景再现,让观众更深刻地品读典籍。第一期选择了《尚书》,“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尚书》又称为《书》有很多华夏文化的创始性论述,比如第一次出现“礼”,第一次制定历法。《尚书》是“文化元典”,很多很多第一次都在里面。
教授们讲解《尚书》后,大幕拉开,表演开始。说到《尚书》,最重要的人是伏生,伏生本名伏胜,是秦朝秦博士,一生守《书》讲《书》,是《尚书》的传承者,因此是故事的主角。故事表演中以老年的伏生与现代人撒贝宁的对话为主线,插入了大禹治水,武王立誓两个书中故事与晁错受文帝之命前来学《书》的历史故事,让观众深入了解《尚书》中的故事。
读《书》”的时候,内心真的一动。我想如果有一天先贤真的有机会问起我们“文脉安在?”我们要做到问心无愧,踏踏实实地回答一句:“斯文在兹!”传承的'故事,经久不衰。
太感动了,之前不懂《尚书》,看到倪大红老师演绎的尚书的话剧,发现中国这个词就是从尚书中来,大禹的功劳不仅是治水,更有定九州;伏生一辈子护书传书,不愧对先人。薪火相传,今日到我,向古人致敬!
问:华夏何为一体?答曰:华夏自古一体!
真的喜欢这样的节目,深厚的文化底蕴加上戏剧冲突,并非大而化之,而是以点代面,细腻又宏大,让人热血沸腾又泪流满面,值得一看!
古往今来,多少学者为我国传世的典籍皓首穷经,如今《典籍里的中国》让经典走进寻常百姓家,它们不再是阳春白雪无人懂赏,而是可以被我们所有人理解、为之自豪的文化火炬。强烈推荐!
节目不仅仅是叙事,更着力于展现《尚书》中华夏九州的家国概念、“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跨越千年时空的“古今对话”更是富有创新性和吸引力,震撼而精彩。
追本溯源,继往开来,每一本典籍都是中华文明传承之路。上一盏不灭的明灯。鉴古知今,学史明智,这些丰富而又珍贵的典籍,值得每个中国人去品读,也该与世界分享。
中华先贤,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中华文化,永续不绝。优秀的典籍使我们明过往、知兴替;优秀的演员以入木三分的演绎带我们迈入千年历史长河,感知先贤气节、启明吾辈之志。希望大家也能更多地关注央视大型文化类节目,传承国学国粹,华夏弦歌不辍,你我当仁不让。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3
《尚书》被称“政书之祖,史书之源”,诵其以知先贤治政之本,以知朝代兴废之由,以知个人修身之要。当戏幕拉开,伏生带着她向我们走来。
汉文帝听闻山东的伏生可讲学《尚书》,派晁错前去受教。
来
年已九旬的伏生缓缓抬起头。
他已老了,忆起往事仍泪水纵横,然典籍可传的喜悦与欣慰又使他止哀,说起大禹定九州和牧野誓师的周武王。他眼早已有些花了,可他分明看见甬道前处是有人挥臂高呼的。
“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这景象他梦里应是见过,这话他也不知传授讲学过多少次了。他记得大禹定九州,哪九州也清楚得很。他是山东人,是九州人,是华夏人。华夏,自古就为一体。他听到来自两千多年后的声音这样说,默默点了点头。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他险些被声势浩大的军队唬了一跳。周武王挟着天意,在电闪雷鸣中浩荡前进。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意不即天意吗?此乃颠扑不破的真理啊。
他还见到了两千多年后的“藏书秘府”,那的小孩和自己幼时衣服不同,话却是一样。
年已九旬的伏生缓缓抬起头,掺杂纠纷浑浊的眼中光明明灭灭。一生的颠沛、一生的苦难、一生的尊崇、一生的护佑在干涩的眼眶里凝化成了苦之又苦的泪,泪中包裹着楚人一炬留下的焦土,包裹着故宅的残垣,包裹着荒野的遗骸,包裹着先贤字句与华夏人的根与魂,浸润了历史的扉页,经由千朝万代的笔墨重了又重,晕染到了现在,延展到了未来。
去
事实上的伏生并没有见到20xx多年后的今天,也不知道后来的《书》经历了什么,他以一生所护的《书》是否能一直执在后人手里心里。那时的他似乎没想那么多,又或许早已决定义无反顾。这个决心沉重,沉重到他的妻与子都被埋葬在重重荒野之下。当他几经辗转流离剖开宅中壁的`时候,破碎的是墙壁,是他的家人故宅,袒露的是二十八篇典籍,是经历史淘洗、时代冶炼仍旧熠熠生辉绵绵不断的华夏文化。
王鼎钧在《碎琉璃》中有言:“时代像筛子,筛得每一个人流离失所,筛得少数人出类拔萃。”伏生在被历史洪流冲走时,把《书》还给了天下,他没有被冲走,他的名字与《尚书》与世长存。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伏生来去间,《尚书》也在当今时代破壁而出。
当晁错离开,戏幕落下—
他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以蹒跚的步伐走回历史。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4
读《天工开物》有感偶然的在购物中,选中一本历史课中背过书名的书,《天工开物》。本是随意的买来翻翻,但开卷之后,赞叹不已。实在没有想到,我国在明代,就有这样的科技著作。
《天工开物》,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所著。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我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在理学占据文化领域的统治地位的当时,《天工开物》既是对古代科学传统的有效继承,也与当时兴起的各种具有启蒙意义的反权威意识,实学意识和民生意识息息相关。
由空谈走向实践,是当时有识之士的反思,这种思潮在思维方式上开始散发出近代的气息。 《天工开物》经翻译,走向世界之后,获得极高赞誉,并且影响深远。《天工开物》被欧洲学者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法兰西学院汉学家儒莲将此书称为“技术百科全书”,将“天工开物”理解为“对自然界奇妙作用和人的技艺的阐明”。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把《天工开物》称为“中国的阿格里科拉”和“中国的狄德罗”,称《天工开物》是“十七世纪早期的重要工业技术著作”。日本学者评议道:“作为展望在悠久历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中国技术全貌的`书籍,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
日本现代科学史学家薮内清也认为宋应星的书足可与十八世纪法国启蒙学者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匹敌。十八世纪,在欧洲工业革命已经拉开序幕,但农业生产依然十分落后,播种还在使用人工播种。这种播种方式,在种子的密度和覆
土深度上都十分随意,直接影响出苗率。而此时中国,已经在使用播种机。欧洲的犁设计也比较简单、原始,操作十分费力,而中国的犁则效率更高也更省力。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在读了儒莲翻译的《天工开物》中论桑蚕部分的译本后,把它称之为“权威著作”。达尔文在他的《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1868)卷一谈到养蚕时写道:“关于中国古代养蚕的情况,见于儒莲的权威著作”。他把中国古代养蚕技术措施作为论证人工选择和人工变异。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5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题记
穿越时空,观先人李时珍之经历,看完《典籍里的中国》,受益颇丰,写下心中所想。
学医难,行医更难。少时的李时珍便有一个行医梦,可作为医者的父亲李言闻自是清楚医者之难,一再反对他。长大后的李时珍乡试三次未中,他心中的梦想便愈加坚定。他为从医曾求父亲三次,终与父亲共为“逆行舟”。为乡民看病,不辞劳苦,成了李时珍的日常。尽管他深知从医的艰辛,但他依旧带着“寿国以寿万民”的志向坦然地踏上了征程。
学医难,行医难,修本草书更难。在行医救民的过程中,李时珍目睹了不识药、用错药的案例,心中由此萌发利了重修本草的种子。”天下医书,利益天下”,李时珍集古代医书之大成,又通过自身实践,三十年饱经风霜,三十年呕心沥血,著成《本草纲目》。
可谁能想到,出书更难。当时竟无一书商想要刊印。从书商口中得知,得到王世贞作的.序,《本草纲目》便可发行,李时珍跋山涉水去求王世贞作序,对于李时珍而言,弯下腰求序比挺直腰著书更难,可为了造福百姓,他甘愿奉献。幸而《本草纲目》得到了王世贞的赏识。
然而李时珍又担心《本草纲目》存在错误,误导后世子孙,在流去的十年光阴里,李时珍重修本草,不负所愿,《本草纲目》得以印发。令人嘘不已的是,年过七旬的李时珍没能看到出版的《本草纲目》,这也是他留下的遗憾。穿越百年,让李时珍看到被后人所珍藏的《本草纲目》,了却了他的夙愿。
李时珍的一生,用“难”形容再合适不过,他用“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的行医精神克服种种磨难,他是一个不怕难的人,一个迎难而上的人,李时珍艰苦奋斗了半生,彰显的是实事求是、格物明理的大医精神,医者仁心、悬壶济世的大医情怀。就是这样一个人,完成了需百人整理撰写的浩大工程,造就了医药学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救死扶伤,一心为民;艰难卓绝,著成本草;锲而不舍,求序刊印。这是李时珍一生的写照,我们永远怀念他!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相关文章: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2-21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5-20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5-25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09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5篇05-12
典籍里的中国孙子兵法观后感12-21
《绿里奇迹》观后感01-15
绿里奇迹观后感08-24
《中国机长》观后感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