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记叙文

时间:2022-07-01 09:53:25 记叙文 我要投稿

父亲记叙文(14篇)

  相信大家在学习、工作中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特别是应用频繁的记叙文,记叙文写的是生活中的见闻和作者对于生活的真切感受。这类型的作文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父亲记叙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父亲记叙文(14篇)

  父亲记叙文 篇1

  蒙蒙的细雨,浸透六月的温情,肆意飘洒,空气里都弥漫着父亲的味道,那淡淡的烟草香气悄然落在我的心里?

  父亲不善言辞,也就不会把爱表达出来。但是,我总是在他“能不说话就绝不说”的性格里,找到属于我的空间,那是父爱的小窝。回眸儿时,记忆的潮水把心灵的海滩冲刷得清爽干净,只剩下几个片段,像美丽的贝壳在我的人生路上展望。每次我都冲动的想要伸出手去抚摸,却总是空留一段虚无,任那无所不入的父爱也不能留住我的童年吗?只要回头,我就会看见一盏昏黄的灯光下,父亲抱着我在一圈一圈的踱步。我双手搂着父亲的脖子,头伏在他的肩头嚎啕大哭。那时,我脚一蹬一蹬的,已经踢到父亲膝盖了,应该有十一二岁了。父亲不会安慰我,只是沉默地抱着我。我嗅着父亲那淡淡的烟草气息,渐渐地哭声越来越小,慢慢的,哼哼唧唧地睡着了。有时一觉醒来,吸吸鼻子,父亲的味道还在,感觉还在父亲背上,我会接着安然入睡。如若不然,我会接着哭号,那尖利的声音突然划破夜的寂静,母亲忍不住斥责我两声,我哭的更响了,父亲还是不说话,接着抱起我一圈一圈地在屋地上走。直到今天,我也清楚的知道,我那时所受的“委屈”,不过就是打了一针肌肉注射而以,其实,也就是打针的时候有点疼,现在想想,我哭个不停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向父亲抱屈吧。听母亲说,父亲也会肌肉注射呢,左邻右舍的大人小孩都求过父亲给打针,可是父亲就是不能给我打,他下不了手。现在,提起谁家的孩子生病了,我都会想起那温馨的一幕:昏黄的灯光下,年轻的父亲抱着女儿在一圈一圈地走。睁开眼,父亲已不再年轻?

  在指甲美容之风吹遍城乡大街小巷的今天,我也没有留指甲的习惯,这也源于父亲。小时候,父亲白天上班,一整天也见不着他。晚上回来,父亲会帮着母亲干些力气活。每当这时,我就不再和邻家的孩子疯淘了,而是跟在父亲身后,说我总也说不完的话。总是我在说,不知道父亲是不是在听。吃完晚饭,父亲会让我靠在他的怀里,把长长的指甲剪掉,再用剪刀上的小锉一点点挫平,有时发现某个手指上有“刀枪刺”,也会细心的剪平,父亲做得很仔细,就像装裱他的书画一样,没有一处遗漏,更不留一丝“毛茬”。做这些的时候,父亲沉默不语,我也难得的安静,能听见父亲和我血脉相连、息息相通的`心跳。如今,时过境迁,已为人母的我,看女儿靠在父亲怀里,恍惚间仿佛穿越时光回到昨天。

  从上小学开始,我在父亲心中的位置越来越重。不善言辞的父亲开始不能免俗地和别人一遍遍的谈起我,我看见父亲把他的梦托在我心上,父亲的骄傲风华正茂。一路走来,我满足着父亲的虚荣心,张扬着他年少时的憧憬。我知道,父亲的心和我一起在追逐梦想。那时,父亲就像劳作了一春八夏的老农,嘴裂到了腮帮子上,满怀信心地等着秋天的到来。走进高中,我感觉自己就像一粒砂,被投进了茫茫大海,没有了自我,没有了锋芒。被希望蒙住双眼的父亲还浑然不觉周围的变化,没注意到我的失落和茫然。我说,爸,我想家。父亲让我

  带上他的照片去上学。照片里的父亲,站在盛开的丁香树下,笑容里溢满了温情,让我安定了许多。

  如果世界上有如果,就不会有那么多不想要的结果。意外发生的时候,高考在即,我像平时一样,走在下晚自习的路上,和平时一样,一边走路一边信马由缰的想些事。那天,也是这样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突然,我感觉气氛和往常不一样,风雨飘摇中竟是不正常的静,我的同学不知道什么时候都不见了。我一回头,一双手扼住了我的脖子。霎时,我感觉大脑中一下失去了血液供应,一片空白,心猛地一跳,跳到了嗓子里,窒住了呼吸。我飘飘悠悠的失去了知觉。我这样反而吓坏了开玩笑的同学,谁也没想到貌似勇敢的我这么胆小。这场虚惊让我当夜高烧不止,睁开眼睛双眼充血。回到学校的时候,父亲细心的替我装上了那张照片。我把那张照片戴在身上,参加了高考。照片上父亲的味道弥漫全身,恍惚间,仿佛又回到多年前的雪夜,父亲牵着我的手回家,踩得积雪发出好听的咯吱咯吱声?

  可是,就在那一九九七年高考的考场上,我还是亲手撕碎了父亲的梦想。我没想到我的这次失败对父亲打击这么大,父亲一夜之间白了头发。失败像一条鸿沟,横在我和父亲之间。我害怕正视失败,害怕看父亲失望的眼神。在对自己失去信心之余,我对父亲有了绝望的感觉。我知道,父亲这一生也不会原谅我了。父亲不再爱我,我也不再对自己抱有希望。与其在争取之后得不到,莫不如放手吧。我把校园视为伤心地,不顾父亲眼中的伤心肆意横流,拒绝回校复读。我以为自己很了解父亲,自以为很有骨气地在亲友间宣告,不按父亲指示的做,我一样有能力成功。可是,一路走来,蓦然回望,才发现自己一直没能走出父亲的眼睛。不是吗?是父亲告诉我为人要忠厚,是父亲要求我坚强,是父亲?父亲的血脉在我身上传承,父亲的性格在我身上张扬?这一切,让我骄傲得潸然泪下?

  有一天,出门在外三天的父亲给我打电话,长途电话里,父亲开口第一句问的竟是我这几天吃的是什么,一下把我问愣住了,所以一时没说出话来,一向稳重的父亲竟然急了,忘了自己是外出旅游散心:“你再对付一天,我明天就回去。”是谁说过,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每天吃着老爸的饭菜,我竟忽略了这几十年如一日的爱。其实,无论发生了什么,父亲总是和我在一起的。

  直到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才明白,当年一无所有的老公为何让我一见钟情?那天,我看到来接我下班的老公,站在盛开的丁香树下,灿烂的笑容里飘着淡淡的烟草香气?

  父亲记叙文 篇2

  谈谈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瘦弱而庞大,耐心而严格,风趣而睿智。

  父亲是我的老师,他常对我指指点点,也常告诉我许多关于这个世界,关于他自己,关于我。平常写作,我也不怎么写到过他,而这次,我不想多谈母亲,爷爷,奶奶,而是如山的父亲。

  瘦弱而庞大

  父亲,在许多家庭中,每个人的父亲都很高大,感觉就像顶梁柱。而我的父亲,却是瘦小如树苗一般,手上的经脉,显而易见地便可以看出来。平时他总会穿着过度朴素的衣服出门,再加上他的瘦弱,好像是一位老爷爷了。没有多少气质的他,再这样出去,客户也不想与我的父亲交谈了。我的父亲好似一根容易断的树枝,矮矮细细。在工作上总喜欢一个人撑起。但正是因为他的这番“独立”让我敬佩而又敬佩不已。父亲总是会在工作上认认真真,每件事无论多小,都会自己去操控一番,即使到很晚回来,他也会挺在那里。也听说之前因为一位客户因为没钱取货而“逃之夭夭”了,因此父亲也亏了一大笔的钱。而父亲并没有退缩,而是一直在那里做这他该做的`事情。他总是会护着我,虽然不会说话,但我却能感觉到无论遇到什么,都会有一棵树将面前漆黑的世界挡住。父亲总是如此认真仔细,他虽是一颗小树苗,但他却是一株铁桦树(最坚硬的树),坚信自己会变得高大粗壮,给我带来了无限的志气——勇敢坚持!

  耐心而严格

  我的数学是不如人意的,每次遇到了难以理解的数学题目,我都会去请教父亲。无论是什么时候,父亲都会抽出时间来给我辅导。他总会想着我的事情,每次给我讲解时,他都会一遍又一遍的讲,直到我听懂位置,因为有些题,他可能会用到高中甚至大学的知识来给我解决,一次次给我简化,把原本一些不知名的公式变成了简而易懂的加减乘除。他总会耐心地来指导我,如流水一般,悄然无声,细水长流。但同时,我的父亲也是一个严于利己的人,他总喜欢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到最好,无论是什么,即使是家务,菜肴,甚至就是换一个电灯泡。平时,他对同事也是耐心指导,但却是很严格的,希望让他们做到最好。还记得一二年级时,我总懒得去抹掉橡皮屑,也懒得擦干净,父亲就要求我擦到没有印记为止,不要有橡皮屑在上面。可能是家庭影响吧,我也拥有了这种,养成了这种优良的“强迫症”。父亲告诉无声地告诉我——要严格要求自己!

  风趣而睿智

  父亲特别喜欢讲笑话,即使是一些冷笑话。或许是他今天发生的事情,他都会讨我一笑,给我讲一些笑话。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心情不怎么好,似乎是因为考试吧,父亲就和我说了一个他那天发生的事:“我今天接电话,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说:‘嘿,我是你老朋友啊,不记得我啦?’我就看了旁边的老陈,我和他说:‘哦,老陈啊。’他就说:‘对啊对啊。我想到你公司看看。’然后我就说:‘那你来好了,在苏州xx路上的派出所。’那个人就立马挂了电话。”我也笑了。父亲还总是会想出来许多办法去应对种种事件,出行什么的,他都会思考再行动,并且他的数学,在我眼里是非常厉害的,他不用计算器,也比我算的快,并且准确,画图也是超一流的。但这些都经过他努力的思考而得出的。他用眼神告诉我——努力创造奇迹!

  他也是我的老师,瘦弱而庞大,耐心而严格,风趣而睿智。他就是我的父亲!

  父亲记叙文 篇3

  13年前,我的父亲因突发脑溢血在张家界的一家宾馆里病故。我赶去料理完后事,在归途的飞机上,写了悼念的文章。我写了他作为一个经济学者曲折坎坷的一生,然而谁也不知道,我故意回避了一个话题,那就是,父亲如何作为一位父亲。

  其实,作为一个父亲,他也给我留下过许许多多催人泪下的感动。比如在我12岁生日的那天中午,父亲忽然递给我一本存折,让我把里面仅剩的一元钱取出来。我不会忘记这个日子。因为在那个年代,一元钱,是银行开户的基数。因此,营业员问我:“都取了?销户吗?”我不得不掩饰我的羞愧,含含糊糊地“啊”了一声,拿了钱,匆匆离开。回到家,我把一元钱交给父亲。父亲却从口袋里又拿出一元钱来,给我和姐姐一人一张,说:“你们到商店去,一人买一块桃酥吃吧。”那是20世纪60年代,不堪回首的“三年困难”时期。那是月底,家里正缺钱的日子。可那又是多么香美的桃酥啊,我把它细细地含在嘴里,让那酥香的渣渣儿一点一点在舌尖上融化……父亲就这样取出了存折里的最后一块钱,给儿子过了12岁的生日。现在,当我在电脑键盘上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的泪水止不住地流淌。然而,13年前,看着父亲躺在火化炉前的铁匣里,被缓缓地推进去的时候,尽管有无数类似的细节就像身后被风卷起的银杏叶一样,在我的周遭飞舞起来,我还是像一个陌路人一样站在父亲遗体旁。最后一刻,火化工问:“家属还看最后一眼吗?”我默默地摇了摇头。我瞥见他投来的诧异的目光。这铁石心肠,就连我的妻子都感到诧异。偶尔提起我面对生离死别竟毫不动容,妻子仍怪怪地看着我。

  只有我自己知道这铁石心肠的来由。

  我在家乡广西北海市出生的时候,父亲游学广州,随后又走得更远,到北京做了中国人民大学的讲师。直到1957年他回到家乡接全家移居北京时,我才见到他,那时我已经8岁。屈指算来,那一年,他也才28岁呀。父亲归来前,我已经无数次翻开祖母抽屉里的相册,偷偷看过他挺拔的身影。父亲归来在那小小的城市无疑引起了轰动,因为我看到他一次一次应邀赴宴。尽管在父亲面前,我仍然是羞怯的,内心却希望父亲为自己所“独霸”。这就成为他每一次出门我都要偷偷尾随其后的原因。

  一次尾随的结果,我发现请我父亲一起进酒楼的,是我的姨夫,这使我终于找到了一个撒泼使性儿的理由,我回来跟祖母又哭又闹,责问父亲为什么和姨夫吃饭都不带上我。一个时辰之后,父亲回来了,祖母还搂着我又哄又劝。见儿子回来,祖母便把儿子“训斥”一番,“命令”他承诺以后一定不得擅自行动。父亲没有回应祖母的话,冷冷地看了看我,突然一把把我从祖母手中夺过,扯到院子里便打。今天,我已经记不得打得重不重了,长大后读了《红楼梦》,知道自己挨的要比宝玉轻得多,更知道大概中国的儿子们,都难逃这一劫的。惟其如此,这个家才可奠定父严母慈的伦常基石。

  就这样,父亲终于成长为一个中国的父亲。

  而我,则永远远远地站在鸿沟的另一端,肃然地看着他。

  甚至直到阴阳两隔的最后时刻。

  不过在这一点上,最终,我还是要感谢我的父亲,因为是他,使我决心做一个别样的父亲。

  至少,至今,我没有对自己的女儿有过丝毫的斥责,更不要说责罚和打骂了,甚至在她少不更事时,灌药之类的事都没发生过。有一次,我甚至和眼泪汪汪的她讨论了半个小时,直到她心甘情愿地张口把药吞下去。

  现在她活得健康、快乐,学业优秀。

  阿弥陀佛,她应该感谢她祖父对她爹的那顿暴打。

  教育的恐怖

  我女儿第一天上幼儿园,进了教室,老师招呼她在矮凳上坐下,周围一片哭声,我女儿的眼睛里也噙着眼泪。我永远不能忘记的一幕是,我看见长长的矮桌子上,放着几十个一模一样的搪瓷小缸子,都是旧的`,缸子边都有露出铁色的缺口,不知道有多少小牙齿在上面啃过。我忽然想起类似的器皿以前似乎见过。想起来了,精神病医院的病员也是每人一个一模一样的已经破损的搪瓷大缸子。在昆明有一所监狱,我在那里见过犯人们每人拿着一个一模一样的黑色搪瓷大碗排着队去打饭。为什么它们都是搪瓷的?可能是看中它的经久耐用。请原谅我如此残酷的联想,把祖国的花朵与精神病人、囚犯联系起来。那些一模一样的器皿,那些石灰色的搪瓷小缸子,确实使我在一瞬间,悟到了中国教育的本质。

  女儿第一天进小学,我陪她去参加开学典礼。学生们每个人搬一个小凳子坐在操场上。校长讲话了,他的话令我大吃一惊。校长讲的话竟然和我单位的书记讲的一模一样,关于当前国内国际的大好形势,关于中国人民英勇的抗洪斗争。我7岁的女儿吃力地扬着头,茫然地望着高高站在台上的校长。过了一阵子,她发现一只蝴蝶在小学生们的头顶上飞,就忘记了那个穿着一身西装、打着红色领带的校长先生,看蝴蝶了。

  一年级下学期的一天,我女儿要加入少先队了。怎么加入?每个人能否加入都要全班举手表决。那天放学归来,我女儿惊魂未定地告诉我,她的名字排在花名册的后面,同学通过了一个又一个。“还不到我,还不到我,还不到我,老师念到我了,所有小朋友都举起手来。我太害怕了!如果大家不举手怎么办?”我女儿还不习惯“同学”这个词,她叫她的同学“小朋友”。班上有两个小朋友,大家没有举手让他们通过。我问她为什么,她说不知道。这种事太恐怖了,那两个小可怜虫,真不知道这事会对他们的一生造成什么影响,他们还不到8岁。

  哦……

  我有事几乎从来不找父母商量——高中和大学时代都是一个人做决定,找工作也是先斩后奏。父母说一句带有建议意味的话我就生气,并刻意和他们对着干。比如找工作的时候,母亲明言希望我留在大阪,我反而决定无论如何都要离开,只要不在大阪,哪里都好。除了东京,我还考虑过总部设在京都或横滨的公司,最终我选择了一家位于爱知县的与汽车制造相关的企业。我喜欢车是原因之一,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想顺从母亲的意愿”。不出所料,母亲果然不满我的决定,埋怨说“你就是不想照顾我们吧”,而且还流下了眼泪;而父亲却自始至终一言不发。我离开家的那天,他也和往常一样弓着背,做着雕金的工作。

  上班后,我住在公司的单身宿舍。如果有外部打来的电话,公司就会通过广播把人叫来。要是没有大事,没人会动用这么夸张的方式找人。虽然宿舍楼住了好几百人,但是这种“呼叫”电话的使用次数却少得惊人。

  我想打电话的时候就会用公用电话。我会给友人和女朋友打电话,却很少打给父母。不得不和他们联系的时候,我也会尽可能长话短说。即使这样,母亲仍会问东问西,我通常随意应付几句就把电话挂断,而父亲从来不接电话。

  这样的我在工作两年后,给父亲打了一次电话。公司里发生的某些事情让我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我郁闷了很久,最后决定辞职。我给父亲打电话就是觉得必须向他报告我的决定。

  我对电话另一端的父亲说:“我要辞职。”

  听到这个消息,父亲想必很吃惊,不过并没有表现出来。他发出的第一声是“哦……”——那淡定的语气安抚了我的心灵。

  沉默了一会儿,父亲问:“为什么?”

  于是,我把工作以及与工作相关的各种莫名其妙、无法理喻的事一股脑地发泄出来。当然,这是我第一次和父亲谈起工作。

  “我不是为了做这种事才上大学,也不是为了忍受这些才进这家公司的。真是受够了,我要辞职!”我斩钉截铁地宣布,语气近乎歇斯底里。

  一直默默倾听的父亲听完我的话,依然保持沉默。正当我以为他会臭骂我做事没长性时,话筒中又传来一声“哦……”,然后父亲说:“那也好,重新开始,没什么大不了的。”

  “谢谢您。”我说。挂断电话后,我感到心情舒畅了许多。

  其实,打那以后又过了三年我才辞职,而那时辞职的理由已和当初截然不同了——当初没有辞职真是太好了。让我改变想法的是父亲的那声“哦……”。时至今日,我偶尔还想再听听那个声音。只要听到那个声音,我就会觉得世上之事多半都没什么大不了的。

  父亲到死一步三回头

  我小的时候不知道鱼会生病,鸟会中毒,小孩子会死。但是我的父亲知道,他是一个生物学家。后来我父亲死了。我父亲的学生告诉我,长江的鱼不能吃了;在江边白茅上飞着的鸟儿,飞着飞着就摔下来死了,是铅中毒;在长江边出生的孩子,有的小小年纪就得了肝癌。

  在最近一次回江南的时候,我看见长江浑黄的水闷声不响地流着,像一个固执的老人,拖着一根扭曲的桃木拐棍,充满怨恨地从他的不肖子孙门前走过,再也不回头了。

  这时候,我感到,我必须告诉长江和长江边的不肖子孙我父亲的故事。我父亲到死对长江都是一步三回头。我希望到人们总算懂得该向自然谢罪的那一天,他们会想起我讲过的这些故事。

  父亲记叙文 篇4

  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朱自清

  父亲总是那个最放心不下“我”的人。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原本已说定不送“我”,但最后还是去了。短短8个字,流露出来的是父亲对儿子的不舍与爱恋。

  父亲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留给“我”。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多么朴素的装扮,在众人眼里甚至有些寒颤;而“我”却穿着他亲手为我做的紫毛大衣,一针一线,织入的.是父亲那绵绵不断的爱。

  我们是温室中的花朵,吃得用的都是现成的,但是只要稍一留心,就会发现父亲做每件事情都是那么困难。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在我们眼中,买橘子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在台子上跳上跳下也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是父亲是一个胖子,且他已过中年,做事情也不利索了,所以为儿子买橘子,有如登天一般困难。但是不管多么困难,父亲也不会在儿子面前表现出来,在我们的面前,父亲永远是那么安适自在。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样的神态往往让我们沉浸于此时的欢乐,而忘记他曾经受过的苦。

  可是为什么我们了解到父爱的伟大总是在不经意间?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父亲的背影并不宽阔,但是足能担的起儿子,父亲为我们倾尽一生,而我们读懂父亲的却少之又少。

  父爱如涓涓细流,灌溉我们的内心,滋润我们的心房,让我们体会到父爱无处不在:父爱如巍峨的大山,帮助我们攀登,教会我们成功,到达人生的最顶峰:父爱是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年少的我们虽然无知,但在父亲的庇护下,总有一天我们会知道父爱的伟大。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学会了解父亲,尊敬父亲,爱父亲吧!

  父亲记叙文 篇5

  “富贵是无情之物,你看得它重,它害你越大;贫贱是耐久之交,你处得它好,它益你必多。”“钱多有钱多的好处,也自有它的害处,撇开命运去追求,也未必如意。”“民靠官管着了,人由命管着了。”

  父亲在世的时候,一有空总要和我说一会儿话。时间长了,不听父亲说话,心里就寂寞,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

  父亲说得最多的,还是爷爷在世时那些老事。“死生由命,富贵在天啊!”经历了太多太多的人生挫折后,他得出了这种宿命的结论。爷爷是山西河曲城里一个小得再不能小的买卖人,一生信奉“勤俭”二字,虽然娶的是大户王家的女儿,但从没生过依赖丈人家的念头。他不羡慕富得流油,也不甘心穷得要命,就相信一条:大富由命,小富由勤。所以,挑些针头线脑、小吃小喝,从天亮明跑到漆死黑,即使一两分钱的蝇头小利也不放过。父亲说在他的记忆中,打小就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每天天还黑乎乎的,爷爷就给他和姐弟们吩咐活儿干,有时睡不醒犯困误了事,爷爷提起棍子就打。女人心软,奶奶每当这时候就替儿女们说情,爷爷怒目圆睁:“勤是立业的本,觉睡到啥时候是个够?”

  15岁那年,父亲念完高小,爷爷对他说:“行了,书不要再往深念了!能识字记账了,学着养活自个儿吧!”不几天,就送他到“裕兴茂”商号上当了学徒。那时父亲的个头还没柜台高,可家里养就的吃苦功夫,再加上他聪敏过人,不论是头一两年打杂,还是后来记账跑腿,都深受掌柜的喜爱。再后来,他被“复义魁”商号相中,硬被挖了去。父亲挣回第一份养家糊口的钱时,小父亲3岁的二爹也开始在商号学手;大姑出聘,年幼的三爹也跟着爷爷干些力所能及的活计,家里的日子就出现了一线生机。

  爷爷“勤”字上见益,“俭”字上要利。比如说,家里人穿的老布衣裳一概补丁摞补丁,除非烂得见不得人就不换新衣;吃饭一概七成饱,不饿就得放筷子;逢年过节只割几两肉,只闻肉香仅喝肉汤。父亲说,就因饭后碗里留几个米粒儿,十几岁的二爹挨过爷爷的打。“哎!那是一种命换的节俭,简直就从牙缝里抠啊!”可后来怎样呢?“富贵不养命穷人,等到手里积攒下几个钱后,你爷爷在河那边买了几亩薄田盖了几间房,这边是买卖那边是地,风里来雨里去,满以为日子会好起来,可就在这节骨眼上,日本人的飞机炸河曲,死伤无数,瘟疫四起。先是我的女人和三岁的儿子病死,接着你爷爷、奶奶、三爹离去。一切都变成了梦。”父亲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古人有言‘青冢草深,万念尽同灰烬;黄粱梦觉,一身都是云浮’。”他当时对这句话有再深不过的感受。从此以后,人间的事清醒了许多,开始和人不争不斗。父亲早先说这些话的时候,我笑而不言,那时“人定胜天”的`思想在我脑子里生根发芽,“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已成志向,固执地认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渐深,才开始领会到父亲所言的透彻。

  不得不承认钱是个好东西,但把钱当神来敬,比娘老子还亲,一味往钱眼里钻,就把钱和人的关系颠倒了。这一点上,父亲是我心目中的楷模。记得大概是1982年5月,当时在河曲县邮电局工作的二爹给父亲打电话说,县里开始落实政策,我家也属于落实范围,因为县电影公司当年不明不白占了我家的旧宅地,至少说也该给落实几千块钱吧。父亲放下电话,到第二天又拿起电话要通二爹,其间没说一句话,只喝了二两闷酒,他把我叫到他的屋子里,一脸庄重地说:“当年我痛失5位亲人,虽说家破人亡,但老宅子还在,田地还在,树头家具什物还在,这些都丢了,无奈才走到口外。如今为了万儿八千,我也不操这个心了,你们也不要抱怨我。还是那句话,钱有多少是够?”我心想,摆在咱面前最现实的问题就是钱不够,本没钱还谈多少是够,但是父亲对钱的坦然态度,还是令我和妻子打心底服气。

  我们已经习惯了,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老家的亲人一趟又一趟捎话,说老屋漏雨了,花果树果熟了,要我们回去经手,但父亲从没理睬过,直至后来都被本家叔伯们占有。联想到周围因一苗树一间屋的纷争亲弟兄大打出手头破血流的事例,真为父亲的博大胸怀而折服。

  有一次,父亲和我说起钱,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山西有个姓任的老财主,挣下了不少家业,依然省吃俭用,赶到最后花大钱做了一副上等的寿材,寿材成就的那天,他特意叫匠人在两旁各打了一个洞。起初大家不明白他的用意,后来才知道,他死后要儿女们把他的手从洞里伸出去,意思是告诉世人,我虽然有钱,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两手空空,干干净净地走了。这个故事一直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让我对钱有了一个准确的定位。

  父亲说起钱时告诫过我,钱只能握在手里,不能挂在心上,钱为人使,不能人为钱死,钱不能看穿,但要看淡。正因有了看钱待钱这些高度深度,钱在父亲面前,像一只听话的小狗。80年代,父亲的工资149.5元,每月领回工资,父亲把100元递到儿媳手中说:“给,伙食费!”剩下的就是他的烟火钱了。我们买彩电、洗衣机、五彩地毯时,父亲总是一千两千地出手。年轻人们逗他说:“刘大爷,钱都给了他们,一旦不孝顺,你怎么办?”父亲笑笑说:“我把命都给他们了,钱还算个啥?”周围那些从婆婆公公手里要不来钱的媳妇们,对我妻子羡慕得要命。

  父亲和我说话,说的都是深刻的道理,面对面地聆听,又感到异常亲切,那些人生教育,说实在的,是书本上很难找到的。比如说起待人处世的态度,他认为最重要的是把握自己,要像细流一样,一要长,二要活,就是古人所说的那种“话如活水,心似甘露”、“做事须循天理,出言要顺人心”、“非礼勿言,非礼勿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待人无半毫诈伪欺隐”。他说:“不管遇到什么不顺心不如意之事,不要暴不要躁,暴躁伤人也伤己。”

  他又说到了爷爷,爷爷一辈子暴脾气,首先家人受害无穷。父亲的第一个女人是个公认的贤淑媳妇,可爷爷的暴怒,让她因气结郁,终病不起。其实是一件再小不过的事,父亲每晚从商号回来很迟,听到父亲的脚步声在院子里响起,她就忙着起来点灯。按爷爷的要求,点灯要用麻秸棍儿在炉火里点,可媳妇一不在意,就划着了火柴来点灯。起先爷爷只是哼几声,终于有一天不好听的话从里屋骂出了口,连父亲都吃了一惊。父亲的女人极要脸面,气得哆哆嗦嗦,从此病倒。据说得的是一种叫“鼓症”的病,那时是要命的病。女人死后,3岁的儿子也没活下来。父亲没敢对爷爷说过,但记恨了一辈子。父亲对我说,爷爷就为了节俭昏了头,就因为几根火柴,要了两条命。他说他21岁得了儿子,要是活下来,已是50多岁的人了,话里有一种久远的苍凉和伤感。“力微休负重,言轻莫伤人。何况言重呢?再说和气致祥,乖气致戾,你爷爷就吃了暴戾的亏了。”父亲的话,让我想起他的人性和口碑,永远就那样,不起尘不动怒,一辈子没让老百姓话难听、脸难看、事难办

  “人”字的笔画少最好写,而活人做人最难。父亲以他的崇高品行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他的榜样和他的那些话,今天依然在教导我们做人。我,我们夫妻和我们的孩子们,也决心在人生漫长的道路上,画上圆满的句号。

  父亲记叙文 篇6

  一天放学后,我从书包里拿出象棋箱,三步走两步走到父亲面前,说“来吧,我们父子俩今天杀了盘子!”奶奶也来看看。听说父亲和祖父学了一些把戏,杀了父亲的几个朋友,我今天必须当祖母的脸杀了他的威风!

  所以,我摆开阵势,跳马,走车,放炮。让车在对方阵地上横冲直撞,很快就吃了他的马、一炮、四个卒。我为了我的'开局很自豪,神气地看着下面的祖母,只用一辆车就打了你的坏士兵,不要说我开始了全攻。“常败将军”今天又要成为我部下的失败者了吧!我高兴地忘记了,加上奶奶的支持场,更得意地忘记了形状!看到父亲的眉毛锁着,目不转睛地盯着棋盘,苦苦地思考着,过了一会儿,他飞起了大象,当我的车猛烈地卷走了他的最后一毕业时,他把我的车象“踩死了”。我后悔地叫了起来。

  丢车后,风雨突变,对方士气过高,那个棋子像堤坝一样倾泻,掌握的兵打七零八落。一马一炮也“为国捐躯”已经,一个也不剩。看到对方把马带到老手面前,“来了马后炮”大声喊叫:“将来!”“啊”我目瞪口呆,半天才摇晃神,啊,我输了!

  我无精打采地收着一盘棋,眼泪快流出来了,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永远别出来。

  “虚心进步,骄傲落后。”今天不是很好的教训吗?我永远记得这个棋,他给我的启示太大了!

  父亲记叙文 篇7

  有人说,小时候,觉得父亲是自己崇拜的对象;青少年时,觉得他什么也不懂;中年的时候,遇到什么问题要先问问父亲;等到自己慢慢成熟的时候,原来父亲说的原来都是对的。人总是具有很多的相似性,把自己对号入座,似乎我也有过这种感觉。

  小时候,父亲是我的偶像,他像是一个什么都知道的神,高大威猛,能修电,会解题,还会做饭,能开车。对于父亲,我是又崇拜又敬畏又喜爱的。崇拜的是神一样的风华绝代的父亲,我看过我父亲年轻时候的照片,真的很帅气,那是黑白照片都抵挡不了的英姿;敬畏的是,父亲有时候怪怪的习惯,记得初中早自习要迟到了想叫父亲送我去学校,那时候父亲还在睡觉,我心里战战兢兢不敢吱声,后来这件事被我妈夸大成叫爸爸起床吓得腿抖抖动被家人嘲笑了很久;喜爱的,是父亲渐渐对我无言的鼓励和关怀,那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父亲的鼓励是我艰难时候的镇定剂。而他的温柔,像是微风拂过脸颊。前一阵子在美发店里,一个店员问我平时都是谁给我吹头发,我笑着说当然是我自己啊,可是思绪又回放到豆蔻年华的自己,刚洗完头发湿漉漉的样子,父亲跑来说洗完头发要赶紧吹干,于是给我吹头发,我就这样成了那一刻很幸福的人。他的朋友的妻子恰巧在那时来我家,又是满口的赞扬。父亲给你吹头发的时候,是不是最温柔的时候?我想是吧。而这种幸运又是属于我自己独有的,因为家里面,好像只有我得到了这种享受吧,弟弟没有,妹妹也好像没有。哈哈。

  那么现在呢?父亲是什么样的角色?还是小时候那个无所不往的时候吗?在我心里是永远都值得敬爱和感恩的人。随着岁月的流逝,生活中慢慢地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有时候我也会看到父亲有脆弱的时候,只不过成人的成熟让他懂得掩饰很多情绪。我都这么大了,成长为一个成年人了。却也不能让他时时刻刻地放心,尽管我那么明白那么多的道理,偶尔我还是让父亲为我的愚昧、愚蠢、不孝买单。现在,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是我们的.信仰支撑,也是我需要时刻记在心里的人。

  虽然母亲有时候总是在我面前抱怨,说父亲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我嘻嘻哈哈就这样过去了。母亲总是说父亲没有把握住这个机会那个机会,人的一生是不可能没有遗憾的,况且时光还不能倒流呢!不管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都是心里面的最好的父亲吗?

  在求学的道路上,父亲总是常常鼓励我,虽然我时刻感到身上有一种使命感,就当做是温柔的负担吧!临近父亲节,我相对父亲说,爸爸,不管我过去说过多么不对的话,做过多么不对的事,可是我依然是你的最好的大女儿。在生活的负压下,我希望你保重好自己的身体,经过烈日炎炎、冬霜雨雪,岁月在你的脸上刻下道道皱纹,压力弯曲你的肩膀,再加上你有那么多不好的饮食习惯和睡眠习惯,所以我最最担心的还是你的身体,所以务必请爸爸注意好的生活方式。无论如何,爸爸!我相信一切会很好的!

  永远爱你的女儿

  父亲记叙文 篇8

  每一次凝望街头的十字路口,每一次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疾驰,在那忙碌的城市中央。突然间,我的眼前浮现了一个毫不起眼的人物,他头戴褐黄色的安全帽,穿着一件混合着水泥的灰褐色衬衣在夜幕笼罩下早已分不清色泽。但他的神情镇定,态度安详,在他的身旁还有一个看上去七八岁的小女孩,她静静的,拉着父亲的手,走在父亲的左手边上。

  不知走了多久,终于到了回家的最后一个十字路口,小女孩仍然紧握着父亲的左手,许久,许久……那位父亲仿佛也在等待着,等待着走过那最后一个十字路口。就在绿灯闪烁的瞬间,小女孩的心也紧跟着跳。她始终紧紧抓住父亲的手,因为她害怕那来来往往的车辆把她撞到。就在这时,那位父亲停下了脚步佝偻着身子背起了那个小女孩,他的眼睛直勾勾地紧盯着前方路旁的红绿灯,脚步明显加快了,他背着那个小女孩,仿佛背着整个世界,小女孩并不重,很轻,很轻,但在那位父亲看来是那样重。

  不知走了多久,终于走完了这最后的一段十字路口,走在宽敞寂静的'人行路上,那小女孩的手不知不觉的松开了那紧握住父亲的手,霎时,奔跑在那宽敞的人行路上,笑着,走着……

  不知走了多少年,当她再次走到那个十字路口的时候,小女孩的手放在了腰包上,但那个父亲始终都走在小女孩的右手边。就这样,直到那小女孩十三岁那年,她明白了,她终于明白了那十字路口上的爱……

  爱在十字路口上悄悄地走过,走过了十三年,这是父亲对女儿的无私的爱,不求回报的爱,直到这一刻,她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央,期待着那一个人和那一份悄然无声的爱。就这样,她总是期待着下一个十字路口,十字路口有很多,但惟有那一份爱在那十字路口上悄悄地走过……

  蓦然回首,我又在那十字路口上徘徊,又在期待着那一份悄然无声的爱……

  父亲记叙文 篇9

  ①人生的旅途上,父亲只陪我度过最初的九年,但在我幼小的记忆中,却留下非常深刻的画面,清晰到即使在三十二年后的今天,父亲的音容仍仿佛在眼前。

  ②最早最早,甚至可能是两三岁的记忆中,父亲是我的溜滑梯,每天下班才进门,就伸直双腿,让我一遍又一遍地爬上膝头,再顺着他的腿溜到地下。母亲常怨父亲宠坏了我,没有一条西装裤不被磨得起毛。

  ③父亲的怀抱也是可爱的游乐场,尤其是寒冷的冬天,他常把我藏在他皮袄宽大的两襟之间,那里面有着银白的长毛,很软,也很温暖。

  ④父亲宠我,甚至有些溺爱。他总专程到衡阳路为我买纯丝的汗衫,说这样才不致伤到我幼嫩的肌肤。在我四五岁的时候,突然不再生产这种丝质的内衣。当父亲看着我初次穿上棉质的汗衫时,流露出一种心疼的目光,直问我扎不扎。当时我明明觉得非常舒服,却因为他的眼神,故意装作有些不对劲的样子。

  ⑤傍晚时,父亲更常把我抱上脚踏车前面架着的小藤椅,载我穿过黄昏的暮色和竹林,到萤桥附近的河边钓鱼。我们把电石灯挂在开满姜花的水滨,隔些时在附近用网一捞,就能捕得不少小虾,再用这些小虾当饵。

  ⑥我最爱看那月光下鱼儿挣扎出水的画面,闪闪如同白银打成的鱼儿,扭转着、拍打着,激起一片水花,仿佛银梭般飞射。

  ⑦当然父亲也是我枕边故事的述说者,只是我从来不曾听过完整的故事。一方面因为我总是很快地入梦,一方面由于他的故事都是从随手看过的武侠小说里摘出的片段。也正因此,在我的童年记忆中,“踏雪无痕”和“浪里白条”,比白雪公主的印象更深刻。

  ⑧真正的白雪公主,是从父亲买的《儿童乐园》里读到的,那时候还不易买到这种香港出版的图画书,但父亲总会千方百计地弄到。尤其是当我获得小学一年级演讲比赛冠军时,他高兴地从国外买回一大箱立体书,每面翻开都有许多小人和小动物站起来。我始终记得其中的画面,甚至那涂色的方法,也影响了我学生时期的绘画作品。

  ⑨父亲不擅画,但是很会写字,他常说些“指实掌虚”、“眼观鼻,鼻观心”之类的话,还买了成沓的描红簿子,把着我的小手,一笔一笔地描。直到他逝世之后,有好长一段时间,每当我练毛笔字,都觉得父亲的身影,站在我的身后……

  ⑩父亲爱票戏,常拿着胡琴,坐在廊下自拉自唱。他最先教我一段《苏三起解》,后来被母亲说:“什么男不男、女不女的,怎么教孩子尖声尖气学苏三?”于是改教了大花脸,那词我还记得清楚:“老虽老,孤的须发飘,上阵全凭马和刀……”

  ○11父亲有我时已经四十多岁,但是一直到他五十一岁过世,头上连一根白发都没有。他的照片至今仍挂在母亲的床头。八十二岁的老母,常仰着脸,盯着他的照片说:“怎么愈看愈不对劲儿!那么年轻,不像丈夫,倒像儿子了!”然后她便总是转过身来对我说:“要不是你爸爸早死,只怕你也成不了气候,不知被宠成了什么样子!”

  ○12是的,在我的记忆中,不曾听过父亲的半句斥责,也从未见过他不悦的表情。尤其记得有一次蚊子叮他,父亲明明发现了,却一直等到蚊子吸足了血,才打。

  ○13母亲说:“看到了还不打?哪儿有这样的人?”

  ○14“等它吸饱了,飞不动了,才打得到。”父亲笑着说,“打到了,它才不会再去叮我儿子!”

  ○15三十二年了,直到今天,每当我被蚊子叮到,总会想到我那慈祥的父亲,听到“啪”的一声,也清晰地看见他手臂有被打死的蚊子和殷红的血迹……

  (摘自《美文》20xx年第12期)

  7.请用小标题形式完成第②至⑩段所描述的父亲的.几幅画面。(4分)

  8.读第④段,从神态和动作两方面想像并描写出父亲看到“我”“有些不对劲的样子”时的反应。(2分)

  答:

  9.读第○11段,体味画线句所蕴含的情感。(4分)

  答:

  10.试分析第○15段在文章主题和结构两方面所起的作用。(4分)

  答:(1)主题方面:

  (2)结构方面:

  11.探究阅读:对比第②段和第⑩段,面对母亲的一“怨”一“说”,父亲的态度有何不同?对此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

  7.(4分)温暖的游乐场、心疼的目光、枕边讲故事、教我写毛笔字。(每空1分)

  8.(2分)提示:从神态、动作两方面作具体描写,描写内容要能准确表现父亲对自己的关爱、内疚、歉意、自责等心理或感情,各1分。

  9.(4分)要点提示:表现母亲对父亲的怀念,对丈夫早逝的痛惜;侧面表现父亲对“我”的爱;表现母亲为儿子的成就而自豪,对当年父爱的理解。(只要答对其中的2点即可,每点2分)

  10.(4分)

  (1)主题方面:内容上凸现慈祥的父亲对“我”的那种无私的爱,也是“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点明主旨,深化中心。

  (2)结构方面:结构上首尾照应,深化父亲慈祥的形象,总结全文。

  11.(4分)第一次父亲坚持自己做法,第二次接受母亲意见及时改正。(1分)父亲不仅爱“我”,而且会爱,善爱;前者父亲给了“我”童年的欢悦、乐趣,保护了儿童的天性;后者接受母亲意见,有利于孩子性情的培养,重视从小熏陶儿子的男子汉气质。(3分,每点1分)

  父亲记叙文 篇10

  儿时的我们,是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毛头小子,贪玩,好奇,也许就是因为这样,我们感觉不到亲人对我们的爱,就像我一样……

  三年级,我的成绩很差,并慢慢和一些“坏孩子”打起交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的成绩一天不如一天,却玩得越来越疯,父母终于下了狠心,剥夺了我玩的自由,刚开始,我以大哭为反击,慢慢过了几天,我知道这已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了,便接受了。

  我被父亲管得很严,天天浸泡在题海里,我认为很不公平,换来的却是一顿毒打,我哭了,哭得很大声……

  就这样过了一年,我与父亲的关系变得不冷不热的,本来以为不可能的事,现在却化成了可能:我的.成绩在一点点上升。终于跃进了前十的行列,而父亲却渐渐老了,可并不知道,这样的结果,换来的却不尽人意。

  父亲长期对我的管教,使我渐渐萌生了叛逆心理,以往满眼的惊恐,变成了满脸的不屑。终于,在一次做错了题而造成的恶骂中,我开始了自己的报复:“这题那么简单,你怎么能做错呢!你怎么学的!”“跟你有任何关系吗?”我抬起一双充满了恶毒的眼睛冷不丁的回了一句。父亲一愣,眼中也弥漫开了一丝惊恐,很显然,他被我突然的一句话给震住了,但这种惊恐仅持续了5秒,立即化成了愤怒:“你好小子,知道强词夺理啦是不是?”“我说过了,题是我做的,书是我读的,这跟你没有任何关系!”

  父亲咬了咬牙,摔门出去了。我十分高兴,我终于战胜他了!我可以与他匹敌了!轻藐一笑后,出了门。

  天渐渐暗了下来,夕阳洒下最后一缕阳光,沉了下去,我漫步在街道上,嘴里哼着小曲,缓缓走着。两边商店,超市将道路照得有些刺眼。一阵微风刮过,吹在身上,无比的畅快。走着走着,来到了公园里,坐在木长椅上,竟然不知不觉的睡着了。醒来时,已是深夜了,我晃荡一下脑袋,一边叶子滑落下来,我认为头上顶着一片叶子很滑稽,便哈哈大笑起来,寂静的夜空中弥漫开了我的笑声,吵得许多人睡不着觉。我起身拍了拍身上,便向家走去……

  这之后,我与父亲的关系宣告破裂,每每遇到他,我总会不屑的过头去,甚至连话都不说。我对父亲的态度变得很冷漠,冷漠的我都认为不可能。

  又一个学期过去了,我们准备搬家了。我收拾着东西,看到了一个包袱,是父亲的,便厌烦地扔到了一边去,却滑落出了一本日记,我走过去,拿了起来,看样子是很久以前的了(大概有一年),翻开后,一页一页的看,手一滑,掉在了地上,封页的夹层破了,从里面滑落出一张纸。我拿了起来,上面写着:儿子,对不起,我不该用那样的态度对你,但也是有原因的,我想让你的成绩好一点,起码不那么差,你今天说的话我理解,你的成绩也够好了,我不愿再参与进去了……

  看到最后,脸上不知什么时候挂上了两道泪痕。父亲对不起,真的对不起,是我年少无知……

  我准备向父亲道歉,刚打开门,望见了父亲,眼泪像没关的水龙头一样涌了出来,“爸爸,对不起!”父亲一愣,向里屋望去,顿时什么都懂了,慈爱地抚摸着我的头,嘴里喃喃的说道:“没关系,真的没关系……”

  父亲记叙文 篇11

  他身材略瘦,顶着一个精神十足的寸头,瘦削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举止谈吐间,充满了严肃的味道,他便是我的父亲。

  父亲来自韶关新丰县里的一个偏远小村庄,出身于农民家庭的他,从小吃不饱穿不暖,小小年纪的他,早早地便辍学在家务农。起早贪黑地行走在地垄田头的他,常常幻想着山那一边的世界。他想,他总要翻过这一片山,出去走走看看的。于是,打小他便有了一个远大的目标——走出大山,出人头地!

  后来,在一个雾气蒙蒙的清晨,父亲真的背上了行囊,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大山,来到了他魂牵梦绕的新世界——惠州。

  离开了大山田野的父亲,对周边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信心十足的他,马不停蹄地开始找起了工作。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没有文凭的他,四处碰壁!蹲坐在街角一隅,看着大街上人来车往,他第一次觉得,原来自己并不属于这个城市。一颗年轻而炽热的心,被一次又一次的拒之门外,他的心渐渐地凉了。要回去吗?不!父亲转念一想,他实在不甘心止步于此。

  那时,大街小巷的奶茶店生意正火。年轻的父亲抱着再试一试的心理,来到了一家奶茶店应聘。没想到,居然成功了!可父亲毕竟不熟悉奶茶业务,起初遭了不少白眼,也挨了不少骂。可每当父亲想起自己那瘪得可怜的钱包时,他还是咬咬牙,坚持下来了。后来,父亲又遇到了我的母亲,不久,两人便结了婚,有了我。

  我的'到来,让本不富裕的家庭愈加的捉襟见肘。父亲想,常年帮人打工,不是长久之计。于是,自行创业的念头在父亲的心中悄然萌发了。可是,做什么呢?父亲一边懊恼着自己出来社会这么久了,仍没有习得一技之长,一边向同在创业的舅公请教。在舅公的提议和带领下,父亲决定“重操旧业”,开一家农业小铺,卖各类蔬菜苗,做“新型农民”。

  可那间简陋而狭窄的农业小铺,在毫不起眼的城市角落中无人问津,显得是那样的冷清。父亲决定为此做些什么,便油印了上千份传单,来到街上,向行人推销自己的产品。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点,他看着自己派出去的传单,一张张地被扔进垃圾桶里时,勉强挤着微笑的双颊,在一人独处时,终于卸下了伪装。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生意,从来不是等来的。他深吸一口气,又抱起了一沓传单,走出了店门。在无数次被拒绝被无视后,终于,在一个天清气朗的日子里,店里迎来了开业以来的第一位顾客。父亲费劲了九牛二虎之力,推销着自己的产品。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父亲有了第一笔收益。父亲绷紧的眉心,渐渐地舒展了;那张苦涩的脸庞,也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尔后的几年中,父亲经舅公的指导,又通过自己的辛勤汗水,终于建立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他说,他始终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但是,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父亲与我说起这些时,抚着我的肩,轻叹了一口气,语重心长地说道:“好好读书,我们家不能再吃没有文化的亏了。”我看着眼前皱纹斑驳的父亲,轻轻地点了点头。

  父亲记叙文 篇12

  辽宁北部有一个中等城市,铁岭,在铁岭工人街街头,几乎每天清晨或傍晚,你都可以看到一个老头儿推着豆腐车慢慢走着,车上的蓄电池喇叭发出清脆的女声:“卖豆腐,正宗的卤水豆腐!豆腐咧——”那声音是我的。那个老头儿,是我的爸爸。爸爸是个哑吧。直到长到二十几岁的今天,我才有勇气把自己的声音放在爸爸的豆腐车上,替换下他手里摇了几十年的铜铃儿铛。

  两三岁时我就懂得了有一个哑吧爸爸是多么的屈辱,因此我从小就恨他。当我看到有的小孩儿被妈妈使唤着过来买豆腐却拿起豆腐不给钱不给豆儿就跑,爸爸伸直脖子也喊不出声的时候,我不会像大哥一样追上那孩子揍两拳,我伤心地看着那情景,不吱一声,我不恨那孩子,只恨爸爸是个哑吧。尽管我的两个哥哥每次帮我梳头都疼得我呲牙咧嘴,我也还是坚持不再让爸爸给我扎小辫儿了。妈妈去世的时候没有留下大幅遗像,只有出嫁前和邻居阿姨的一张合影,黑白的二寸片儿,爸爸被我冷淡的时候就翻过支架方镜的背面看***照片,直看到必须做活儿了,才默默地离开。

  最可气的是别的孩子叫我“哑吧老三”,骂不过他们的时候,我会跑回家去,对着正在磨豆腐的爸爸在地上划个圈儿,中间唾上一口唾沫,虽然我不明白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但别的孩子骂我的时候就这样做,我想这大概是骂哑吧的最恶毒的表示了。

  第一次这样骂爸爸的时候,爸爸停下手里的活儿,呆呆地看我好久,泪水像河一样淌下来,我是很少看到他哭的,但是那天他躲在豆腐坊里哭了一晚上。那是一种无声的悲泣。

  因为爸爸的眼泪,我似乎终于为自己的屈辱找到了出口,以致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经常跑到他的跟前去,骂他,然后顾自走开,剩他一个人发一阵子呆。只是后来他已不再流泪,他会把瘦小的身子缩成更小的一团,猥在磨杆上或磨盘旁边,显出更让我瞧不起的丑陋样子。

  我要好好念书,上大学,离开这个人人都知道我爸爸是个哑吧的小村子!这是当时我最大的愿望。我不知道哥哥们是如何相继成了家,不知道爸爸的豆腐坊里又换了几根新磨杆,不知道冬来夏至那磨得没了沿锋的铜铃铛响过多少村村寨寨……只知道仇恨般地对待自己,发疯地读书。

  我终于考上了大学,爸爸头一次穿上1979年姑姑为他缝制的蓝褂子,坐在1992年初秋傍晚的灯下,表情喜悦而郑重地把一堆还残留着豆腐腥气的钞票送到我手上,嘴里哇啦哇啦地不停地“说”着,我茫然地听着他的热切和骄傲,茫然地看他带着满足的笑容去通知亲戚邻居。当我看到他领着二叔和哥哥们把他精心饲养了两年的大肥猪拉出来宰杀掉,请遍父老乡亲庆贺我上大学的时候,不知道是什么碰到了我坚硬的心弦,我哭了。吃饭的时候,我当着大伙儿的面儿给爸爸夹上几块猪肉,我流着眼泪叫着:“爸,爸,您吃肉。”爸爸听不到,但他知道了我的意思,眼睛里放出从未有过的光亮,泪水和着散装高梁酒大口地喝下,再吃上女儿夹过来的肉,我的爸爸,他是真的醉了,他的脸那么红,腰杆儿那么直,手语打得那么潇洒!要知道,十八年啊,十八年,他从来没见过我对着他喊“爸爸”的口型啊!

  爸爸继续辛苦地做着豆腐,用带着豆腐淡淡腥气的.钞票供我读完大学。20xx年,我毕业分配回到了距我乡下老家40华里的铁岭。

  安顿好了以后,我去接一直单独生活的爸爸来城里享受女儿迟来的亲情,可就在我坐着出租车回乡的途中,车出了事故。

  我从大嫂那里知道了出事后的一切——过路的人中有人认出这是老涂家的三丫头,于是腿脚麻利的大哥二哥大嫂二嫂都来了,看着浑身是血不省人事的我哭成一团,乱了阵脚。最后赶来的爸爸拨开人群,抱起已被人们断定必死无疑的我,拦住路旁一辆大汽车,他用腿扛着我的身体,腾出手来从衣袋里摸出一大把卖豆腐的零钱塞到司机手里,然后不停地划着十字,请求司机把我送到医院抢救。嫂子说,一生懦弱的爸爸,那个时候,显出无比的坚强和力量!

  在认真地清理伤口之后,医生让我转院,并暗示哥哥们,我已没有抢救价值,因为当时的我,几乎量不到血压,脑袋被撞得像个瘪葫芦。

  爸爸扯碎了大哥绝望之间为我买来的丧衣,指着自己的眼睛,伸出大拇指,比划着自己的太阳穴,又伸出两个手指指着我,再伸出大拇指,摇摇手,闭闭眼,那意思是说:“你们不要哭,我都没哭,你们更不要哭,你妹妹不会死的,她才20多岁,她一定行的,我们一定能救活她!”医生仍然表示无能为力,他让大哥对爸爸“说”:“这姑娘没救了,即使要救,也要花好多好多的钱,就算花了好多钱,也不一定能行。”爸爸一下子跪在地上,又马上站起来,指指我,高高扬扬手,再做着种地、喂猪、割草、推磨杆的姿势,然后掏出已经空的衣袋儿,再伸出两只手反反正正地比划着,那意思是说:“求求你们了,救救我女儿,我女儿有出息,了不起,你们一定要救她。我会挣钱交医药费的,我会喂猪、种地、做豆腐,我有钱,我现在就有四千块钱。”医生握住他的手,摇摇头,表示这四千块钱是远远不够的。爸爸急了,他指指哥哥嫂子,紧紧握起拳头,表示:“我还有他们,我们一起努力,我们能做到。”见医生不语,他又指指屋顶,低头跺跺脚,把双手合起放在头右侧,闭上眼,表示:“我有房子,可以卖,我可以睡在地上,就算是倾家荡产,我也要我女儿活过来。”又指指医生的心口,把双手放平,表示:“医生,请您放心,我们不会赖帐的。钱,我们会想办法。”大哥把爸爸的手语哭着翻译给医生,不等译完,看惯了生生死死的医生已是泪流满面。他那疾速的手势,深切而准确的表达,谁见了都会泪下!

  医生又说:“即使作了手术,也不一定能救好,万一下不来手术台……”爸爸肯定地一拍衣袋,再平比一下胸口,意思是说:“你们尽力抢救,即使不行,钱一样不少给,我没有怨言。”伟大的父爱,不仅支撑着我的生命,也支撑起医生抢救我的信心和决心。我被推上手术台。

  父亲记叙文 篇13

  现在是中秋节前两天的傍晚,不到九点,窗外的院子里,满是休闲愉悦的邻居,而此时,我却依在床边,守着生病且日渐衰弱的老父亲。爸爸还在发着低烧,喘息如拉风箱,三个月的短暂但艰难的病程,爸爸已经瘦到连妹妹都能轻松地抱起。三个月全家人的努力治疗和不眠不休的照顾,却无法阻止病情的迅速发展,到如今,面对我这个平日里念念不忘的女儿,任凭我怎么提示,以多么温暖的笑脸来凝望父亲,都无法唤醒爸爸的记忆,对于我的又一次到来,爸爸回报给我的是我所熟悉的职业医生的礼貌的笑容。爸爸的大脑就好像日渐冰封,我们再也无法走进。而做为儿女,让我们以怎么样无助的心情来面对这一切?来接受这三个月来巨大的家庭变故?

  我离开家已有三十多年,年年月月回家探望父母。每次回家看到脑血栓后康复极好的父亲,不急不躁地开着自己的小诊所。并且只要我回来,一般不买菜的父亲,早早地去买我最爱吃的'水豆腐,那时我的心情就欢愉无比,父亲的健康,是身在外地的女儿巨大的精神支撑。

  父亲坚持工作到75岁,直到四年前,弟弟担心父亲年事已高,爸爸才将诊所关闭,回家颐养天年。不工作的这四年,爸爸每天锻炼身体,帮助妈妈料理家务,生活平平安安,从不曾给儿女增添麻烦。我们这几个儿女,工作,生活,总是以为父母身体还不错,我甚至从未想过,爸爸也会像其它老人一样,也会一病不起。

  现在回想起来,其实爸爸也是一步步地衰老的,只是粗心的女儿当时并没在意罢了。记得刚停止工作那会,爸爸多少有些失落,倒不一定是因为少了诊所的收入,而是爸爸确实是把医生这个职业当成终生的事业来做的,况且总有周边多年老患者的询医问药,这让爸爸时常沟起对重操职业的向往,所以那时,爸锻炼身体的方式是途步远行,具体走多远,我们不得而知,但有时时间会过长,我妈就着急过许多次。想想那两年爸还能走远,还曾在春天里挖回许多野菜,说明当时身体还好,我们也引以自豪。爸爸的远足行动,结束于两年前吧,截止于一次跌倒事故。多年的脑血栓腿,终于让爸爸服输,承诺从此不远行。从那时起,家门前的广场是爸爸活动的地方,走圈,将手杖背在后面,以示腿脚灵活,不走的时候,和广场上的老人聊天晒太阳,还是有许多盲目崇信老爸医术的,每当这时,爸爸的职业医生的笑容,还是很专业的。广场锻炼,让爸爸乐此不疲也有两年,事故发生在三个月前,爸爸竞然摔倒在光滑的广场上。灾难自此开始,并迅速恶化。多年的脑萎缩几乎是爆发,我们还没来得及和爸爸说说知心话,爸爸也没能给我们儿女表达他的嘱托,就病重了,几乎生活不能自理,这突发的变故,让我们全家措手不及。

  这是做梦吗?能是真的吗?一夜过后,爸睡来,还会是原来的爸爸吧?这些想法一路伴随着我们走过这凶险的三个月,如今,我们无耐地知道,我们必须得面对这残酷的现实了:爸爸老了!变成了需要我们时刻照顾的老人与病人了。

  给爸爸治疗,用能做到的最佳办法;照顾爸爸起居,用能达到的最佳条件。我能做到的是,三个月里回家若干次。但我再怎么努力,毕竟天各一方,不能时刻在眼前尽心。我尽力做的也只能是临时替换日日值班,疲劳不堪的弟弟几日,并把心留在父母身边,而日日揪心揪肺地工作、生活在它乡,每天只能密切关注来自于弟弟妹妹们的每一条微信。毕竟我的照顾很有限,三兄妹中,爸爸唯一不认识的人是我。爸爸看到弟弟,竟还能亲热地伸手去拍弟弟的脸。

  马上就过中秋节了,为了多照顾爸爸几日,只能放下新学期的工作,早早奔回父母身边,这个中秋要陪父母家人过。

  窗外,已是万籁俱静,病床上的爸爸,辗转反侧,不时发出痛苦的呻吟,肺炎、发烧已经半月有余,这让爸爸那本就千疮百孔的身体雪上加霜。有时,爸爸从迷迷瞪瞪的睡眠中醒来,看到在身边照顾他的我,也会含糊不清地说,你是好人啊!别管我了!谢谢啊!等话,仿佛爸爸还明白。爸爸像来自律得很,从来不麻烦我们,病到这样,还知道感谢,这更让我心酸不已。

  做为儿女,面对生我们养我们的老父亲,我们怎么能不管?不论爸爸这一生有多么的坚强,但现在爸老了,倒下了。但在我们心中,倒下的只是爸爸的身体,我爸那要强、自尊的精神,在我们心中,永远不会倒!

  父亲记叙文 篇14

  家父已近87岁高龄了,一直身体很硬朗,很少有生病,平时还能自己上街逛市,逢年过节我都要去看看他老人家,也敬敬孝道,更多的是陪他老人家说说话。

  今年九月,突然他的右胳膊和右腿不能动弹了,家里人也不知道是何原因引起的病情,以为老人家可能是岁数大了,身体衰竭了。望着父亲躺在床上,作为他的子女心理非常难过,也没有好的办法。只能围在他的床边默默的看着他。父亲也只能睁着眼望着我们,我们问一些话,他勉强答上一句,很是吃力。第二天我又去看他,他的病情很严重了,头已经抬不起来了,我在旁边不停着叫唤父亲,他微微抬起头用力看着我,嘴张了一下,没有说出话,此时我看见父亲眼角流下眼泪,好像在期盼什么。我突然读懂了父亲意思,赶紧和家里人商量着,不管父亲岁数有多大,需要多少费用,我们要极力挽救父亲的生命,赶紧把父亲送到省105医院,挂了急诊,很快就有了诊断结论了,医生告诉我们,父亲是头碰撞了,左脑支血管破裂,脑子已有一定淤血,需要马上手术,不然有生命危险,鉴于父亲已是高龄,做手术也有生命危险,望着躺在担架上父亲,我没有任何的犹豫,签了手术协议。

  手术几个小时,非常成功,父亲被推进重症监护室,几个小时后医生叫我们家属进去看看,父亲躺在那里,脸上装满抢救的医疗设备,我们只能看一眼父亲,父亲静静的躺在那里,家里人看见父亲的样子心理甚是难过。我们艰难的熬了一夜,第二天,医生告诉我们,父亲恢复的很好,可以转到普通病房,家里人松了一口气,当父亲从重症病房出来时,虽然不能说话,望着我们晚辈,眼角流下第二次眼泪。,我又读懂他老人家想要表达的意思,这次眼泪是感激的,是说我们儿女进了孝道。在医院几天的照顾和护理,老人精神状态和气色都很好,能和我们说说话了,没几天就出院了,出院的那天,我们为他买了新衣服,儿生开着车来接他回家,老人来到了家,高兴的又一次的从眼角流下眼泪。这是他流下第三次眼泪,他又回到生活一辈子的家,看见家里一草一木,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亲切,那个他一辈子都没离开过的家。

  父亲真的是老了,我望着他那张清瘦的面皮上,留下的是深浅不一,沟壑交错,承载着岁月所独有的风霜印迹,望着满头白发苍苍的老父亲,突然想起小时候他牵着我们的手,走过一年又一年。现在我们大了,他老了,是我们牵他手时候了。小的时候我们是父辈养育的责任,现在照顾他们是我们的义务,我们要照顾好老父亲生活的每一天,让他快快乐乐过好晚年。

【父亲记叙文】相关文章:

父亲记叙文12-07

父亲的记叙文11-04

父亲记叙文12-08

父亲的南山的记叙文07-09

父亲的背影的记叙文06-27

父亲初中记叙文01-03

父亲的味道记叙文01-31

父亲的背影记叙文05-24

写父亲的记叙文06-10

父亲的梦记叙文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