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读后感[优选]
已到了一天的末尾,你有什么总结呢?因此我们要写好日记了。怎样写日记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安妮日记》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安妮日记》读后感1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叫:《安妮日记》,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不公平的。下面我来写一写吧!
这本书作者是:安妮·弗兰克,他已经16岁了,想当一名作家,可是被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候失去了生命。在安妮的`世界里:她没有安静的上课,没有和孩子们嬉戏玩耍,只因为她痛恨战争。
这本书中我痛恨战争。因为战争让许多可爱的孩子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也让安妮这样失去了生命,让我们像社会发誓:请不要再有战争出现。
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要向安妮学习,憎恨战争!维护和平!
《安妮日记》读后感2
安妮总说“纸比人更有耐心”,是的!这种说法我也感受得到,对人讲一些繁多的事情还不如跟纸对话!每天以日记为发泄,倾诉!她渴望自由,快乐。在这本日记中,可以看出来安妮对自己的看法,他人的看法,生活的看法。从13岁的黄毛丫头长到成熟的15岁姑娘,再次声明,很有毅力!
中间也有许多的人鼓励安妮,比如说她的姐姐玛戈,还有彼得!彼得是最多的',每次不是安妮上去,就是彼得叫她上去。
读完这本书,我非常地感动!建议大家也去看吧——你们会感受到里面的喜、怒、哀,乐。我接下来要看大仲马的《茶花女》咯,祝大家阅读愉快!
《安妮日记》读后感3
有位哲人说:蝴蝶之所以能破茧而出,是因为它在束缚中不断拼搏。茧,就好比一种苦难,在茧中不断拼搏,才会挣脱出来;如果蝴蝶不拼搏、不努力,只会作茧自缚,呆在那狭小的`空间里,永世得不到挣脱。
所以说,面对苦难,不能望而怯步,要不断拼搏,在苦难中破茧而出,敢于直视人生的愉悦和惨淡。要学会像安妮一样,虽然苦难数不胜数,但她从未放弃过,对和平的渴望,对大自然的渴望,不都是她笑对苦难的表明吗?
《安妮日记》读后感4
如果说苦难就是一个茧,那么破茧而出时,便是最大的胜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安妮八人躲在秘密小屋中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
每日,她只能与孤寂为伴;每时,只能与冰冷的墙壁环绕着她;每分,死神随时都会来看望她;每秒,她都沉浸在苦难中。而她,却把这种令人窒息的生活当做“一场浪漫又刺激的冒险之旅”。——在苦难中笑对人生,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她将苦难当作一种欢乐,在苦难面前从不低头,破茧而出,遨游在广阔无垠的蓝天中。
《安妮日记》读后感5
今天,我读完安妮的日记了,老师让我们写读后感,我今天才动笔,是最晚一个写的。
安妮的'日记里写了她的生活和经历,我非常同情她,但是战乱时期同情是没有用的,因为她已经过世了。战乱真的非常不幸,因为战乱使安妮和他人成了要被捕的人,他们四处逃走,他们找了一个十分安宁的地方住了下来。
《安妮日记》读后感6
由于种族的歧视,安妮他们的逃亡生活并不好过:明天都吃烂了,变质了的食物;没有什么合身的.衣服;不能在屋内远动;不能看见阳光与光明;不能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学习;不能发出响声……在这些恶劣的居住环境下,他们还要时刻担心会来小偷;因为害怕被人发现而整天提心吊胆的;被突如其来的子弹和大炮吓到;有心事无人诉说,只能在被窝中偷偷抹眼泪……
在如此艰苦的生活下,安妮还是十分乐观,怀揣着希望:她相信英国很快就会打败德国;她相信这种日子很快就要到头了;她相信她一定可以熬到重见光明的那一天……
《安妮日记》读后感7
我很是喜欢安妮日记,更喜欢安妮这一人物。我感觉她就是一个小天才,无心插柳柳成阴!在密 室写了两年多的日记独白,最后经过爸爸的帮助下成了一本书!
在她的'日记中,我看到的是安妮的坦率,透明,没有装腔作势,没有无病呻吟,完全把自己的 心事告诉于日记朋友——Kitty!或许这就是我喜欢安妮日记,喜欢安妮的理由吧!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安妮伴随着泪水,耐心与欢笑,在自己身上不断耕耘,幸福而真诚地微笑 人生!我相信这微笑,即使在贝尔松,即使在她无力抗拒人类的虚妄时,也不曾失去过!有一句话 就是最好的证明:只要我还活着,能看到这阳光,这无云的天空——只要这一切还在——我就不可能 不幸福!
《安妮日记》读后感8
安妮的笑容很美,她的笑容中包含了乐观与希望。威尔科克斯说过:“当生活像一首歌那样欢快流畅时,笑容常开乃易事,而在一切事都不妙时仍能微笑的人,是真正乐观的人。”
人生中总会有挫折,会带来痛苦,但你只要用乐观的`心态微笑着,正确地面对它,它就会化为你走下去的动力,让我们用微笑来面对挫折,用心中的太阳化解挫折这块坚冰。记住让笑常住在你的脸上!
《安妮日记》读后感9
前几天,读了安妮日记。感触很大。安妮只是一个无辜的跟我们差不多大的孩子。为什么要让她卷入这场残忍的战争?大人们为什么为了自己的野心写自己心头之恨,就要残忍的杀戮那些百姓。百姓们有错么?没有!安妮有错么,她也没有。
可是有时候她连看看外面和呼吸外面的空气都是那么的难。成天被关在一个黑色的'屋子里,还过着时刻提心吊胆的生活。难道只有杀戮才能解决问题么。请大人们想想,一次又一次的打仗只会创造出更多安妮这样的孩子,受罪的是那些妇女老人。
《安妮日记》读后感10
安妮·弗兰克是个犹太少女,与父母,姐姐过着富裕安宁的生活。从1933年希特勒法西斯证券执政后,对犹太人进行残酷地迫害,使安妮一家人移居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而在1942年6月12日,安妮过13岁生日,收到了一本日记本,从此与日记做朋友,名为“吉蒂”。这时候,德国法西斯已侵占了荷兰,对犹太人进行更为残酷的迫害。为了躲避,逃到了自己公司大楼的`房屋里面,成为了他们隐蔽的“密室”,同样为犹太人的一些人也躲了进去……
《安妮日记》读后感11
这本书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犹太人被杀害,安妮一家为了挽救生命,在密室里过着不见天日的生活。
寒冷、黑暗的房间,连空气都是压抑的,在这个的房间里,所有的人都承受着无数的心理和生理的压力。安妮更是如此。
作为一个开朗活泼的女孩,她在密室里的生活严重压抑了她的个性。更重要的是,她必须承受来自密室成员的批评,这就是所谓的教育,所谓的责备,大部分的责备都是无中生有的,只是自己发泄不了心中的'不快,从而变成安妮心里的垃圾。
而安妮只是个孩子,没有反抗的能力,只能忍气吞声。谁能忍受这么多的压制和批评呢?安妮找到唯一可以倾诉的人,凯蒂,一本美丽的日记。
《安妮日记》读后感12
当我们面对学习的时候,总是皱着眉头嫌上学苦,作业多,压力大,而安妮呢,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她仍能一边自学,一边保住自己的.性命,还生活得那么快乐!她的内心,可能比我们还要愉悦,因为她有一种信念,一种乐观的信念。
而我们只要遇到一点点小困难,哪怕只是摔了一跤,就已经在等着大人来安慰了,根本不会去独立完成一件事情。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爱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去看的。”我们拥有许多爱,长辈对我们的爱,老师对我们的爱,同学朋友之间互相的爱等等等等,我们却不曾发现这些爱。
安妮日记读后感150字十则5
《安妮日记》读后感13
周日去了一趟图书馆,在书架上发现了安妮日记。对其有兴趣,于是写了一篇读后感。
安妮是犹太人,在她13岁那年,由于纳粹对犹太人的清剿,随着家人开始了躲藏的生活。一开始,由于食物丰富,资源旺盛。安妮对这躲藏生活有点兴奋。
但是,随着德国与英国的战争,食物开始少的'可怜。安妮的保护人有的不幸被抓,此时此刻,安妮是多么需要一位倾诉者。于是她与有点自闭的男孩彼得开始聊天,最后,他们开始有了感情。当然,在安妮以前的生活中追求者有许多,但在躲藏生活中只有彼得一位年轻男孩,自然也就有了感情。
安妮日记的真实是它独有的吸引力,它讲述着一位少女的心。最终,安妮没有成功脱险,但她用日记获得了永生。
《安妮日记》读后感14
安妮是一个普通的女学生,应该过着简单,快乐的生活,
但只因为她是一名犹太人,受到纳粹的种族迫害,她失去了自由,她不知忍受了多少艰难困苦,也不知和父母争吵了多少次,伤心过多少次,她才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呀!
虽然安妮只有十几岁,但她的表现超出她的年龄的坚强和勇敢,安妮的'精神让我无比的感动和震撼!
《安妮日记》读后感15
我读了安妮日记以后有很大的启发。
这本书的作者是安妮·弗兰克是德籍犹太人,1929年6月12日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她的父亲奥托·弗兰克经营着一家公司,家中有母亲和姐姐一家四口过着安宁的生活。
1942年6月12日,是安妮的13岁生日。这一天,他收到了一本精美的日记本。她开始写日记,并给日记本起了一个叫吉蒂的名字。
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当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日记是安妮在遇难前两年藏身于密室中的生活和情感记载。
它的特点是内容非常的简练朴实。看完本书,希望安妮在天堂幸福快乐,一路走好。
【《安妮日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安妮日记》读后感(精选)07-05
《安妮日记》读后感06-16
《安妮日记》读后感02-07
安妮日记读后感08-03
《安妮日记》读后感06-15
安妮日记读后感(推荐)07-09
《安妮日记》读后感范文05-11
【精】《安妮日记》读后感06-13
《安妮日记》读后感【精】06-13
《安妮日记》读后感【荐】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