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一封信》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封信》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封信》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本课在教材第108一113页。作者通过书信的形式向儿子介绍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同时对儿子的性格、思想、行为进行剖析,勉励他不断完善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一些生僻字词的用法,能正确、灵活地加以运用。2.进一步了解书信的有关知识,明白作者如何通过这种体裁表情达意。3.通过作者一些字词句的使用,体会这些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4.文章使用许多写作手法来加强表达效果,应掌握其精髓,并能正确、灵活地运用。
◆过程与方法
1.教师深情朗读部分片段,并详细讲解这些内容如何表达、升华作者的思想。
2.教师设计问题,让学生去从不同角度理解、体会作者的父子深情。
3.组织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去探讨对父子、母子亲情的认识。
4.结合其他关于亲情的名篇,来谈如何从细微处来表现,使学生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父爱、母爱的伟大、朴实,从内心激起对父母或其他亲人的热爱。
2.使学生能够恰当、客观地认识许多有关“代沟”的一些争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牛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4.文章使用许多写作手法来加强表达效果,应掌握其精髓,并能正确、灵活地运用。
◆过程与方法
1.教师深情朗读部分片段,并详细讲解这些内容如何表达、升华作者的思想。
2.教师设计问题,让学生去从不同角度理解、体会作者的父子深情。
3.组织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去探讨对父子、母子亲情的认识。
4.结合其他关于亲情的名篇,来谈如何从细微处来表现,使学生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父爱、母爱的伟大、朴实,从内心激起对父母或其他亲人的热爱。
2.使学生能够恰当、客观地认识许多有关“代沟”的一些争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牛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1.进一步理解书信这种文学体裁的有关常识,并能在此基础上加以记忆。。
2.体会书信这种文学体裁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感,并如何使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难点
1.理解课文中作者对往事的回忆对于书信对象所起的作用。
2.理解作者通过对儿子的分析,来让他不断从性格、意志等方面完善自己。
◆教学突破
1.运用仪器和设备,放映一些关于亲情的名片的片段,也可通过图片来加强效果。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揣摩、领会作者的一些写作手法来感受这些手法的写作技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提出预习内容和要求;查找关于亲情的图片、音像等资料,如课文的朗读带、名片的录像带。
2.搜集一些以父爱、母爱或其他亲情为内容的文章,与本文在风格上进行比较。
◆学生准备
1.尝试有感情地阅读这篇文章,标示出重读的字词,摘抄描写作者的饱含深情的句子;主动查找并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的写作动机。
2.摘抄一些反映父、母爱或其他亲情的文章,认真体会;绘制父亲或母亲的图画。
教学步骤
(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从描写亲情的句子或文章入手,结合创 1.结合自己的所掌握的知识,思考相关
作背景,导入新课。 问题,进入新课。
2.朗诵教学。 2.学习朗读的技巧,在朗读中初步体会
书信的意境和情感。
3.设置问题,分组研读。 3.探究动词的使用效果,体会书信的内
涵。
4.让学生分组讨论关于亲情的文章的技4.体会作者如何慢慢通过铺垫表达情
巧所在并能体会其中饱含的深情。 感,尝试运用这些手法进行写作。
一、交流预习心得,导入新课(约 分钟)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叙述自己对 | 1.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对父爱、母爱或其 |
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约 分钟)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1.让学生说出教师朗读的句子所表达 | 1.回答教师的问题:表达了作者对儿子的 |
三、组织活动。加深课文理解(约 分钟)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1.将学生分成小组,根据其对文章的理 | 1.小组进行活动,总结组内同学对文章的 |
本节总结
这是一篇反映作者(父亲)在儿子成长的过程当中对儿子进行谆谆教诲的好文章。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和讲解,学生应基本能够掌握比较阅读的方法和书信浓缩人生精华的思想。教师在讲解和引导的过程当中应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各抒己见,畅谈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受和体验。
板书设计
给儿子的一封信
刘亚洲儿子——追忆历史——优点评价——提出希冀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本文是反映父亲对儿子的成长进行谆谆教诲、提出殷切希冀的好文章。在学习过程当中,应该发挥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合作的探究精神。书信的学习一直讲究体会和个人感悟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设计问题,推进学生的学习活动,并善加指导。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本篇文章的主题内涵、语言特色,而且要教会学生比较阅读的方法,使学生在日后的书信阅读和鉴赏中学会迁移,进而拓展他们的探究能力。
《一封信》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 认识 16个生字, 会写 9个字, 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露西两封信的不同。
3.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理解词语, 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板书:一封信)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质疑:谁给谁写信?写了些什么?
3﹒导入:让我们看看是谁在写信,信的内容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1)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请教老师同 学。
(2)读顺句子,不唱读,不回读,注意语气和语调。
(3)把容易读错的字和句子多读几遍。
(4)看看这篇短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检查自读情况,疏通字词障碍。
(1)出示生字:
自由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再指名读;齐读。 开火车。按照小组快速念出老师出示的生字。让全体 学生兴奋起来。
抢答。教师拿出哪个字,学生举手抢答。
(2)认读本课新词
同桌互读。同桌读有困难的地方帮助他纠正,读得好的 地方表扬他并向他学习。
检查评价。谁能大胆、响亮地读给大家听?指生读。 3.读课文,把这些字词带入文中读一读,初步感知课文 内容。
教师提问:
(1)露西第一次给爸爸写信提到了什么事?
(爸爸不在我们不开心,家里的台灯坏了没法修,家里 的冷清。)
(2)在妈妈的帮助下,露西第二次给爸爸写信又写了什 么事?
(过得很好,小狗好,螺丝刀放哪里了,我们自己修台 灯,下个星期去看电影)
提示:作者情感学生可自由总结,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用课文的语句,但必须符合文意。
三.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生字田字格课件:单 居 招 呼 快 乐
(1)观察生字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重点指导“呼、乐”字的书写。(板书:呼 乐) “呼”: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其中,第八笔是“竖 勾”。
3.学生在书上描红,完成课后的描红,老师巡视检查指 导 .
4.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这些生字,师指导字形结构及 笔顺,巡视指导。
5.实物投影出示,展示优秀的同学作品,师生评议。 四、课堂回顾,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露西,还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下节 课,我们再一起学习课文讲了什么。
6、一封信
教学目标:
1. 认识 16个生字, 会写 9个字, 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露西两封信的不同。
3.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理解词语, 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质疑导入。
1.检查认读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露西给爸爸写信的 事,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露西具体写了些什么?
3.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一封信)
二、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1.读课文 2— 14自然段,想想露西是怎么给爸爸写信 的。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相机引导。
哪些自然段时写露西第一次写信的,哪些自然段是描写 第二次写信的。
3.同座互相议一议,读一读。教师巡回辅导,了解学 生的自学情况。
用心读书,用心思考,用心体会,用心倾听学习就有收获。这两位同学做得很好, 在交流的过程中边朗读, 边圈画。
三、交流感悟,品味语言。
围绕“露西是怎么给爸爸写信的”开展教学。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指导学生学习、朗读、理解课文。
1. 哪些自然段时写露西第一次写信的 ? 写了些什么? 谁愿意起来把你的.学习体会和大家交流交流。
(1)第一次写信, 我是从课文的第 2、 3自然段中读到的。
(2)请同学们自由读 2、 3自然段,找出描写第一次写信 的句子,读一读。
(3)指名学生起来读句子。学生读句子时,教师相机出 示下面句子,指导朗读。
A.“亲爱的爸爸,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
B .“以前每天早晨你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
C. “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总是修不好。”
D. “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
(4)露西的爸爸不在家,露西多么不开心呀 ! 谁还想读。 (板书:不开心 冷清)
(5)读得好 ! 读出露西对爸爸的思念之情。全班女生一起读。
(6)谁会用下面的句式说话,教师着重指出“一边一 边”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
(9)自由练习。然后指名说句子。
2.哪些自然段时写露西第二次写信的 ? 写了些什么?
(1)我是从课文的第 7--14自然段中读到的。
(2)指名学生起来读句子。学生读,教师出示下面的句 子。
A.亲爱的爸爸,我们过得挺好。
B.太阳闪闪发光,我们的希比希在阳光下又蹦又跳。
C.请爸爸告诉我们,螺丝刀在哪儿,这样,我们就能 自己修台灯了。
D.下星期天我们要去看电影。
E.爸爸,我们天天都向你。
大家自由读读这几句话,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
(3)学生自由读句子。
(4)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评价,指导读好句子。 读得好 ! 看谁读得好。
师生读。男女生读。
3.比较露西前后两封信,你更喜欢那一封,为什么? 我喜欢第一封信,因为读后让人感到心情很好。 我也喜欢第二封信,内容上虽然和第一封是一致的, 但是第二封信更充满乐观、阳光、坚强。(板书:乐观、阳 光、坚强)
指名朗读 4—— 14自然段。读出对露西对爸爸的思念之 情,读出露西的坚强、乐观和自信。
四、小结全文。
《一封信》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一封信》是一篇意味隽永的课文,主题是关于成长、家、爱与亲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8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14个要求会认的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能对比两封信理解语言运用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懂得在困苦中寻找乐趣;
2、学会在亲人面前报喜不报忧;
3、明白凡事要往好处想,生活才能更美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多种方法识字及规范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
1、初步理解在话语后面时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2、懂得在亲人面前报喜不报忧的道理。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识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师:孩子们写过信吗?你们写心得时候一般会告诉亲人或朋友什么事情呢?
2、揭示课题:一封信。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
(1)勾画出课文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
(3)读准字音;
(4)教师检查读音,指导读准“哄、闭、紧、润”等字音,读通句子。
(5)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讲述了什么事?
(6)课文讲述了,露西要给爸爸写一封信,开始露西报告了家里的坏消息,后来在妈妈的提醒下她向爸爸报告了好消息。
(7)写字指导:观察“珠、圆、笔”写的时候要注意。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边读边思考:
想一想,露西在给爸爸的后一封信里都写了什么?找出相关语句,试着把这封信读出来。
2、明白妈妈对露西情绪的引导作用。
故事的开始,出现了一个满腹怨气的'小姑娘。放学回家后,妈妈还没回,爸爸又出差国外。露西铺开一张纸的时候,满腹抱怨就出来了:不开心、妈妈昨天哭了、台灯坏了没人修??
当妈妈拍露西胳膊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妈妈是不是看到了女儿信的内容,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妈妈一定通过女儿的神情看出了些什么,所以,当露西重新写下“亲爱的爸爸”时,母亲便插言道:“我们过得很好。”
露西的情绪瞬间又低落变得积极起来。母亲继续引导:“请告诉我螺丝起子在哪儿??”
开篇时露西就在抱怨床头柜的台灯坏了没人修,这时母亲主动询问工具的位置,言外之意就是,这些事咱们可以自己做,不必让爸爸担心。
再到后面,露西的心情变得格外好,吃鸡蛋、看电影,最后还给爸爸画上了一束鲜花!妈妈成功地将露西的情绪调整过来,也不会让外地的丈夫担心了。
妈妈主动提出修台灯,说明她一直是给自立的人。这种自立其实早就传递给女儿露西了。露西一回家就把土豆削好煮上——你注意到了吗?
四、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1、明白课文成长的主题。
露西早早回家开空调,洗土豆并放锅里,可见她的懂事,而懂事源于成长,父母时常不在身边加速了露西的成长。
2、明白家的重要性。
露西给爸爸写信了,第一段的关键词是“冷清”,一个没有爸爸的家是冷清的,在露西的记忆里,家就是一大早爸爸一边刮胡子一边逗她玩,是的,这样的家是热闹的,甚至嘈杂的,但家就该是这样的,不是么?
3、明白爱与亲情的重要性。
妈妈陪伴露西重新写信,把第一段改成了“我们过得挺好”。妈妈不希望爸爸操心家里,所以最深切的思念不是告诉对方自己有多么想念他,而是告诉他,我们很好,你安心工作,无须挂念。
“请爸爸告诉我们,螺丝刀放在哪儿了”——家里一切安好的佐证。是的,我们过得很好,家里没有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
我们甚至还有心情和时间去看一场电影——虽然时间尚远。 “爸爸,我们天天想你。”——虽然我和妈妈过得很好,但这一切无法代替你的存在——你早点回来吧。
4、比较露西前后写的两封信,你更喜欢哪一封,为什么?
五、课堂总结:
课文讲述了,露西要给爸爸写一封信,开始露西报告了家里的坏消息,后来在妈妈的提醒下她向爸爸报告了好消息。讲述了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的道理。
六、布置作业:
1、把这篇课文的内容讲给父母听;
2、在生活中你遇到类似的问题?你是怎样处理的?
《一封信》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逐段讨论,重点解决疑难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3、感受老师对学生的爱,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二、教学过程
1、速读第一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2、学习第二段,想想这一段回忆了顾老师的哪几件事?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3、讨论上节课提出的本段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1)“我是您亲手栽种的桃李中的一棵。”(“桃李”指什么?栽种桃李的人是指谁?)
(2)“我的萌芽、生长,无不沐浴着您的阳光雨露”
(3)“……在我的心目中,您的本领简直比魔术师还大!”
(4)“老师,您真像童话中的仙子……我那平平淡淡的日记就充满了生机。”
(分析句子含着的意思,有感情地读这些句子。)
4、学习第三段,自由读课文后,先想想这两个自然段说了些什么?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
5、引入疑难句子,讨论理解:
(1)“只有您头上的银丝和眼角的`皱纹是您辛勤耕耘的见证。”
(2)最后一个自然段。
(分析句子含着的意思,有感情地读这些句子。)
6、有感情朗读这一自然段。
7、指导背诵第五自然段。
8、总结作文。
这篇文章是一封信,作者回忆了在小学读书时,顾老师的三件事: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抒发了她对顾老师的_______________之情。
9、作业 :完成作业 本第七题。
《一封信》教学设计5
设计理念
《给儿子的一封信》是当代作家刘亚洲写给将满14岁的儿子的一封信。在这封信中,父亲深情回忆了儿子成长中点点滴滴的小事,肯定了儿子“心地善良”“有平民思想”的优点,也指出了儿子“举轻若重”“意志稍缺”的不足,并针对儿子的不足提出了希望:希望儿子有“博大的胸怀”,有“铁一般的意志”。阅读本文,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书信在传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同时也能使学生受到亲情教育,体会“父母心”的深厚博大。
这篇文章语言意味深长,感情真挚动人。针对它的特点,我们将这节课定位为自读感悟课,由“把握内容”“赏析语言”“体会感情”三大板块组成。在进行每个板块的学习时,均采用“阅读—交流—畅谈”的学习方式,由阅读带动思考,由思考激发情感,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受到情感的教育,从而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了解书信的特点及作用,理解字词及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过程和方法:运用多种形式进行阅读,在小组内交流讨论问题,畅谈自己的感受、体会。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儿子的爱,体会天下父母对孩子的深情。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现在人与人交流的方式越来越多,打电话等便捷的交流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采用,而写信这种传统的交流方式已经被一些人淡忘了。同学们,你们写过信、收到过信吗?你们对写信这种交流方式有什么看法?
(学生交流看法,教师归纳总结)
写信固然不如打电话等手段方便、快捷,但它却能更有条理地表达人的想法,更生动地表现人的思想情感,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书信体的文章进行了解和学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当代作家刘亚洲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看似随意的聊天,却能使学生对书信表情达意的作用有所认识,由此自然地导入新课。)
(二)把握内容
1.通读感知:一般情况下,我们会与身在异地的亲人、朋友通信,很少与朝夕相处的亲人通信,作家刘亚洲的这封信恰恰是写给朝夕相处的儿子的,他会在信中写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
2.小组交流:作者在信中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作者在信中列举了很多事例,肯定了儿子的优点,也指出了儿子的.不足,并针对儿子的不足提出了希望。
3.个人畅谈:在父亲所列举的儿子的优点与不足中,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学生自由畅谈,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出儿子的优点为什么可贵,不足为什么需要改正。最好能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去谈。
(设计意图:默读课文、讨论问题两个环节使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课文,畅谈想法这个环节意在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三)赏析语言
1.品味赏析:在这封信中,作者除了列举事例对儿子循循善诱,还写了不少思想深刻、文字精练的警句,这是他人生经验的总结。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遍课文,边读边勾画出你认为富有哲理的、耐人寻味的语句。
2.小组交流:你找到了哪些精辟的语句?你是怎样理解这些语句的?
3.个人畅谈:在你找到的这些语句中,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赏析精辟的语言,使学生体会作者对儿子的良苦用心,同时也使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提升语文素养。另外,品味这些含义深刻的语句,还可以对学生的意志品质产生积极影响。)
(四)体会感情
1.总览归纳:通过前面的学习,想必大家已经感受到这位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下面请同学们再次总览全文,说说透过这篇文章,你看到了怎样的一位父亲。
2.小组交流:本文的作者是怎样的一位父亲?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父亲对儿子的爱,它包括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儿子、欣赏儿子的优点、不溺爱儿子、注意培养儿子优秀的意志品质等。
3.个人畅谈:假如你是文中的儿子“胖胖”,你会对父亲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立足文本,客观评价文中父亲的爱,再让学生置身角色,以“胖胖”的身份感受父亲的爱。以这样的方式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培养。)
(五)拓展延伸
今天这节课上,同学们通过这封父亲写给儿子的信产生了不少感悟。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每个为人父母的,都是这样关注孩子的成长,只不过有些父母不擅表达罢了。下面,请同学们站在自己父母的角度,体会一下他们对你的感情,然后说说:你在父母的眼里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提示:你的父母欣赏你哪些方面?他们认为你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他们对你有什么期望?)
(学生自由畅谈)
父母对孩子的爱比天还高,比海还深。同学们刚刚所谈的,也许仅仅是他们对你们深厚感情的一小部分,为了更好地了解“父母心”,同学们不妨请父母给自己写一封信,看看父母对自己寄托了怎样的深情与期望。
(设计意图:进一步促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由语文课堂拓展延伸至生活,让学生感受伟大的父母之爱,给学生提供一个与父母交流的机会。)
(六)布置作业
1.收到父母的来信后,请同学们给父母写一封回信,或表达你对他们的理解、感激,或针对生活中的某个问题谈谈你的想法。
要求:
①格式正确。
②语言诚恳,有礼貌,富有真情。
2.课外阅读《傅雷家书》。
(设计意图:给父母写回信,一方面促进学生与父母交流,另一方面使学生熟悉书信这种文体,锻炼写作能力。课外阅读《傅雷家书》,既能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能使学生再次受到情感教育。)
四、设计反思
《给儿子的一封信》字里行间渗透着父亲对儿子的深情,文章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因此,我们对本课的设计重在突出“体会父母心”这一中心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学习过程划分为三大板块,“把握内容—赏析语言—体会感情”,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每个板块中又分别设置了三个小环节,“阅读—交流—畅谈”,立足文本,联系生活。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了作者对儿子的深情,并进一步体会到了天下父母对孩子的感情。
《一封信》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识记本课生字词;
2、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及结构,理解举例在信中的作用;
3、理解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
4、领会信中所饱含着的深情,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目标2、3、4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讲一则小故事,在绘声绘色的'讲述中让学生感觉到自然界中母亲的伟大。故事略。
自然界是这样,人类更不用说,有这样一个比喻:父亲象一张弓,积蓄了一生的力量,也要把儿子射出大山。你们认为你们的父亲是这样吗?(学生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一位将军,读一读他给儿子写的一封信,从中感受父辈对自己子女的拳拳之心。(板书课题),注意这位将军的名字(亚洲)并展示多媒体,了解作者。
(二)、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圈画生字词,自己动手解决。(展示多媒体及时检测);
2、信中主要讲了什么?
(三)、深入理解,合作探究
父亲肯定了儿子的哪些优点,又提出了哪些希望?
1、优点:A、写了哪些事例?你对哪个事例印象最深?并谈感受。B、为什么只突出这两个优点?C、你认为自己有哪些优点?请结合实际谈谈。
2、希望:A、写了哪些事例,哪些事例你印象最深?为什么?B、为何只强调这两点呢?C、你怎样看待自身的不足?联系实际谈谈。
(四)、口味语言:
从本文中推荐名言、警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五)、作业
1、把你从本文中推荐的名言、警句制成卡片,看看谁做的最好(从布局、内容、字体等方面比较)
2、给自己的父亲写一封信,谈谈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尽可能回答你父亲可能对你提出的的希望。
板书设计:
给儿子的一封信
刘亚洲
优点
善良
思想
希望
胸怀
意志
《一封信》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对比露西的前后两封信,想想你更喜欢哪封信呢? 学会语言的运用技巧。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凡事都往好处想,这样生活才能过得更美好。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规范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初步体会当说话人在话语后面时的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2、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
1、师:孩子们写过信吗?在写信的时候,你们一般会告诉朋友或亲人一些什么事情?
2、揭示课题:一封信。
二、初读课文,识写生字。
1、根据自读提示,学生自读课文。
师: 这个故事就藏在课本的第 35 页, 读之前看看老师给大家的小提示。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把我会认的字画上圆圈。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再读,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识记生字。
封、削、锅、朝、叠、刮、胡、灯、修、肩、团、重、完、期、束、鲜
(1)带拼音认读生字。
大家看,这里有这么多信封,只要孩子们能将上面的生字读正确,我们就能顺利地将信封打开。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借助拼音读一读吧!
(2)去掉拼音认读生字。
调皮的生字宝宝丢掉了它的帽子,你们还认识他们吗?给你的同桌读一读吧!
(3)开火车读生字。
(4)交流识字方法。
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他们吗?先跟你同桌交流交流! 老师也出几个字谜考考大家!
(5)认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请孩子们汇报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露西要给爸爸写一封信,开始露西给爸爸报告家里的坏消息,后来在妈妈的提醒下,他向爸爸报告了妈妈的好消息。
2、找一找,看看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露西给爸爸写第一封信?
哪些自 然段写的是露西给爸爸写的第二封信?
3、自由读读露西两封信的内容,体会一下两封信给你带来的感觉。
四、写字指导。
1、观察要求写的生字,说说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全班交流,互相提醒。
3、观察“珠、圆、笔” ,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5、学生描红、练写。
6、教师点评。
五、总结全文。
第 2 课时
一、听写词语,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对照批阅。
3、写字指导。
二、理解过程,品味语言
1、学习第一封信。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露西在信里告诉了爸爸哪些事?这些事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找出相关句子画下来!
2、汇报交流。
(1) 重点句 1“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 ”开门见山的告诉爸爸他们的生活不开心,这样的信,爸爸看到以后会怎样?只能徒增烦恼。
(2)重点句 2“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 ”从这句话看出爸爸不在的日子,家里的生活过得很不好。 特别是“总是”一词。
(3)学习用“总是”说一句话。
3、指导朗读。
(1)师引读。
(2)生领悟读。
4、学习第二封信。
请自由读课文 7 到 14 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露西在信里告诉了爸爸哪 些事?这封信和第一封信的内容一样吗?
他表达的是露西怎样的心情?找 出相关句子画出来。
5、汇报交流。
(1)找出露西第二封信的内容,读一读。
(2)重点句子
1“太阳闪闪发光。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
这句话写出了什么?也写出了什么?(我们家的希比希过得很快活,我们也跟着过得很快活)
(3)重点句子
2“还有,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从这句话,感受到了我们的生活怎么样?
6、这封信里面讲了台灯坏了的'事情了吗?是怎么讲的?和前一封信表达的方式一样吗?哪一封信的表达方式更好?为什么?
7、“还有,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妈妈说。这句话有什么特点?说话的人物在说的话的后面。仔细观察它的标点符号,应该怎样打标点?
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哪些?在文中找找。
8、将露西写的第二封信在课件上完整的呈现出来,再读一读。
三、对比分析,明白道理。
1、对比第一封信和第二封信。第一封信主要表达的是什么思想?第二封信表达的又是什么思想?
2、小组讨论:你认为第一封信好些?还是第二封信好些?为什么?
3、明白其中的道理。
4、朗读全文。
四、课堂延伸,拓展练习
你有亲人不在身边吗?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呢?请拿出本子,拿起手中的笔,一起来给远方的亲人写一封信吧!注意信的书写格式,试着写一写。
《一封信》教学设计8
教材分析
本课讲述了小露西想念爸爸,在妈妈的帮助和鼓励下给远方的爸爸写信的故事。通过课文,体会小露西对爸爸的思念,体会这一家人之间浓浓的温馨的爱。培养学生热爱家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会认16个生字。
2、会写“信”“今”“写”等9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1、9个生字的书写2、理解妈妈说的话有什么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红马的故事》,知道了一位热爱学生的老师,知道了关于红马的故事。这节课我们来走进一个新的故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提问:通过课题,请你们来猜一猜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指名同学说,及时点评,调动课题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随文识字,初读课文。
1、齐读课题,提问:课题中有一个我们的'生字朋友,它是谁?(信)
2、有哪位同学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信”字?
给“信”字组词
试着造句。
(及时点评、表扬)
3、细讲“信”字(左右结构注意事项、宽窄),引导学生观察“信”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4、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5、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结识了课题中的生字朋友,我们再去课文中找一找还有哪些生字新朋友吧。
6、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画出生字。
7、白板出示生字、词语,加拼音指名领读
去拼音,开火车读
指名同学领读,抽查点名读,字词过关。
8、把生字朋友送回到课文中,你们能把课文读好吗?指名同学读。
9、小组交流课文大致将了什么内容。派代表举手说一说。
(明白露西写了几封信)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同学分别读第一、二自然段。提问:从他的朗读中你知道了什么?
(故事起因:露西想给爸爸写信)
2、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者是最重要的亲人有没有在远方的,不常见的,怎么向他们表达想念和他们联系?长时间不联系会说些什么?
(二)学习三到五自然段
1、指名同学读三到五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三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指名同学回答,及时点评、奖励)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说一说从这一自然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理解露西给爸爸写信时的心情)
3、“可是”这个词语表示什么意思,请同学尝试用“可是”造句。
4、指名同学读露西说的话,体会露西的心情。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检查生字和词语的认读。
2、指名同学朗读课文。
二、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最后两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句、电。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字形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
4、组织学生自由练习书写,教师巡视。
5、组织全班展示。
三、总结提问,引出下文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前五个自然段,谁能告诉老师,上节课我们了解到了哪些内容呢?用你自己的话说给大家听。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六到十四自然段。同桌之间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指名同学说)
3、小组讨论:说一说露西重新写的这封信,跟之前的一封信有什么不同。(心情)
(指名同学,派代表发言)
4、指名同学读课文六到十四自然段,画出露西的信中提到了哪些内容。
(指名同学回答)
5、谁能试着把露西重新写的这封信读出来呢?
(指名同学,及时奖励)
6、回答课后问题,比较露西的前后两封信,你更喜欢哪一封信?为什么?
四、回顾课文,尝试复述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引导学生回顾每一部分的内容,指名同学回答,适时板书。
3、课件出示每一部分相对应的画面
4、同桌相互练习尝试复述课文。
5、指名同学,比一比,看看谁复述得准确,及时评价给予奖励。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师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和美术老师之间的关于红马的故事。你有没有和老师之间有趣的故事呢?
2、课后请把这个好听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一封信》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认识“封、削”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朝、重、结”,会写“封、信”等10个生字,会写“出国、半年”等10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第一封信中露西因见不到爸爸而产生的思念之情,读出第二封信中露西的喜悦和对爸爸的想念。
3、学习边读边圈画的方法,梳理出第二封信的内容,体会信中表达的亲情。
4、通过前后两封信内容的对比,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一封信,并能说明喜欢的理由。
教学重点:
梳理出前后两封信的内容,明白信的内容不同,生活态度也有所不同。
教学难点:
通过前后两封信内容的对比,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一封信,并能说明喜欢的理由。懂得要调整好情绪,乐观地面对生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一封信的旅行》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联系生活,识记“削、封、刮、灯、胡”等生字,在语境中了解“冷清”等词语的'意思,积累“一沓纸”等量词,会写“信”“封”“电”“灯”4个生字。
2、体会露西满腹的委屈和对爸爸的思念,读出写第一封信时的“不开心”。
3、通过对比,了解两封信的内容,体会写信人的心情和收信人心情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
1、师:孩子们写过信吗?在写信的时候,你们一般会告诉朋友或亲人一些什么事情?
2、揭示课题:一封信。
二、初读课文,识写生字。
1、根据自读提示,学生自读课文。
师:这个故事就藏在课本的第35页,读之前看看老师给大家的小提示。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我会认的字画上圆圈。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再读,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识记生字。
(1)带拼音认读生字。
大家看,这里有这么多信封,只要孩子们能将上面的生字读正确,我们就能顺利地将信封打开。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借助拼音读一读吧!
(2)去掉拼音认读生字。
调皮的生字宝宝丢掉了它的帽子,你们还认识他们吗?给你的同桌读一读吧!
(3)开火车读生字。
(4)交流识字方法。
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他们吗?先跟你同桌交流交流!老师也出几个字谜考考大家!
(5)认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请孩子们汇报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露西要给爸爸写一封信,开始露西给爸爸报告家里的坏消息,后来在妈妈的提醒下,他向爸爸报告了妈妈的好消息。
2、找一找,看看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露西给爸爸写第一封信?
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露西给爸爸写的第二封信?
3、自由读读露西两封信的内容,体会一下两封信给你带来的感觉。
四、写字指导。
1、观察要求写的生字,说说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全班交流,互相提醒。
3、观察“珠、圆、笔”,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5、学生描红、练写。
五、总结全文。
《一封信》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了解书信的写法;继续完成词语、名言警句和文学常识的积累;
2、了解“爱情的真谛,感受伟大爱情的美好;
3、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
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是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信,是作者对女儿进行的一次生动的爱情教育。文字朴实晓畅,语言生动形象,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这个火辣辣的词,撞击着每个青年的心扉,人在花季,多彩的心事就像爬山虎攀上了年轻人的心房,稍不留神就容易踏上早恋的航船,教书育人,是语文教育应尽的责任。鉴于这种考虑,拟对教材作如下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一次爱情教育;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爱的真谛,才会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课前活动
1、.查找关于作者苏霍姆林斯基的介绍,了解有关书信的写法;
2、搜集有关爱情的名言警句;
3、收看古今中外的经典爱情故事:《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魂断蓝桥》《罗密欧与朱丽叶》《泰坦尼克号》《廊桥追梦》《乱世佳人》等等。
二、导入新课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爱情一直是人类传唱不衰、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地老天荒,海枯石烂,由爱情而演绎的故事,更是那样的惊心动魄。“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
无论哪个时代,爱情都是一生一世的许诺。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同学们,人在花季,多彩的心事也许正困扰着你,是呀,人间有情,红尘有爱,这令人魂牵梦绕的情丝正等着你成长!但是,你真正懂得爱情的真谛吗?
到底什么是爱情?今天大家也许能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一文中得到启示。
三、新课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完成基础知识的积累(媒体辅助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是(国籍),出身在一个农民家庭,一生著作颇丰,主要有《、》《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全国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苏霍姆林斯基的辉煌成就给他带来了很高的声誉。1957年他39岁时被选为俄罗斯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59年荣获功勋教师称号。他还荣获两枚列宁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奖章和马卡连柯奖章。不少国家的教育领导机构和有影响的学术团体,纷纷邀请他出国讲学。1968年他再次当选为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p年9月被选为全苏教师代表大会代表并荣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他作为一位有独创精神的教育家被载人苏联史册。成为世界著名教育家。
2.课文内容研讨:
门面对女儿的问题,作者没有轻下结论,他是怎样解释“什么是爱情”的?作者到底认为什么是爱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2)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女儿“什么是爱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怎样理解“但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这句话的含义?
(4)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里走一遭,在走的过程中不能再回头重走,在途中可以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能摘一棵。柏拉图觉得此事很容易办到,便充满信心地往前走,谁知过了半天没有回来。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又不知是不是最好的;因为只可以摘一株,便挑挑捡捡,总希望前面有更好的;等到走到尽头时,才发现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这就是爱情!
课文也是用故事的形式诠释什么是爱情这个大问题。爱情是美好的,是人类历久常新的话题,对于爱情,你是怎样理解的?(学生也可以用故事的形式解释。)
3.积累:爱情是这样美好,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看看名人是怎样看待爱情的:要求学生展示课前准备好的资料(教师也准备一些)。
青少年时代是人一生中生命的曙光,这一时期需要积蓄力量,去创造美好的东西,其中包括为人类明智而勇敢的爱所创造的精神力量。是的,孩子,你要深思,需要有自己的力量,包括爱情的力量,这种力量需要坚持终生。珍惜它、爱护和发扬它直到生命结束,使之成为专一不二忠贞不渝的精神力量,避免犯错误和遭到失望。我把爱情称之为明智的、勇敢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算是人类真正的爱。
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审慎的,它才是高尚的。
爱情,是一种炽烈的感情,一定要让理智做心灵的主宰。
----苏霍姆林斯基《爱情的教育》
那种用美好的感情和思想使我们升华并赋予我们力量的爱情,才能算是一种高尚的热情;而使我们自私自利,胆小怯弱,使我们流于盲目本能的下流行为的爱情,应该算是一种邪恶的热情。法国作家乔治?桑
真正的爱情是专一的,爱情的领域是非常的狭小,它狭窄到只能容下两个人生存;如果同时爱上几个人,那便不能称为爱情,它只是感情上的游戏。
----德国诗人、剧作家席勒
爱情不会因为理智而变得淡漠,也不会因为雄心壮志而丧失殆尽。它是第二生命;它渗人灵魂,温暖着每一条血管,跳动在每一次脉搏之中。
----英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艾迪生
爱情是一片炽热狂迷的痴心,一团无法扑灭的烈火,一种永不满足的欲望,一分如糖似蜜的喜悦,一阵如痴如醉的疯狂,一种没有安宁的劳苦和没有劳苦的安宁。
----英国学者理查?德?弗尼维尔
四、拓展延伸
爱情,不同时期被赋予不同的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爱情的真谛,我们再读下面一篇文章。
三个故事
很复杂,其实也很简单。
爱情是什么?朋友给我讲了这样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很凄美:在医院病房的一隅,躺着一位奄奄一息的病人,在世间弥留的最后一刻,他把苍老的手伸给浊泪涟涟的'老妻,感谢他半个世纪以来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他深知自己不久就要踏上黄泉之路了,为了报答他的真情,也为了安抚自己的心灵,他决定告诉她一个深埋在心底的秘密。但是,没等他把这个秘密说出口,他的老妻就把手轻轻按到了他的嘴上、她说:
“我不需要听什么爱的秘密,在我看来,最大的爱的秘密就是我们在茫茫人海中相识、相爱,手牵着手一道走过了50年的风雨历程……”丈夫感动得涌出了热泪,最后带着那永远的秘密平静地离开了人间。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一座城市居民经常和另一个城市的居民打仗,很多年都不分胜负。这两座城市,一座坐落在高地,另一座坐落在洼地。
处在高地上的城市头领想出了一个令人心酸的绝人之道——把高地的水库打开。结果可想而知,洼地的城市被大水围困,注定要灭亡。水库打开,哭叫之声不绝于耳。看到如此的惨状,围困者做出了一个人道的姿态,派船去救落水人,但是,派遣的船只不多,只能容纳极少一部分人,他们的头领喜欢女人,所以只能让妇女上船,并要求只能带自己最喜欢的一样东西。有的带上自己的玉镯;有的带上自己的金银首饰;有的带上自己的铜镜……她们想这样既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又不失自己的财产。惟有一位妇女肩扛着自己的丈夫,奋力上船。一个士兵阻拦道:“船上只允许上妇女,不许运男人。”那位妇女说:“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东西。”士兵无言以对,只好乖乖地让她上船。在那次水患中惟一幸存的男人就是那位妇女的丈夫。
朋友讲的第三个故事是一家电视台的综艺游戏节目——摸手认妻。这个游戏由6对夫妻参加,要求把6位男士的眼睛蒙上,让他们依次去摸6位女士的手,从而摸出自己的妻子。
前3位都模错了,惹得现场观众哈哈大笑。第四位上场了,主持人依然是一丝不苟地将那位男士双眼蒙上,接着原地转了三圈,同时又示意六位女士互相调了一下位置,过后搀着那位男士来到一字排开的六位女士面前说:开始。那位男士伸出手抓住第一位女士的手,也就三四秒的时间,对身边的主持人说这不是我的妻子,接着摸第二位女士,当他抓住第二位女士的手后,比第一次时间稍长一点,大概有十来
秒时间,他对主持人说:“她是我妻子。”说后,主持人将那位男士眼睛上的纱布去掉,这期间,现场的观众已经向这位男士报以热烈的掌声了。无疑这位男士猜对了。主持人不失时机地问那位男士:“你摸得这么准,其中有什么秘密?”那位男士对着话筒,郑重其事地说:“没有什么秘密,我凭的是手感,是结婚十多年来培养出来的手感。”这时画面上出现了那位男士妻子的脸,此时那位幸福的妻子已是热泪滚滚。
“爱你一生一世足矣,我想,这就是爱情。”
朋友最后说道。
四、讨论分析
同学们至此应该明白了,爱情是人类最炽热的情感,最美好的情愫,每个人都渴望幸福,向往爱情。然而过早摘取爱情的果实,我们能收获甜美吗?可以就早恋现象谈谈自己的认识。
五、课堂总结
“爱情是什么”是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作者用充满诗意的故事告诉我们:万物生存、繁殖、传宗接代,彼此忠诚,永远思念,这就是爱情,是人类才有的爱情。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审慎的,它才是高尚的,才会使人感受到幸福。青春不是爱情的季节,这时的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
《一封信》教学设计11
活动目标:
倾听故事,感悟真挚深切的母子深情。
以生动自然的表情和真挚夸张的动作、语言来表达抽象的情感。
活动准备:
挂图第5号,故事磁带,一封较大的画满爱心的信。
用来画信的纸、笔,每人一只信封。
活动过程:
猜猜这是谁的信。
——出示信。这是谁的信?他为什么要画这么多爱心?
——我们来听个故事,谜底就揭开了。
乌龟给妈妈的信。
——教师以生动自然的表情、语气讲述故事至“……小蜗牛还不会写字,他想了一想,画了一幅画”。
——乌龟给谁写信?信里写了些什么?
——结合挂图再次讲述这一段故事。
——乌龟妈妈收到信后心里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小蜗牛为什么也想给妈妈写信?
小蜗牛给妈妈的信。
——小蜗牛不会写字,你们猜他是怎么给妈妈写信的。
——结合挂图讲述故事的后半部分。
——蜗牛妈妈看懂小蜗牛写的信了吗?信上说了些什么?
——你看了这封信,心里有什么感觉?跟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感觉一样吗?
——一张纸、一幅画,竟会让妈妈这么高兴,你觉得奇怪吗?
我给妈妈的信。
——你觉得妈妈爱你吗?为什么? (如,妈妈给我做香喷喷的饭菜,给我买可爱的玩具,给我讲好听的`故事,总是亲我抱我,等等)
——引导幼儿一边静静地倾听故事录音,一边甜甜地想像乌龟和妈妈、蜗牛和妈妈之间浓浓的情意。
——你们爱妈妈吗?你们这么爱妈妈,妈妈知道吗?怎样让妈妈知道呢? (如,告诉妈妈“我爱你”,给妈妈一个甜甜的吻,送给妈妈一个节日礼物,给妈妈写封信,等等)
——让我们也学着小蜗牛的样儿给妈妈写封信吧,想一想怎么写才能让妈妈看懂你的意思呢。
——提供纸笔,引导幼儿按自己的方式给妈妈写信,写完后将信装入信封,回家后交给妈妈,并与妈妈一起读信。
建议:
活动中,教师要让幼儿充分感受作品中洋溢着的爱意,具体体验自己对妈妈表达爱意时,妈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妈妈积极回应自己时,自己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有可能的话,在幼儿写信时配以温馨的背景音乐,有助于幼儿表达。
要求幼儿回家后与妈妈一起读信,目的是促进亲子交流,增进亲子情感。教师可事先做好家长工作,使家长重视孩子的表达并予以积极的回应。当幼儿以语言、动作、神情表达对妈妈的爱时,他心里潜隐着的爱意会由朦胧到清晰,由零散到集聚,从而获得愉悦、温暖的情感体验。
同伴间的交流放到第二天最为合适(最好让幼儿把信带来),教师既可让幼儿公开说说信的内容及表达方式,又可让幼儿重点讲讲妈妈收到信后的语言、动作、神情,使交流活动成为又一个感受母子亲惰的高潮。
可在日常活动中组织幼儿阅读幼儿用书上的相关内容,重点观察图中故事角色的表情、动作,在此基础上学习复述角色间的对话。
活动结束:
附
给妈妈的信
小蜗牛有一个好朋友乌龟,他们每天都在大树下一起玩。
有一天,小蜗牛来到大树下,看见乌龟正在写信。小蜗
牛奇怪地问“你在给谁写信?”
“给我妈妈写信。”乌龟抬起头,望着自己家的方向,心里甜甜的。
“给自己的妈妈写信?”小蜗牛更奇怪了,他又问:“信里写了些什么呀?”
“哦,写着我想对妈妈说的话。”乌龟笑着说,“你帮我送去好吗?”
小蜗牛带上信出发了,走了好久才来到乌龟妈妈那里。乌龟妈妈看了信,亲热地搂住小蜗牛,说:“谢谢你给我带来的信,请你告诉小乌龟,我很爱他。”
小蜗牛心想:“妈妈收到孩子的信,会那么高兴,我也要给自己的妈妈写信。”回到大树下,小蜗牛给自己的妈妈写信。小蜗牛还不会写字,他想了一想,画了一幅画。
可是,让谁去送这封信呢?小蜗牛决定自己去送。他走啊走,走啊走,走过大树,走过小桥,来到自己的家。“妈妈,我回来了。我给你送来了一封信。”
“谁的信呀?”妈妈接过信,奇怪地问。
“我呀!是我写给你的信,你猜猜信里写了什么。”小蜗牛着急地说。
妈妈看了信,亲热地搂住小蜗牛说:“哦,我的宝贝,谢谢你给我的信。”
“你知道我的信里写的是什么吗?”小蜗牛问妈妈。
:妈妈和小蜗牛一起看着信,说:“你瞧,信上的小蜗牛趴在妈妈的耳朵边,正在说‘妈妈,我爱你!’信上还画着好多爱心呢。我们一起来数数,一、二、三……哟,数都数不清。”
小蜗牛搂着妈妈,心里甜甜的。妈妈也亲热地搂着,小蜗牛,心里暖暖的。
《一封信》教学设计12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学习提示”,预习课文。
2、检查预习,读通课文,学会生字。
二、教学过程
1、学习“学习提示”,了解训练重点(学会按三项要求预习课文)。
(1)回顾关于“预习”——过去我们学会了什么?(三年级、四年级)
(2)自学“学习提示”,同桌议议,然后指名说:什么叫预习?预习有哪三项要求?
(1)读通课文,快速、轻声、自由地读两遍,读准生字的音。
(2)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词义(可注在书上)。
(完成作业 本第一题)
(3)边读边想,了解课文内容,发现疑难问题。通过多次默读课文,运用不同符号做标记。
①遇到不理解的`句子用“”标出,并打上“?”。(完成作业 本第2题)
②难理解的片段用“()”标出,同时打上“?”。
③其他不懂的安排或疑难问题用“——”标出,同时打上“?”。
3、检查第一项预习情况。指名读课文,全班评议。(字音有否读准,有无添字、漏字,是否读破句)
4、作业 :(1)作业 本3、6题(课内完成)。
(2)中午写字课听写词语。
(3)上交课本,检查预习习惯的养成情况。(标注要求规范)
(教师收集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预备下节课使用。)
《一封信》教学设计13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书信体格式。
2、深入文本,重点圈划,通过对具体段落、词句的朗读与品味,理解作者蕴涵其中的感情。
3、会坦诚地面对父母、理解父母。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深入文本,重点圈划,通过对具体段落、词句的朗读与品味,理解作者蕴涵其中的感情。
2、难点:①能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儿子变了朋友”的内涵。
三、教学环节设计
1、导入
前面两篇文章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来展现两代人之间的`情感和理解;今天,我们学习《给傅聪的一封信》,看看父辈们对于孩子又有着怎样的期待和情感。
2、初读课文,谈谈自己从信中读到了什么?
主要指导学生圈画、体会信中蕴含的情感:
父母对孩子的思念和关爱之情;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和体谅;父母对孩子的劝诫和教导……
如:“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得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抓住关键词“没一天不”、“翻来覆去”,透露出父母非常想念儿子的心情。
3、在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品析,感受父子之间的平等和尊重。
“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还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
抓住“儿子变了朋友”进行探究,傅雷和傅聪本是父子,现在变了朋友,亲情之中又加了友情,非常难得。(教师可进一步引导:父子变成了朋友,具体表现在哪里呢?从文中找一找。)
想儿子,却怕儿子厌烦,于是作罢;
想倾诉回忆,想到年轻人向前看的特点,也作罢;
对自己提出不落伍的要求,对儿子提出理解父母的要求;
相互学习
……
4、拓展延伸
1、在你们的实际生活中,你们和父母是如何相处的?
2、你们希望和父母建立一种怎样的关系?你该怎么做?
《一封信》教学设计14
一、教学目标
1、检查第二项预习情况,指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第三项预习情况,归纳疑难问题。
3、给课文分段,完成部分书面作业 。
二、教学过程
1、指出学习目标。
2、检查第二项预习情况。
(1)明白检查第二项预习要求,思考一下。
(2)根据预习要求,进行检查:检查学生如何按和联系上下文学懂字、词的意思。
(汇报过程略)
3、检查第三项预习情况。
(1)明白检查第三项预习要求,思考一下。
(2)进行问题质疑。教师整理后写在黑板上。(如学生无法提出有质量问题,可结合课前收集的问题进行。)
4、给课文分段。
(1)回忆分段方法。
(2)抓住重点内容分段。
5、作业 :作业 本4、5题
《一封信》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对比露西的前后两封信,想想你更喜欢哪封信呢?学会语言的运用技巧。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懂得在困苦中寻找乐趣,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以免亲人担忧的道理。
2、懂得凡事都往好处想,这样生活才能过得更美好。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规范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初步体会当说话人在话语后面时的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2、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 2 课时
一、听写词语,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对照批阅。
3、写字指导。
二、理解过程,品味语言
1、学习第一封信。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露西在信里告诉了爸爸哪些事?这些事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找出相关句子画下来!
2、汇报交流。
(1) 重点句
1“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开门见山的告诉爸爸他们的生活不开心,这样的信,爸爸看到以后会怎样?只能徒增烦恼。
(2)重点句 2“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从这句话看出爸爸不在的.日子,家里的生活过得很不好。特别是“总是”一词。
(3)学习用“总是”说一句话。
3、指导朗读。
(1)师引读。
(2)生领悟读。
4、学习第二封信。 请自由读课文 7 到 14 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露西在信里告诉了爸爸哪些事?这封信和第一封信的内容一样吗?他表达的是露西怎样的心情?找出相关句子画出来。
5、汇报交流。
(1)找出露西第二封信的内容,读一读。
(2)重点句子 1“太阳闪闪发光。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这句话写出了什么?也写出了什么?(我们家的希比希过得很快活,我们也跟着过得很快活)
(3)重点句子 2“还有,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从这句话,感受到了我们的生活怎么样?
6、这封信里面讲了台灯坏了的事情了吗?是怎么讲的?和前一封信表达的方式一样吗?哪一封信的表达方式更好?为什么?
7、“还有,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妈妈说。这句话有什么特点?说话的人物在说的话的后面。仔细观察它的标点符号,应该怎样打标点?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哪些?在文中找找。
8、将露西写的第二封信在课件上完整的呈现出来,再读一读。
三、对比分析,明白道理。
1、对比第一封信和第二封信。第一封信主要表达的是什么思想?第二封信表达的又是什么思想?
2、小组讨论:你认为第一封信好些?还是第二封信好些?为什么?
3、明白其中的道理。
4、朗读全文。
四、课堂延伸,拓展练习 你有亲人不在身边吗?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呢?
请拿出本子,拿起手中的笔,一起来给远方的亲人写一封信吧!
注意信的书写格式,试着写一写。
【《一封信》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反思10-12
松鼠教学设计与反思03-24
争吵教学设计及反思03-24
《太阳》教学设计及反思04-06
头饰设计教学反思04-04
彩球设计的教学反思04-04
《提袋的设计》教学反思04-04
提袋的设计教学反思04-04
《观察日记》教学设计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