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作文通用(3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妈妈作文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妈妈作文 篇1
今天,天气很好,我的心情也像这天气一样,为什么呢?因为今天上午有许多同学的爸爸妈妈来我们学校看我们上课,其中,也包括我的妈妈。
第一节是数学课,张老师教我们学习《找规律》,同学们听得很认真,回答问题也很积极。
第二节是语文课,刘老师和平时一样亲切自然地上课,我听得都忘了教室里还有爸爸妈妈们啦!
第三节是音乐课,黄老师把我们领去了音乐教学楼,留下了爸爸妈妈们在教室里跟老师交流我们平时在学校的表现。
等从音乐教学楼回来后,已经是午饭时间。我不知道妈妈还在不在教室,所以我快速地吃完饭,想跑回教室去再看看妈妈。
一出食堂,就看见妈妈正走在食堂外的连廊上。妈妈也看见我了,向我张开了双手。我三步并作两步地跑着扑进妈妈的怀里,又从妈妈的怀里扬起小脑袋,期待地问:“妈妈,今天上午,我的`表现好不好?”妈妈笑着说:“不错,挺好。”虽然只是这样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并不是我期待的“最好、最棒”,但我还是很高兴。妈妈对我的要求一向很严格,我知道她是为了我好,我也相信总有一天我可以做得更好更棒,让妈妈以我为荣,为我骄傲!
妈妈作文 篇2
母爱是这世上最伟大的爱,它如甘露,滋润着人们久旱的心田;如微风,吹散人们心中的酷暑。可我,不这么觉得。
我喜欢看课外书,因为课外书可以提高我的作文水平。可妈妈她不了解。
那天,我在家里独自看《史记》,妈妈在外面买菜,整个房间里静静的,只有翻书的`声音。“嘭”的一声,妈妈回来了,她拿着一大把菜,走到我跟前,看着我正在翻动着的书,皱眉说:“快期末考试了,你还在这里看书?作业写完没有?”“写完了。”我应道。但好像妈妈的怒火更甚,大吼着说:“写完了复习去!在这儿看闲书,对你成绩有什么用啊?啊?”
面对妈妈的怒火,我耐心的解释道:“妈,这是《史记》,我们期末考试会考到这种题目的,中学会学文言文的嘛。而且,《史记》对我的历史科目也有很大的帮助啊。”“我管你什么史记不史记的,我就只知道语文书、数学书、英语书。给我复习去!”妈妈有些粗暴的打断了我的话语,一面洗菜,一面把我赶到了我的房间。
“妈!这本书真的对我有用的,看一看又不会影响我的学习。”我真的怒了,《史记》本来就是一本好书,我的历史科还是因为它,最近还见长了呢!谁知妈妈根本不会理这些,直接撩起袖子,道:“你还敢跟我顶嘴是吧?又想找打是吧?”“我……”我现在的感觉可以用一个歇后语来形容——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
妈妈,我只想在这个浩瀚的宇宙中留有那么一小点的空间,您都不给吗?
妈妈作文 篇3
我的女儿今年已经上四年级了,在她一年级入学伊始,学校家长会上校领导建议家长们读一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前段时间闲暇时,我又翻看了这本书。时隔数载,身为人母的我,依旧被书中的内容深深的吸引和打动。看的时候,我的心情一直起伏不定,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让我发现,原本我们一直认为正确的教育方式,事实上是完全错误的,从而大大地贻误了我们的孩子。
书的作者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她16岁的女儿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这倒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我们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女儿从小到大的乖巧懂事、快乐和健康、成熟和自立,我们能感受到女儿所有的一切绝非天生,她的一切成绩都来自于这个细心又有智慧的妈妈的教育。
文中:“年轻的父母会得到一块玉-----可爱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却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
关于家庭教育,我们承认,孩子家庭教育的影响远远大于学校教育,俗话说:“言传身教”,指的就是孩子在家庭在父母身上潜移默化学到和感染到的一些生活习性。本书的作者尹建莉是一位妈妈也是一位老师,书中记叙了许多,作为一位充满良知又懂教育的妈妈,尹老师强调要让孩子们轻松学习,千万不要用学习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引导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把所学的东西应用到生活中去,真正体会学有所用的乐趣。她抓住孩子的心理,大量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提出了一系列与我们常见的做法截然不同的方法——“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学习不要“刻苦努力”;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奖励……这些观点听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有点令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细读之后,你会恍然大悟,你会发现尹老师在向我们讲述一个朴素的道理:要让孩子做好一件事,先让孩子爱上它。尹老师说:“学习为什么非得是苦的不可?我们都希望孩子喜欢学习,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欢;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牛黄解毒丸,孩子又如何能喜欢?”一个人不可能既讨厌一件事,又能把一件事做好。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爱上某件事,他才能把这个件事做好。因此,我们要做的,是思考如何让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小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书中记叙了许多事情再次地证明了作为一名母亲只要真正从爱、理解、尊重孩子的立场出发,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都可以被塑造成为优秀的人才。
但真正的问题是,当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抱怨孩子不懂事、不听话、总是在犯错误,永远达不到自己理想的时候,我们愿不愿意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我们愿不愿意向孩子承认或向自己承认“我错了”。如果我们没有这种勇气或不愿做出这种反思,我们就不要奢望我们的孩子会有所改观。甚至我们作家长的有时对孩子不满了、生气了则非打即骂,打骂的理由是充足又充足的,简直无懈可击。书中说:“打孩子是一种陋习和恶习。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成人,无论财富多么丰厚,地位多么显赫,学问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这一瞬间,你以为自己强大而正义,其实是缺少理智,恃强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全部失守,只能从体力上给自己找平衡---在爱的名义下施暴,此时此刻你的行为如此粗野,不过是个穿西装的野人。”
“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我很强烈的感受,它让我越来越深刻的反思。有时,我的脾气略显暴躁,失控时总是对孩子施以拳脚。我们儿时的教育,多数都受到过父辈拳脚的教育。可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孩子不该再接受20世纪父母那种煞费苦心却失败的教育。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我想只有不断地学习提高,才是我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当我们抱怨孩子不懂事、不听话,总是在犯错误,达不到自己理想的时候,我们是否愿意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愿意向孩子承认或向自己承认“我错了”。如果我们没有这种勇气或不愿做出这种反思,我们就不要奢望我们的孩子会有所改观。
书中说“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我们从来不否认一个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所以我们也从来不否认作为一个良苦用心的老师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但这远远不够,如果我们真正能够爱孩子,那就从改变自己做起,从加强自身的学习、克服自己的缺点做起。
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一个成功的孩子背后定有一对成功教育孩子的父母,作者把自己的育儿经验无私地奉献给读者,让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有了方向,了解了如何做才能更好地使孩子接受我们的意见,从而培育出聪明、健康、活泼、富有爱心的好孩子。
看了这本书,真的觉得受益匪浅!让我们记住她的一句话吧!“孩子不是为了“长大”或“成功”、“成才”活着,孩子首先是为了“童年”而活着。”教育不应该有功利性,爱孩子才要施教,施教应该溶于浓浓的爱中。